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必备(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认知能力,语言驾驭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从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信息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如今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拥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强制灌输,一味的自我陶醉。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是传统死板的课堂环境变得活泼,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在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平等、和谐、活泼的新课堂环境的建立。
2、信息可以更好帮助教师的因材施教,优化其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性,在接收能力,认知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精力有限,教学上顾此失彼的现象不乏多见,课堂效率不高。而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最大限度缓解这个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课堂内容,教师授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这也恰恰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相符合,同时也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直观化。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信息技术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有效掌握拼音的用法、读法,对于学生日后的认字能力、阅读能力都有帮助。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刚刚接触拼音的时候,很难马上掌握要领。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它使拼音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将抽象的拼音教学转化为直观的动态教学,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比如:“zhe”这个音节的教学,教师需要将声母“zh”和韵母“e”的课件在课前做好,授课时,首先展示“e”,然后在展示小女孩举着“zh”走到“e”旁边的画面,教会小学生声母“zh”和韵母“e”组到一块可以拼出一个“zhe”。最后,连贯的将这个动画场面播放几遍,同时带领学生读声母“zh”和韵母“e”,着重强调声母“zh”发音需要翘舌,而读韵母“e”的时候需要声音洪亮。两个部分的连读要连贯,快速。在边讲解边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简单的掌握拼读要领。
2、信息技术在学生认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认字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小学生认字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嘘声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整合,学生通过这样新鲜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拓展。
如:小学语文生字中有很多音同形不同的汉字,其中“坐”和“座”就是一对这样的词,从字意方面理解,连个字之间有着明显的却别,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将这两个字混淆。为了能够加深这两字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两个字的比划用动态的形式展出,然后将其不同的部分用红色书写,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强调容易出现错位的部分,进而实现强化教学的目的。
3、信息技术在批改、评阅作文中的应用
以往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往往是根据作文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评判。在作文课教学中以网络信息技术设备为工具,会使作文的批改、审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进行作文批改时,教师可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点评、修改,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也可以同时看到。在运作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Word 的剪接、复制、粘贴、删除等工具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删、段落的重组变得轻松自然,并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师生协作意识。学生的作文训练也可通过视频投影仪、大屏幕投影等供全班师生一同阅读、分析、修改,达到作文批改、评阅的`较高境界。
4、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信息技术创建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消除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会提升。
如:《春天的色彩》一课,教师课前制作多姿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将蒲公英、油菜、花朵都融入春天的景象中。在进行授课之前,首先播放配有音乐的多媒体课件,教师泛读课文,学校一边听课文,一边欣赏多媒体课件中春天的景象,进而逐渐进入春天美好的情境中感受大自然,进而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在教师泛读之后,学生自己默读,将不理解的词句标注出来,教师进行解答,还可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记录下来,在下一次阅读的训练的时候,教师检查。很多学生会将“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的落在地上,沙沙沙”这句记录下来,认为这句写的非常美妙,准确,形象。这样不仅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更好的进行阅读积累。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的内涵更为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使用语文的意识”。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所以,巧借信息技术,拓展课堂教学,越来越被教师所关注。适当的多媒体运用能给作文课堂注入别样的活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除去其自身原因,与教师作文训练指导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模式单一,没有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形成了课时捆绑的模式。即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习作指导,第二节课让学生撰写草稿、誊写。为了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讲作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写作文,每周的某一天有二节作文课,被学生戏称为“黑色星期几”。这天学生愁眉紧锁,唉声叹气。两节连续的习作课令学生备感枯燥,疲惫。“习作恐惧症”凸现无遗。
2. 教师讲评不及时,没有增强学生习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想延续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就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我们的习作讲评课是学生习作后的第二周。此时学生对上次的习作情景早已淡忘。如果教师能当堂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如别出心裁的开头,独具风格的结尾,甚至一个精彩的句子或一个生动恰当的词语,都予以肯定,加以赞赏,使学生尝到习作的乐趣,学生的习作兴趣一定会增强。
3. 学科分割,没有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要求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如果能巧妙地将作文与思品、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进行整合,把科学课的有趣实践、实践活动置于习作课堂,定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表达的欲望。将作文与其它科目整合,打破学科割裂的局面,建立以形象,生动为基本特征的作文教学体系迫在眉睫。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引导学生作文的教学策略
生活是习作的沃土,习作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多彩的,人性也是多棱的',既能折射出真善美,也能反映出假美丑。
1. 让学生有“情”可依——展现内心和情感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我们身边让人感动的人物很多,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媒体开展习作指导,不仅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创设成功的机会,习作上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选择自已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我选取《永生的眼睛》中的片段,让学生读中悟出琳达一家人一心为他人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的事,折射出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再结合生活中同学们亲身经历的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让学生习作。
本学期,我校五年级一学生小琪得了重病,需去长沙进行治疗。昂贵的医疗费给一个普通的家庭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他们一家人倾其所有,竭力挽救孩子的生命,生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全校师生得知纷纷捐款救助。一笔笔爱心善款汇到小琪妈妈手中,小琪的病情得到控制,正在接受化疗。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懂事地配合医生治疗的情况,在习作课上,我一边播放音乐,一边饱含深情的以第一人的方式表达小琪对同学们的感激,以及他对生命的渴望。此情此景,同学们的心灵震憾了,因为这是他们亲身参与了爱心救助活动。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关爱之心从他们的神态中流露出来。此时,我看着我的学生,心头怦然一震:爱心,是这个世界不败的花朵。生命在,它的芳香就在。或许不浓烈,却沁人心脾。我抓住这个情动的瞬间,让孩子们大声说出自己对小琪鼓励关怀的问候,最后,再把自己所做的爱心捐款的事,所说的话写下来。此刻,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从亲身经历中来,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诉。《小琪,我为你拭去泪水》、《勇敢的小琪》、《生命的感动》、《没被病摩击倒的小琪》、《我为你唱一支赞歌》、《心灵的震撼》、《坚强男孩——小琪》。一篇篇文思如泉、真情涌动的习作让我感叹生命的美好。倘徉在文字里关切的话语,让我感动至今,永生难忘。
这样巧借媒體,引导学生在情感中体验,激发学生将情景转化为语言,再转化为文字,升华了情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习作教学的巧妙整合。从而让学生流露真情,倾吐为文。当时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有成功感,每个学生都激动不已,这样学生不知不觉爱上了习作。
2. 让学生沐浴春光,触摸大自然的精华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为了让学生的习作“活”起来,我把目光投向生活,指导学生观察,训练学生写作。作文是对习作素材的再加工,那么作文素材从哪儿来呢?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他们缺乏敏锐的观察力,无法触摸生活中的感动,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并合理运用地信息技术,使学生有“米”下锅,并“煮”出香味飘溢的“七彩饭”来。
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写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习作课上我出示《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第2、3段,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叶老先生的写作方法。出示碧野的《七月的天山》片段,看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特征的,再出示学生自己的春游情景片:那是春光明媚的一天,我们组织学生远足踏青,赏花,观花,并邀请家长——老师和学生一同采风。同学们说着、笑着,看谁会描述油菜花的壮美情景。我把孩子们春天赏花的情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习作课上,同学们不仅仅被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组成的花海所陶醉,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从花的颜色,形状,触摸的感觉这几方面说说花的特征,一朵花,一株花,一块花,一片片花,各有各的美,汇成了花了海洋,真有“人在花中走,心在画中游”。孩子们如快乐的小鸟在花间小路上掠过,他们心情舒畅,时而看看这花,闻闻那束。时而对赏花的同学嬉笑,甚至和美丽的花说悄悄话,他们开心地玩耍、观赏。春天的人,春天的颜色,都被他们记录下来。我再要求学生写下整个活动过程,尤其是赏花的心情和活动带来的感受和体验。《春天的田野》的习作训练也水到渠成。走进大自然,饱览无限风光,感受春天的妩媚,体验自然之趣,为学生的习作大堤拓开了一个决口。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调动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让学生有“趣”可描——享受写作的快乐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在习作中点燃学生的兴奋点,而游戏活动则是学生的兴奋点之一。本次我校举行的了庆“十一”大课间展示活动,在自主活动时,我有意识地设计了“闯关”和“过河”两个活动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信息技术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的自主活动课件带进作文课堂里。我让学生观看自己跳大绳,钻呼啦圈时的情景,因为有音乐的渲染,具体场景的氛围,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创作的欲望被调动。我让学生说说感觉最精彩的是哪个环节,并谈谈原因。学生的回答都是刚才胜利的一组和落后的一组的经过。我趁机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片段,特别强调要写“自己”的表现。而后在同学之间展开相互评价,补充和修改。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表现,评评别人的动作,说得津津有味,这样引起学生参与写作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习作课堂是高效的。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作文内容丰富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孩子们的一次次亲历,一次次体验,为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习作教学融合提供了契机,写起作文来有滋有味!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3
论文精简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要使信息技术能真整合于教学中,其核心是要做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特别是以中青年教师为培训主体,以其中的的积极分子为中坚力量,有针对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核心培训模式正在分阶段地展开。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数学教学;学科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究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培训学生创新意识、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有幸到眉山市参与学习了“全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专家教授们精彩的讲座、优秀教师们生动的课堂,像一阵阵暖暖的春风,不时从我身边拂过。静下心来细细梳理几天的学习心得,发现原来小学数学教学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竟有如此多的奥妙。有什么心得与大家分享呢?
二、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改革。
黄爱华老师在“认识百分数”教学中讲到:“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在生活中找实际应用的百分数:青岛啤酒的酒精度34%,绍兴啤酒的酒精度15%,酒鬼酒的酒精度5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说出百分数的“好处”“意义”以及分数与百分数的异同,较好地体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罗建华老师在应用计算机进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移动、联通、电信哪种手机话费支费比较合算,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场景展示让学生觉得从课堂走进了生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课堂与生活的融合。
冷继高老师在“打折问题”教学中,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通过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打折”“优惠打折”等实例让学生感受 “打折”的实惠,培养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念,让学生通过科学的计算,了解各种促销手段对消费者心理上作用。教学中提高了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扩充了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朱纯瑶老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借助全运会110米跨栏比赛视频展示和情景图,让学生通过观看刘翔、纪伟比赛视频实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比较快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探究的数学活动中去。。
张齐华、卢秀娟、徐文斌几位老师教学时也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发探究、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同时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奥秘。
三、信息技术运用下的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思考数学问题需要更多时间”。这句话是黄爱华老师的课后感言。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认知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获取知识,更是个人的独立”。其实,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都在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可是有时却事与愿违,感到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堂课只有40分钟,时间短,知识量大,教学任务要有计划地完成,如果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留足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是否能真正地提高学习效率呢?能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吗?有的老师不能大胆地尝试课堂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依旧使用老方法,照本宣科、牵着学生鼻子走,这就会严重制约学生的独立思考。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落地的措施,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是空喊口号就能做到,更需要有落地的措施、勇于实践的智慧。什么是“落地的措施”呢?在一次讨论中,有老师向黄爱华老师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您的课堂上,您是如何驾驭好您的课堂而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的”?当场掌声雷鸣,说明很多老师都很关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黄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我的方法很多,就给你们讨论一个比较适用的,课堂上我采用的一个‘一打三’的组织教学方法。什么叫‘一打三’呢?就是学生四人一小组,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小组内抽一个代表发言,如果你回答不了,那我就打其他三个,但是打他们是打笑,别打哭,要打得他们服才能有效果。我想这就应该是课堂管理体系中的“落地的措施”吧。
(二)、有实践的智慧,借助信息发展学生思维。
什么叫“实践的智慧”?专家讲到:“智慧”要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曾经有许多老师采用开小班的方式辅优补偏,但现在,很多专家认为这种方式是“假爱”,是“劳民伤人”。因为你没找准关键,没改变方法,再把课上一遍学生不懂的未必就懂了。记得有老师在我耳边说,他教的几名学生,头一天相同的一个字教他读了几十遍记得了,第二天来全忘记。而我听过一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她在教学生字的时候,让学生自己说出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结果像打开了魔袋一样,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自己的好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能牢记所学的生字,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再进行小组讨论的形式或个别指导,使其记住为止。由此看来,办小班的方式“辅优补偏”走的其实是一条弯路。“因材施教,独立自主”应该才是最好的“辅优补偏”。
我们从最贴近学生的地方出发,从最细微的地方做起,唤醒学生内心潜藏的创造力、思考力和学习力。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学会探索、尊重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育人的内核。
(三)、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
宋乃庆教授在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中”,针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讨论。他问道: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经过一场激烈互动之后,宋教授作出这样的总结:“什么是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愉快的教,学生愉快的学;什么是有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借助信息技术主动学习就是有效教学。”
那么,我们数学老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呢?如果你一说上数学课,学生都就讨厌,甚至看见你就讨厌,这样的课能使学生学好吗?反言之,如果全班学生都喜欢上你的课,看见你脸上就洋溢着微笑,这样的课会失败吗?的确,“数学教师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把学生都教得讨厌数学。”有研究显示,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和教学信息化?专家认为,主要凭借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恰当地采用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特别强调的是多采用赞赏、激励的办法。
五、结束语
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数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借助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生。有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强有力的工具,学生更乐于投入到现实、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我们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促使我们在数学教学路上,也有了更多的新思考……[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4
1信息素养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该技术的飞速进步,使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依赖,并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当中。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信息的泛化,受到多元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一些道德因素成为了信息素养质变的主要影响。总的来说,信息素养包含三方面内涵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指的是人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信息能力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信息道德则有着更为广泛的覆盖面,针对的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性。可见,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与道德素质,而新时代对于人才的界定有着新的标准,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一项指标,从小培养也就体现出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就直接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
信息素养并非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化的德育教育,因此教育的养成是一条漫漫长路,且任重道远。小学生正值接受教育的基础时期,也是打好人生发展之基础的重要时期,教育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同时对于其未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2.1通过信息氛围的创设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意识的培养将直接作用于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追求信息的自觉性,提升信息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力。对此,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互联网的优势性魅力,使学生能够看到信息世界当中的缤纷色彩。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网络并不陌生,但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显然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来有效处理各类事务,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教学应当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比如可以以贴近小学生生活为立足点进行教学,设置教师信箱等栏目,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分析能力。
2.2以“寓教于乐”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小学作为教育历程的最基础阶段,决定了信息技术学科亦是相关技能与知识教育的起步阶段,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体现,在与是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和检索,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编辑与上网能力,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生成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利用网络服务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最基本目标。本文认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尤为明显,并且认知水平决定了只有寓教于乐,才能有效激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打字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效果,而类似于“金山打字通”这种打字游戏软件的应用则能够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打字的要领。衡量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是否能够高效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检索。本文认为对于这项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除了进行基本的操作教学之外,还要积极强化对小学生搜索内容的引导,以保证所有的知识均能够切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帮助为宗旨。另外,当前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最明显体现就是信息技术交互性的优势,各种交流软件的应用已经普及,培养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意义重大。对此,教师应当重点引导学生在特定的适合儿童上网聊天的软件当中进行信息交流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处于健康的环境下。
2.3灌输“文明用网”思想强化学生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具有着极其广泛的覆盖范围,当前的互联网当中充斥着诸多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均起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中筛除糟粕,保留合理价值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成为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举措。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大对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使小学生认识到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大力培养小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安全意识,通过“文明用网”理念的灌输来强化学生的信息道德建设。
3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能力与道德三个层面,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在很大意义上体现于此。因此,教师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应当紧密围绕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确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护航,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5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过程, 增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推动着基础教学改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相对理性思维的过程。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后, 我们惊喜的发现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表现形式, 将本来枯燥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加强理解和记忆, 充分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如何能更好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是我们不断努力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因为其理论性稍强, 不像其他课程可以有相对多的表现形式, 因为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认知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相对于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方式,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能使我们单调的教学过程具有灵活多变、增强交互性等特点, 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小学生学得印象深刻、理解得更容易, 增强了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现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 将是未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发展方向。采用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还必须分别根据小学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的不同特点, 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找到并发现运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更好方式, 为提高教学效率采用信息技术手段, 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后得多样性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让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产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不同的信息技术产品, 优化了我们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采用丰富的音效、色彩、动画等不同的形式, 可以把原来非常抽象的知识点, 采用更为形象生动的形式的出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这样可以积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提高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2) 信息技术的交互特性能够使教与学互动的更为自然。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后, 学生被新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所吸引, 原来的数学概念只是书本上或者板书上的一段问题, 也或者是教师口中一遍又一般的复述。结合信息技术后, 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使这些数学概念跃然成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 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 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可控性, 更好地实现了教与学的交流互动, 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程序特性, 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数学情景中进行交互学习, 通过计算机设备所展现出的活灵活现的音频和视频, 创设出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的前导, 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能直观生动的对学生的心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 各个学校都积极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各类的公开课及优质课比赛中, 是否应用现在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条必要条件。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有的起到了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而有的喧宾夺主, 反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1) 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制作辅助教学的课件的水平差别很大。有的课件很花哨, 没有主题, 也不实用,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以制作好的课件为主, 失去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作为主导的作为。提高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必须加强教师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设备, 这样才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的应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
教师如果把信息技术合理的运动到课堂教学中去, 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教师很多日常的繁琐工作, 尤其很多重复的板书工作。教师腾出更多的精力, 能够去思考如果积极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更快速的集中精力, 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现在, 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于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还简单的停留在播放一个导入动画, 或者播放一个简单的文字PPT形式, 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程序化、模块化、网络化特点, 增强课堂教学课件中的'记忆能力、交互能力、广泛传播能力。因此, 必须在教师的教学研究过程, 引导教师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前准备, 加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平时教研中运动信息技术成为习惯, 才能让大家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自然应用信息技术, 而且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因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师掌握各种不同信息技术的能力还有些不足, 可是通过教师们的不断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2)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成了主角。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很好的优势, 可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一味的采用信息技术作为手段, 放弃了教师的主导性。我们必须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需求和信息技术的特点来合理结合应用。例如, 有个教师的小学输入课堂教学中, 采用了信息技术播放了一段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创设了课程的导入, 过程设置时间过于长, 而且缺乏必要的语言引导, 没有设计必要的提问,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者, 完全沉浸在了动画片的音效和画面所营造的情境中, 整个过程没有合理的停顿, 没有合理的问题, 没有合理的交互, 学生看完后播放内容后, 只记住了动画片的情节, 并没有对其中涉及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需要与学生互动的, 必须教师必须提出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快速播放制作好的课件, 一节课的时间, 教师只顾着操作计算机, 学生只顾看课件, 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设备成了课堂的主角, 完全背离了采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目的。
如果要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教师首先自己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 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 找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好的结合点, 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很好的融合, 才可以更好的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不好解决的问题, 更形象生动的展现出小学数学的知识点, 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证明,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只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工具, 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 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导入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好的导入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 吸引学生更快速进入教师营造的情境中, 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好的导入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吸引注意力、提高积极性、提出问题明确。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精心创设的导入过程, 达到渲染课堂的气氛, 激发学习的兴趣, 引发求知的欲望, 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1) 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随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起来, 发挥计算机设备的多媒体特性, 在教学导入中设计合适的动画、美妙的音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使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或是一目了然的图片, 更简单直接地描述数学知识点, 使抽象问题简单形象, 学生可以更直接的理解问题, 更容易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中, 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 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学生身边的具体实例来设计教学内容, 找到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型,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愉悦的生活化的故事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音频、视频、动画及文字信息进行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呈现出来,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用课本外的生活常识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 使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产生深厚的兴趣, 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快速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2)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要优化教学结构, 关键是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 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描述、实验, 学生专心听课、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互相讨论, 师生互相配合,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教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下, 学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情境中进行交互式的学习, 因为教学结构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思维为依据。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联系更加密切。各种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 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提供更为多样的手段。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 丰富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的形式, 让一些抽象的概念, 可以通过更为生动的方式讲解给学生, , 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把许多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
(3)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化难为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往往也是难点, 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一般就是比较抽象, 教师难形象的讲解, 学生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基础概念, 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 这些将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教师在讲授小学数学的难点时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记忆能力强, 可形象思维能力差。课本上的例题、概念, 公式等材料, 依靠教师抽象的语言描述, 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因此, 我们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优势,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情境化, 充分展示数学的知识点, 通过各个环节影响学生, 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和特征, 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原理, 从而突出重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后有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动态演示等优点, 教师熟练运动信息技术后, 就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更快速的进入知识点, 更好地掌握所传授的知识。
(4) 运用信息技术无限的网络空间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内容和组织方式方面的制约, 常常局限在45分钟的课堂上。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数学学习完全可以超越课堂, 实现翻转课堂。课前, 教师可利向学生推送自己制作的慕课, 帮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进入熟悉课堂讲授内容, 节省课堂时间。课上, 教师可以把重难点通过白板录课功能录下来, 课下推送给学生, 方便学生回家播放, 查漏补缺。课后,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送不同层次的作业, 系统自动批改后, 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对有代表性的难度较大的习题, 教师也可以制作成微课传给学生,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师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也可以随时上网查询, 更可以在讨论组发布, 请同伴或教师协助解答。这样的学习方式性对于以往的课堂45分钟, 延伸了空间, 增强了交互性、实时性, 学生非常喜欢。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合理、适度的采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 作为学习主体者的学生就又了更有意思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 能够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更有效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进行翻转课堂教学, 变革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能够提高传统课堂的教学效率, 扩展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用信息技术结合传统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满足当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多样性的需求, 让学生获得更高学习效率、更快乐的学习体验。教师积极运动信息技术, 找准契机,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 让信息技术与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 我们充满信心迎接更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飞。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 20xx (16) :132—133。
[2]蔡美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xx (19) :156—157。
[3]付宝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 20xx, 4 (01) :140+142。
[4]阙群理。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xx (05) :96—97。
[5]石爱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技视界, 20xx (21) :207。
[6]郑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xx。
[7]刘晨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 20xx。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6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为教师教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师能更好地展开教学,也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画面,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课堂上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恐龙》一课,如果在导入课文时,播放一段恐龙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向我们展现了恐龙家族的生活情景,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这段视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课文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美的语文课
书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如《庐山的云雾》、《拉萨的天空》、《西湖》等展现自然的美文。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此时,如果单凭讲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无法领会到“美”之所在。因此,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庐山千变万化的云雾;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美丽的西湖,再加上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语文教材中涉及内容比较多,知识也比较广泛,可以说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课文中的`许多人物故事、科学知识、自然现象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信息技术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在教学《问银河》一课时,课文中出现的“伸着大鼻子的货轮”、“斜拉桥”、“葛洲坝水力发电站”、“拦河大坝”这些事物都是学生从没见过的,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阅读。为了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事物的特点、作用,我就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上,给他们呈现出一幅幅图片以及它们的特点、用途,这样学生先前遇到的困难就能迎刃而解了,阅读起来也比较顺利,而且在阅读的同时,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又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中,教学完课文以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看了一段课文视频,在视频中,配合着音乐,将王二小壮烈牺牲的一幕、敌人的凶残都刻画得生动形象,人物的特点也跃然于学生的眼前,每个学生都静静地看着,脸上露出心痛、愤怒的表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他们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为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提供帮助
语文涉及方方面面,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因此,要想更好地学好语文,必须做好预习作业。例如,在学《“东方之珠”》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查阅相关“东方之珠”的资料,有个客观的印象,为深刻理解课文作铺垫。经过学生的查阅资料,学生会了解到“东方之珠”就是香港,然后从网络上可以浏览香港的各种资料。这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习人物故事,历史故事时,经常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这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突破重难点起到关键作用
重难点是一节课的主体部分,抓住教材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学生无法通过文字来理解,此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展示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场景,又能设置一些教学悬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航天飞机》一文,对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的描述: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有的学生想象不出,这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出示一架“航天飞机”,让学生观察其外形,便一目了然。还有让学生理解航天飞机的“飞得快”这个特点时,我们可以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看“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的距离,再比较“普通飞机要飞行4个多小时,而航天飞机只要7分钟”来说明航天飞机速度快。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在以往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苦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学生之所以会“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主要是因为缺乏写作兴趣,缺少写作素材。现在,有信息技术的视频、图片辅助,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如《为动物设计名片》,以乌龟为例,首先出示乌龟的图片,引导学生们观察乌龟的外形特点,并相机板书,再指导学生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接下来播放一段“乌龟的生活习性”方面的录像,让学生对乌龟有总体印象,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录像组织语言,说一说对乌龟的了解。有了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录像,学生写起乌龟来也得心应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又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能够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更精彩。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7
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冲击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也成为可能。是否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创设以学习者、知识、评价为共同体的学习环境框架,使儿童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均得到相应提升,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汉语拼音教学的改变
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首先接触到的是拼音,拼音教学过程是否有趣,是否适合时代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拼音教学主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读和写完成教学目标。由于刚入学的学生仅有六岁多,手上的关节和肌肉群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大量的写成了摆在学生面前的最大困难,导致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如何把学生从繁重的“写”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同时还能使拼音学习更加有效,成为第一个实验任务。于是我们尝试着把拼音教学和认识I盘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学习拼音时记键盘,在记键盘时学拼音。即在传统的以“读和写”为基本拼音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添加“打拼音字母”“打音节”的教学环节,“打拼音字母”“打音节”为新课程强调的“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打”的介入,使原有单调的拼音认读方式变得富有灵性,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识字教学的转变
许多心理学实验和无数教学实践经验都告诉人们:有意义的图形容易识记,无意义的图形难以识记;特征显著的形象容易识记,特征不明显的形象难以识记;差别大的对象容易辨认和记忆,相似对象的辨认和记忆不仅难度大,而且是大脑的沉重负担。方块汉字,远比无意义的、相似处很多的拉丁字母容易辨认和识记。作为表音的拉丁字母,它的形不仅与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所表的音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人为的、随意的、外加的和偶然的联系,而汉字的形不仅表音,而且与义之间有直接的、更深刻的联系。所以,儿童在识记汉字时,其难易自然极为不同。汉字输入既是一种技能,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认知工具,汉字输入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识字和用字能力以及今后运用计算机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所以刚一接触识字教学,就可借鉴信息技术下拼音教学的经验,把“打字”融入教学之中。通过打字不仅提高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而且加大生字在学生面前的“复现率”。在操作过程中,不仅把打字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家庭作业布置时,也加入“打字”这一作业类型。
三、以博客为平台的阅读教学改革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讲”和“读”为基础的,对于只有四十分钟的阅读课来说,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口语”显现出来的,即不管是学生提问还是读书、交流都与“口语”表达有直接关系。如何在摄入信息技术的同时,把学生“书面语”表达也发展起来,同时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激励性原则”“多元化评价理念”等,成为研究的重点。经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了把“博客”作为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媒介的实验思路。即把课堂教学和学生回帖结合起来,针对一篇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片段,给学生留够充足的'“回帖交流”时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以博客为平台的阅读课教学,还给学生提供了随机浏览全班学生帖子的机会,并因网络展示不受时间限制。使得“交流”得到延续,即使是放学后,孩子们依然可以打开电脑阅读或感受其他同学的帖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
四、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改变
与国外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相比,中国汉字在认识和书写方面有一定难度,加之小学生在上学初期只有六七岁,写字能力还比较弱,致使教育同仁一致认为写作训练的最好时期是三年级。其实,国外很多儿童教育研究机构认为,六七岁是孩子表达能力最重要的发展期,此年龄段的孩子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想象力丰富.如果在该年龄段开始写作训练,将会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对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进行了统筹规划,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下的拼音教学”为“信息技术下的识字教学”打基础,“信息技术下的识字教学”又为“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提供准备的实验研究思路,使提前写作成为可能。同时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展的境界之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8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同时,信息技术也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备技能。因此,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喜欢观看直观、生动、有趣、形象的图片和动画。依据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来为教学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教学情境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二单元有一课《网上世界真奇妙》,我们就可以从网上下载一段海上冲浪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回答这是一项什么运动以及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很显然,学生会说:“是海上冲浪运动……”,然后,老师说:“今天呀,老师可不是带你们去海上冲浪,而是去网上冲浪。”就这样,不仅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直观演示、讲解、交流、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就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个问题,老师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但是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直到出现了多媒体技术,老师才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那就是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直观演示、讲解、交流的途径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针对操作性知识点,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学得快,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标点符号的输入》这节课中,对于操作比较难的知识点,如“省略号”、“破折号”的输入,一般先由老师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讲解操作过程,然后学生模仿操作,并交流学习经验;对于操作比较容易的知识点,如:“逗号”、“句号”的输入,一般就由学生自主探究操作,然后找学生代表给大家示范(同时要求语言要简练、恰当,声音要洪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接着学生再操作练习,并总结学习经验。
另外,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信息技术基本概念,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关键字查询》这节课中,需要理解“搜索引擎”概念,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我们可以采取先带领学生直观地浏览“百度”网站,并演示讲解查找“寓言故事”,接着老师告诉学生,像这样专门帮助你查找信息的网站叫“搜索引擎”。然后介绍常见的其他的搜索引擎网站。
这样做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直观,演示给学生看,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多层次,全方位的个体学习环境,
学生之间存在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教材时,学习的接受程度和速度是不同的。常规教学中,教师面对课堂上众多的学生,不能对每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往往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这样既影响了后进生的进步,又限制了优等生的发展。而多媒体教学却能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出分层教学目标,利用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然后开发出人机交互式的教学软件。在这种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按照自己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来选择自己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难度和速度,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个体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均获得最大的发展。
比如: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基准键位练习》这节课中,我们就可以采用“金山打字2003”教学软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初级或高级键位练习、单词练习或文章练习模块进一步熟悉键位。这样既不影响后进生的进步,也不限制优等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个体学习环境,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因材施教。
四、多种感官刺激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有关人类获取信息的研究表明:83%来自视觉,11%来自视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另外关于知识保持的'实验研究资料也表明,人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而自己既看得到又听得到内容的50%,如果把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再用讨论的方式表达出来则可以记住信息的70%。而多媒体教学正好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因此,在这种多种感官刺激作用下的教学中,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和保持知识,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网页下载与保存》中,我们可以设计两个教学任务,分别是从网上查找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将这个网页保存下来,下载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图片.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并播放轻音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然后教师演示、讲解操作过程。学生在有趣的网页,轻松的音乐,漂亮的图片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作用下,可以轻松地获取和保持知识。
五、丰富学生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
多媒体教学具有大信息量的优势,所以它受到了广大老师的欢迎。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因特网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从因特网上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并下载下来,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
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12课《大家一起做报刊》中,我们可以从网上收集一些贴近生活的资料,把它作为制作报刊的资料。目前云南省发生特大旱灾,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7.1级地震,我们就可以下载有关云南省旱灾和青海省地震救灾工作的最新资料,为学生提供制作报刊的素材,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9
一、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导入方式,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具有强大的驱动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设施进行导入新课,充分发挥这些现代化设备的形象直观的优势,最大程度的迎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在刚开始上课之始,就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Unit1Iwantahotdog.一节内容时,老师在warmingup环节,就用多媒体导入,播放了一个在KFC买东西吃的场景,让学生注意倾听和模仿,学习提问价钱的表达方法。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内容,达到了新课学习前热身的效果,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氛围,创造自主学习环境
外界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氛围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也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也有很多优势,为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有利条件。例如,信息技术设备在创设教学情境和营造课堂氛围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共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语音设备、电化教学设备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比方说,可以利用电视、多媒体等播放教材配套的CD-ROM、学习光盘等,为学生的视听带来全新的感受,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自觉主动的参与英语学习。在学习Wearegoingtohaveapicnic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在Activity环节,通过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多媒体的插图提示,一边想象一边听读,最后完成句子的读写,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革新学习方式,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能够自主的制定学习目标,搜集学习资料,选择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方法,并且对于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简单的评价。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学习方法技巧,了解自主学习的步骤,具备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灵活的运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踊跃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好平台,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网络时代,微课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也日益广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从本质上来看,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是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与创新,而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例如,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出示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据此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查阅相关的资料,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学习六年级Unit2Itisgoingtorain时,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出示了该课的学习目标,也明确了学习任务就是掌握itisgoingto…的表达将要做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创新通过观看课件,学会练习使用一般将来时的表达方法。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练习设计,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各门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但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短时间可以收到效果的,还需要反复的训练,不懈的坚持,才能促进学生逐渐的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也自然就得到提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革新英语练习的设计形式,对于传统的练习方式进行突破。例如,对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出一些对话、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还可以通过创新练习设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些形式新颖、独特课外练习形式,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需求的同时,通过对于练习题目完成标准的要求和完成情况的评价,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的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革传统练习的设计方式,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由于信息技术还需要老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积极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新途径、新方式,总结教学经验,付出更多的努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0
摘要:信息技术的引进,给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逐渐表现出弥补传统教育方式单一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丰富的网络资源,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要做到利弊取舍,合理利用,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优势;利弊取舍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来,必然会引发教育领域的新一轮改革和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将数学抽象性的特点具体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数学教学得到质的提升,为素质教育注入活力。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范畴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的范畴。课程整合是指突破原有教学方式单一的特点,将各种技术手段与课程相结合,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开展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它是以各种媒介及现代技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是指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融入到传统数学教学中来的动态过程。这种有效融合是数学教学在信息时代的自身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1.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相对于枯燥呆板的传统教育模式而言,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其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特点很容易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尤其是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解题过程,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信息技术所特有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最核心的一点是逻辑思维的养成,而计算机技术可以创造更加丰富形象的教学情境,通过视频演示、模拟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过去单凭教师单一的教学,学生思维很容易受阻,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突破思维障碍,通过引导、点拨,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3.有助于满足数学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要求。常规的教学中,教学手段无非是老师的板书、课本、笔和尺子,工具单一,这对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进而构建整个数学知识体系造成很大的限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多种获取信息及丰富学习内容的渠道,例如可以运用网络搜索引擎大大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微信平台搭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形式各异、种类众多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行之有效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一)要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前期备课和课前准。备工作中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明确要达到的效果,理清思路后,根据内容和需求通过互联网络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和资源,接下来可用多媒体PPT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利用图形、曲线、图片等音像工具提高课件的趣味性。在备课中引进信息技术,这本身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的好时机。(二)要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备开展教学,通过课件的多媒体功能尽量把数学演算、逻辑推理、图形变化等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等技术,运用猜想论证、推理论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计算与检验,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数学思维及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尽量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而是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练习,让其在亲自获取丰富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探索,激发求知欲望,把未知转化为已知。(三)要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作业批改、课后交流、效果反馈中。大力开发多媒体教学网络的辅导答疑功能,运用诸如BBS论坛、微信、博客等现代通讯工具,及时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解决学习的困难。运用现代技术可以及时直观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可以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适合自身的发展。
三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数学教学中容易“误入歧途”
(一)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主旨把握偏失。网络技术给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但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资源,不能将课程的讲授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十分重视发挥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因此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做出精美的教学课件上,为此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影响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在课堂上,老师也是跟着鼠标走,眼睛跟着屏幕跑,学生一起图热闹,貌似课堂气氛活跃,实则达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这种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本末倒置的现象,都是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不正确造成的。(二)对信息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会限制教师思维。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把课堂讲授的`内容全部进行课前预设,而数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老师在课堂上必须要思维灵敏,并配以生动的语言、适当的肢体动作,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而多媒体技术把这一过程简单化、程式化,无法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作用,老师在讲的过程中也将受制于技术而变得被动、呆板没有热情,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三)对信息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教学相对应的是学生的接受过程,如上所言,在课堂上老师如果一味依赖课件,那学生就会感觉枯燥、乏味,即使多媒体的新颖性会激发学生一时的学习兴趣,但是面对繁复单调的PPT以及老师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变得不集中。课后如果一味的让学生浏览网页、查找资料,而直接减少了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时间,学生则变为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互联网,久而久之代替了思考,这与我们的教学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四)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决定了课堂容量过大,违背了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规律。采用多媒体教学,老师用不着花时间书写板书,加大了课堂知识容量,加快了教学进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接受和巩固知识是不利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数学这种注重逻辑思维的课程,思考和探索比单纯的知识接受所需的时间更长,如果只是机械的PPT翻页,课堂节奏就会加快,学生稍有疏忽,前后的内容就衔接不上。课堂容量过多只会导致学生学习混乱,看似涉猎广泛,实则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实际掌握的知识更是少的可怜。
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整合的利弊取舍及对策分析
(一)创造性的制作课件,把握教学的主旨。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肤浅的追求课件的形式美,而忽略其改进传统教学模式这一任务。要在备课时融入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和思考,需要什么做什么,不能为了做而做。在运用课件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授课模式的综合运用,黑板、板书、提问、互动依然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元素,有效糅合才能达到目的。(二)调动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必须要明确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依然是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只是手段。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一主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不同的课程,不能简单粗暴的逢课必用多媒体,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如何提高学习效果上来,老师们要积极探索二者的主动对接和深度融合,而不是简单应用,喧宾夺主。(三)多媒体应用要适度、适时不能让多媒体信息满堂灌,过犹不及。尽管丰富多彩的画面,有声有色的资源有助于将学生带入情景设置,但另一方面教师更应配合这些图片、动画适时讲解,点拨。严格控制课堂教学内容,不仅要重视讲授,更要注重吸收和消化,不能违背了小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参考文献
[1]张喜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方式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11):129-131.
[2]张成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20xx(3):62-63.
[3]蔡东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网友世界云教育,20xx(14):179-17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1
一、设疑导入,激励探究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新课开始阶段,为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动机,引导小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而进行的教学行为。设疑导入就是教师根据信息技术教材恰当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主要是因为他们爱玩游戏、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教师要投其所好,设置疑问,让他们主动探究,诱发学习动机,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教学《初识电脑朋友》时,教师说:“今天,老师给在座的每个同学分一套房子,现在请小管家(鼠标)带大家去看一看自己的这套房子吧!”教室里安静极了,孩子们怀着好奇的心情瞪大眼睛盯着老师,老师趁机向学生传授有关电脑的一些知识。“A盘是我们家的小会客厅,专门会见较少的客人的地方,是容量比较小的软盘;光盘则是一个大会客厅,能会见很多客人,容量比较大;C盘就相当于我们家的卧室,是存放很重要的东西的地方……”学生聚精会神地看着,都想要进去看看自己的“房子”,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巧用游戏,激发兴趣
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巧用游戏创设情境,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让有意注意持久、稳定。弗洛伊德曾说过:“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把信息技术教学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知识是必须反复练习的,但是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操作,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运用游戏让学生进行练习操作,在练习中寻找快乐的学习体验,课堂效率会很高。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鼠标操作时,为了让学生能初步掌握鼠标器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方法,教师可以在活动课中让学生玩“大鱼吃小鱼”的鼠标游戏。学生们兴高采烈地玩“大鱼吃小鱼”的游戏,画面精彩,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游戏,学生提高了驾驭鼠标的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优良品质,在不断的挑战中挖掘自我的能力,为接下来信息技术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快乐中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营造氛围,张扬个性
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利于学习的和谐氛围,一切顺其自然。教师顺学而教,小学生顺心而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使其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价值,演绎精彩课堂。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氛围之中,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小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活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发挥学生的特长;践行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使信息技术课教学变得丰富多彩,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断绽放精彩。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2
摘要: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小学语文教育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一种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和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引言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课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但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推进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过程中的问题
信息技术为传统的教育体制带来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其运用显著提高了课堂效率,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并且对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也带来了冲击。但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则显得相对滞后。
(一)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在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否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目前还没有定论。其整合水平的高低目前还完全取决于任课老师个人水平,而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信息化则需要配套的信息化教材去指导整个整合的过程。
(二)教育方法的落后
当前的授课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教授、学生识记的填鸭式教育为主,即便是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多媒体技术,也是老师如同解说员一般进行讲授,没有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这样的课堂自然很难产生较高的效率。
(三)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传授系统知识体系具有不错的效果。教师和学生也适应了这种模式并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然而,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与内容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目标
宏观的目标是进一步建设数字化的教学环境,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进程,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推进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时代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就小学的语文教育来说,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认知、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容
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首先要说的就是识字教育,它是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信息技术与识字教育的结合可以通过一些识字教学的软件或者是课件来实现。其次是与阅读教学的结合,要让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感悟文章的内容并进行一些信息的加工和思考。再者,就是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整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口语教学设计出特定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与他人交流的兴趣。最后,就是与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整合,要求学生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获取和搜集相关的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快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对策
(一)加强对信息化教材和教学用书的研发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信息化教材的研发。使用特定的教学用书来指导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后的课堂效率。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建立起一个与教学内容同步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激励学生在教学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如《鸟的天堂》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关于鸟的天堂的多媒体资料,引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在这种前提下再带领学生去阅读课文。在“众鸟纷飞”这一段讲述时,教师可以播放课前收集到的鸟活动时的一些影音资料,这样自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利用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也大大增加。学生也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教师提供的丰富的的网络教学资源来进行自主的探索,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同时自身的信息搜集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提高。如《草船借箭》教学完成之后,为了更多的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可以在课后让学生收集一些《三国演义》中其他一些经典的人物故事,举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课堂演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资料,这样学生可以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做到资源共享,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娟,朱酉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协同整合研究[J].文学教育(中),20xx,02:158-159.
[2]孔娟,朱酉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协同整合研究[J].文学教育(中),20xx,04:41-42.
[3]徐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5:133-134.
[4]王天明.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xx,02:40-41.
[5]吴东红.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整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05:98-9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3
[摘要]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使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使教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优化了教学过程,收到了实效。
[关键词]
信息技术;低年语文教学;整合
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彰显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使教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优化了教学过程。笔者不断尝试着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使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与学习,最大限度地达到感染学生,收到了实效。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浓厚
汉语拼音是帮助认识汉字的有效工具,直接决定整个人生阶段汉语的使用水平。在传统的拼音教学中,教师主要让学生机械地去认、读、背,枯燥乏味,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如果在恰当的时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课堂营造了和谐、愉快的气氛,获得教学的实效。例如,在教学声母《j、q、x》这一课时,“j、q、x和ü相拼,ü的两点要去掉”这个拼音规则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有些老师编了顺口溜:j、q、x小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固然孩子能通过这个顺口溜记住j、q、x和ü相拼的拼音规则,但很不人性,有点残忍。于是笔者把顺口溜改成: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动画:在鲜花盛开的小路上,从远处走来了小ü,看见j、q、x三个小朋友,就很有礼貌地把头上的帽子(两个圆点)摘掉,然后和j、q、x快乐地手拉手玩耍起来,同时动画跳出ju、qu、xu三个音节。当时课堂上充满了惊讶声、赞叹声。再比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时,笔者利用课件制作一张动感情境图,这样动感情境图色彩鲜艳,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授课过程中,先出示整幅图,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经过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看到了月亮。我接着问,是什么样的月亮,生答圆圆的月亮。然后我进行课件操作,出现yuányuè并伴有鼓掌声音,学生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很快乐。通过色彩鲜明的动感画面,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再加上生动有趣的悦耳音效,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营造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使学生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汉字学习更加形象直观
汉字教学包括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初学生字,独体字很多,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出示指导意象图,就很形象,对学生识字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在教学“日”字的时候,笔者就用课件先出示书中“太”的图片,接着演示“日”字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日”的字形,并理解了“日”就是“太阳”的意思。还有“水”“人”“月”等很多独体字都可以借助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这些汉字形象记忆,不但会牢牢地记住字形,还能理解字义,对将来词语的掌握和运用奠定了基础。
汉字的书写,堪称是一门艺术,然而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则是单调、艰苦的。他们自我观察汉字结构的能力很弱,更谈不上写工整、规范。笔画、笔顺写错误、写颠倒是常有的事,一堂课下来,写不了几个字,师生都为之苦恼,极大程度影响了写字教学的效果,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要创新写字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于是,笔者在教学汉字前,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认识相关笔画,接着给学生演示生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样直观演示,学生很快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迅速记忆。最后,老师再通过板演,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生字字形的掌握。写字之后,把学生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学生观察,直观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激发写好字的愿望。
在低年级儿童汉字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识记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识字的能力。教学媒体成为学生感知和认知的工具,学生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很有实效。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让阅读教学生动活泼
阅读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今后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是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束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了信息技术的结合,阅读教学明显生动起来,效果截然不同。例如,教学《从现在开始》这一课,笔者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以一幅设计精美、生动形象的动画,配上效果逼真的声响,把学生轻松带入到动物王国中去,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吊足学生好奇心,学生强烈关注有哪些动物参加“万兽之王”的竞选。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这里信息技术手段为阅读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课堂教学进入高潮,我安排了部分学生进行现场电脑操作,感受现场点击操作动画的愉悦之情,进入角色,深切了解猫头鹰、袋鼠、小猴的生活习惯,明白心中有他人,尊重别人的道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们就在轻松愉快、活泼生动的教学中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总之,我们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进行整合,通过精心设计课件,利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充分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纪存国.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xx.
[2]蔡连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20xx(47).
[3]唐俊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xx(9).
[4]吉经彭.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xx(26).
[5]程国生.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民风:科学教育,20xx(11).
[6]康燕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9).
[7]郑瀛泽.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旬刊,20xx(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4
摘要:现代人的科学素养包括能够全面和充满自信地使用计算机、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和相关数据采集系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学;实验小学科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其中特别强调:利用电子探测仪和图像软件包等设施设备,可以使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更加便利、直观。
一、信息技术在定量实验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能使学生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结合计算机软件,还可以将学生实验获得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地分析数据,形成准确的科学结论。我们来看看在教学《冷热与温度》一课时是如何应用的。
1.这杯热水的温度会如何下降呢?(展示学生猜想)2.请同学们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这杯热水的温度变化,将软件设置为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测量结果。3.学生分组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4.请各小组结合刚才的测量,说说你们的测量结果,从中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5.各小组学生代表结合软件图表进行交流。在《冷热与温度》这课的教学中,计算机软件能将温度传感器测量获得的数据,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数据图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能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在定量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极大地方便学生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并能直观地展示数据结果,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信息技术在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看星座》一课时,由于受观察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开展真实的观察星座的探究活动,为丰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通过讲解与演示,引导学生开展看星座的相关探究活动,学生在星座图上很难找到相关的星星,即使花了很长时间找到,用线连起来,也很难理解星座的名称。虚拟天文馆软件可以创设出一个虚拟的环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平板,开展观察星座的`模拟实验操作,这样更便于学生观察星座,认识星座,理解星座。1.师:展示《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部分内容),我们迷失方向的时候可以找北极星,找到北极星我们就能找到北方。2.那北极星怎么找呢?要能准确找到北极星,先要认识两个北方星空中最明亮、最重要的,也是比较容易找到的星座,介绍大熊座。3.师:在大熊星座的旁边还有一个有名的星座,叫小熊座,介绍小熊座。4.一般我们都是在晚上看星星,现在是白天,你想看吗?介绍星图软件,你会用吗?看看你能很快找到老师刚才介绍的这些星座吗?(学生操作)5.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星座?怎么看到的?(学生拿着平板通过实物展台进行介绍)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我们的科学课堂,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具体地观察星座,直观、形象,其实虚拟仿真技术还有交互性,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沉浸在逼真的环境中进行自主操作。例如在教学《骨骼与肌肉》一课时,我们尝试让每个孩子借助仿真软件,实际操作并认识人体的骨骼。1.建筑工人造房子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在我们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你知道是什么吗?(揭示课题:骨骼)2.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有什么感觉?(硬、多)那你知道我们全身有多少块骨头?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尝试交流)3.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图片展示)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骨骼。4.人们肉眼是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结构的,我们可以借助X光片或人体骨骼数字模拟技术来认识。打开相关软件,简单介绍相关骨头。(可以请3名学生上台借助软件进行演示)5.如果给你人体所有骨头部件,你能拼装出完整的人体骨骼吗?(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拼装)6.人体所有骨头在我们身体里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能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保护。你觉得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你有什么新的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出富有真实感、交互式体验的模拟实验场景,这是传统实验教学无法实现,无法替代的。小学科学课中还有很多的内容,比如认识昆虫、认识植物、认识地球构造等知识,都受到场地、空间位置等限制,模拟实验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模拟实验一定会更方便、更真实、更有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自主探究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究活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APP应用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同样也改变了我们的科学学习。在教学《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时,我将“形色”这款APP软件运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盆植物,有认识它的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款“认花神器”,那就是“形色”APP。介绍形色APP用法。同学们,在了解了“形色”APP程序的应用后,有谁想来试一试?(学生上台操作)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一认我们校园里的植物吧!学生利用平板认植物。形色APP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拍摄植物图片后,通过软件在线识别,然后比较植物的特点,辨别校园里的植物,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绝大多数学生因为APP游戏而喜欢手机和平板,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些移动终端除了可以打游戏之外,还有很多功能,在《心跳的脉搏》时,我们使用了“心率检测”这款APP,将摄像头贴着食指,测量时,手机就会自动打开闪光灯,通过毛细血管反射到摄像头里的运动图像计算出我们当时的心率。在学习《声音》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利用“分贝仪”和“频率分析仪”来观察物体发声的大小和音高。信息技术融入科学教学,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信息技术融入科学教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我们的科学教学更开放。信息技术融入科学教学,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可视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智能化”。信息技术,让我们的科学教学更科学,这必将引发一场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相信,信息技术将会为小学科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我国中小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地区不平衡性,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教育上的差异。在经济交发达的地区,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信息技术教学也得到了普及;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学仍未被纳人中小学教学的课程体系中。
从整体上而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是相对较低的,并且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
2 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以及其成绩的提升,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得到推广的中小学中,对其教学的认识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片面性,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既要使学生理解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其实质,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足,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3 教学设备的配置上存在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
就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基教学设施的配备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对于硬件的配置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等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从而也就限制了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4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师资力量的配备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教师兼任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这就使的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知识讲解以及操作上指导不到位等现象。在教师资源的不断引进中,教师专业素养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完善措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要不优化学科体系建设,使得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并且要注重教学的完善等,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真正地被推广,实现其教学目标。
1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技术教学奠定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推广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的配备以及软件和系统的更新换代等出发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该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应注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授课的需求,为学生的实践联系提供充分的资源和保证,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序开展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
2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推动教学的完善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数学等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对学生素质提升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地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明确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完善,保证其各项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4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能够更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教学对于中小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基础设施的配置、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方式的完善等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并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保证其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兆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进构想[J]。中小学电教:下,20一0(6)。
[2]张宏,阳晓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xx(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1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1-08
【优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20
(优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05-2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05-30
[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08-17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11-0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5篇)11-09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初探09-23
[信息技术论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