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正文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模板范文

2023-09-27 17:22:55 21好文网 数学教案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

  《数学》第一册.

  教学内容 准备课,数一数.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培养儿童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了,高兴吗?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做呀?下面,龚老师领着你们到另一所小学,看一看那里的小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正在做什么,愿意吗?

  请小朋友们看投影.

  二、讲授新课

  1.观察画面

  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

  通过初步观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老师、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的教育.

  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认真观察画面.了解他们的数数能力.同时注意使用方位词语,使学生对上、下、左、右等方位有初步认识.

  提问:

  (1)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有几个老师?有几面红旗?有几个足球?还有数目是1的物体吗?

  板书:1

  (2)请小朋友们往下看,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浇花?用手指一指,数一数.在这你还看到了什么?数目也是2的?

  板书:2

  (3)请小朋友们再看看图的左边,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给教师敬礼?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给老师鞠躬?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指一指,数数.

  板书:3

  (4)请小朋友们再往上看,图上有几个小朋友正在踢球?指一指,数一数.

  板书:4

  (5)小朋友们再看图的左边有几棵向日葵?边指边数.

  板书:5

  (6)小朋友们再看一看向日葵的右边一共有几棵大树?指一指、数一数.

  板书:6

  (7)小朋友再看图的最下边,有几朵黄花?有几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看谁找得最快?

  板书:7

  (8)咱们再往上看,牌上有几个大字?谁认识这8个字?

  板书:8

  (9)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板书:9

  (10)再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人?边指边数.

  板书: 10

  (11)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图上还有我们没数过的东西吗?

  这所学校我们看完了,小朋友们说这所学校好吗?喜欢我们自己的学校吗?

  下面,我们休息一会儿,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儿,高兴吗?歌曲的名字是《美丽的校园》,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3.小结.

  刚才,小朋友们看图数数非常认真,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黑板上的数,想一想,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数的呀?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们是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数的,这样数不会数丢图上的物体和人.今后小朋友们在数数时也应这样按从小到大或者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来数,你们想试一试吗?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教室里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共有多少人?

  2.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你的铅笔盒里有几支笔?你有几个本?

  四、布置作业.

  这节数学课小朋友们做得非常好,看图数数也很认真,小朋友们愿意上数学课吗?请小朋友们回家数一数你们家里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好吗?今天这节数学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评析:教师抓住画面的各个部分,引导学生观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教育,与此同时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爱劳动等好习惯.

  在观察的同时,教师采用看一看,数一数,找一找等方法,初步了解孩子的数数情况,在教学时除了数插图里的事物,还引导同学数身边的事物,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充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知道“一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

  [能力目标]:

  1、通过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对应与比较的方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用两两配对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应方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编故事,提出并解决问题。

  1、今天喜洋洋和他的朋友们来陪我们一起学习,大家高兴吗?小羊们得到一个消息,小朋友们去游乐场了,我们也去看看,他们正在玩什么呢?

  (出示主题图:玩碰碰车)

  2、你能看图说一说吗?(看图描述)

  3、仔细观察,车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一辆车乘一人,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乘到车)

  (师贴碰碰车和小朋友,一辆对一人)(连线对应)

  4、现在请大家把车和人比一比,(出示课题《比一比》)然后说说你比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1)根据结果进行语言训练:( )比( )少,少(辆)。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并将相应图片贴入)

  (2)我们可以这样说比的结果,还可以怎么说呢?

  ( )比( )多,多(人)。(师板,贴入图片)

  5、用一辆车对一个小朋友的方法进行比一比,而且还会口述比的结果。可是,有个小朋友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车乘)

  那怎么办?他想和大家一起玩,能帮他想个解决的办法吗?(再来一辆)(师贴)

  现在请小朋友再来把车和人比一比,结果怎样?

  (师板)车和人一样多。(同样多)

  6、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办法来比,而且还会根据比的结果说三句话(学生口头重温)。

  二、手指操

  小羊们告诉我们小胖要过生日了,我们赶快活动下手指,也去帮忙。(音乐,学生做手指操)

  三、巩固操作,加深理解

  1、小巧分蛋糕

  是谁和谁比呀?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动手(描述比的方法,并说一说比的结果)

  2、小丁丁分吸管

  学生说是谁和谁比,在脑子里想结果,和同桌说一说比的结果。

  3、独立完成(裤子和衣服,小朋友和球)

  自己连一连,说一说比的结果,最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反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3

  认知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思考。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况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为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计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 好强 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生动活泼 灵活多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1、游戏练习:如找朋友,小猫变魔术等

  通过让学生动脑 动手 动口,多种感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加深10的加减法的记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10的加减练习,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强了信心,找回了自己的价值。

  2 、开放题的设计

  如爬台阶,小熊吹生日蜡烛等, 开放习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技能。这些题来源于生活,学生必须凭借10的加减法,又必须考虑到生活经验。通过讨论让学生在争论中交流,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兴趣推向高潮,又渗透了数学思维问题。

  三、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动手操作学具,亲身经历了10的加减法形成过程,不但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才能,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如:只要求学生准备5个苹果图,但实际操作中需要10个苹果图,肯定会有学生提出苹果的个数不够,引导学生两两合作。

  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 分男女登高比赛,每个楼梯有10台阶,表现好就可以上一个台阶,剩下台阶少的为胜。(运用10的加减法计算)

  (2) 每小组之间竞赛(每组比谁的红旗多)

  (3) 学生每个人之间又有竞赛(回答对了得一个金苹果)

  (4) 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对错牌,对了拍3下手)

  教学准备:师在黑板上画一栋房子、彩色卡纸制作的10个气球 、 课件、学具(5个实物图、对错牌、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复习6、7、8、9的加减法

  1、天小熊就要过生日了,他想开一个生日Party,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参加,可是有四位好朋友住得很远。请小朋友们来做小小邮递员,帮助小熊给小动物写一封信,邀请他们参加!(师准备分别贴有四个动物头像和标着6、7、8、9等数字的房子。学生拿卡片在音乐声中自由写数学算式并贴在相应的房子上。看谁写的又多又好!)

  2、汇报:督察员拿出房子上的信,大声读题学生计算。

  二、情境导入,主动探究

  大象给小熊带来了10个气球做礼物,小熊想把他们挂在两扇窗子上,请小朋友来设计一下,该怎样挂呢?(师在黑板上贴出10个气球)

  三、实践探索、感知体悟

  1、学具实物图代替气球,摆一摆(只要求了每个学生准备5个苹果,明显不够,引导两人合作)

  2、同桌合作交流,一学生摆图片,一学生说相应算式

  3、汇报:全班整理有关10的加减法

  (1) 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在黑板上用气球实际操作一下后,师根据学生回答填10的组成表。

  (2) 其余学生根据摆的情况和同桌说出4个不同算式

  (3) 请一组学生上台合作,理一理算式(有顺序思考问题)

  四、趣味游戏,拓展应用

  小动物又唱又跳可高兴了,都为小熊庆祝生日呢!

  1、小猫用送给小熊的花变起魔术来,看看有什么奥秘?请小朋友猜猜(个别学生回答,其余的说悄悄话)

  电脑显示:四朵美丽的花,点击伴随着音乐显示数字7,接着另一朵花又显示数字3。

  师说你发现了什么奥秘?(两个数合成10)请你接着猜一猜,另外几朵花会开什么?

  2、找朋友的游戏

  (1)师生互动:找找找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

  我是3来你是几?谁是我的好朋友?(师生拍手唱)

  (2)学生互动:每位学生下位找朋友,不论哪种方式都行。

  3、小白兔的节目,猜数游戏。

  (1) 出示积木:小白兔共有10块积木,现在有6块,请问小白兔藏起了几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0-6=4)

  (2) 有10只小猫在一起玩,现在只有3只小猫,请问有几只小猫藏起来了?(10-3=7)

  电脑显示:相应内容

  4、小狗的游戏 ,比赛爬台阶

  (1) 引导学生看黑板,说一说,谁爬的高?男孩赢了还是女孩赢了?(小组交流)

  (3) 列算式

  (4) 如果比赛继续进行,会出现什么情况(讨论)

  (5) 学生现场操作,边讲故事,后列算式

  五 、开放性作业

  小熊端出精美的生日蛋糕,看看这副图,你知道了什么?如果小熊吹一口,会怎么样?(学生齐唱生日歌)

  电脑显示:一个插着10支生日蜡烛的蛋糕,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整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连减:小鱼图,初步感受连减

  1、课件:你们观察,发现了什么?(一共有6条小鱼)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游走了1条),再看,又发现什么了?(又游走了3条)你能连起来说三句话再提个问题吗?(6-1-3=2)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谁列式?

  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叫什么吗?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算式,叫连减。(出示课题)

  3、你会读算式吗?谁能象他那样读?

  4、6表示什么呀?(河里一共有6条鱼)游走的1条是从几里面去掉?3表示什么?游走的3条是从几里面去掉?5在哪呢?(记在我们的脑子里)。

  二、小鸭图,加深连减意义

  1.连续播放画面,细心观察,你会讲故事吗?

  2.你能列个连减算式吗?

  (汇报图意,列出连减算式)

  3.齐读算式

  三、小兔情境,清晰部分与整体关系

  1.你们看,这里住着小兔,你们知道住着几只小兔吗?为什么?你们看,先跑出来几只?又跑出来几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会列式?10-4-2,这里的4表示哪部分?2呢?剩下的4呢?(指名到前面为大家指出)(分别说说每部分表示的是哪部分)

  3.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连减,,我们会读、会算。

  下面我们来动手做。

  四、巩固练习

  1、小松鼠

  一共10只松鼠,地上有几只?树上有几只?问题是树洞里有几只?

  你能列出连减算式吗?

  2、读读算算

  8-5-3=5-2-1=9-5-4=10-2-7=

  3、逆向思维训练

  (1)月亮说:“我可以表示一个数吗?”

  7-2-3=月亮,月亮代表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2)小猫可以代表一个数吗?小猫-4-2=1,小猫代表几呢?

  (3)大树可以代表一个数,9-大树-3=2

  (4)7-()-()=1

  你是怎么想的?

  4、你能举例说生活中的连减的例子吗?

  5、渗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你猜想各部分可能会是几?如果整体是10,求各部分应该怎么做呢。

  6、我们带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减,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去掉两个数的运算叫做连减。连减就是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减第三个数,就是最后的得数。

  六、作业:补充计算

  七、板书设计:连减

  9-2-2=5

  教学反思:通过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理解连减的含义较好。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0”表示的几种含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时的温度、起点的含义等等;并且能正确地读、写“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探究、交流、合作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三)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四)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五)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四、教学反思:

  “借助小猫钓鱼”的有趣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教师在这里注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

  让学生观察图,找出“0”让学生说说“0”的含义,从而明确“0” 让学生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观体会“0”的实际含义。教师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种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比一比、看一看每个面的大小、形状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2、认识正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学生观察手中的正方体,看一看它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后在全班进行汇报(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3、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巩固拓展。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

  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3、摆图形。

  (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4、用橡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捏好以后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捏图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 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汇报学习成果式的总结,是创造性教学的最终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创新意识、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专家评析

  本教案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合作学习。从出示主题图开始,就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接下来的反馈实践与感知数的顺序两个环节中又通过同桌互考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后面的开放性活动中,小给合作方式使学生在用数进行交流和创新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从全篇教案来看,设计者在教学手段方面形式多样:创设情境、实物演示、动手操作、数学游戏,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积极建构。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

  2.能力: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

  教学难点

  认识“0”的其它含义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活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会讲小猫钓鱼和故事书中有4只小猫结伴到河边钓鱼,直到傍晚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

  二、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小猫钓鱼图:

  (1)谁来介绍一下第一只小猫钓了几条鱼?用几来表示?第2只小猫呢?第三只小猫呢?第4只小猫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一条鱼也没钓着用几表示呢?

  (2)指导写0。数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逆时针轨迹。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

  2、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师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帮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3、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始的?从0开始,0是起点。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说明: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还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

  三、 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题: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

  3、一笔画分析题意。

  4、怎样数得快?鹏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有几个。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表示刻度,0表示位置……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课后反思

  伽俐略曾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欢乐。在思维的跨越与激荡中,人能充分体味个性自由舒展的快乐。课堂教学时就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如在教学《小猫钓鱼》一课中,让学生读文思考:小猫为何钓不到鱼,这是全文的关键和重点。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9

  设计说明

  本课时学习的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用“凑十法”进行口算的开始,为了学好本课时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在教案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

  1.重视新课前的铺垫孕伏。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复习数的组成和10加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使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更加顺畅。

  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从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若干根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填一填。

  2.在( )里填入适当的数。

  ( )+10=13 10+5=( )

  10+( )=12 11=1+( )

  14=10+( ) 17=10+( )

  3.9和几能凑成10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复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胜利小学在开运动会,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的同学每人发一盒饮料。

  (1)提问:箱子里面有几盒饮料?箱子外面有几盒饮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3)你会计算这道题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很快算出答案。(板书:9加几)

  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4,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摆出来。

  2.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预设 生1: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数,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

  生2:我先摆9根小棒,然后接着往后数,数一个数摆1根小棒,数到13时正好摆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

  生3: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从4根小棒里拿出1根,与前面的9根小棒凑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

  生4:从9数到13。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简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凑十法”。

  4.课件演示“凑十法”,学生仔细观看。

  5.动手摆小棒,亲身体会“凑十”的过程,然后填写下面的思维图。

  6.总结“凑十法”。

  (1)计算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较小的加数分成两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凑成“十”,再与另一部分相加,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2)顺口溜总结: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7.反馈练习:完成教材89页“做一做”1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直观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实践应用

  完成教材90页2、5题。

  全课总结

  在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可使计算变得简便、快捷,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把“凑十法”熟练地运用到计算当中。

  布置作业

  教材90页1、3、4题。

  板书设计

  9加几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 )位数,100是( )位数,82是( )位数。

  (2)、28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2在( )位上,表示( )个( )。

  (3)、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99里有( )个十和( )个一,它后面是( )。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 )、37 69、70、( )、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 ),的是( )。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习。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2□ 47="">□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力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它?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二、探索新知

  1、 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 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 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

  三、 课堂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睁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你打算怎么做?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2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理解加法的含义。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发现计算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桌合作的能力。

  教育学生要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重点难点

  学生正确理解加法的含义。

  学生能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5的加法

  一、复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准备好你的小手。认真听1和2组成几、2和3组成几、3和2组成几、4和1组成几、3和1组成几、1和3组成几、2和2组成几、1和1组成几。

  生边拍手边回答。

  二、导入

  师:同学们的倾听能力有进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动物园之旅。快看,谁来欢迎你们了

  三、新授

  认识加法

  师:仔细看小丑拿出了什么

  生:汇报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生:汇报

  师:你真是一个注意听他人说话的好孩子,这回你又发现了什么小丑又拿来了一个气球,一个气球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谁能把两次发现连起来说一说

  生:把观察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表达的真完整。

  师:根据你两次的发现,你能提出一个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3+1=4读作3加1等于4(贴在黑板上)

  师:这个符号“+”叫什么这个算式怎样读呢

  师:你们为什么用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加号”表示什么(课件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用加法来计算。

  师: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

  师: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来解决问题呢(开火车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

  师:小丑看大家这么聪明,在动物园里出了几道数学题,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那我们快快进去吧(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课件2只小鸡2只小鸡2+2=4

  课件3只小鸟2只小鸟3+2=5

  师:这些小动物可爱吗当你面对这些小动物时,应该怎样做呢当它们遇到危险时,你会怎样做呢

  生:汇报。

  师: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

  师: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用加法来解决的问题

  生:结合教室里的物品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处处藏着知识同学们累了,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放松过后,小丑又来了,他想知道为什么3+2=5呢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

  生: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3加2等于5.

  师:总结,那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组合法。

  师:你还有什么方法

  生:从3往后数2就是5,所以3+2=5同学们我说的对吗

  师:谁听见他刚才说了什么(板书点数法)

  师:你认为这两种方式,哪种方法更快就用你熟悉的方法算一算

  4+1= 1+1= 2+1= 1+3= 1+4=

  1+2= 1+3= 2+3= 3+1= 2+2=

  师:帮小丑解决问题很高兴,为你竖起大拇指。

  五、总结

  学习加法计算方法3+1=4读作3加1等于4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 (1)

  ○○○○● (2)

  ○○○●● (3)

  ○○●●● (4)

  ○●●●● (5)

  ●●●●● (6)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 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4

  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特做如下设计:

  1.注重突出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他们口述思考过程。如计算5+7时,想:7+5=12,所以5+7=12。让学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过程的同时,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2.注重加强练习,提高计算速度。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喜欢的“开火车”“做游戏”等练习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不断提高计算速度,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9+5   8+6   9+7   7+8

  6+9   8+9   9+4   7+6

  2.指名口算。

  3.谁能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4.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算式题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从而推出得数。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5、4、3、2加几。(板书:5、4、3、2加几)

  设计意图:将9、8、7、6加几的算式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准备。

  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5页例4。

  (1)请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与前几节课学习的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前面的加数小,后面的加数大)

  ①让学生读一读算式,举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得数的。

  ②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计算5+7,并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预设生:把7分成5和2,5+5=10,10+2=12,所以5+7=12;把5分成3和2,7+3=10,10+2=12,所以5+7=12。

  (2)提问:这样的算式用“凑十法”计算是不是最佳选择呢?

  预设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慢,因为前面的加数太小了,算起来麻烦。

  (3)提问:那怎样想才能很快算出得数呢?

  预设生:交换加数的位置,把它变成大数加小数的算式。

  生:因为5+7就是7+5,7+5=12,所以5+7=12。

  2.形成计算的思路。

  (1)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试算其他三道题。

  (2)指名说说自己的算法。

  师:看到5+8,4+8,3+9时你想到了哪些算式?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预设生1:看到5+8时,想8+5=13,所以5+8=13。

  生2:因为8+4=12,所以4+8=12。

  生3:因为9+3=12,所以3+9=12。

  3.教师提问: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算出得数的?

  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算式,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变成大数加小数来算,提高计算速度。

  4.反馈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95页“做一做”2、3题。

  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游戏,极速搜索。(教材95页“数学游戏”)

  2.解决问题。

  (1)教材95页“做一做”1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后列式计算)

  (2)教材96页4题。(学生在图上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再列式计算)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同桌互相说)。

  布置作业

  教材96页1、2题。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解决方案,积极参与,数学,技能,教师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5

  教学内容: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比较多少的方法。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

  2、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

  二、引导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m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师: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

  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 (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认识 “=”

  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谁会写“=”?板书:4 = 4 读作:4等于4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①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 全班交流

  怎么比?{引导学生表述:--比—多(少)}

  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这个式子怎么读? 3<5(3小于5)。

  指导书写:“>”、“<”

  练习使用“>”、“<”(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3)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 3〇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 4〇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最多 最少

  (4)填一填:

  7〇 3 4〇 9 3〇 3 5〇 8 10〇1

  2 〉□ 6 〉□ 6 = □ □= 8 □和□< 9(这几道题,发数字卡片给小朋友,认为合适的都可以到台上来。)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小于 < 大于 > 等于 =

  开口对大数 尖尖对小数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9-1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1-02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09-0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4-07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09-08

小学一年级上册《减法》的数学教案08-29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玩具》教案09-21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3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