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通用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节内容有初中生物学作为基础,与化学也有一定的渗透和联系,因此应做好旧知识的调动和学科之间知识的迁移。这即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代谢作用做好铺垫,本章节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主要内容
本章节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问题式探究模式,以问题为纽带。
本节从开头就创设了“问题探讨”的情境--200多年前斯帕兰札尼有关探究鹰消化食物原理的著名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明确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酶起了重要作用;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没有平铺直叙地讲述,而是引导学生对有关前人的认识科学家对酶的认识过程的一系列资料进行分析;最后又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这使得学生基于问题解决构建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本教材的编制合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3、教学目标
教育总是具有教育性的,随着生产、科技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教师更应该重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据国家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我国素质教育要求把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a、细胞代谢的概念。
b、酶的作用和本质。
c、酶的特性。
d、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b、介绍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理解掌握设计对照试验的原则;
c、让学生理解欣欣向荣的生命体所需的能量,需要复杂的化学反应。
(3)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不畏艰辛,追求真理的态度,树立坚韧的人生态度;b、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运用
在确定了教学任务,具备了相应教学内容之后,教法选择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坚持启发探究性原则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讨论、谈话、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2、学法指导
根据不同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具体学法;通过指导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形象记忆、教给学生记忆方法。
三、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展开的,我分3个层次来设计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言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悬念。本节课我采用设疑的方法,提出问题:
(1)人体内每秒钟要进行上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为何能如此快速、高效、有序、顺利进行的呢?
(2)化学反应需要能量,使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要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那么酶是否提供了能量而加快了反应速率呢?
(3)酶是如此的神秘,但科学家们还是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你揭开它了吗?
2、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引导学生总结酶的作用。
(2)通过形象比喻,使学生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通过一系列以往科学家的探索过程,解释酶本质及树立学生的人生态度。
(4)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和形象比喻是学生理解和运用酶的特性。
3、深入钻研,总结提高
将知识系统化,明确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快慢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酶的作用)。
酶的本质。
酶的特性。
( 2 ) 教学难点
酶的活化能降低的原理。
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3)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练习突出最本质、最主要的知识、一句因材施教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的原则,再出示练习,分为巩固题和运用题。
板书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活细胞
酶的产生
催化
酶的作用
大多是蛋白质,少数RNA
酶的本质 大多是蛋白质,少数RNA
酶的特性总结: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但还必须要有一定的适宜条件。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以实验设计为载体、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酶,包括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以及酶的3个特性。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建立酶的概念、知道酶的特征,并能初步用酶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探究中学习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体会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学习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本章的学习即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实验设计原则”的思想,又为后面学习新陈代谢打好基础,尤其是〈第三节呼吸作用〉、〈第四节光合作用〉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说出酶的化学本质。
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③解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
④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撰写实验探究性活动的实验报告,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
2).技能目标: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3).情感目标:
①评价自己的方案和别组同学的方案,
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
(3)酶的高效性
2)、教学难点
(1)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探究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活动具有相当的难度,首先,需要学生自己决定和判断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探究的方向,设计实验的步骤,选择实验的材料,如何控制变量,如何检验结果……等等,无疑,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应该成为本节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酶的特性,不能只局限于了解的层次,应该通过分析和引导,将学生的知识上升到理解的层次,才能达到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所伴随着的能量转换,领悟细胞的代谢活动是细胞进行其他生命活动的基础的水准,达到课标的要求。这需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这也是本节教材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说学生
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一的学生:
1)他们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了解很少,但对无机化学反应却接触较多,对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缺乏探究经验,习惯演绎式教学模式。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常识走向科学,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实验探究教学法——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现象记录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尝试改良实验设计,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来深化科学探究思想,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直观教学法——教材中活化能概念的文字叙述很抽象,虽然加入了卡通式插图和图解,但仍然是平面的、静止的,很难实现知识迁移。而Flash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并且能够展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学习方法指导:
1)、跟随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将原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3)、结合书本的文字叙述、图片和老师展示的动画,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四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酶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酶的本质
第二课时 高中生物学实验设计
第三课时 酶的特性
设计理念
实验是学习生物的手段和基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的载体。新课程倡导: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不能在让教学脱离学生的内心感受,必须让学生追求过程的体验。并且每年高考都有对生物学实验的考查,而且比例越来越重,而学生的失分比例大,主要在于他们没有完整的生物实验设计模式,考虑问题欠缺,本节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整讲述高中生物学实验设计,是以学生在第一课时和前面探究实验接触的前提下,完整体验生物实验设计模式,为后面学习探究实验打下基础,也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
五说教学过程:
1) 教学流程图
第一课时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细胞代谢→问题探究,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掌握科学实验方法→酶的本质,运用方法,自主归纳获取新知→小结练习,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新课→实验设计的类型→实验方案的内容→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设计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实验设计的常用方法→练习巩固。
第三课时
复习导入→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练习巩固
六教学评价
实验记录和评价表、课堂小结和练习、课后实验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能力目标: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概述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
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实验操作基础,这节课的三个实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习有关内容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导入新课。
提问:酶的催化效率如此高效,酶能否催化任意一个化学反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4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部分内容。由于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第一次设计实验,通过本节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如何控制变量等,所以本节内容至关重要。所以第一课时只选择其中酶的作用来学习。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它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作用和本质》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将是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本节从细胞代谢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并以此实验为依托,进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学习。学习控制变量法,不仅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酶有关的生活必须品,比如加酶洗衣粉、多酶片、含酶牙膏等,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不知道为什么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去污力更强,为什么多酶片可以促进消化等等。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酶,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使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姿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
(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确立依据:酶的`作用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因此确定为教学重点。教材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为依托,介绍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这一科学方法将贯穿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部分的始终,因此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确定为本节的第一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2.教学难点
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这部分内容陌生而抽象,所以把它确立为一个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提出的具体要求是Ⅱ级要求,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根据本节内容的学习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通过学习设计实验和亲自进行实验,使学生学会设置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来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而初步学会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学会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经过推理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科学实验的价值,养成科学猜测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
这一节我采用的是“三导三学”探究式教学法,课前发放预习学案,梳理课本知识点,并回收质疑卡课中发放探究导学案并提供给学生实验材料及用具,分组完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分析讨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5
一、版本: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
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
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显然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
①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出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陌生。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进行,就是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来不能进行反应的物质发生了反应,是增加了反应物的自由能,还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实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在过去几年的高考中,虽然出现了实验设计,但在教材中没有关于控制变量的'内容,在本节教材介绍了控制变量的系列名词,但对刚刚接触高中生物实验的学生而言,不能说不是一个难点。
五、设计思路
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入手,引出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再从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进入学习情境,是有趣的,并能和学生已有经验──对消化酶的了解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既然学生们知道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就让学生通过比较实验来认识酶的催化作用以及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教师在安排学生做实验时要注意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落实好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的实验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建议教师利用直观的手段(绘图或电子幻灯等)将实验的装置特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装置分别向学生展示,以增加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的效率,或者采取分组实验进行实验讨论(此法效果很好)。
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再通过对实验中自变量改变训练学生在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显然,这种编排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确认和控制变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亲身感知酶的作用,顺理成章引入酶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知识点。教材利用卡通式插图、图解和文字叙述,指出酶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以及绘制“没有催化剂、无机催化剂、酶的催化效率曲线”的比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催化作用更加显著),利于学生理性认识。
六、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实验材料、器材
七、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材料用具的准备;ppt课件制作。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6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人不吃饭行吗?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都已经十分清楚了。这些变化过程在其他生物中有没有呢?早在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对此进行了探索。
实验介绍: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在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过了一段时间,将笼子取出,肉块不见了。
问:(1)为何要将肉块放在笼子中?
答:排除了胃对肉块的物理性消化。
问:(2)对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质?
答:一定是某些物质进入到金属笼中,使肉分解。现在已经知道这个能让肉分解的物质就是--酶。
问:(3)进行肉类消化的过程的条件是怎样的?
答:进行分解肉的反应是在一种极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问:(4)在实验室中能否也能让肉分解?能的话需要怎样的条件?
答:实验室也能进行肉的分解,但是比起在生物体中来说,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才能进行。
二、问题探讨
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提示: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总结: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要进行的'生理活动非常之多,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就叫细胞代谢。
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那么细胞内数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pH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迅速高效地进行呢?在化学反应中有没有提高化学反应的方法呢?
三、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前介绍: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机体是有毒的。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
2H2O2 H2O+O2
问:如何获得过氧化氢酶?
答: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所以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按以下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
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对照实验的特点。
问:上述实验分成了1、2、3、4号四支试管,哪些是四支试管共同的条件?两两比较不同的条件有几个?
答:共同点:都在试管中加入2 mL H2O2溶液,都在相同的压力下进行。
不同点:1和2:只有温度不同;1和3:3多了2滴FeCl3溶液;1和4:4多了2滴肝脏研磨液;3和4:加入的催化剂不同。
问:1号试管没有加任何试剂,它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它起的是对照的作用。
结论:进行该实验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某一因素不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不同,那么影响该结果的就是这一不同的因素。在上述实验3试管和4试管只有加入的催化剂不同,那么该实验的结果3放的氧气少,4放出氧气多就是因为加入到4号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加入到3号的高。即酶具有高效性。
问:2和4试管现象基本相同,能否在生物体中也利用2的方法来解毒?
答:不能。加热到这样的温度会造成生物的细胞死亡。
问:能否用同一滴管给3和4试管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
答:不能。共用滴管会让肝脏研磨液(或FeCl3溶液)残留在滴管内,难以判断出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哪种滴加液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问:为何酶的催化效率会比无机催化剂更高呢?
答:酶降低了活化能。活化能就是分子从常态转化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越大,反应就越不容易进行,反之就容易进行。
四、总结
在生物体中,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每时每刻进行着。以人为例:据估计人体细胞内每分钟大约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能在人体中顺利而迅速地完成,完全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它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在医院常用双氧水作为身体出现小伤口的消毒用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吗?试解释该现象。
能看到伤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人体细胞中产生的酶将双氧水分解成了水和氧气。
课后小结
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7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
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探讨
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
2、实验步骤及现象
3、讨论
⑴——⑷见教材P79。
⑸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
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
4、实验结论
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
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⑵控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实验: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mol;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54kJ/mol;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kJ/mol以下。(结合教材P80图讲解)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讲授】二、酶的本质
[资料分析]教师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P81——82相关内容。
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各有什么局限性?
3、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争论是正常的。试分析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出现争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争论对后人进一步研究酶的本质起到了什么作用?
4、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的争论被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平息了?
5、简述毕希纳实验的过程?
6、从毕希纳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7、要证明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细胞的作用一样还需要对实验如何改进?
8、萨姆纳提取到了脲酶,他是如何证明它的化学成分的?
9、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你认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11、结合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谈谈你对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
二、总结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8
一、公开课前的准备
这节课作为公开课来开设,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所以可利用的资源很多,于是我搜寻看了不少案例,不过看完之后觉得思路更乱,反而对怎么上这节课感到了迷茫。有一天,我正在结合教参及课程标准,阅读书上这一段的内容,突然理解到这样一种想法,我之所以思维混乱,是因为只顾赞赏地接受他人的想法而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思考。所以看起来简单,而实践时困难。这是我作为教师在特定情况下学习时遇到的困惑。同样作为学生,在以学习为主的过程中,接受各种各样的知识,遇到类似情况的机会更多。你讲给他听,他被动接受,但如果不融入自己的思考,习得的大量知识很难纳入他自己的认知结构,终会陷入混乱或遗忘的状态。所以最终我把这节公开课设计得很基础,围绕着三个原则进行,一是直观性,二是思考性,三是活动性。我要在这节课上把要学的知识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看就明白,然后在明白的基础上引导其思考,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对表面的知识进行深入加工,进而完成自我知识的构建。
二、这节课的优点
1、直观性
这节课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酶的作用和本质:二是进行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本节课很好的处理了各个知识点的连贯性。在研究酶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时,用分组实验的方法给了学生直观的体验。实验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尤其是无机催化剂与酶的比较,引出了酶的催化功能,其次通过动画展现了不同条件反应加快的本质,突破本节的难点,酶的作用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在研究酶的本质这部分内容时,直接利用了书上的资料阅读,通过阅读给酶下定义的方式明确了酶的本质。
2、思考性
在本节课的过程中,设置了一些思考讨论,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刺激了学生知识的内部转化和深入。例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讨论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途径。以化学实验中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以及细胞内的环境作提示引出学生对于细胞内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对实验加深思考,通过问题串驱动学生真正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的真正含义,得出进行生物实验的原则。阅读关于酶本质探索的资料分析过程,也是通过问题设置,使学生拓展对酶定义的理解。
3、活动性
在这节课上,以实验和问题讨论两个方面作为了活动的载体。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学生活动。由于在实验前和实验中及时给学生做好指导,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还有同学大胆尝试,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实验,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下面讲解设计生物实验的原则做了铺垫。在活动中为了不被现代教学技术困住手脚,我在制作课件时省略了许多冗长的内容,这样课堂上有较多的时间能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过大,没有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内容在课标规定的标准课时是一节半课。为了使学生能充分理解酶的作用,所以设计时加入了实验。整节课的节奏很快,各个知识点均匀用力,使一些需要强化的部分没有凸现。建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力,将一些学生能够自己学习的内容,例如探索酶本质的小故事,布置给学生课前或课后自学,教师不要大包大揽。
2、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是人教版教材必修本第五章第 1 节第一课时内容。上一章,们已经的是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这节开始我们细胞的能量流动,而本节课的内容是整章的基础,生命活动离不开酶。因此,本节内容在 整章 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后面还将学习到酶的特性,所以学好本节的内容可以为学好以后的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内容包含的一些 单一变量控制科学 ,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识记:细胞代谢概念、活化能概念、酶在细胞中的作用理解
2、 目标: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酶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的依据:单一变量控制方法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教材中活化能概念的文字叙述很抽象,虽然加入了卡通式插图和图解,但仍然是平面的、静止的,很难实现知识迁移。而Flash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并且能够展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有利于在比较和归纳中得到正确的知识。
2、实验探究教学法——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现象记录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尝试改良实验设计,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来深化科学探究思想,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常识走向科学,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 酶的作用 (佳美洗衣粉) 现象,在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高中生物。
五、说学法
生具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生物和化学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学习方法指导:
1、跟随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将原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2、小组内合理分工,协调实验操作、记录和汇报,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3、结合书本的文字叙述、图片和老师展示的动画,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开动思考,活跃课堂
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实验 激发学生好奇心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0分钟)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针对“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提出问题:
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⑵为什么要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
⑶肉块为什么会消失?
⑷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回答问题
㈠细胞代谢 回顾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中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很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运用已有知识,集体回答问题,体会细胞代谢这一概念的含义。
㈡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介绍过氧化氢和肝脏研磨液,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讲述:细胞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过氧化氢,这是一种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幸而细胞内含有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但它们之间的一样吗?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实验安全和注意事项。 思考回答问题
分组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步骤表格,以问题串形式带领学生从本实验实例中总结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对照实验。
3.酶的作用原理 通过分析对照实验,详细比较四种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引出活化能的概念,并总结出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出加热、无机催化剂、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㈠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㈡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自变量
变量 因变量 单一变量原则
无关变量
对照组
对照实验 对照原则
实验组
3、酶的作用原理: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4、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完成师范课堂练习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相关文章: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08-30
高一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11-30
化学反应原理说课稿11-03
高二《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说课稿07-1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说课稿11-03
生物教案酶01-11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案08-26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01-08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