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正文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模板范文

2023-09-27 17:22:59 21好文网 数学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

  课题 一起做游戏 课型 数学游戏课

  教学目标 1、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

  2、 能够从游戏中获得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3、 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积木、扑克牌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游戏导入,开展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积木。你们瞧,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

  1、玩“搭积木”游戏。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①每组有十个各种形状的物体,拼搭时,10个物体都要用上。

  ②搭出的作品要有创意。

  ③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组获胜。

  2、学生两个人一组,玩搭积木游戏。

  二、评比活动,总结经验。

  1、各组展示各自的作品,评选“小小设计师”。

  2、全体成员进行评比,并说说评比中的发现。

  3、议一议。

  在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三、小组合作,操作体验。

  谈话:刚才的游戏,有趣么?接下来,我们要四个人一组玩一个游戏,你参加吗?

  1、四人一组开展游戏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①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数的和。

  ②结果比10大的被淘汰。

  ③ 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④ 结果一样大的',谁摸牌少谁获胜。

  3、第一轮游戏开始。

  ① 4人一组,展示各组的游戏情况。

  ② 游戏后,小组派代表说说游戏中的发现。

  4、出示第91页的“玩一玩”主题图。

  ①提问:淘气已经摸了3、5,还摸吗?

  ②淘气如果继续摸牌,摸到几才能获胜?摸到1可以吗?为什么?

  5、第二轮游戏开始。

  ①展示某一小组的游戏情况。

  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活动,深化认识。

  通过今天的数学活动,你有那些想说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P96、9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板书设计:

  9加几

  9+5=149+7=16

  1416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些,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的体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平等、开放、操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

  2.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4.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小白兔、小猴、小松鼠、小熊等许多小动物。它们决定举行第一届森林运动会,咱们去看看吧!

  2.课件呈现森林运动会的画面。

  (1) 提出要求: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每个代表队各来了几位运动员,并帮它们整整齐齐排好队。

  (2) 每个小组发一张粘贴表(如下图)和小动物图片,让学生把它们贴在方格中。

  (3) 学生汇报,可让数得又对又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

  二、 引导探究,组织讨论

  1. 帮小动物设计比赛方案。

  提出要求: 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小朋友能不能先帮助它们设计比赛方案(哪两种小动物分在一组比赛)?

  (1) 学生分组设计比赛方案。

  (2) 学生分组汇报。

  方案一: 小白兔(4)小猴(4)

  方案二: 小白兔(4)小松鼠(5)

  方案三: 小白兔(4)小熊(3)

  方案四: 小猴(4)小熊(3)

  方案五: 小猴(4)小松鼠(5)

  方案六: 小松鼠(5)小熊(3)

  2. 认识=。

  (1) 让学生看设计的这几种比赛方案,想哪一种最公平,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小白兔(4)小猴(4)这种方案最公平,它们都是4只,一样多。

  引导学生用○代替小白兔,用△代替小猴,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2) 指出: 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一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相等,可以用=连接起来,写成4=4。(板书)

  (3) 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6个○,让学生对着○摆△,要求△和○同样多,指名到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自己摆。

  (4) 介绍=。

  =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学生读并观察=的样子。

  学生汇报: 两横一样长,粗细一样。

  指导学生写=。

  (5) 练习。

  出示5 ○ 5,让学生填空并读一读。

  3. 认识><。

  (1) 出示后几种比赛方案,让学生说看到这几种方案,有什么想法。

  (2) 学生观察,回答: 这几种方案不公平,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多,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少。

  (3) 出示小松鼠(5)小熊(3)比赛图,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案是不是公平。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

  ① 小松鼠多,小熊少,比赛不公平;

  ② 小松鼠比小熊多,比赛不公平;

  ③ 小熊比小松鼠少,比赛不公平。

  (4) 指出: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写成5>3;反过来也就是3比5小,可以写成3<5。

  (5) 引导观察并指导书写><。

  >: 开口朝左,尖尖朝右,左边数大,右边数小。

  <: 开口朝右,尖尖朝左,右边数大,左边数小。

  指导书写>和<: 先书空,再描红,最后独立写。

  (6) 启发学生根据5>3和3<5再说说几比几大,几比几小。

  (7) 出示以下练习:

  △△△△ □□□□

  ○○ ○○○○○

  ()比()多 ()比()少

  4 ○ 2 4 ○ 5

  要求学生先用△和○摆一摆,再填空。

  三、 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1. 出示: 2 ○ 1 1 ○ 0 3 ○ 3 2 ○ 3 5 ○ 4

  要求先在○里填上><或=,再说一说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让学生从1、2、3、4中任意挑选两个数,先比一比,再用><或=连一连。

  3. 举卡片游戏。依次出示:

  4>○ 2<○ 5=○ 1<○

  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选出合适的数字卡片并举起来。

  四、 总结评价,拓展应用

  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课后观察学校和家里的东西,每次挑选两样,运用学过的方法比一比它们的多少。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4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让情境贯穿课堂始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我在开头便创设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丑小鸭》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在新课部分也延续了这一情境,由丑小鸭变成的.这些白天鹅展开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组织了课堂纪律。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演示对学生形成刺激,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课件演示4只白天鹅,先飞来3只,又飞走2只这样的场面,让学生认真观察、自觉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同桌交流,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结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丑小鸭》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那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谁知道那只受尽了苦难的丑小鸭最后怎样了?(变成了白天鹅)今天,老师就施展魔法,把丑小鸭也变成白天鹅,大家高兴吗?

  课件出示口算题:(口算题的背景是4只丑小鸭)

  3+2+4= 4+1+5=

  9-2-6= 7-2-3=

  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答对了,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童话能不能变成现实就看你们的了!

  2.生速算出答案

  学生正确算出一道题,师点击鼠标,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课件演示:白天鹅飞起来,飞到湖边)

  师:多么美丽的白天鹅啊!雪白的身子,细长的脖颈……它们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设计意图: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因此,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复习引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识“整时”和“半时”。

  2、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感受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

  1、认读半时时,分针指着“6”说清时针“走过了几”。

  2、规范学生语言,将学生口语化的“几点”、“几点半”,说成“几时”、“几时半”。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先给你们猜个谜语。“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睡觉。”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呀?(钟表)

  2、我们通过看钟表,就能合理的安排时间,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看钟表。(板书:学看钟表)

  (二)新授:

  1、观察钟面。

  这是没画完的一个钟表,钟面上少了些什么呀?

  (1)少数字。

  还有谁和他有一样的发现?看来你们在家里经常看钟表。课件:(1~12)快伸出小手,指着屏幕上的数字数一数吧。(课件,空表盘)刚才你们数的可认真了,还记得钟面最上面的数是几吗?(每次叫两三个学生)(课件:12)最下面是?(6),右面是?(3)左面是(9)这四个数在我们看钟表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2和6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看看还缺点什么?

  (2)时针和分针。

  预设:

  1、少了三根针

  哪三根针呀,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2、秒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有些表盘上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分针和时针,这两根针可重要了,要想知道几点,就需要他们的帮助。

  a、除了12个数,钟面上还有什么?

  预设一:时针和分针。

  你真了不起,都知道时针和分针了。这两根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呀?(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你说的真准确,谁再来说说?(找三个同学说: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预设二:有两根针。

  你是怎么区分这两根针的?(一根长一根短。)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两根针都有名字,短的我们叫它“时针”,长的叫它“分针”。谁来说说,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在你的表盘上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谁愿意在这个大表盘上找一找。其他同学认真看,看他找的对不对。

  b、我们已经认识了时针和分针,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究竟是怎么转动的?(课件展示)谁来说说。(是按照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转动的。)(从左到右,老师没太听懂,其他同学有听懂的吗?如果没有听懂的,说:麻烦你再给老师讲讲,再讲不明白,故作安慰状,摸摸他的头说,这样吧,你用小手给我们画一画它们是怎么转动的。)其他同学看明白了吗,快伸出小手和他一起画一画。

  谁能用手画一画它们的转动方向?

  我们一起画一画时针和分针的转动方向。

  小结:你们知道吗,(边比划边说)像时针、分针这样转动就叫顺时针转动。

  2、认识整时。

  钟面上1~12这12个数,和时针还有分针是怎么告诉我们时间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看钟表。

  a、星期一的早晨,小明被小闹钟叫了起来。谁能说说小明是几时起床的?

  预设一:6点,这个时候再找个学生说。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时间说成几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说法,小明是6点起床的`,我们也可以说是6时(板书:6时)6时还有一种更简便的书写方法:(板书:6:00)先写个6,然后上面点个点,下面点个点,再写两个0。我们一起来读读。

  预设二:直接说:6时。(说对了就直接板书)一起像他这样说说六时

  板书:6时。6时还有一种更简便的书写方法:(板书:6:00)先写个6,然后上面点个点,下面点个点,再写两个0。我们一起来读读。

  b、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说清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是6时。)找三个同学说。

  和你的小伙伴说说这句话。

  我们一起来说说吧。

  c、小明来到学校后,就准备上第一节课了,你知道小明几时上的第一节课吗?(8时)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就是8时。)

  谁还想来说说。

  d、上完一上午的课,小明就准备吃午饭了,谁知到(不要)他是几时吃的午饭,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明12时吃的午饭,时针指着12,分针指着12就是12时。)

  谁再来说说。

  我们一起来说说。

  e、下面拿出老师发给你的练习纸,做一做第一题的连线,连完赶快坐好。先发

  看看你连的和我的一样吗?

  f、课件:这是几时?(6时)这是(8时)这是(12时)

  像6时、8时、12时这样的时间我们就叫它整时(板书:整时),认真观察,当整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赶快和你的小伙伴商量。

  谁来说说: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小结:我们看整时的时候,分针总是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你在表盘上任意拨一个整时,考考你的同桌,看他说得对不对)

  g、拨一拨。

  《新闻联播》每天7时开始,你能拨出7时吗。拨完后看看你的小伙伴拨的对不对,不对的赶紧帮帮他。

  下面,请你动手拨出这个时间(课件:电子表:9:00)

  3、认识半时。

  a、下午到了小明最喜欢上的体育课了,他是这个时间上的体育课,同学们认真观察(拨表从1时到1时半),这是什么时间呀?过1时了吗?(过了)到2时了吗?(没有)分针指着几呢?(6)时针指着哪呢?(1和2的中间)时针走过了几才会在1和2的中间?(时针走过了1)。

  小结:时针走过了1,没到2,分针指着6就是1时半。

  谁来说说这句话?(找3个学生)

  时针走过了1,分针指着6就是1时半。(板书:1时半)

  1小时有60分,一半是30分,所以一时半还能这样写。不要(板书1:30)

  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你能像刚才学习整时时,观察一下半时时时针和分针指着哪吗?(时针指着1和2的中间,分针指着6。)(找两三个学生说)

  b、放学回家了,晚上小明准备睡觉了,他是什么时间睡觉的呀?(8时半)

  谁能像说1时半一样,说说你是怎么看出8时半的,小伙伴先互相说说。

  (时针走过了8,没到9分针指着6就是8时半)

  c:练习:这是什么时间?谁能像刚才说1时半和8时半那样,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贴一时半,一时半是小明上体育课的时间,你们看我贴的时针对吗?

  d、第二天,小明的学校组织去动物园,说好了8时半集合,结果他这个时间就去了(课件:早一小时)到了集合地点,小明一个同学也没看到,急坏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说对吗?你要是小明,你准备什么时候到啊?谁愿意到这个表盘上摆一摆。

  有了这次的教训,小明看时间时就仔细多了,到了动物园,里面可真热闹,这个时间狮子馆开门,小明应该什么时间到啊?(9时半)海狮馆这个时间有表演,什么时候到就能观看表演了?(11时半)解散的时候老师说他们这个时间在门口集合准备回学校,小明应该什么时候到门口呢?(2时半)

  e、下面请你拿出练习纸,做一做上面的第二道连线题。看看我们练的一样吗。

  f、课件:这是?(1时半)这是?(8时半)这是?(7时半)

  像1时半、8时半、7时半这样的时间我们叫它半时(板书:半时)看这样的时间,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谁来说说?

  小结: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几时半时,分针都是指着6,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e、拨一拨

  请你拨出3时半。

  再拨个9时半。

  (三)巩固练习: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下面我想考考你们。

  1、101页3连一连。

  审题,连,反馈。

  2、有一天,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和时间有关的事,小力说8时的时候他在上第一节课,小亮说8时的时候他都准备睡觉了。你们说谁的话有道理呀?

  小结:晚上的8时也叫20时,这是我们二年级学习的内容。

  3、周六的下午,小明想干三件事:1、写作业2、吃饭3、看动画片,你能帮他安排时间吗?

  你觉得哪件事最重要啊?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呢?

  (四)小结。

  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知识窗。

  如今的生活我们离不开钟表,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合理的安排时间,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但是在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就根据太阳照射物体形成的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这叫立竿见影。日晷也是利用太阳照射形成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在故宫里就有一个这样清代的日晷,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看。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学到这,下课。

  五、板书设计:

  学看钟表

  整时:6时半时:1时半

  6:001:30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活动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9+5= 9+2= 9+4= 9+8= 9+6= 9+3= 9+9= 9+7=

  (二) 互动新授

  1.教师出示课本例图。 教师:大家会经常去游乐园玩吗?游乐园里除了有许多好玩的东西,还有卖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儿。你看,这几个小朋友正在向小丑买气球呢!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之间互相说图片上的内容,并提出数学问题: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气球图列算式:根据这张图,怎样列算式能求出还有多少个气球?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列式:15-9=。

  2.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1)师:15-9,你想怎样算?用学具圆片摆一摆,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2)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圆片,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并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①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②因为9+6=15,所以15-9=6;

  ③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

  3.比较、优化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所汇报的几种计算方法:说一说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学生个别汇报,全班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 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2、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出示菠萝图和苹果图,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并把算式补充完整。

  3、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减数都是9。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小结:今天我们学的都是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在计算时,可以用破十法,把被减数里分成10和几,先算10减9等于1,再把1与几相加求出最终的得数;也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

  4、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3题。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下列这几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个别汇报。

  5、完成课本第11页练习二的第1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时强调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四) 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 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破十法 想加算减 连减 10-9=1,9+6=1515-5-4=6 1+5=6 15-9=6

  作业设计:

  《学习辅导》

  2)9+( )=17 9+( )=16 9+( )=14 9+( )=11 9+( )=12 9+( )=13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7

  教学内容:

  15减几

  教学目标:

  1、掌握15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15减几的计算题。

  2、经历探究15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口算。

  12-4=11-6=13-5=12-7=11-3=14-8=

  学生口算出结果后,抽学生说一说13-5和12-8的具体计算过程。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11减几,13减几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15减几。板书课题:15减几。

  二、进行新课

  校园一角有一块空地,学校决定给空地披上绿荫,因此全校同学响应号召,都去植树,瞧,这边有4个小朋友正在植树。(出示课件例2)

  4个小朋友有植15棵树的任务,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完成任务没有啊?学生观察图后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还要植多少棵?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列出算式:15-9=

  教师:同学们,开始我们学习了14减几,那么你们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来计算15-9?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将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学,教师选取3种,板书:

  因为6+9=15,所以15-9=6。

  10-9=1,5+1=6

  15-5=10,10-4=6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这多么的方法来计算15-9,非常好。请你们用上面的方法完成15-7、15-8中的1道题,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每组出1名代表将本组的算法讲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道题的联系:两道题都能想一个加法算式来计算,由7+8=15,可以计算两道减法算式:15-7=8,15-8=7。

  教师让同桌的一个同学说一道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说两道能用这个加法算式计算的减法算式。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里,一是借鉴前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15减几的题目。二是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两道题的联系,从中强化想一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的方式写出15减几的算式,完成课堂活动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发现?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参观了小猴子的水果店,现在老师又带你们去参观茄子老师家开的乐器店好不好?(课件出示图)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把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8+7=□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用小棒代替喇叭,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7=15

  25

  10

  还可以怎样算?

  板书:8+7=15

  53

  10

  小结:这些都是“凑十法”,不一定都拆较小的数,有时也可以拆较大的数。

  谁来说说这两道题是怎样凑十的?(交流算法)

  5、试一试。

  书上P84“试一试”中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你能根据提示来计算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摆学具,独立完成后同伴交流。

  (2)指名板演。

  (3)让一生评价。

  (4)引导加深理解“凑十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里有一些白菜和苹果,你们如果能很快地圈出各10个再正确地算出得数的话,那么这些白菜和苹果就是你的了。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已经学了8、7加几的算法,现在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采蘑菇”: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认识当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写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开火车”:分小组进行,每组利用数字卡片进行。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今天我们上的这节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86例题,试一试,P86~87“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

  2、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不能一下想出来的话,可以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不同的算法。

  5、讨论:可以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试一试。

  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5-8,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想加算减)为什么呢?

  书上P86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一道题,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提示:从图上看,可以想8和几合成13,□里就填几。11-7=□也可以这样计算。

  (3)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4)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采蘑菇”:如果你们能把这些题都做对的话,蘑菇就是你们的了。小组合作学习。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快快长”: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一道题,喇叭花就长高一节。看哪组的喇叭花长得。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每横行和每竖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游戏“摘苹果”:请同学们把得数大于5的苹果涂上红色,得数小于5的涂上绿色。如果涂对了这些苹果就送给你了。

  学生开火车口算。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

  五、教学后记: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整万数和掌握万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

  2、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3、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万级和个级末尾、其它数位有关0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搭桥铺路。

  出示反映今年春节黄金周太姥山旅游情况的数据信息。

  1、今年春节,仅大年初一太姥山接待游客达9000多人次。

  2、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有4603辆车辆进入景区,其中浙江车辆有2005辆。

  学生读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有关0的读法: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认、读不含0的数。

  (出示情境图)

  (1)师:今年“五一”小长假,尽管受到雷雨天气影响,我市旅游依然火爆,据统计,三天来,我市实现旅游收入约这么多元。(课件出示计数器和数据39560000)

  (全班读)(课件出示读法)。

  师:这四个0在什么级上?3956在?(万级上)

  师:万级上的3956是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出示:3956个万)

  (2)数据3956。(出示空的计数器)

  师:如果把这些珠子拨到个级上,这个数是多少?(出示3956)

  师:个级上3956表示什么意思?(课件:3956个一)

  (3)说数的组成。(课件演示合并两个计数器成39563956)

  师:(课件演示合并两个计数器)组成的这个数谁会读?

  师:谁发现了我们刚才是怎样读这个数的?

  (4)区分个级数和万级数读法的异同。

  师:谁发现我们在读个级数和万级数时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个万字)

  (5)读的顺序。

  师:我们读这个数时,是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出示课题:认数)

  3、教学认、读含0的数。

  (1)强调“每级”。

  师:同学们,在这巨额的旅游收入中,其中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门票收入大约是这么多元(在计数器上出示算珠3205000)

  师:请个同学帮忙摆这个数?

  师:再请个同学给这个大数分分级?

  师:你能看出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指名说组成)?

  指定几名学生读一读。

  师:我知道这3个0在末尾,末尾的0不读,(指着板书说),而320这个0怎么也不读?它在万级的什么位上?(万级末尾的0不读,)

  (板书每级。)

  生齐读。

  (2)万级数中间0的读法。

  师:老师来变个小戏法,给数字搬搬家,大家认真看,老师把哪些数字搬家了?(交换数字卡片,成:3025000)(拿走计数器)

  师:哪里变了?

  师:你会读吗?请你读。

  师:前面这个0不是不读吗?现在怎么要读了?

  师:看来万级数中间0的读法和万以内数中间0的读法是一样的。中间的0要读。

  生齐读。

  (3)刻画“其它数位”,突破连续0的读法。

  师:我们再来给0搬搬家,认真看,这次又是哪些地方搬家了?(再次交换数字卡片的位置,成:3020005)

  师:哪里变了?

  (多请几名读)

  教师遮住万级,问:我们来看看这些0都是在个级的中间吗?这个0是在个级中间吗?(是)也就是不在末尾要读零,这个0呢?(是)不在末尾要读零。这个0也是在个级中间吗?(个级的前面)

  师:这个位置虽然很特别,但是我们发现它与中间的0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0都不在末尾。为了方便,像这样,凡是不在每级末尾的0,就叫做其它数位的0,(指着数字3020008中其它数位的0,让学生说,强化其它数位的0的认识。)要读出0。(板书:其他数位)

  全班读?(多请几名读)

  教师快速交换数字卡片成:3020080,3020800生齐读。

  师:刚才这几个数的其他数位上0的个数都不同,为什么你们都只读一个0。

  师:这就是含有万级和个级数有关0的读法。

  师:它和咱们以前学的知识差不多。会读了吗?全班读。

  (4)加强0的读法练习。

  问:谁也能做小老师,改变0的位置考考大家?

  如:学生出示30000280。

  师:你想请谁读?他读对了吗?他读出了几个0,请你指出来。追问:后面“0”要读吗?为什么?(末尾的0不读)

  快速交换几个学生读。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数,都是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板书: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4、教学写数。

  师:随着福鼎旅游业的发展,其它产业产量也随之提高。

  (1)八千六百万四千。

  师、福鼎是中国的化油器生产基地,占全国化油器产业的“半壁江山”,2009年化油器的产量是八千六百万四千台。

  师: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师:如果我请2名同学合作写这个数,你觉得应该怎样分工?

  生写。

  (2)四百零二万零七。

  师:福鼎也是中国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2011年福鼎白茶的年产量达4020007千克。

  师: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生写万级,师写个级成:40207。

  生1:7要写在个位上。

  生2质疑:中间添2个0。

  师:为什么要添2个0,

  问:我们在写数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要分级写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要写0占位。)

  师:我们读数时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那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读数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做为福鼎的小主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福鼎的其它信息吧?

  (1)福鼎白琳玄武岩的储量为38029000立方米;

  (2)2011年福鼎水产品总产量达210300万吨。

  师:看到大数目,要想读得准,读得快,咱们可以在心里给它们分分级。

  2、写数练习。

  请你拿出练习纸,把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想一想,写数前我们应该先观察什么?

  课件:福鼎市2010年人口普查总计五十八万一千三百二十三人;581323

  全市耕地面积二万零九十公顷;20090

  海水可养殖面积九千一百零七万八千公顷。91078000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电脑核对,课件预设2090,让学生找错误。

  四、游戏。

  1、游戏。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小卡片。首先观察一下你卡片上的数有什么特点?数一数有几个5和几个0?

  下面与你的同桌相互轻声读一读,看看你读出了几个0。

  师:我们来看屏幕,我们把上面不停滚动的编码看作我们今天学的数,你们说停,老师就让它停。如果谁手中的数与电脑上显示的数一样,说明你是今天的幸运之星。只要你能正确地读出这个数,就会得到老师的礼物。

  第1次:教师抽奖。55005500。

  大家欢迎第一位幸运之星上来领礼物。

  第2次:学生喊“开始与停”。50055500。

  师:他读对了吗?

  2、听令就坐。

  师:还想玩吗?请再次将你手中的数读一读,看看你读了几个0,记在心中。

  师:好了吗?请问你读出了几个0,你呢?全体起立,现在我们改变游戏规则,听口令坐下,看谁反应快?手中的数一个0也不读的请坐下,同桌看看他坐对了吗?

  师:只读一个0的请坐下,举起手中的数,让大家检查一下坐对了没有。

  师:读2个0的请坐下,自己再读一遍,看看坐对了吗?

  从剩下站着的小朋友中抽一个,问:你是读几个0的?

  师:你能想象出这四个0分别在哪些数位上吗?自己动笔先写一写。(请读出3个0的坐下。)

  师:谁来摆一摆这两个数。

  师:要想读出三个0,咱们得把3个0或四个0放在什么位置?

  师:孩子们真棒,不仅会读会写大数目,而且会创造大数目,

  师:今天认识的这些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在生活中也是经常能看到的。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后去观察,收集咱们身边的数吧。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体会12,13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12,13减几的计算,并感受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3、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能获得一些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12,13减几的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11减几的知识,同学们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能。多媒体课件出示做修改的例1情景图。(把图中的“树上原有12只猴子”改为“树上原有11只猴子”,并出示问题:树上还有多少只猴子?其余不做改动)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11-4=7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树上原有11只猴子,下来了4只,就是从11只中去掉4只,所以,要知道剩下多少只就要用11-4才能得到。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算11-4=7的?

  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进行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如:倒着数;想加法算减法;把11分成10和1,10-4=6 6+1=7。

  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这样一个新问题,(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树上原有12只猴子,下来了4只,树上还剩多少只?

  教师: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比,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引导学生发现:树上原有的猴子数由11只变成了12只,下来的猴子数没有变,问题也没有变。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又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12-4=

  教师:12-4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2,13减几。板书课题。

  点评:这里采用变换情景的方式,使学习内容前后发生联系,用这种联系使学生意识到这部分内容和即将学习的新内容的潜在的适合性,达到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目的'。

  二、进行新课

  教学例1

  教师:我们能不能用11减几的方法来计算12减几呢?

  学生:应该可以吧,因为它们都是十几减几的减法。

  教师:好,同学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着算一算12-4。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汇报。

  教师:用第1种方法(倒着数)计算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抽1个代表汇报。

  教师:用第2种方法(想加法算减法)计算的呢?

  仍然抽1个学生代表汇报。

  教师:用第3种方法(把12分成10和2,10-4=6,6+2=8)计算的呢?

  学生举手并汇报。

  教师: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可能有学生说:因为11-4=7,12-4和11-4比总数多了一个,而减去的数是同样多的,所以12-4的结果要比11-4的结果多1,就是8。

  如果没有学生发现教师不作要求。

  教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2-4=8,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11减几的计算方法在12减几中同样可以用。

  教师:大家这个发现不错。老师还想对用想加法算减法这种方法计算的同学再提一个问题,其余的同学当小裁判,看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就是:想4+8=12除了能计算12-4=8以外,还能计算什么减法算式?

  学生:12-8=4。

  教师:这也是我们前面知道的想1个加法算式可以计算2个减法算式。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现在又起了什么变化?多媒体课件出示。(下来的猴子变成了6个)

  学生:树下的猴子变成6个。

  教师:下来6只,树上还有多少只猴子?

  教师:谁还能像老师这样改变猴子下树的只数,给大家出个题目。

  学生可能说:下来5只,还剩多少只?下来7只,还剩多少只?……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为后面的算一算做好铺垫。

  点评:这里对算法的探讨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不但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探索能力,还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同时还用修改情景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运用。这种同一情景的巧妙利用改变了计算教学中枯燥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一试

  (1)出示课件算式:12-9= 12-6=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计算式的计算。

  (3)抽学生回答算法,引导学生回答成对算式的计算方法,理解1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初步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例2

  出示课件

  (1)找学生说说图片中的信息(9只小猴在拔河,4只小猴在跳绳)。

  (2)让学生自己填一下书上的方框。

  (3)公布答案。

  三、练习巩固

  1、对口令

  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完成,一个小朋友讲出两个数的加法算式,同桌则讲出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算式的被减数是同桌说出的加法算式的和。

  2、口算卡片

  老师拿出12减几和13减几的口算卡片,请学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1、知道了用11减几的计算方法来计算12,13减几的减法。

  2、发现了12,13减几中的一些规律,并能用这些规律帮助我们又对又快地口算。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力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它?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二、探索新知

  1、 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 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 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

  三、 课堂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睁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你打算怎么做?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2

  教材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不再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而是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应用,然后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而实际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而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材料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合成分解意识。本课《分苹果》就是创设了“分苹果”情境讨论了10的组成和分解,还把进一步体验10的组成和分解及其无意识记忆寓于练习和游戏活动中,逐步达到熟练有关10的加减运算。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大部分学生爱卡通图像、爱小动物更爱帮助动物们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9以内的加减法。根据以上的情况本课教学设计采用童趣与竞争相结合的方式。童趣在活动中贯穿全课。竞争拿奖励的苹果。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教学活动中认识“10”的分解与合成。

  2.理解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动漫播放等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2.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 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 ( )个 ( )个 ( )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准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若干

  授课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观察书中第6页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

  三、巩固运用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2)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课堂演练。

  (1)完成第7页的”做一做“。

  (2)练习一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多少

  教后随笔: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从而得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及谁和谁同样多,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从上课的情况看,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点掌握也不错。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加强与训练。且学生的常规还没养成,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说出十位是5的数。

  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

  说出各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 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 9〇6

  二、新授: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

  (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顺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据数的组成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

  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

  三、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