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地理教案 正文
小论文摘要多少字

2024-01-25 09:09:03 21好文网 地理教案

小论文摘要多少字

  论文摘要多少字,大家要了解一下哦,以下的论文摘要多少字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借鉴。

  论文摘要多少字【1】

  论文摘要写作,说起来简单,写起来不简单。

  其实,GB 7713和CAJ-CD B/T 1-2006中文摘要编写明确要求:浓缩文章观点,重点展示研究结论、突出创新点;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便可获得论文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完整短文供文摘与论点摘编等二次文献采用或独立存在;不出现图表、非公知公用符号、简称与缩写等;长度200至300汉字。

  然而,现实之中绝大多数论文摘要,无论是出自研究生还是出自教授,都写成论文简介或论文简评,而不是写成文章观点浓缩。

  论文摘要,经常被写成如下形式:

  例一:

  本文简述西方高等教育膨胀历史与阐释西方高等教育膨胀的主要理论,分析大众高等教育学说在汉语语境中的误读,揭示西方大众高等教育背后种种事实与大众高等教育带给西方国家的种种两难困境,指出大众高等教育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高等教育应该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的发展道路。

  例二:

  本文第一步界定人格、人格教育及健全人格,第二步以相关界定为基础考察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绩效与常见大学生人格问题,第三步描述与分析佛教慧学对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格教育的作用。

  例三:

  本文第一节界定职业教育文化课与述评中职高职衔接教育文化脱节与重复现象;第二节一般性探讨课程衔接与课程衔接策略;第三节具体研究两种共同性课程衔接策略,并提出以共同性衔接策略为平台寻求特殊性衔接策略。

  例四:

  “网络文化与网上阅读”是……选修课。

  本文介绍该课程设置缘由,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过程及考核,展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与研究整合的潜力。

  本文还简述由该课程引发的有关思考。

  论文摘要写成论文简介或论文简评,不一定是水平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有时,不是水平问题和认识问题,而是习惯与态度问题。

  鉴以前也时常把论文摘要写成论文简介或论文简评,上面四例,实际上都出自鉴本人手笔。

  四例之中,第二、三、四例没有改正,可能编辑碍于鉴是教授而没有指出,也可能是编辑自身没有意识到问题;第一例,在责任编辑的提醒下,在发表之前改成观点浓缩。

  电路动态分析探究【2】

  摘要:动态电路,就是电路中电键的闭合和断开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如何影响相关电路中电阻、电压、电流、电功率变化。

  分析电路,分析动态电路是学生学习电学的关键,与高中学生学习力学一样,关键要学会分析物体受力,因此,在电学教学中,教师要花大力气强化对学生进行电路分析的训练,要讲究方法,加强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先学会对动态电路分析方法,走上讲台分析电路,然后教师点评。

  以后的教学中要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作用,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水平相当,在一起相处时间多,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电路分析;教学探究

  电学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难在不会分析电路,对动态电路的分析则感到更难。

  所谓动态电路,就是电路中电键的闭合和断开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如何影响相关电路中电阻、电压、电流、电功率变化。

  解这一类题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别电路的能力,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计算公式等分析电路中电阻、电压、电流电功率变化的能力,判断电键的闭合和断开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如何影响相关电路中电阻、电压、电流电功率和变化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路动态分析的能力,准确判断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电路中用电器电功率的变化,我引导学生总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特点,告诉学生电流表电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电压表电阻很大(通过的电流几乎为零),总结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提出电路动态分析的一般步骤,进行专题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就电路动态分析步骤总结如下,以便和同行交流。

  电路动态分析步骤:

  1.简化电路,明确电路连接方式。

  简化电路要求把电路中的电流表换为导线,电压表直接去掉,闭合的的开关用导线连通,并有意识的观察有无被短路的用电器,被短路的用电器因无电流通过应擦去,断开的开关擦除,电流不经过的用电器也要擦去;

  2.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是哪一部分接入电路;

  3.分析电路中电流表测量什么地方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哪一个或哪几个用电器的电压;

  4.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怎样变化,以及电路中电阻如何变化,并进一步分析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

  举例分析说明:

  例1.如图1,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分析:首先确定电路的类型,此电路属于串联电路呢还是并联电路。

  把电路简化为图2,从而容易看到电路为串联电路,滑动变阻器左半部分接入电路。

  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的总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变,当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R2电阻减小,从而由I=U/(R1+R2)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

  例2.在图3中,灯泡L1和灯泡L2是______联连接的。

  当电键K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分析:把电路简化为图4,并进一步转化为图5,这样就可以看到电路为并联电路;然后对照图3可看出电压表测总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测量L1中电流,电键K断开时,L1所在支路断开,电流表示数为零,故电流表示数减小。

  例3.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图中,当电键K闭合时 ( )

  A.整个电路发生短路。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不变化。

  D.电流表示数变大。

  分析:K断开时,R1、R2串联于电路中,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K闭合后,R1被短路,只有R2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减小,故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测R2电压,也等于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增大。

  所以答案选D。

  以上方法,看似简单,真正让学生掌握好这一方法,并不是易事,需要教师坚持引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部分优秀学生先学会此法,走上讲台分析电路,然后教师点评。

  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安排部分优秀学生任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分析电路连接。

  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制冷循环理论分析【3】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制冷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存在的差距,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制冷循环性能的因素,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尽量使实际循环向理论循环靠近,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制冷循环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焓

  一、制冷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

  制冷理论循环主要由四个过程组成,即绝热压缩过程、等压冷凝过程、等焓节流过程、等压吸热过程,其循环在压烩图上表示如图1。

  图1中,1到2过程表示绝热压缩过程,2到4过程为等压过程,4到5过程为等焓节流过程,5到1为等压吸热过程,它们组成了一个制冷循环。

  在2到4过程中经过两个过程:2到3过程是等压冷却过程,这个过程中过热的气体被冷却到饱和气体状态;3到4为等压冷凝过程,这个过程中饱和的制冷剂蒸汽被冷凝成饱和的液体。

  实际上由于设备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如管道的压降、吸排气压降造成非等压换热过程,所以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总存在着差距,图2是一个实际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中的表示。

  图2中,1到1’表示制冷剂在进入压缩机前的吸热压降过程,1’到2表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多变压缩过程,2到2’表示压缩机的排气过程,2’到3表示过热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冷却降压过程,3到4表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压降的过程,4到4’表示制冷剂过冷的过程,4’到5表示节流降压过程,5到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降压的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于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总是想法尽量使实际循环向理论循环靠近,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影响制冷循环性能的因素

  要提高制冷系统的综合性能,我们必须从制冷循环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制冷系统节能的方向。

  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耗功占了主要地位,而制冷压缩机的性能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压缩机的转速不变时,它的理论输气量是固定不变的,与循环的工作温度无关,但当工作温度发生变化时,循环的单位制冷量、比功、制冷剂流量等都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制冷机的制冷量、功率消耗等发生相对的改变,为方便起见,我们按理论循环来分析当温度变化时制冷机性能的变化规律。

  压缩机的制冷量及理论功率可分别用下式表示:

  1.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在分析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时,假定冷凝温度保持不变。

  如图1所示,当蒸发温度由t 循环由原来的1-2-3-4-1变为1’-2’-3’-4’-1’。

  下面分别讨论蒸发温度t 降到t ’时,单位容积制冷量、比容积功和制冷系

  尽管t 的变化对上式中的分子无多大影响,但却能引起分母的较大改变,因此q 随t 的降低迅速下降,它意味着对一台给定的压缩机而言,随t 的降低,制冷量将迅速下降。

  t 的降低而增加,因为压缩机的压比随t 下降而增加。

  但是由于吸入蒸汽的比容v 也随着t 的降低而增加,故比容积功w 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无法直接判断出制冷机功率的变化规律。

  为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我们近似地假定制冷剂蒸汽为理想蒸气,绝热压缩时比容积功可表示为:

  由式(4)可以看出,当p =0及p =p 时,w 均为零,所以当蒸发压力由p 逐渐下降时,所消耗的比容积功开始逐渐增加,待达到某一最大值时又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蒸发温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同样是先增加,后降低,中间通过一极值点。

  压缩机的理论功率为:

  因而可以近似地认为,对各种制冷剂,若冷凝温度固定不变,压缩比等于3时,功率消耗最大。

  制冷系数由于制冷系数是单位制冷量q 与w 之比,很明显,蒸发温度t 降低时,制冷系数是下降的。

  2.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循环的制冷量及制冷系数均明显下降。

  因此在运行中只要能满足被冷却物体的温度要求,我们总希望制冷机保持较高的蒸发温度,以保证获得较大的制冷量和较好的经济性。

  由于冷凝温度的升高使循环的制冷量及制冷系数下降,故运行中要尽量控制冷凝温度,使它不要过高。

  3.其他情况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循环中,在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器进入节流阀之前具有一定的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取决与冷凝系统的设计和制冷剂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差。

  在制冷系统中采用过冷循环理论上总是有利的,而且过冷度越大,对循环越有利。

  但依靠冷凝器本身使液体过冷,其过冷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要求获得更大的过冷度,通常需要增加一个单独的热交换设备,即再冷器,在再冷器中单独通入温度更低的冷却介质或将冷却介质先通过该再冷器,然后再进入冷凝器。

  前者需要增加一套提供深井水的设备,使一次投资费、设备折旧费和直接运行费用均有所增加;后者则因冷却介质进入冷凝器之前已经吸收了一部分热量,温度有所升高,它使循环的冷凝温度升高,因而,冷凝压力提高,压缩机的耗功增加。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因液体过冷而使循环经济性提高的好处,其次要单独增加再冷器,还要通过增加冷凝器的传热面积来降低冷凝压力,从而使压缩机的耗功减少,达到提高循环经济性的目的,实质上是一个系统优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