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正文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免费模板

2023-09-27 17:23:11 21好文网 数学教案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已有的经验和要学习的知识紧密结合。因此,本设计在学习新知之前鼓励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一是投石问路,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二是能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资源;三是创设一个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情境,在不经意间为引发学生的疑惑作铺垫。

  2.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从新课的引入到课后的练习,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观察,引导发现,培养能力。

  本设计通过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让学生在观察和发现中掌握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使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20xx年、20xx年的年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预设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有的'年份有365天,有的年份有366天。

  2.说一说记忆中美好的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生自由汇报)

  3.观察教材76页主题图,说一说年历上标注了哪些特别的日子。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都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年、月、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年、月、日)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素材作为引子,以特别的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就在身边,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为下面的新知教学作铺垫。

  ⊙亲自实践,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观察20xx年、20xx年的年历。(课件出示)

  思考: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一年中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

  (3)2月有多少天?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一年有12个月。

  (2)一年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

  (3)20xx年的2月有28天,20xx年的2月有29天。

  3.小结: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和其他的月份都不相同,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设计意图:通过认真观察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总结大月、小月的天数及2月的特殊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4.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课件演示)

  ①伸出左手,手背面向自己,握住拳头。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处开始数起,第一个凸起处是一月,凹下的地方是二月,接着以此类推数到七月,转回来,从数一月的地方接着数八月,一直数到十二月。凸起的地方就为大月,有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有30天。

  ②请大家边看边实践。

  (课件重复演示,学生实践)

  (2)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说明:腊,这里指腊月,一般指农历十二月,在这里代表公历十二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用歌诀帮助记忆,让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起来。

  5.知识拓展:一年中,为什么有7个大月,4个小月?

  师:每年大月有7个,小月有4个,这其中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播放录音:大月、小月的由来)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人为规定的)

  设计意图:大月、小月的特殊安排使学生心中有一个大大的“?”。回溯历史,既解疑释惑,又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数学学习渗透着浓浓的数学文化。以英文August(八月)与国王的名字(奥古斯都)印证八月的演变,令学生折服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小学数学教案欣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

  2、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2、课件1:生活中美丽图案的视频(课前拍摄我们身边的美丽图案)。

  课件2:课本上美丽图案制作的动画演示。 【个性化修改】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播放视频或(图案图片)(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想说什么?

  4、 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案?

  5、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 欣赏美丽的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7、 小组内进行交流。

  8、 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9、 多媒体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

  10、 教师小结。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绘制美丽的图案。

  1、 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要绘制的图案:

  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

  绘制的步骤:

  6、 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7、 操作活动:开始绘制图案活动,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 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 学生评价:

  ①、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是画得好的,也可以是画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②、教师系统评价:

  A、 学生表现

  B、 作品优点、缺点

  C、 需要改进的地方

  D、 提出希望

  五、课堂小结:

  3、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4、 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观看影片中的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审美意识。

  通过再次欣赏课本上的.美丽图案,观察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再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以及各种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真实感受图形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每位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的进行评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和教师的总结性的评价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的能力,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课外拓展: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图案?请从中选出一个你感兴趣的画下来。

  让学生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⒈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⒉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⒊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⒈想一想,忆一忆。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

  用手势表示一下,我们来看看黑板有多长?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板书:测量活动)

  ⒉量一量

  ⑴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分别测量黑板的长度。

  ⑵汇报结果。

  ⑶小组合作学习,怎样以米为单位来表示呢?

  ⑷汇报:2米85厘米=2 米=2.85米

  1米1分米=1 米=1.1米

  小结: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⒊再量一量。

  ①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量一量?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学生自行完成填一填)。

  ②汇报结果。

  ⒋试一试

  媒体出示燕子

  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它给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你们愿意回答吗?(愿意)

  我(燕子)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为单位怎么表示?

  全班汇报:1千克500克=(1.5)千克

  113克=(0.113)千克

  小结:同学们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问题回答出来,那么同学们老师的身高用米作单位,你能表示出来吗?(能)

  ⒌激趣活动。

  我请一名学生来测量我(老师)的身高,再请一名学生监督,不当之处,给予纠正。

  汇报:1米70厘米=(1.7)米

  下面请同学到自己的小组里任选一人,测量同学的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表示出来?

  ⒍多媒体出示,练一练。

  (学生自行完成,同桌互批)

  ⒎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⒏布置作业,试一试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例1及“做一做”

  【设计思想】

  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一些重大的节日引入时间概念,运用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学生分析】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时间生活经验。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掌握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

  (2)使学生掌握大月和小月各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描述与时间有关的事件,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因为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三年级的学生

  一起学习,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现在是20xx年4月x日xx时xx分xx秒(板书),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这里还藏着几个较大的时间单位,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吧。

  2、 大家可别小看这三个朋友,它们总是帮咱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快乐的、难忘的甚至是激动的事情,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坐上时光快车,去到那些快乐、难忘的日子里看一看好不好?

  3、 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或者是叫你难忘的日子?

  二、 学习新知

  (一)认识年历

  时光快车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

  1、猜谜语:一张宝宝真神奇,印的全部是数字。

  要知几日星期几,一查它就告诉你。

  (年历)年历上面记录了月份、日期、星期、节日等等。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1、大家可别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接下来就让们火眼金晶看年历,自己先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是火眼金睛队!

  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1)一年有12个月

  (2)一月有31天。(哪些月也有31天?总结有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

  (3)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月

  (4)2月份有28天

  3、刚才我们发现的是20xx年年历上的小秘密,那么其他年份的年历是不是和今年一样呢?火眼金睛,继续行动!

  眼见为实,老师今天也带来了20xx、20xx、20xx、20xx年的一些年历,我们一起在他们身上找找答案吧!

  4、学生填表。

  5、小组汇报:对照统计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统计活动,我们知道了:除了2月份,其他各个月在不同年份中天数是一样的.,大多数年份2月份有28天,也有些年份的2月份是29天。

  6、全年天数:一年有多少天?是每一年都有365天吗?

  7、在今年这365天里,有一天一定是大家最想喜欢的,那就是你的生日,火眼金睛找生日,请大家在10秒中内圈出你的生日,开始!

  8、大家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请你找出来并做上记号。

  (三)大月、小月记忆方法

  1、谁生日的月份有31天,谁生日的月份有30天?

  2、 大家知道吗?每月有31天的这些月还有个名字呢,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的月份。

  3、 观察统计表,想想,怎样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4、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方法:

  方法一:拳头法(带领全班一起数,自己再数一数,同座之间数一数,全班再一起数一数)

  方法二: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6、反复练习记忆:

  (1)自己选择喜欢的一种方法记住它。

  (2)同座之间互相背一背、数一数

  (3)大家来挑战(贴卡片,做游戏)

  三、巩固应用

  四、应用生活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 从生活中感知

  1、 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 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 在操作中研究

  1、 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 做什么图形?

  (2) 选什么工具?

  (3) 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 识别轴对称图形

  1、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 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C: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 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

  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 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位似图形的定义与性质.

  2.复习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

  3.解释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图形的位似.

  2.能用橡皮筋放出相 同形状的图形,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有趣的图形变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的奥妙,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 教学重点

  1.位似图形的定义.

  2.用橡皮筋放大图形 的原理.

  ●教学难点

  体会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培养转换思想.

  ●教学方法

  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仔细观察的 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道理,使学生操作与 思考相结合.

  ●教具准备

  若干个橡皮筋.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

  第二张:●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放投影片4.9.1 A)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它们是相似图形吗?

  2.图形 位置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寻找出一些规律吗?

  [生]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是相似图形.

  图形上各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镜头中心P点,A、B是一对对应点,连结后并延长过点P.这组图与相似图形比较,多了一些特征.

  [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Ⅱ.讲授新课

  大家刚才观察到的一组特殊的相似图形,我们叫它位似图形,那么什么叫位似图形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35页定义,仔细理解位似图形的要求.

  定义讲解:

  1.两图形相似

  2.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两个图形才叫做位似图形.两条件缺一不可.此时,把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叫做位似比.

  巩固定义做一做.

  [师](放投影片4.9.1 B)

  下面有三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并实际操作一下,看它们是否是位似图形.老师请一位同学板演.

  图4-52

  板演结果:

  图4-53

  [生]通过测量发现,三组图形的对应边各成比例,所以它们分别是相似图形.但连结后发现:(1)、(3 )图形的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如图O、P,(2)却没有这个特征,这说明(1)中的两个图形与(3)中的`两个图形都是位似图形,但(2)中的两个图形只是相似图形而不是位似图形.( 1)、(3)的位似中心分别是O、P.

  [师]这位同学很具有科学态度,他能准确应用定义解决问题.请大家在图(1)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关系吗?

  [生]它们的比等于位似比.

  [师]很好,在(3)中再试一试.

  [生]在(3)中发现也有这个特征.

  [另一生 ]老师,这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相似三角形定理来证明.

  [师]这就更圆满了,于是我们 可以得出位似图形有如下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 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本章第3节学过的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叙述作法,并思考放大前后两个图形的关系为什么是位似.

  我们尝试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将一个正方形放大,使得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比是3.

  将两个长短比例为1∶2的橡皮筋系在一起,在选定正方形外取一足点P,将系在一起的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P点,把一支铅笔固定在长橡皮筋的另一端, 拉动铅笔,使两个橡皮筋的结点沿正方形ABCD的边缘运动,当结点在正方形ABCD上运动一周时,铅笔就画出了一个新的正方形ABCD,它们形状相同,相似比为3.如图4-54所示.

  图4-54

  通过连结图中各对应点连线,发现它们交于一点P,所以用橡皮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图形.

  Ⅲ.随堂练习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 :

  如图4-55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 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 (实际上,△ABC与△DEF是位似图形)

  图4- 55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 怎样?

  (答案如图4-56所示)

  图4-56

  Ⅳ.课时小结

  1.通过观察与操作,理解位似图形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能用位似图形定义解释前面学过的橡皮筋放大原理.做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Ⅴ.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4.12

  预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后半节.

  答案 1:∵△OCD与△OAB是位似图形.

  △OCD∽△OAB 且两三角形各对应点连线交于一点O,于是得OCD=OAB.

  ∵OCD与OAB是同位角.

  AB∥CD.

  答案2:放大前后的图形是位似图形.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去验证说明.

  Ⅵ. 活动与探究

  老师提供一张同学们比较喜欢的漫画人头像.请同学们将这张图放大一张,再缩小一张,对比 一下自己的杰作,看像不像.

  意图: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锻炼各器官的协调性 和对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

  完成后可做一次展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杰作,陶冶审美情操,尽情享受劳动所得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4.9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

  一、位似图形定义

  1.两图形相似.

  2.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二、用橡皮筋放大正方形

  三、随堂练习(学生板演)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