首页 > 范文大全 > 合同范本 正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思考范本标准版

2024-01-16 06:37:14 21好文网 合同范本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一、就目前而言,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就业现状

1.我国人才供需不平衡

我国当前企业求才若渴,高级管理、高级技术人才缺口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国民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是人力资源大国,但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截至2017年底,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人才培养比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一般以高中为起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占人口总数的25%以上,本科以上的占15%以上。从业人口方面,2017年中国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6%。

2.遍地都是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

一有大型招聘活动,找工作、换工作的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去招聘会,很多人花了钱,虽然进了招聘会,却连和招聘官交谈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投了简历就如石沉大海。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感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在太难了。”据估算,2017年全国至少有100万名毕业生面对“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

3.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量的差距太大

很多人读大学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或者说满意的工作。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就目前表面形势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611万,是扩招前的5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率却远远小于此。

4.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几年出现,每隔几年热门专业从某几个专业转移到另几个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这些热门专业刚开始时毕业人数少,求大于供,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几年之后热门专业毕业的人数大增,已经超过饱和,工作难找,造成供过于求的现象。

5.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生读书的初衷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满意的工作,刚刚毕业,一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找到一份条件较好,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的工作。从而对相对较低的薪水岗位不屑一顾。理论是书本上的,不会把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学得再多也等于无用之才。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生,关键是看能不能把理论用于实践。所以,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值不能太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

6.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

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显示,至2017年底,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100万以上。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多种原因。

1.大学毕业生的“过剩”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供给过剩,而是结构“短缺”的过剩 当前,由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结构层面上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专业领域层面上。其一,西部地区、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大学生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奇缺,而发达地区却无法有效配置。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来看,广大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一直存在着大量的职位空缺,这里不存在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真正存在就业难问题的是在大城市。另外,大学毕业生若去了农村就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想换到大城市工作,至少会面临三种成本:一是工作搜寻成本,即为了在城市中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所发生的支出;二是与工作单位相关的福利和人力资本损失;三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即在一些地区为了让原单位放人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一般会首先考虑留在城市。其二,学历层次和学科专业等结构上的不平衡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某专业领域,高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也不足,而其他专业领域却大量冗余。这些差异也导致大量大学生人才在配置上面的失调。在总量一致的情况下,结构的不平衡依然会导致供需不平衡。

2.大学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价值观上存在着问题

有较多的大学辅导员,虽然常常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教育引导学生在最终就业的时候“先就业,后择业”,但在平时教育时就常使用以机关工作人员怎么样好、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条件怎么样优越为例,语言上进行潜在无意识教育引导。他们的引导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但错就错在学生意识到以后择业就要以这样的标准来选择工作。而民企、外企、自己创业,将成为就业市场增长最快的园地。由于这种价值观的潜在引导,造成学生放弃发展和成长最快、最有活力和前途的就业大道,学生的人生前途怎么可能宽广?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社会意识的影响

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也有较大影响。第一,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即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第二,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自主创业在商界脱颖而出。第三,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第四,毕业生缺乏创业观。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4.普通高等院校逐年扩招,总体专业结构上的无计划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现在普通高校都在逐年扩招,各院校虽然在校内招生上做到了应对人才市场的需要计划招生,但由于大学生培养的时间延时和全国总体上专业结构上的无计划性,造成大学毕业生毕业时供需不平衡,一毕业就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供需出现混乱现象。另外,一些学校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单一,造成学生尽管知识深度有所加强,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受到限制。

5.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上大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它受到投资预期收益率的影响。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处于不断下降状态,扩招后的就业难与同时出现的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就是最直接的反映。造成大量毕业生根据投资收益率来选择就业岗位,这就造成发达地区、高薪岗位就业扎堆现象。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的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热衷于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不愿去急需人才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居高不下,存在脱离实际的要求;至今仍停留在传统精英教育阶段形成的“大学生是人

上人”的思维定式上,高不成低不就。这些观念不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还会难上加难。 6.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自我推销能力

我国的大学生不会自己推销自己,出卖自己,在市场上插上草标,把自己标个好价钱,让买主——企业雇主来把你买回去。一个人的求职能力相当于产品生产者的营销能力。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营销手段与策略与包装;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自己使用有效的策略把自己推销出去。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荐技巧。

7.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低下

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加上大学扩招造成的大学生入学生源素质的低下,进一步造成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低下。

8.部分学生缺乏忧患意识,他们仍沉溺于“天之骄子”之称

“天之骄子”的意识造成了部分大学毕业生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这无疑造成走向社会另一巨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态主要表现在两种不良的择业观中:一是消极等待;二是过于强调专业对口。

9.企事业单位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及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

随着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期望也水涨船高,出现了互相攀比,盲目提高录用标准的现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管实际岗位是否需要,动辄要求应聘学生通过英语六级,更有甚者,把身高、长相、气质都作为选拔的条件。另外,有的单位把工作经验作为应聘条件之一,更是限制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

三、对当前毕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引导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确实暴露了一些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怎样来改变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呢?

就目前我国的国情与形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转变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等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对大学生的诸多素质要求中,应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二是,了解社会需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引导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根据社会所需人才类型使自己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己某方面的特长。三是,需求信息的搜集工作。建立完备的毕业生信息网络,建立毕业生需求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扩大就业面。四是,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心态,主动应对“高学历失业”时代的来临。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不必要非把第一个工作定为终身职业,其次要进一步拓宽就业视野,到急需人才的领域、地区去。五是,要引导学生针对所有需要考试的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六是,引导、培养和提高毕业大学生的自荐艺术。七是,加强招生结构或者说专业人数的国家宏观调控。院校的自主计划招生与国家整体上的专业结构招生的失控性之间的矛盾有待解决,这样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专业结构上的不平衡。八是,降低择业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参考文献:

[1]石亚军.人才成长岂止在课堂——论大学潜在课程的育人价值[J].中国大学教育,2003,(05).

[2]衣俊卿.论高等教育理念的深层转型[J].中国大学教育,2003,(05).

[3]王蜀见.现代化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01).

[4]山贼.大学生是不是人才[N].第一财经日报,2004-12-11(4).

[5]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N].就业新闻,2017-04-29.

[6]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N].中国青年报,2017-08-09.

[上一页] 1 2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中共山西党校 陈艳珍

高校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世界各国的宝贵人才资源。对于我国来讲,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谐就业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四方面共同努力。

一、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企业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更需要适合企业发展文化的人才,企业在录用人才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给大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能只看学历和经历,更要看能力和潜力。

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的质与量。

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参照国家公务员考核体系建设,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假借招聘名义搞暗箱操作的歪风邪气坚决予以严厉惩处。

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对新招聘的大学生,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晋升空间,办理相关手续,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正常休息和休假。

二、大学毕业生的自身责任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准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三、高校的育人责任

努力提升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地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四、社会及政府的促进保障责任

加快就业体制改革。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和毕业生见习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上海等地与大中型企业建立联合见习基地的经验,对大中专学生根据不同专业实行3—6个月的见习期,增强就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完成实习任务者不能毕业。

大力推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出国深造的就业政策。出台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代征入伍,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缓解基层人才难求的紧张局面;鼓励经济条件允许的大学毕业后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国际一流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当前我国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积极为创业者搭建信息交流、互助扶持等有效渠道,为创业者和员工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员工落户等便利服务,为创业者减轻“包袱”。

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肯定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他们的生活短期时间内没有保障,因此,国家应承担一定的保障责任,解决大学生基本生活,鼓励其继续就业。

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2017-05-11 20:05 | #2楼

在这科技横飞,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年代,人才成了最主要的因素。正所谓无人才不科技,无科技不人才,因此培养人才成为我国的第一要务。至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各个种类的大学,专科等高等教育院校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毕业率逐年增加,但我国的就业率却很不可观。中国现在的国策是以发展经济为主,且我国也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正是我国各个企业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大学毕业生应该很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才对,但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呢?此论文仅对于本团队的调查、讨论及撰写,如有不对,敬请指导。

其实现在大学毕业生的现状就好比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铲厂,生产了100把质量不一的铲,来了1个人要买50把铲,但是厂家质量好一点的铲价格太贵了,那些质量不好的又有一大堆,导致买家不愿意买铲,进而致使厂家有铲卖不出去的现象。”

GXNUCSE:正式文档 <主题名>阅读报告

一、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

1、 社会市场竞争激励,高端人才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入住中国,各种企业对人才正所谓是求贤若渴啊!因为一个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它就要不断的输入新鲜的血液,这是中国人才的机遇因为人才们会遇到他们的伯乐。但我国的大学生毕业就业率还是很低:一个是因为企业们找不到与他们对口的人才;二是因为没有多少个大学生是真正拥有技术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从而导致了企业就业岗位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正如一辆公车上有很多位置,但是没有人坐得起。

2、 学校教育结构层面的偏差

现在普通高校都在逐年扩招,各院校虽然在校内招生上做到了应对人才市场的需要计划招生,但在培养大学生上总体专业结构上无计划性,教育财力投资少,在大学生毕业考试时为了提高毕业率采取放宽政策,降低了毕业证与学位证的要求,进而导致了大学生中的水分越来越多。能真正独挡一面的大学生很少,能达到企业要求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教育方面不能系统化,致使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其它专业冷门的现象,存在如此多的弊病试问大学毕业生又如何找工作呢?

3、 社会陷阱与家庭的干预

现在的社会是虚实相生的,总有那么的一些人想着能轻松的干活又能领取高额的工资。一些虚假企业就利用了这些人的想法,设立各种就业陷阱,导致很多的毕业大学生们都不敢冒然的与企业进行签约。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家庭包办孩子一切在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小时候家长说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了,长大了家长又说现在的什么什么很吃香啊!你应该学什么专业啊!有很多的大学生都活是在父母的理想下,父母认为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怎么可以和一些小公司随便签约呢,要早就找那些知名企业。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小公司不能签,大公司签不下的局面。

4、 大学毕业生的自身因素

时代变的很快,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的大学生们从小到大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人的懒惰。使得很多大学生们出到社会不主动做事、不想正式文稿 打印时间:2017-4-17 上午 11:02 第2页 共4页

去做事,这是大学生们的一大弊病。同时也有很多大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胆小、不懂礼貌等。不能吃苦的员工,企业们是不会要的。

二、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与解决方案

5、 学校改善教育制度,给学生一片天

就业难很大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没有切实的水平和能力,具有的是可以侃侃而谈的理论和傲人的书生气,要摆脱这样的困境。首先,就必须改革教育制度,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放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在有很多的大学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但是大部分还是依附于书本和学校,始终不能全面的接触真正的社会环境。所以学校必须要加入一些企业机制来管理学生,让学生们能在理论和实际中慢慢成长。其次,增加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材生”。学校可以增添一些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课程教育,使学生不仅有才而且还会做人。

2、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的生活摆脱了高中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给自己分陪,在大量的课余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能让我们参加不同的活动来锻炼自己。但是在这锻炼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切记盲目,不是什么社团都适合你,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在这个大学里我们要看什么书,要那多少个证书,要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在毕业前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达到什么水平等。有了科学的规划,按照规划中的内容,一步步达到自己所需的要求,那么在以后的激烈工作竞争会为你提供一个潜移默化的优势。

3、 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

对于就业,学生的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其中有待遇定位、地区定位和职业定位。尤其是职业定位,不论你是哪个院校、哪个专业,就业前不做好自己的定位,不认清自己是很盲目的。首先是待遇定位,我们不能用钱来衡量自己,而是要把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结合,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认清当前的形势,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合适的待遇定位,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大学一毕业就能领高工资的。其次是地区定位,在中国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在这些地区就业机会多待遇高,但是同样也会吸引很多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正是三千流水难取一瓢啊!我们不妨放宽一些自己的眼界,把目

光放到一些发展中等一些的城市,那样不仅工作好找而且国家对这些城市的工作岗位也有很大的扶持,对个人的发展也同样有很大的前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职业定位,大学生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职方向和求职目标。在投放简历前,我们应摆脱哪种见到有招聘单位过来就投简历的盲目状态,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我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也会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因为是有明确方向的,去应聘的是自己最期望得到,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面试前做好全方面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机会是留给做好充分准备的人的。正确定位,自己该在什么位置就在什么位置,你将会是哪个位置最闪亮的。

三、总结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慢慢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人才的分布,企业科技含量的高低等。处理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将会拥有其它国不可比的人才数量,这是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同样作为大学生一员的我们也要为我们将来初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的现状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我们只有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去影响其他。因为社会是要我们去适应它而不是要它来为我们改变的。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思考】相关文章: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农村教育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01-17

新时期民办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05-19

面对就业面试的思考总结04-17

应对就业面试的思考总结04-18

我国民办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05-19

统计宣传工作的现状不足和思考06-02

关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05-16

六盘水市民办教育现状及对策05-19

县域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思考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