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正文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万能素材套用

2023-10-04 19:28:16 21好文网 语文教案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高中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1

  教学课题:

  山地的形成

  所用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褶皱山、断块山等实例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按照“标准”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实例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紧密围绕着课文内容中所列举出来的一些实例,如褶皱山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案例,从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内外力以及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前一节课的内容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但是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形成地表形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知之甚少,对于板块构造学说在初中时学生知道有六大板块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地质构造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见过但是不知道其名称以及形成的原因,本节课应该多培养学生探究地理原理的特点。

  设计思想

  本节课涉及到比较多的地质构造和地理原理,难度比较大,所以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和山地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过程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褶皱山和断块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褶皱和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并能够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让通过读图、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5、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难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太行山、华山、日本的富士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板书】一、褶皱山

  【板书】=1GB3MERGEFORMAT①褶皱

  【引导】什么叫褶皱呢?

  (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板书】②背斜和向斜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外部形态上看褶皱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有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有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我们将岩层向上拱起的称作背斜,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称作向斜。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为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回答】略

  【板书】=3GB3MERGEFORMAT③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

  【引导】那要怎么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呢?大家请看PPT。

  【教师讲解】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都是可靠的。

  【板书】④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教学过程

  【活动】判断背斜和向斜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练习】褶皱构造判断及成因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外力所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

  【讲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应用

  1.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

  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2.‘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

  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

  3.新西兰地震的形成原因?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活动】褶皱构造与矿产

  1.为什么背斜多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

  2.为什么“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

  【讲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隧道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讲授】火山活动的影响

  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地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温泉);有利于火山研究(或火山科研考察)。

  不利影响: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当地冰雪融化,形成洪水;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污染大气;火山灰漂浮在空中,影响航空和旅游业;还会使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引起地面温度下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会影响到人的健康。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3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授课内容: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

  ⑴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a):

  时期[1] 气候变化特点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质时期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是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气候的波动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历史时期 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上升,热带和亚热带北扩。

  寒冷期:欧洲传统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

  注:[1]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历史时期(近1万年)和近现代(近一两百年)三个阶段。

  ⑵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图示(c):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全球陆地降水量普遍增加(亚热带地区减少),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迅速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如下:

  ①使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改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②加剧了自然灾害,提高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③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使生物的多样性受损。

  ④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主要生产领域都将产生显著的影响。

  ⑤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具体如下:

  按自然属性分: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按再生性质分: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自然灾害大致可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2、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是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它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本次课后作业:

  相关练习附后

  四、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山地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课件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四)断层构造地貌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板书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第一课时

  一、山的形成与分类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一)褶皱: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二)板块属性:内部稳定、交界活跃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找水、找油

  2.确定钻矿、修建隧道的位置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

  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

  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呢?

  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

  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

  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理由。

  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

  师:分析得很好!请读教材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

  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师:不错。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大家对刚才学的内容掌握得如何?

  (P84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出示张家界有关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流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急。

  师:从张家界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虽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张家界特殊而秀险的河谷地貌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活动探究)

  课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冰川、风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试着描述它们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6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一、基础知识归纳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1、干旱 干旱通常指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2、旱灾 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3、北方此次干旱表现了哪些特点:

  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4、北方此次干旱产生的原因

  一是今年空中气流以西北气流为主,也就是大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盛行西北环流,西北气流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气。

  二是暖湿气流偏弱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西南暖湿气流几乎不存在

  三是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

  四是气温显著偏高

  五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5、干旱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危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措施:要合理调配水源,加大灌溉力度。野外用火需加倍小心。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6、沙尘暴:

  沙尘暴(黑风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中最强的一种。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北方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气温回暖解冻,干旱少雨而蒸发加剧,地表干燥裸露疏松,容易起沙。人类不当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增加了沙尘来源,是导致沙尘暴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沙尘向东南输送,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通过气象卫星对沙尘暴的监测,目前已能作出准确预报。减缓沙尘暴灾害频率与强度,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从沙源区防治沙漠化入手,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7、总结我国五个灾区的基本情况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春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二、练习题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 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

  C 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变率越小

  D 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 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B 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 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 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1近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20xx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之一爆发的一场强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随高空气流运行,导致瑞士山地的一场“泥雨”,将雪白的山峰染成了咖啡色。回答5~7题。(20xx年广东卷)

  5、这次沙尘暴的源地是

  A.中亚和中国西北部 B.北美中南部 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 D.澳大利亚中部

  6、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与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 B.含有沙尘的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

  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 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

  7、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8、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20xx年上海卷)

  11)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A 洪水 B 风暴潮 C 干旱 D 水土流失 E 泥石流 F 台风

  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 、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答案:

  1、A 2、D 3、A

  4.(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 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5 C,6 B,7、B

  8 (1)A;C;ABCF;C、D;E (2)DE;CF;AB (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7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本“课标”有三个要求,一是学生要学会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社会经济基础,并能够归纳其特点;二是会基于该流域地理条件的优势和不足,规划该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即开发和利用的方向;三是针对开发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

  基于以上理解:

  对本条标准进行细化,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水系、流域、干流、支流等概念。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

  3、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治理过程的研究和学习,掌握分析流域开发治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4、通过认识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不同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更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二、教学内容解析

  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因此,本节课虽然是以美国的田納西河流域开发整治作为案例学习,但其重点并不是田納西河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要概括出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以前的中学教材很少将流域作为一种区域进行讲述,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区域,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较为陌生。因此,本节教材在介绍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前,通过一张图片补充流域和水系的基础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流域和水系的组成和特点。按照案例分析(区域地理条件分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综合治理的方法和措施)的一常规思路,本节教材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①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②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③流域的综合开发。

  其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流域的综合开发是重点内容。自然背景从地形、气候、水系和矿产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归结出对区域发展的优势及不足,探讨开发利用的方向;流域的综合开发以整体性为原则,把握住“梯级开发”这个核心和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教材三个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弄清了“流域的自然背景”,“流域的综合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就不难理解。对于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在必修2和必修3前期的知识学习中,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流域开发,由于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比较陌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图片资料,使其增加感性认识。相信只要落实好课标的要求,学生对流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的。

  三、教学过程实施

  引入: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河流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河流和流域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在区域整体性的层面上进一步学习对一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一)流域和水系

  1、展示图3.12“流域和水系”:引导学生观察河流和水系的形态,并补充介绍干流、支流、分水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图上判定河流的流向。

  2、展示图“流域的组成与环境保护”: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3.13分析一个流域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重要性在哪里?生态保护的侧重点是什么?通过思考,让学生了解流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3、过渡:我们刚才对河流和水系的概念和组成有了形象的认识,现在,我们就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来探讨一下怎样对一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田纳西河流域所处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田纳西河的发源地和汇入的河流,使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有个形象的认识。

  2、展示“田纳西河流域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这样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可以进行怎样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思考让学生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及开发利用的方向。

  3、展示“美国气候分区图”和图3.14“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并结合P50思考2,引导学生思考:

  ①阅读图例,找出田纳西河流域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③这样的气候特点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④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展示“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广州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城市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探究思考:两地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什么降水季节分配不同?并引导学生P50思考1,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4、展示图3.15“田纳西河在全国航运体系中的地位”和图3.22“田纳西河流域电站的分布”:引导学生观察田纳西河的水系特点,并结合流域地形和气候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5、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流域矿产资源有何特点?阅读图例,找出流域主要的矿产资源有哪些?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8

  一.学习目标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二.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活动一:

  看图3.14流域和水系,理解图中的几个概念:

  流域——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活动二:在课本上找出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位置:

  发源地:

  流域范围:(在图上标出)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⑵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的主汛期是12月—次年4月中旬,以雨水补给为主,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通航受到一定影响,下游易诱发洪灾。

  活动三:

  思考1

  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水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

  思考2

  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⑶水系

  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水量很不稳定。

  ⑷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水能资源丰富。

  活动四:

  影响水能大小的因素:流量和落差,那么请你归纳田纳西河水能丰富原因: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农业较为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环境较好。

  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带衰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补充:

  造成一个区域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掠夺式的开发方式

  适宜种棉花的地区特点:具有光照充足,气候干旱,水源丰富的特点,如中亚、埃及、中国的新疆等,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夏季降水较少,正利于棉花后期的生长和成熟,田纳西河为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

  第二课时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知识补充

  梯级开发——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库,逐段地利用该河流的水利资源。

  思考: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水库(大坝)有何作用?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田纳西河流域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可利用落差发电;

  ⑵水流急,且水位季节变化大,修建大坝可调节径流,使之趋于平稳,利用内河航运;

  ⑶降水年内变化较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水,修建大坝可拦蓄洪水,减少洪灾;、

  ⑷修建大坝拦水,还用作旱季时的灌溉用水。

  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图3.20)。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措施

  ⑴防洪

  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

  ⑵航运

  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目前,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每年田纳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图3.23)。

  ⑶发电

  建成了30座水电站,同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

  ⑷提高水质

  提高水质而采取的措施: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

  ⑸旅游

  随着水库的修建河流域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目前,该流域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业收入成为流域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⑹土地利用

  ①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

  ③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分析:此图为田纳西河梯级开发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⑴农业:梯级开发为其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提供了水源、消除了洪涝灾害;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场所。⑵工业:水电为其提供了动力资源,使工业成本降低、污染下降。⑶第三产业:梯级开发提供了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⑷三大产业间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森林得到恢复,为木材加工、造纸工业提供原料。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旅游业的基础。方便的水运为工业提供了廉价的运输。

  五、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防止工作中的扯皮现象,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经济,做到开发与治理并重。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3、加大开发力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者。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外贸,招商引资。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9

  知识与技能

  1、上海港的成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2、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有利条件;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和探究式教学,以上海港为例,来分析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

  教具

  多媒体以及《上海港位置图》《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的位置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旧知:我们已经学习了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主要包括哪些呢?

  学生回答:铁路线、公路线、内河航线等。

  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得很对,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交通运输线,都是由交通运输点组成的,而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的集散地,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影响交通运输中的点。

  一、港口的建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什么是港口呢?

  学生思考: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或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上海港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它的修建有何优势和劣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地理位置:上海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南岸,而上海港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

  优势:

  1、上海港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水运便利;

  2、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

  3、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

  劣势:

  1、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

  2、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上海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

  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上海港所处的地理位置(板书并打出投影片图7、15)

  2、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并思考图中的小字部分的两个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第六单元第四课“城市化”中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已经有所了解,在第五课中还学习了上海近年来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今天来学习上海港口的建设,注意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图7、15也要与第六单元的6、18、6、26两图结合,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通过引导来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主要位于长江口的南岸(因为上海市还包括长江口中间的崇明岛和一些小岛),而上海港(港区)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但是,由于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再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承转过渡:上海港在这种地理位置和这种自然条件下,为什么能够建成我国第一大港呢?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思考:上海湾所处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海所在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师拓展:

  1、上海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浦东的开发,使得上海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面旗帜,因此上海港的服务区域即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2、上海港周围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仅有长江干支流,而且有京沪、沪杭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因此经济因素是上海港得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3、对上海港的区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一个港口既要考虑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腹地、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死搬硬套。

  承转过渡:同学们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回家或到学校上课主要是坐汽车,同学们想一想,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什么呢?

  二、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多媒体投影:图7、16。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引导分析:

  1、从自然因素来看。汽车站宜建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地方。

  2、从经济、社会因素来考虑。汽车站应建在市区内人口流量大的繁荣地段,且让人们容易找到。

  3、从经济需要出发来看。方便人们乘车,汽车站应选择在与市内、市外有直接联系的地方。

  多媒体投影:图7、18,北京西客站是近些年来的一项新建筑,当初在站址的选择时,曾经有三种方案,试分析哪种?

  学生合作探究:第三方案搬迁单位较少,但占菜地最多,距市中心最远、距电影制片厂很近,车辆行驶震动对制片生产有干扰,而且翠微路较窄,道路两侧多政府机关,与旅客车站、服务设施等内容不大协调。第二种方案,需要拆迁首钢公司的炼钢车间,搬迁量很大。通过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案。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生回答】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教师讲解】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活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板书】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阐述略)

  【板书】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教师讲解】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气本身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请大家阅读教材P94活动,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可参考教参)

  【转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局部小气候

  水土流失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 森林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

  【课堂小结】略。

  板书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生物循环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

  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

  (2)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动手设计表格: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和常见问题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教师总结: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小组探究:对照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2.13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2)目前各处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

  (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

  (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教师总结: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环节三:课后作业

  全班各自然小组依次为空气污染调查组、水污染调查组、噪声污染调查组、固体废弃物污染调查组、光污染调查组、交通组、住房组、人口组、就业组、社会秩序组,调查连云港市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求:

  1、网络搜集或走访调查。

  2、图文资料真实,且具概括性。

  3、注意安全和中学生形象。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轮廓图。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二、本讲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

  难点:

  1、日本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条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等;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日本(板书)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国家地理中的日本,还是跟上节课一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

  自然地理特征(板书)

  1、地形(板书)

  【读图】请大家把地图册翻到日本这一页,找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提问】根据地形图,来总结一下日本的地形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由四个小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由此总结出其地形构成:)

  2、气候(板书)

  【提问】根据它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书)

  【提问】继续看图,看河流的数量,流向及其长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

  4、资源分布(板书)

  【提问】从日本的资源分布图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森林、水利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原因:水能—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森

  林—多山地,降水丰富;地热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风能—处于季风气候区)

  二、农业(板书)

  【提问】通过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农业状况(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例,便提问边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得出如下结论。板书:

  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

  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

  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于此,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

  主要农作物:水稻

  进口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三、工业

  【读图】指导学生阅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并思考一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板书)

  (结合所学过的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响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响因素如某些工业对矿产、水能、空气或气候等有特殊要求;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

  科技等;其他社会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板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3、日本发展工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有哪些?(板书)

  (优势:国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劣势:劳动力充足,文化素质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的工业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板书)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引导】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呢?

  5、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板书)

  (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缺陷: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销售;工业原料严重缺乏;依靠国际市场进口)

  四、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板书)

  【引导】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2、人口问题

  老龄化严重

  原因:

  (1)随着生活环境、饮食和营养状况改善与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死亡率在不断降低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布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人口和工业也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情感目标:

  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 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紧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进一步强化等高线图的空间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阅读分析这两幅图,学生较易获得正确的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所标注的深度,梢钥闯龊Q蟮纳钋常淮拥壬钕叩氖杳茏纯觯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教材又通过"做一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等高线的图形特征了解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

  几种地形有关的特征如下:

  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山的最高部分称为山顶。山的侧面部分称为山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小环圈的等高线高程比周围其他等高线的数值高。凹地是指比四周低,大范围低地成为盆地。地形图上表示盆地的等高线是一个环圈。环圈的等高线高程比周围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低。地形图上表示山脊的是一组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等高线图形。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是指两个山脊间的低凹部分是山体的集水部分,山谷的最低点的连线称为集水线,地形图上表示山谷的是一组沿集水线方向朝高处凸出的等高线。鞍部指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形如马鞍。

  教材介绍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特别强调了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的;图上的颜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的,根据图上的颜色可以判断某个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高度表。用"做一做"的填表练习,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地形剖面图作为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这部分较难理解,教材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详细表达了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清楚直观,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又用了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开蛋糕,可以从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

  总之,本节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简单到复杂,把直观的山体转化为较为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符合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法建议:

  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空间观念基础上的,但初一学生空间的观念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低,难以将具体的地形特征与平面地图挂钩,并容易产生气馁、畏难、等负面情绪,建议尽量多用直观图示,多设计学生活动。

  建议用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相结合起来授课。对本节内容, 教师充分利用书上的逻辑思路和编排体系,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进行,先进行读图分析图,以图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只须指导学生读懂图"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即可,通过读图,明确甲点有两种计算高度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需要将头脑中的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但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的好时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等高线绘法示意图",特别注重图形的转换过程,在读图中,指导学生清晰把这幅图分为几步,特别注意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如,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

  通过 教材的"想一想"中的"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图"使学生在刚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后,马上用高线图来分析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分析此图,学生巩固了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在学生获得了有关地形图的知识后,利用教材的"做一做",给学生独立学习和相互讨论的机会,可分成小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经过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说明每一个等高线的图形特征和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对应关系。 教师给予纠正、补充,通过讨论,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 教学,可让学生直接做"做一做"的填表练习,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地形剖面图"部分的 教学,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指导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如有计算机课件帮助演示,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可用教材上的形容"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这部分可以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跟着画,(在填图作业上或老师发给的印有等高线的纸)。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等高线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形图、示意图。

  〈 教学过程〉

  (引课)导入: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而这两个高度值又是怎么测出来的呢?

  (计算机演示)动画: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提问:图上甲的高度是多少?

  学生看图回答:

  (1)以海平面为标准,高度为1500米,这是海拔高度

  (2)以乙点为标准, 高度为1000米,这是相对高度

  图上乙处的高度是什么高度?是海拔高度。

  小结:地面高度有两种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它们都是指垂直距离,但起点不同。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 板书)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承转)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指的是海拔高度,4000多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和青藏高原都是以高著称,地球表面还有高低起伏的各种地形,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它们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讲授新课

  (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计算机演示)动画: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

  1.这是什么?(一个山体)

  2.围绕山体的线是等高线,在山体上同在一条等高线的点有什么特点?(海拔相同)。

  3.山体各层等高线被压入同一平面,等高线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和原来的立体图有什么对应关系?(山顶比四周高,所对应的等高线数值,中心高,周围低;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学生活动)完成"想一想"

  (计算机演示)动画:分层设色地形图

  ( 板书)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生活动)完成"做一做"的填表作业。

  〈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第二课时:

  〈 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优秀高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教案08-31

高中地理教案11-03

高中地理教案【荐】12-08

【热门】高中地理教案12-10

【荐】高中地理教案12-09

高中地理流域教案11-26

高中地理教案【热】12-13

高中地理教案【精】12-20

【精】高中地理教案12-20

【推荐】高中地理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