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合同范本 正文
关于滁州市区中小学办学现状与思考范本免费下载

2024-01-16 06:35:00 21好文网 合同范本

关于滁州市区中小学办学现状与思考

一、当前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

(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导致当今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确实令人堪忧,优质生源外流,教育质量下滑,择校及弃学厌学现象严重,学生们前途渺茫,广大家长忧心冲冲,作为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迷茫。

(二)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城乡间基础教育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从办学条件、教学设施、教师素质,育人环境,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已是不争的事实。以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享受优质教育为核心的择校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城里的学校人满为患,班容量一超再超乡下农村学校在校学生数越来越少,生师比严重失衡,郊区的农村学校,即使在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的今天,正常运行也非常困难,出现教室和寝室空余现象已见而不鲜。

二、教育失衡现象形成原因分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这一演变过程,体会郊区农村学校日趋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观念滞后

1、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多数家长不惜花费大笔资金,投入子女教育的事实证明“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然而在部分落后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许多父母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使得许多女孩初中毕业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而外出打工,供家里的男孩上学,而男孩看到早早赚钱的同龄人,失去了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蠢蠢欲动。“女孩没学上,男孩不愿上”,使得当地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

2、郊区农村交通便利,环境特殊,易于谋生,由于受就业难问题的影响,“读书无用”有所抬头,适龄学生辍学时有发生;在进入20世纪以后, 2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人们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确切地反映了广大家长的心情,作为家长就这一个孩子,输不起啊!许多人多为了孩子到一所好学校读书那知识费尽了心,使尽了力,花光了钱。这些都加速郊区农村中学衰落的步伐。

(二)、教育资源集约化程度低

1、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郊区农村生源越来越少,青年教师比例当然也越来越少,年老的教师比重越来越大,由于缺少教育的“新鲜血液”,教育也就自然会缺少了一份激-情,催化了学生择校。根据统计,学生因父母打工而随父母转学的和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而转学的有近1/3学生,剩下的学生多为留守学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困难,而择校到城里的学生,家长也倍加重视,家长陪读已非常普遍。郊区学校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一般收入农民也攀比着舍近求远,把孩子转到城里学校上学,既不方便,又增加了经济负担。致使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2、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虽然国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但一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家长仍然会放弃免费的公立学校,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更宁愿选择年费用几千元的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数量飞速增长。这使得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据部分家长反映,很多公立学校教师存在管理不到位,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缺乏责任心和竞争意识,不关心学生等问题,公立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也不如私立学校。很多私立学校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根据学生喜好和特长开设音乐班、美术班和体育班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竞争力。这对公立学校是很大的冲击。

(三)、办学评价机制是诱因

在数字出政绩,政绩升官员的如今,升学率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的至关重要办学指标。 “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平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率、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至使

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就设立高考奖、学业水平测试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这种金字塔精英式选拔教育,又有几人能“适者生存”呢?以成绩进行评价办学质量,也是农村学生择校的主要原因。

《关于滁州市区中小学办学现状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现行师资均衡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为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促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系统想出了若干办法,诸如:区域内教师、校长的交流制度,城内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农村教师到城了上挂锻炼,城乡帮教;初中、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就读;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等。这些政策措施听起来可行,但操作起来,用处效果却是很难。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试想,在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试想城里大学校的校长、教师交流到乡下的穷乡僻壤怎能安心工作?就是下短期支教谁又能保证不是造造假或走走过场?又有谁会对这种昙花一现的情景抱有希望呢?

三、解决问题几点对策

教育公平是国家教育的基础政策,也是社会公平基础。使每个适龄学生多享受均等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我个人认为要真正实现郊区农村学校基础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标准化办学

1、农村学校设施建设标准化,着手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情况,本着不浪费教育资源又便于学生就近入学,确保适龄学生接受良好基础教育的原则,对学校布局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建设一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农

村寄宿制学校,保证其校舍、设备、图书等与城学校相比没有明显差别,真正做到经费倾斜。

2、规范办学行为,在日常工作中力争与名校接轨。

要在教材,教辅,教学时间安排上力争市内统一,不要出现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人为造成实际差距,教材教辅资料选用要本着有利于中高考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原则,不能以学生基础为借口,选用过于简单而低于考试要求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以至于浪费师生时间而做劳而无功的事情,要完善建立教育区域网,力争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二)、进一步强化郊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启动城乡学校之间在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业务交流和骨干教师学科研修小组与农村中小学结对帮扶活动,使农村教师接受更多的高层次培训。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更新教育理念。要加强在职教师深入名校培训力度,加强在职教师教学艺术及教学效益的提高,要深入名校坚持一周至半月的学习调研,要长期学习并养成习惯,短期培训或不联系实际夸夸其谈的的讲座培训收效甚微,很容易返回穿新鞋走老路的传统模式,最终导致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恶性循环。要采取考试考核等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将师资及领导队伍中严重违反师德及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做出批评教育直至清除队伍,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教师在学习中要兼顾校情学情实际,避免邯郸学步和纸上谈兵,要注重实际,力争做到科学规范和务实高效。

(三)、郊区农村学校师资配备优质化

农村义务教育要摆脱薄弱处境最关键的一环是师资的配备优质化,我个人认为现行的交流、支教和上挂很难解决根本问题。最有现实意义的途径应是: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应该分配到农村。使农村学生与城市的同等的优秀的师资。

(四)、郊区农村教师在待遇上应给予优惠

农村学校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要留住人才,确保教师安心工作,必须在待遇上给予优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弥补因工作环境差而形成的心理落差。真正让农村教师这份工作成为大家公认的有优越性的岗位。

1、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保障机制,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2、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师生后顾之忧。要从吃饭住宿等生活细节入手,办好师生食堂和公寓,不要让师生整日忙于生活琐事而影响工作及学习。

3、建立大面积激励机制。针对优质生源较少,师生自信心教低的实际,给师生以时间和信心,多激励肯定,多协商分析,按照各自职责尽心出力,不要互相推诿,互相指责,要齐心协力,正视现实,实行教师对学生“包保制”,苦干实干加巧干,因材施教,使学生及早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五)、家长及学生要转变观念,发挥主力军作用

各位家长不要盲目追风,将子女寄托外地或撒手不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推动,家长要客观公正的了解子女进步及学习生活状况,严而有度,爱而不溺,对于学校及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指导,要避免学生沾染抽烟酗酒,上网打架及早恋赌博等社会不良习气。

四、解决问题几点建议

(一)、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1、端正学校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农村中小学教育要健康发展,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学校校长、教师、家长,都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将先进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给校长、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

《关于滁州市区中小学办学现状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严格按照《教育法》、《劳动法》、《教师法》来考核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和寒署假不得补课,严禁各地各校教育质量评估中的高考、中考成绩排序行为,严禁在媒体上炒作升学率。各级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课程,研究制定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程负担的切实可行措施,严禁下达升学指标,对学生在校时间、假期补课、作业量及考试等做出明确限定,规定所有学校统一作息表和课程表,要求各学校课程表、作息表全部上网,确实开足部颁课程,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察和社会监督,以杜绝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

3、多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进行考核指导,评价学校应多考虑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开展,校团活动丰富,养成教育实效等综合评价,多关注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隐性评价。目的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把教育办出活力和生气,而不是每年安排几次活动了事。

4、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今后人生的道路的重要性。青少年校外素质拓展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诚望上级领导能尽快建立起滁州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从而让更多孩子尽早接受拓展训练,尽快受益。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城乡一对一的教师交流和帮扶制度

农村学校要获得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教学经验,有必要通过行之有效行政手段建立城乡学校一对一的岗位轮换和定期教研交流制度,加快教师队伍的成长,确保郊区农村学校不陷入固步自封的困境、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政府要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发挥其主导作用,使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

2、学校应该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课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配备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学校教师参加系统性培训,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要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的空气,严格控制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设立,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4、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共同配合他们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五)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目前,各地职业教育开展的普遍存在办学困惑,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学生能否在学校学到实实在在地实用知识很关键。希望能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引进招聘专业教师来培养实用型紧缺性人才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如缝纫,烹饪,,家装,农用车械驾修,汽车驾驶及修理,旅游服务等专业。有些专业还可以采取校企联办的形式,以便培养在当地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教育是一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系统工程。前有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中国梦,教育梦;教育强,中国强!对教育提出高要求,如何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良好的教育真正实现面向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办学现状分析与思考——参加陕西省2017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nbs2017-05-12 09:03 | #2楼

2017年6月2日—4日,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陕西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专题研讨活动”在西安宾馆隆重举行。这是我市自2017年以来第15次参加全省的现场做课展评及现场点评活动。本次活动全省一共有7节优质课参加现场展示,我市汉阴县城关小学张红娟老师代表安康市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安康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李志做现场点评。另外,我市有5所学校还获得了陕西省首批《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及改进》课题研究单位,省教科所分别为他们颁发了奖牌。

来自全省各地市600余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盛会。陕西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处长王彬武、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晓研、副所长秦德增、参加了开幕式,会议开幕式由陕西省教科所初教室主任潘燏主持。

两天的时间里,各位参会代表共听了7节优质课,展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近16年来的成果,特别是陕西省教育厅实行三级、三类骨干体系队伍建设以来,不仅涌现了一批地方教育专家,也涌现了一批地方教育名家,这7位参加全省现场展评课的教师就是这三级三类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的受益者。她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异,特点不同,但对学生的关注,对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对学生的评价以及扎实的基本功为全体参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体概括起来课堂教学呈现出五个特点和四点思考:

一、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借助实物和生活小常识引入学生的学习;【案例1】《分一分》借助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让学生现场分粽子,分水果,很好的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二是善于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情境。用带有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乡土人情,风景图画为素材引入学生的学习;【案例2】《小数初步认识》利用安康市汉阴县鴏堰古梯田乡村美景和其中呈现的各类数据自然引出小数。三是创设情境与教学目标能够相得益彰,很好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案例3】《确定位置》(一)利用汉中市的旅游景点做素材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方向与位置的知识。

(二)教学评价张弛有度,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

一是评价语言丰富,善于运用激励式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细心!”“真会思考!”“观察的真仔细!”“真是生活的有心人!”“有信心的孩子是最棒的。”“数学家的发言,把掌声送给她。”“我真想第一时间把掌声送给你”。

二是评价的方法多样。群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情感共鸣与生活哲理式评价相结合。同时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也相互融合。

【案例1】群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同时也送给自己。”“这个同学太会思考了,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10”。“把这把米尺平均分成十份,一份就是1/10米。”“掌声送给这些孩子吧,他们会发现,会思考”。

【案例2】情感共鸣与生活哲理相结合:“小老师在哪儿?”“会思考的孩子在哪儿?”“传递爱心的使者在哪里?”“身体力行,我支持你。”“你还想说,你说宝贝儿。”“看来,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师太喜欢听你的声音了”。

【案例3】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式:“看来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听清楚了这道题目的内容了。”

(三)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

7位教师教学的经验丰富。一是行动上,善于走近学生,真正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操作,一起思考。二是情感上,乐于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声音大小,音质的优劣都有明显的变化。三是语言上,激励学生。语言表达很丰富,肢体、表情很真诚,眼神和表情很期待。说话时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和高低起伏变化。四是教学设计巧妙,自己说实物并进行测量。体现了做中学,玩中学,张扬个性中学习。

(四)正确处理了课堂结构的“三个联系”

一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入中的数据,生活中的数学。【案例1】从汉阴有名的景点,鴏堰古梯田距离汉阴周边景点的距离远近数据(有整数,有小数),引出学习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是注重数学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整数与小数区别和联系。并结合生活经验看小数,说小数,读小数,写小数。为后续学习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加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注重数学与学科的联系。包括学生读、写、说的表现;本节课中学生的口语表达是非常好的,我们能够清晰的听到学生想说的能说,想说的要说,想说的会说。老师在课堂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做了很好的表率,开课伊始,张老师用图文并茂的情境再想了美丽的凤凰山上的落日余晖的晚照,鴏堰古梯田旁袅袅升起的炊烟的画面,老师很好的运用了配乐解说的情境,为都市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几分情趣和兴致。让他们学在其中,做在其中,乐在其中。

(五)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是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老师反复引导学生观察,按照怎样看,看到了什么,可以用怎样的数学符号或者算式抽象出来?二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处处有想法,问题处处有回应,课堂处处有掌声。三是注重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化有一个过程,正是因为这个转化,才真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教学结构的把握有待商榷

一是时间结构的把握,略显不足。尽管是有经验的老师,但是教师在上课时,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该到下课的时间了,总放不下教案中提前预设的内容。不敢对教学内容做出干净利落的取舍,不敢做到心中无教案。二是教学活动组织环节略显混乱。【案例2】《编码》一课在组织学生贴信息的环节,略微显得混乱;学生都上黑板上来贴,挤做一团,乱做一团,已经上来的学生,老师又让学生下去,也对学生的自信心有挫伤。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独立在下面贴,老师抽查部分板贴在黑板上即可。其余的同学可以同桌之间互评。

(二)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技能有待加强

一是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课件出了状况,老师应该灵活进行处理。当课件出了状况后,首先要关注学生,其次才是解决课件的问题。

二是教师应千方百计帮助孩子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案例2】《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当学生说出一乍是一分米,一根手指的宽度是一厘米时,老师可借助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拿着空白的米尺来乍一乍,如果是十下刚好乍完,或者是有剩余,就可以借这个原型,进一步的引导学生理解把一根米尺平均分成十份,每一份所表示的意义。把一根米尺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就是1/10;把一根米尺,平均分成10份,一份就是1/10米。

(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应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际中

一是奖励学生最好不要“张冠李戴”。奖励的理由要更加充分,否则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利的。

二是不应包庇学生课堂上出现的任何错。【案例2】(负)《有趣的测量》一课的教学中对于浸(jing)入的读音,上课中有的孩子念的是浸(qing)入,学生反复把字音读错,但老师没有做任何关注。虽然是数学课,但也要体现学科的整合才对。【案例2】(正)《编码》一课的教学,让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时,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可以不用集体读,可以自由读,再次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三是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案例3】《有趣的测量》一课:“请第二小组上来展示你们这种复杂的测量法。”第二组的测量法,尽管复杂,那一定是在研究出了所有的测量方法以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观察得出的结论,而不宜老师直接说出来,这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是从小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案例4】《有趣的测量》一课的教学学生汇报的结果都是整数。200cm,300cm。这些不规则的物体,他的体积大小可以是任意的数据,当然,可以让学生借助计算器进行验证。

五是要善于给学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案例5】《小数的初步认识》“老师要的就是这样完整的准确的发言”,与说错的孩子形成巨大的反差,要善于利用这个资源。让刚才说错的孩子再说一遍,效果就更好了。真正符合了面向全体,不放弃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六是要善于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案例6】《编码》一课的教学,因为上黑板展示的人比较多,老师突然告诉等待板贴作品的几个学生说:“因为,时间关系你的就不用贴了”。可能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在下面贴好,再进行展示。这样既有效果,又不伤学生的自尊心。

(四)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不容忽视

一是课件呈现的所有画面、声音、字符、图表,必须清晰明了,美观大方,准确无误。二是教师应提高提问的技能。提问应该指向明确,否则就会有“爆料”产生。【案例2】—《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小结。教师本来是想这样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结果却这样问的:“这节课你认识了谁”?学生回答:“我认识了刘徽”(笑声)。因为在结课的时候,老师刚刚播放了小短片中国小数点的创始人刘徽。

三是课堂中的一些学具、教具的使用要注意方式、方法。【案例3】—《分一分》一课,“几分之几?”“学生说4/4”;老师连问了几遍,学生都是这样说?老师这才反应过来,要问“几分之一”学生说1/4。

【滁州市区中小学办学现状与思考】相关文章:

统计宣传工作的现状不足和思考06-02

中小学合作办学协议11-04

关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05-16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中小学合作办学协议书05-05

滁州公积金收入证明05-05

滁州公积金提取条件04-26

《滁州西涧》原文及赏析04-03

滁州西涧原文及赏析03-23

滁州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