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合同范本 正文
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模板免费下载

2024-06-05 11:31:13 21好文网 合同范本

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

  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那么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承担怎么样的社会责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公司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对政府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要求企业扮演好社会公民的角色,自觉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和义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和依法干预。

  2、对股东的责任:

  企业与股东的关系逐渐具有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的性质,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有了社会性。首先企业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对股东的资金安全和收益负责,力争给股东以丰厚的投资回报。其次企业有责任向股东提供真实、可靠的经营和投资方面的信息,不得欺骗投资者。

  3、消费者的责任:

  企业与消费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借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作为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的组织,提供物美价廉、安全、舒适、耐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企业的天职,也是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4、对员工的责任: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问题,企业必须以相当大的注意力来考虑雇员的地位、待遇和满足感,在全球化背景下,劳动者的权利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各社会团体的普遍重视。

  5、对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实践证明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灾害性的影响。企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消耗起了主要的作用。企业应当承担起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济这个重任,进而利用这个历史性转型实现自身的发展。

  6、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更是所在社区的组成部分,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企业对社区的责任就是回馈社区,比如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为社区的公益事业提供慈善捐助等

  组织的社会责任包括哪些

  组织的社会责任包括哪些。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组织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组织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组织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社会责任是社会法和经济法中规定的个体对社会整体承担的责任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五条 【公司义务及权益保护】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概念、特征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可以从管理的一般属性和自身的独特属性两个方面来理解: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一般属性是符合企业管理PDCA循环理论,它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执行、有评估、有改进,系统性地展开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属性是企业有效管理其决策和活动所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是一个提升责任竞争力,最大化地为利益相关方创造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价值的过程,是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等进行重新塑造。

  从一般属性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主要是解决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区别。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是大量存在于企业日常经营运营中的,然而企业有没有对实践开展管理呢?

  我们可以用PDCA循环理论对其进行初步的认识和判别:如果社会责任实践缺少这个循环的过程,可能更多的属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范畴;如果有这个循环过程,就可以列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范畴了。

  这些更多的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外延部分,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内涵来讲,则需要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本质属性来理解。

  从本质属性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不同于现有的各种管理的。比如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是质量管理,不是环境管理,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不是财务管理,不是战略管理等等。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呢?

  对影响的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一种对企业决策和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的管理,特别是关注这种影响的实质性,这种实质性从根本上来讲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影响。

  比如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关注产品的质量成本交货期以及客户满意度。这些虽然也是一种实质性影响,但社会责任管理不仅关心这些,更要关注产品从开发到消费的全过程对客户的影响,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比如在关注客户成本期望的同时,也要考量供应商的期望)。

  所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与客户探讨更加可持续的消费过程和消费方式。

  这就包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客户需要,而且要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仅要满足大众客户的需要,还要尽量考虑弱势群体的诉求,不仅要满足客户的效用要求,有时还要引导客户的责任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将其落实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的营销和销售、产品的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

  这种管理可以理解为:企业产品开发决策和生产营销活动的社会责任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这种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责任竞争力是我们多年来倡导的履行社会责任理念。其实,它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这种趋势和必然不是在空中楼阁之中,也不是在遥远的未来,它存在于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的市场竞争现实中。

  据不完全统计,从联合国层面的商业人权原则、联合国全球契约、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等,到多利益相关方层面的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全球可持续性报告倡议G4等,再到全球众多行业层面的社会责任行为守则、倡议、指南指引等,一直到大型企业层面的供应商社会责任守则等等,各类社会责任规则达300多个。

  单从全球贸易和采购的市场估计,这些规则影响的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就是一个以万亿美元为单位计算的规模。这也使得全球市场中,竞争规则从价廉物美、到对环境负责的价廉物美、再到对利益相关方负责的价廉物美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心从质量竞争力、环境竞争力逐步转移到责任竞争力。

  因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是简单的责任履行的管理,而是要实现对各个利益相关方责任履行和市场竞争力的统一,这能够使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的责任竞争力提升又是以对相关方负责为前提。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国际标准化组织一系列的社会责任领域的次生标准制定,比如以ISO 26000为基础的ISO 20121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标准、ISO 37001反腐败管理体系标准、ISO 20400可持续采购指南等等可以看出,社会责任课题逐步进入到管理阶段,并且也会越来越强化社会责任对市场竞争规则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综合价值创造的管理

  社会责任管理也是企业综合价值创造的管理。

  2007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之后综合价值创造成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理念。

  2011年,在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纲要中4,明确提出把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明显增强作为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和谐战略实施的三大目标之一。

  2016年,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中,综合价值创造仍然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从国际层面来看,企业管理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重要目的也是要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

  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所带来的企业价值的重新认识,企业的价值不仅是为股东创造利润和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企业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是环境正面价值的创造者,企业还能通过培养员工、缴纳税收、公益慈善等等行为创造更多社会价值。通过社会责任管理,使企业成为优秀的综合价值创造者。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管理

  社会责任管理还是适应和引领以共享经济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时代方向的管理。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认为,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创造顾客,实质是创造一种新的事业。

  那么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要创造什么样的事业呢?应该是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来最大程度地促进并贡献于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Airbnb、Zipcar、JustPark、滴滴、ofo共享商业模式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经济。

  就拿解决大家出行问题的优步和滴滴来讲,一是解决大家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出行需与求的匹配度;二是解决闲置资源的问题,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既解决动用更多社会资源去增加出行工具,同时发挥闲置车辆的功能;三是还能解决更多的社会人员参与问题,以及分享收入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任务不仅仅是创造出更多这种解决方案,当然还要管理好这些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使这种共享的商业模式在发挥共享经济效用的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管理目标多元同等化

  早在30多年前,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便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单方面底线之上的目标综合平衡,不仅要考虑经济价值最大化,还应当同时考虑社会和环境价值最大化,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这就要求企业注重管理目标的多元同等化,即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目标放到同等地位综合考虑,并在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和综合吸纳来自社会的需求、环境的目标等多元利益诉求,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多元呢?过去,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元发展模式,现在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管理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价值的综合考量,实现共同发展。

  什么是多元同等化?多元同等化则更强调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目标放到同等地位考虑,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把经济、社会、环境放在“同等地位”考虑,社会、环境效益不是约束企业经济效益的限制因素,而是相互促进的,社会、环境效益提升了,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反过来经济效益的提升,也能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

  一些先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同等化管理。如下图,中国移动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基于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将企业自身发展与利益相关方需求统筹考虑,追求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环境整体可持续发展。

  管理对象相关扩展化

  这个特征的含义直白地讲,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变多了,要管理的对象扩大了。

  传统企业只关心价值链上的核心利益相关方,比如股东、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的诉求和利益;现在的企业除了关注核心利益相关方之外,还关心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如管理不好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可能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此外,企业还关注子孙后代的利益,企业的运营过程是否会对子孙后代造成影响?如何预防和弥补这些影响?这也是现代负责任的企业正在关注的议题。

  我们从招商局集团《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6中披露的利益相关方名录中可以看到,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披露出来的企业利益相关方,与企业财报中披露的利益相关方在范围上有着本质差别,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8个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客户、员工、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社团、社区、媒体、合作伙伴,明显多于企业财报。

  其次,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企业回应的范围和内容也明显有扩展。财报中,企业可能只回应股东/投资人的需求,也就是企业是否赢利问题。而社会责任报告中,企业要回应来自社团、社区、媒体、合作伙伴等方面的需求。

  “扩展化”的本质是要管理好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企业决策和活动所带来的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更多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进入到企业的管理范围,成为企业的管理对象。

  这种关系处理好了,会表现在情感关系认同、利益关系认同、价值关系认同三个维度上。情感关系是相关方对公司行为的情感反应;利益关系则是相关方对公司利益分配的意见;价值理念关系则是相关方对公司价值理念的态度。

  对情感关系、利益关系、价值关系的管理,可以通过责任来界定管理的内容;通过责任实践过程来达成关系管理的目的,通过是否认同来最终评价利益相关方管理的好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以国家电网为例,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中,国家电网提出通过试点工作要达到“情感认同,利益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工作要求。

  管理过程多方参与化

  管理过程多方参与化是指企业通过不断加强对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及其关系管理,创造更多的形式让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公司的重大决策和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

【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者的特征07-13

企业管理者培训建议11-10

企业管理者培训问题分析03-21

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激励员工06-14

如何做一个企业管理者05-30

企业责任范文09-26

养护责任书09-22

落实主体责任的措施11-18

责任坚持的培训心得09-25

责任合同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