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现状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新课程中的亮点,更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其理论的精粹和现实操作经验乏力以及理论同现实操作尚少必要的磨合期间,给学校、教师在管理该门课程过程中感到从未有的压力和困难。
一个完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即活动准备阶段(问题的产生、计划方案的制定等)、活动实施阶段、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作为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具有对主题活动总结、反思、交流、评价、提升等的目的要求,那么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其价值,也即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与评价课该怎么上呢?
一、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现状现状:
1、汇报课侧重于实践活动成果的汇报。课一开始,各个小组就选择的子课题轮流上台汇报活动的成果,你方唱罢我登台,尽管汇报的形式各小组有所变化,但汇报大都是些活动的“结果”。甚至有些成果并非“真成果”,无须亲历实践、调查、访问、观察,无须参与一个完整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只要在汇报课前上网查一下资料、写一份倡议书、编一段舞蹈、排一份小报、唱一首歌。这样的汇报课注重有形结果的汇报,忽视学生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思想意识和良好个性品质这些无形结果的交流,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价值体现。
2、汇报侧重于表演式、展览式的汇报。用诗、歌、舞、小品、倡议书进行汇报,这类的汇报形式也容入学生的劳动智慧,并且能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艺术地表达某些活动的成果,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喜闻乐见。表演、展览一幕接着一幕,表演结束也就意味着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的结束。这种纯表演、展览式的成果汇报缺少对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广泛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面貌是单向、维一,缺少双边互动,使课堂不具生成性。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什么,重新得到哪些认识、问题解决的方法,获得哪些感悟体验则不得而知。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新课堂追求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学习交流方式不相吻合,更与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使学生在对话交流过程中有所感悟,进行反思,重新体验活动方法,提升总结,发展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大差距。
汇报课中教师的指导地位不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教师在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现实课堂中,习惯于“讲授”的教师往往难于胜任“导师”角色。对于自己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常常没有目标性和策略性,感到无所适从,要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就象溜到马路的西瓜,溜到哪就算到哪,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要么从
学生的汇报内容到汇报形式都由教师统一规定安排,硬性导演汇报程序和内容,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二、如何改变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课存在的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呢?
首先,教师应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课的教学目标与其在整个活动中的地位、意义。现实中教师往往单纯地将成果展示汇报理解为学生本次活动主题所得到的结果汇报。孰不知,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果展示汇报课正是对学生这些认识自然、社会、自我的手段、方法的整合再现以及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吸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应展开对本次活动效果的评价,使课堂真正动起来。由于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的感受、认识、体验、结果是多方面的,也是不尽相同的。有喜,有忧,有花,有果,因而我们的汇报也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要让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获取的体验、成果展示给其他人并进而评价他人的活动,促进再次提高。
其次,摆正教师在学生汇报活动中的作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活动过程、探究方法、结果呈现方式等都起到引领、导向作用。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不做学生的“靠墙”、“守护神”。应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在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提升,有所感触,真正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是也不能因为其自主性而放任自流。教师应成为学生参与活动的支持者,迷失方向时的导航人;在学生遭遇困难、受到挫折,山穷水尽、不知所措时及时给予指出光明道路,现出“锦囊妙计”。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结合起来,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正确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现状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