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教案1
教学目标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二、通过本课的讲解,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成语典故的方法,积累成语故事。通过学习秦末农民战争,培养学生分析战争的爆发原因及其胜负关系的能力。
三、通过对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朝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纪元。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分裂纷争,但统一是主流。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初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统一国家的建立,加快了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当时世界的影响也很大。所以“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代称。另外,秦的灭亡给后世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西汉初年,统治者即鉴于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难点突破方案
方法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突破难点。问题:刘邦项羽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高举起义旗帜,直至推翻了秦王朝,但战争并未到此结束。刘邦项羽之间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了汉朝。请同学们思考楚汉之争与最初的农民起义相比,在目的上是否发生了变化?战争性质前后是否有变化?
方法二:为了课文的完整性和便于讲述, 教师可把此目放在《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一课讲述。可在课前复习导入时使用。
重点突破方案
1.关于“秦的暴政”一目。
可编排 历史小短剧“秦的暴政”。 教师提前让一部分文笔好、富于表演的同学(也可以自愿报名)根据课文“秦的暴政”,查找资料,编写小短剧,形式可以是某天,秦始皇上朝,大臣向他汇报、请旨。内容包括繁重的徭役、兵役,严酷的刑法,修阿旁宫、郦山陵墓等(可利用媒体资料中的幻灯片课件——《第10课秦的暴政》)。 教师课前发给学生有关短剧的问卷,观看完短剧后, 教师逐个提问,一起归纳出“秦的暴政”,引出第二个子目——陈胜、吴广起义。
2.关于“陈胜、吴广起义”一目。
教师可安排两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让“陈胜”和“吴广”把发动起义的原因讲述出来,在他们讲的时候把“大泽乡起义”想象画用大屏幕放出来,渲染气氛。之后, 教师利用课件“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讲述经过。
陈胜、吴广起义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在 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成为历代封建农民起义的标志性口号,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 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秦的暴政
秦朝盛极而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 历史研究课题,从古到今,都是重要的 历史借鉴。以当时秦统一六国的气势和国力,是不可能在短短二世就灭亡的,正是秦的暴政才导致了秦朝的速灭,因此,分析秦的暴政与秦朝灭亡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如何全面掌握人民起义的内容?
第一、从原因上看,一般都是由于残暴黑暗的统治,如赋税徭役沉重、刑罚严酷、人身压迫和控制等。
第二、从其在一个朝代中所处的时间位置上看,一般都发生在一个朝代的中后期,因为一个朝代之初的帝王大都励精图治,能够建立新的朝代必定很有作为,同时也会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到一个朝代的中后期,皇帝大都养尊处优,贪图享乐,加之各种矛盾激化,从而导致人民起义爆发,朝代终结。
第三、从起义的形式上看,有的是有准备的、有组织的,有的是无准备的、由某种特殊情况引发的。
第四、从起义的过程来看,都经历了爆发、发展壮大、失败或性质转化的过程。
第五、从起义的影响上看,都打击了或推翻了王朝统治。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
本课难点是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要通过学习内容的前后对比,使学生了解项羽和刘邦领导的战争从反抗封建统治的单纯的农民起义发展到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的过程,认识到战争性质的变化。对这种“变化”的理解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点。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思想: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 历史,理解 历史。
教学手段:角色扮演,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 历史上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学生回答略)秦朝的统治状况如何?让我们一起回到秦朝去看一看吧。(学生表演"上朝")
一、秦的暴政
节录部分:
大臣甲(慌张的):启禀陛下,大事不好了。
秦始皇:何事惊慌?
大臣甲:我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以抵御匈奴的长城,被一个叫孟姜女的哭塌了一大段。我们恐怕还要在全国调派大量民力加紧修复,请皇上明鉴。
秦始皇(沉吟一下):再征发10万人力修长城。
大臣甲:遵旨。
大臣乙:启奏陛下,阿旁宫的前期工程已经完工,请让微臣向皇上禀报工程进展情况。
秦始皇(作感兴趣状):快快讲来。
大臣乙:陛下,阿旁宫殿内可以容纳一万人,殿前立五丈高的旗杆,宫前立有12尊铜人,各重24万斤(约合12万公斤)。宫殿均以磁石为门,若有身怀武器的人进宫,就会被吸住,以确保我皇安全。阿房宫大小殿宇共建700余所,一天之中由于地势不同,各殿气候也不尽相同。周围建阁道连通各宫室,阁道依地势上达南山(今陕西西安南)。微臣还准备在南山顶建一宫阙,作为阿旁宫的大门。再造复道,从阿旁宫通到渭水北岸。只是现在的人手还不够,恐怕会耽误工程的进度,还请陛下多调派人力才是。
秦始皇:再调派20万人力修阿旁宫。
……
大臣丙:陛下,微臣以为修长城已征发30万人力,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修郦山陵墓和阿旁宫每年役使近70万人,再加上日夜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共约二三百万人。我国人口共约20xx万,减去妇女1000万,男子1000万中再除去老弱病残,青壮年男子总数也就三四百万人。请陛下三思呀。
秦始皇(愤怒地):住嘴,朕做事用得着你多嘴。……
在学生表演后, 教师提问:
请根据刚才的 历史短剧,谈谈秦朝的统治情况。(学生回答略)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秦的暴政:徭役、兵役负担沉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 教师补充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教师最后总结:
因为秦的暴政,使强大的秦朝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就湮没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场农民起义的发生吧。
二、陈胜、吴广起义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陈胜:吴广,你看这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路也被冲坏了,看来我们不能按期到达渔阳了(叹气)!
吴广:(焦虑地)是呀,我们不能按时到达渔阳,是要被处死的呀,这可怎么办呀。
陈胜:(神情坚毅地、语气果断地)我们延期到了渔阳也是死,反了也是死,不如我们反了吧。
吴广:(有点犹豫地)光我们两个肯定不行,乡亲们能听我们的吗?要不我们去问问乡亲们?
陈胜:好!
陈胜:乡亲们,因为大雨一直下个不停,我们已经不能按时到达渔阳了,按照秦朝法律,延期是要被处死的。秦朝对我们百姓的统治也太残暴了,……我们与其等死,还不如反了,或许还有条生路。难道那些作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我们没有旗帜,可以揭杆为旗,我们没有武器,可以斩木为兵。乡亲们,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反对秦朝的暴政?如果愿意,就请你们坦露右臂,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同学们:齐声和。
教师讲述:就这样,中国 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具体过程 教师根据课件《陈胜、吴广起义形势图》讲解,详见媒体资料。
三、秦朝的灭亡
教师根据课件《刘邦、项羽灭秦》讲解巨鹿之战和刘邦进逼咸阳。伴随着秦王子婴白马素车投降,煊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农民战争中灰飞烟灭了。秦始皇所期望的万世流传的帝国基业,只存在了15个年头,便在 历史上消失了。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的意义。(详见课文)
四、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突破难点。问题:刘邦项羽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高举起义旗帜,直至推翻了秦王朝,但战争并未到此结束。刘邦项羽之间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了汉朝。(请学生选讲成语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请同学们思考楚汉之争与最初的农民起义相比,在目的上是否发生了变化?战争性质前后是否有变化?
小结: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所创建的一套专制主义集权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秦过激过暴的统治,激起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倡精神在 历史上永放光芒。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统治,为争夺新的统治权,刘邦和项羽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汉王朝。 历史上称之为"西汉"。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西汉的 历史。
七年级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朝的联姻,并受到唐朝的深远影响;南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回纥的发展及其与唐的友好关系。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回纥、南诏、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的贡献,都有过灿烂的文化。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开放的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土蕃的关系
二、难点:
1、对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和、观点的理解
2、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阅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知道多少?或朗诵有关文成公主的配乐诗,由此导入新课。除了政治上统治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高和文化繁荣以外,也体现在和周边少数民族的相处中,有密切的交流,推动了他们的发展。不过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汉朝又有很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展示《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弄清楚唐朝主要边疆民族的名称与分布。
(一)、唐朝与土蕃的关系
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尼泊尔),北临突厥。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显示吐蕃的政权和经济)
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大食的医生。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显示《松赞干布像》和《吐蕃赞普图》)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向往,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显示《步辇图》)
唐太宗认识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证安宁,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准备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但是几位年龄合适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为难。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得知以后,很欣赏大宗讲的“一桩婚姻顶得上十万雄兵”这句话,自愿前去。但是又怕边远地区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个难题,如果使臣能够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非常高兴,封她为文成公主(显示《文成公主像》);禄东赞也接受了挑战,不仅顺利地解答了难题,还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机智和能歌善舞。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出发了。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经过准备的三位学生分别讲述下面的故事)
学生甲:公主带着乳娘、宫女、乐队、工匠,加上江夏王率领的3000羽林军,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带着华贵而丰富的妆奁。其中有金银、珍宝、绸帛,显示了唐朝国力的充沛:有经史、诗文、佛经、佛像以及种树、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送去了中原文化的精英;他们还带着种子、工具等物,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的队伍。
学生乙: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长安,长安城的居民纷纷赶来送行。大路两旁有几十万人,排出二十里长的队伍。人们挥舞着香花和彩带,祝愿他们的“女儿”一路平安。先向西,后向南,穿过青海到达西藏。因为青海的吐谷浑首领早已接受了唐朝的册封,娶了唐朝的公主,所以热烈欢迎文成公主的到来。他们在事先建好的“行馆”里休息了三个月,以适应高原的气候和吐蕃的风俗习惯。继续行进中,公主看到青海的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但是居民只会种植疏朗的青稞,于是让随行的工匠教他们种植大麦和燕麦,还为他们装上水磨。当地人为了纪念公主,在山上树立了一尊公主的石刻像。
思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
1、六诏是南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公元8世纪蒙舍诏统一六诏更名为南诏。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唐与南诏的友好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利用有关史料介绍大理崇圣寺三塔并看图。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
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回纥。回纥兴起于色楞格河一带,和突
厥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突厥向西迁移以后,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建立回纥汗国。回纥人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看到突厥的兴衰,明白南下侵扰暂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不能长久。于是回纥吸取匈奴和突厥失败的教训,知道和平对自己有利,主动与唐朝交往,是与中原王朝保持和好关系时间比较长的北方少数民族。唐朝也不把回纥列为敌人,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两国边境平静无事,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帮助唐朝收复洛阳和西安。
三、巩固小结: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多数是友好的。由于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和同为一家”。
四、学习与探究: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了解日本遣唐使及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理解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找出鉴真和玄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去认识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是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二、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佛教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述、谈话、图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谁能讲述唐僧的故事?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这不仅促进了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周围的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二、讲授新课:展示《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弄清邻国的地理位置和水路陆路交通。
(一)、遣唐使来华
1、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他们往返于中日之间,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与学生一起分析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等。
因这时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而此时的日本则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巩固的时期。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对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再加上当时交通比前代有所发展,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介绍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贡献的日本历史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吕;空海在中国是怎样成为著名的学问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贡献?引用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来突出他们与晁衡的深厚友情。《送秘书监晁衡卿还日本》王维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李白的诗见书
(二)、鉴真东渡
看“鉴真坐像”图和“唐招提寺鸟瞰图”教师简介鉴真生平,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然后阅读郭沫若的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三)、玄奘西行
1、玄奘为什么要去天竺?
2、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教师讲解:玄奘西游学佛和玄奘学佛后坚决回国的史实,以引导学生学习玄奘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执著追求和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巩固小结:教师简要对本节课内容作一小结。然后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唐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学习本课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一: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且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外交政策。
第二:学习玄奘和鉴真的优秀品质;认识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外交往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从而联系现实认识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四、学习与探究:
五、课堂作业:
教学后记:
七年级历史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两宋时期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娱乐和传统节日上的新的发展和特点。
2、思想教育目标:两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展,尤其在衣食住行方面,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情感。通过对衣食住行和城市娱乐,传统节日等方面发展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到,这个时期的精神文明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依靠的是社会的安定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两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某一时期社会发展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的综合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衣食住行,包括娱乐和节日的发展内容和特点。
难点: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会有这样的繁荣特点。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堂课的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以及为什么南方经济能有很大的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在南方经济发展繁荣的情况下,两宋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等很多方面有着跟以往不同的新的风貌,我们来学习第11课。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北宋初年穿衣节俭,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后来奢侈风气盛行。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传播。还有在两宋时期,从穿戴的服饰上,可以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
2、食两宋时期的饮食也很丰富。早市和夜市的小吃很多。还有这个时期南方个北方的居民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特色。北方人吃羊肉多,主食是面食。而南方人吃鱼肉多,主食是稻米。(讲讲产生差异的原因。简介一下这个时期一些在饮食上有贡献的人物。)
3、住两宋时期,农村百姓的住房简陋,以茅屋为主。城市居民的住房多为四合院。
4、行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和驴车。达官贵人出门多乘轿子,士大夫骑驴和骡。那时的交通也很发达,邸店很多,旅店业兴旺。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热闹的瓦子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商业场所叫“瓦子”。瓦子里面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2、欢乐的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最受到重视的是春节,宋代称为元旦。(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2
一、转变理念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却不是暮气沉沉的。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渐行渐远,全新的教学理念因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尊重而诞生,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成为每位教师的理想。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力避“教”和“学”的简单相加,努力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尝试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引导者、促进者与欣赏者的角色。
二、解读教材
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会随之改变。我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将教材的定位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载体转变为有效学习的辅助工具,教材的功能须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方能体现。
从地位与作用看:本课居于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第三课,既对两宋社会风貌进行了总体描述,又从中体现了民族融合的重要主题。
从内容与目标看:(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并通过辨别宋代社会衣食住行各方面变化,尝试从图片、诗词等资料中捕捉有效信息,领略宋代的社会风貌,从而使自己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的到锻炼,并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认识到文化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原因的讨论中,学生将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结果,同时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过程与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尽可能拉近历史与他们的距离;创设情境、让全班同学带领卡通人物 “游览”东京,体验宋代的社会生活,力争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融入愉快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都将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每个关键环节留下自主学习的痕迹,为课后小结做准备。
从侧重点看:宋朝的服饰变化与瓦子的出现可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我将之视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解决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适量课外材料,为他们通过观察、比对,主动归纳宋朝服饰的时代特点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紧扣课本,尝试从中为瓦子的种种特征找出依据,帮助学生及时、科学地使用教材这一学习工具。
三、分析学情
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已经不能封闭自为。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早已经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接触历史,他们更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资料,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进行本课教学时,他们学习过了宋朝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及民族间交往的相关知识,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还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比较史料的学科能力,为参加本课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做好了准备。由此,我得出结论: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准备已经充分。.
四、展示流程
停留于设计层面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令我兴奋,也令我成长。接下来,我将逐步展示我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知识铺垫
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背景,我和学生一同简单的回顾过往所学的知识,包括两宋时期汉族及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民族间交往等,其间,我使用白板的遮屏功能,暂时遮挡课题,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知识回顾更高效。
第二步:轻松导入
展示本课主题之后,我为学生播放新近上映的动画片《麦兜响当当》的片段,主要内容是基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3D动画,初步展现宋代市井生活的画卷,课堂气氛立刻轻松、愉快起来,学生兴趣盎然。
第三步:自主选择
看完短片,我向学生请教卡通人物“麦兜”与短片中的主角“麦子”是什么关系,并询问:同学们是否愿意带着麦兜一同见识其祖先生活的真实世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显示今天的学习游历任务: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问大家想最先了解两宋时社会生活的哪一方面。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
民以食为天,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和我都首选了解两宋的饮食文化,随后我们将进入对宋代饮食的学习。这个自主选择环节的设置消除了学生与我的距离感,他们发觉:在生活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将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民主的氛围,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
第四步:互动学习
由此开始,学生进入了本节课学习的主体部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将分版块,通过各种预设的活动、使用电子白板,逐步完成对两宋社会风貌的认识与总结。我的教学预设是随机的,下面我依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选择顺序逐步讲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1.两宋的“食”:
教师使用白板资料库 将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图片和名称拖放到屏幕为学生活动做准备
学生活动1: 学生使用白板 游戏“猜猜猜!”——请学生使用电子白板将图片拖拽至相应的名称。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标是通过一人上台操作,全班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大胆尝试、积极交流。
学生活动2: 说说饮食——自主归纳两宋饮食特点
完成前一个活动后,我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结合课文内容与我提供的课外素材,结合政权更迭、社会性质等知识讨论、归纳宋代的饮食特点,得出随着政权南迁,主要的食材发生了变化、华丽美味的食物仅属于统治阶层等结论。
学生使用白板 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在白板上将饮食的特点填写完整。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将使用电子白板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我预设的板书相结合,同时,学生板书的页面将留存在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成为最后我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素材。
2.两宋的“衣”
服饰是一个时代主流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两宋服饰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这个版块里,学生将通过三个活动发现宋代服饰深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封建思潮的影响。
学生活动1: 以“衣”取人——依据服饰为图中人物的身份高低排序
学生们都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我以一反常规的表达,引起学生的好奇,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图中人物的身份贵x。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运用了本课所述的有关宋代服饰的知识,还运用了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生活境遇的差距等知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进而得出剥削阶级被消灭后,服饰也不再体现着阶级的差异。
学生活动2: 各抒己见——评价缠足、说说你最欣赏的美
缠足陋习的真实图片和大文豪苏轼对小脚之美的咏叹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是最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素材,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明确的判断缠足是否美,还能将初中政治课中关于培养正确审美观的内容与历史学习相渗透。
学生活动3: 看图识变——观察图片,发觉宋代服饰的变化特点
观察图片、获取信息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和交流中发现宋代服饰的动态发展及主要特征。
学生使用白板 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服饰的变化及特点填写完整。
3.宋代的“娱”
日常的娱乐与节庆活动是宋朝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既属于统治阶层又属于广大市民与农民,它基于宋代物质文明水平的上升,且包含深邃的传统文化。该板块我组织了以下活动:
学生活动1: 学生使用白板 我说《元日》——播放节日图片及《元日》诗文,请学生自己上台为同学们解读诗中展示宋朝节日风俗的词句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主动学习,还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大家分享,当了一回小老师,学习的自信和主人翁意识自然得以增强;讲述过程中,学生还结合自己的发言使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标明要点,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均得到了综合训练;讲述完毕,我给予学生即时的、热情的赞扬,激励大家更积极地投入后面的活动。
七年级历史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专讲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而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则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只要讲清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代周”的发生就不难理解了。
3.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揭贴式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讲述“隋初经济的繁荣”,可分为两个步骤,先展现“繁荣”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
封建王朝以农立国,“繁荣”的基础是农业。教师可用两张投影片作具体描述:隋初隋盛时结论
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人口激增
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垦田扩大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再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讲“繁荣景象”重在感受,讲“繁荣原因”重在理解,都不需让学生记忆。
5.“大运河的开通”一目是全课重点,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渠道(导入框、课文、“动脑筋”、地图、“活动与探究”之二)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或讨论,并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
(1)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参见重点分析)。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做准备。
(2)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引导学生找到“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这句话(这是本课书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由“已知”引出“新知”(从新的情境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利用《隋朝大运河》地图(有条件的学校可用现代化手段做成课件)介绍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邗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开凿大运河的概况。使学生认识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打出讨论题后,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寻找“论据”:①阅读理解教科书第4页的历史材料;②思考〔动脑筋〕2提出的问题;③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想想该图的含义;④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⑤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阅读文字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
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6.最后,教师可利用本课课题“繁盛一时的隋朝”作全课小结,投影图示:
繁盛一时的隋朝{“繁盛”{①国家统一
②经济繁荣
③大运河开通
“一时”──二世而亡,共38年(581—618)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以正文为纲,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不同见解,逐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简短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练一练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活动与探究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思路: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2.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
七年级历史教案5
复习目标:
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炎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复习重点:
识记以上内容
复习难点:
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
复习方法:
先学后练,当堂训练
复习课时:1课时
复习过程:
一、由世界史人类的形成复习导入。
二、点明考纲目标,学生对照考纲看《开卷有益》“考点点拨”并作好标记、熟读。教师适时点拨、引申。
三、学生阅读复习七年级上册本单元的内容。
四、知识点的梳理、重现:
学生默写《开卷有益》“知识构建”空缺内容。
五、中考强化限时训练:5分钟时间完成
学生做《开卷有益》“中考强化训练”
教师发现疑问并解答
六、教师总结点拨并板书:
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人类的形成: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
三大人种
母系与父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
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会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20万年会人工取火母系:河姆渡人:浙江余姚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半坡人:陕西西安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父系:炎帝、黄帝:华夏族人文初祖—黄帝
尧舜禹:禅让制
七、当堂效果检测: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3、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足迹”活动,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
4、“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台湾的宋楚瑜祭拜何处的祭文()
A、炎帝陵B、黄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
八、作业:《开卷有益》本节未完成部分
九、教学后记: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浅析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进行历史教学创新的前提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课程,只要学生们产生了兴趣,那么教学效果会好的多。反过来说,如果学生们对一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不会学得多么好,甚至不会去学,更谈不上进行教学创新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表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一种内在的最强劲的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甚至列为自己最不喜欢学习的课程,主要原因是:这门课程枯燥、没意思,且不知道学了这个有什么用,不能真切的理解明古知今这个词的含义。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除了课文过于枯燥之外,教师不能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是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一些真实的物品、图片,或是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一些历史场景或是影视片断,鼓励学生听一些比较好的历史讲坛和历史典故,让学生们在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气氛潜移默化地把知识就吸收了。持续一断时间,在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后,学生自己可能就会体会到这门课的魅力所在。
2创新历史教学理念及手段,搞活历史教学
良好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创新教学手段是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还有应试教育的影子,没有转化为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学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强调人文性,培养学生历史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明白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也在变化,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要进行创新,要改变过去的“照本宣科”式的陈旧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和创造性的思维,多思考一些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另外,还要提高学生获信息与资源的能力,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与资源需要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得,培养这种能力本身就培养了学生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师生关系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它是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有一种填鸭教学的味道,并且教师严格控制课堂纪律,学生们处于一种比较绝对的被动地位,一般来说只能被动的服从,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及课堂主体作用的机会几乎是没有的。这样的课程在早些年代可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学生心理成熟的提前,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抵触,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太高,学习效率自然也非常的低下。现代教育越来提倡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构建平等的课堂关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前提。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求教师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根本上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即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由教师主导,这里主要体现一个导字,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关键时刻的导,从而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以充分发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表有自己想法的见解,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掘,最终学好历史,并提高综合素质。
4加强学习和修养,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自然离不创新型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要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让他们成长为创新型的人才,首先教师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进行创新的能力。虽然在当前的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许多教师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但还有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素质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创新能力和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历史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进行尝试,积极进行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创新,组织开放式、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当下这个高速发展充满变革的时代,历史教师特别是初中的历史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其他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5小结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进行创新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历史教师创新性劳动的环境,并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
七年级历史教案6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
五、小结(略)
六、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7
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三大问题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
氏族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开始的。直立人阶段的原始人类已经过着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生活。在早期智人阶段,人类除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劳动社会分工外,同时在婚姻关系上已从原始的乱婚进入血族群婚阶段。也就是说,在一个集体内部禁止母辈和子辈之间的通婚(但同辈人之间却互相通婚),它比原始的乱婚进步。实行血族群婚制的集体,又称之“血缘家庭”。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这种家庭的典型形式,应该是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姐妹,正因为如此,也互为夫妻。”血族群婚是人类婚姻关系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氏族组织的最初萌芽。
晚期智人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行血族群婚的血缘家庭逐渐转变为实行本血族内禁婚,必须和血族外的异性通婚的族外群婚制,即本血族的兄弟姐妹不再互为夫妻而只能和另一个血族的男女通婚。这种实行族外群婚制的血族就逐渐形成一个界线分明的社会集团,即氏族。通俗地说,氏族就是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集团,它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细胞。
氏族社会的特点。与原始群,特别是与国家组织形式相比,氏族社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氏族社会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二,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即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血缘是制约人类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第三,氏族是原始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女子和男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地位,因此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同时期,妇女和男子先后成为氏族社会的主体;第四,氏族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氏族社会的作用。由猿到人的转变,不仅伴随着文化和艺术的产生,而且导致了氏族社会的形成。氏族社会作为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有其特定的作用:第一,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这就比血族群婚前进了一步。它有助于人类保持紧密和持久的结合,并且可以避免由于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第二,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助于人类之间的凝聚力的加强,推动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2)关于人类进化史,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
①提问:《圣经》中说,上帝首先制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人类的出现果真如此吗?由此引导学生看书、议论,营造热烈、探究式的课堂气氛。
②在学生的议论、纷争中,教师可出示有关古猿进化的图片和实物资料,或通过电脑多媒体手段将人类进化史进行直观、生动的描述,以配合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最终得出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而集体生产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这一科学结论。
③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谁说得对: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很多人认为火的使用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教师以此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人类进化知识中去尝试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试验。我们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在不断适应自然条件变化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于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这就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正如恩格斯所说:“这就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体现,当然在人类的进化火的使用确实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具有决定意义。
(3)关于人种的起源问题,教师可结合近现代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的“种族优劣论”和所谓的“白种人是秀的种族”等相关言论,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人种起源的原因,驳斥“种族优劣论”的邪说。考古发现,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经遍布亚、非、欧、美各洲大陆,由于混血和地球各区域地理条件差别造成的巨大影响,人类经遗传而造成的肤色、毛发、鼻唇等也极不相同,终于形成黄、白、黑三大人种。但这是外貌特征的差异,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上并无优劣之分。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现代,帝国主义宣扬的“种族优劣论”是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
(1)提问:“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引导学生看书作答,使学生对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有初步的了解,也为下面讨论“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等有关问题做准备。
(2)讲述氏族社会的产生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婚姻关系的变化(即从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转变)角度去分析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通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3)利用[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
①阅读理解教科书相关内容及材料;②在讨论氏族社会产生的作用时,教师可作适当的提示和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③讨论上述问题时,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再选派代表进行概括和总结,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二是看问题要全面。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出发,以现有知识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突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
七年级历史教案8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学生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本课重点。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匈奴杰出的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为理解匈奴与两汉的“和”与“战”做了铺垫。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又一重点。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之间的杂居相处,友好往来,还有和亲、边境贸易等。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先引出昭君墓图片,生动形象地描述昭君墓和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碑,提出“匈奴是怎样崛起的?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是怎么回事?”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秦朝同匈奴关系中发生的几件大事: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地区还出现了农耕,说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劳动技术上已经有了交往。教师可根据学生解答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释。
3.关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一目,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是什么状况?”“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让学生总结出西汉初年的“和亲”政策并没有阻止匈奴年年南下掠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以便理解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汉武帝进行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教师讲述时,可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回忆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后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具体情况,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次战役。公元前119年的一次,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破匈奴,可结合“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讲解。经过这次战役,匈奴主力向西北远徙,“漠南无王庭”,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地区所受到的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
4.“昭君出塞”一目,包括两个内容: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呼韩邪单于归汉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友好关系,课本上引了双方约定的内容,可请学生阅读,以便加深理解。对昭君出塞,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可鼓励学生讲解,结合观看《昭君出塞图》,以加深对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的认识,进而思考:“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5.东汉与匈奴的和战,教师可略讲。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向汉称臣,逐渐内迁。北匈奴控制西域,隔绝了西域与东汉的交通,并经常出兵攻打东汉边境。窦固、窦宪两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胁。后来,北匈奴大部分向西方迁徙。
6。讲完三个目的内容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匈奴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或思考一些问题,如: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
7.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政策的不同及其原因”的问题,对图示中两个孩子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以加深对汉匈民族关系的完整认识。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从本课引用的图片、诗句、史书记载、文物等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和认识历史,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的表述。
3.通过讲述两汉与匈奴的“和”“战”,教会学生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今天56个民族中已没有匈奴族,但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贡献,主要有:(1)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2)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3)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
2.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结合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句,你能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吗?
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现今发现的匈奴文物,上面镌刻的文字全是汉字,例如单于和亲砖与单于天降瓦当。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的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采用汉字,同时也说明汉匈文化交流的密切。
2.判断: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女孩子认为:“汉武帝以前的皇帝软弱,对匈奴只能退让和亲。武帝雄才大略,敢于反击匈奴。”男孩子认为:“汉武帝以前,国家贫困,对匈奴只能退让。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才能大举反击匈奴。”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变化,自然和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国力强盛,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
冒顿
冒顿(?-前174),姓挛鞮(luāndī),头曼单于长子。头曼欲废冒顿而立其偏爱的少子,曾将他送到月氏作人质,企图借月氏之手把他杀害。他盗马驰归,头曼见他精于骑射,令其率领万骑。冒顿创造一种发响的箭镞——鸣镝,严格训练卫士,下令“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史记·匈奴传》)。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乘头曼射猎之机,率卫士射杀之,自立为单于。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冒顿杀父自立后,以优异的军事才能,指挥三十多万大军,东击东胡,西逐月氏,南并楼烦、白羊,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族,首次实现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的匈奴帝国。疆域东尽辽河,西逾葱岭
七年级历史教案9
一、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原始的农耕生活,指的是半坡氏族村落,河姆渡氏族村落始的农耕生活情况,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历史遗物图片、历史地图,观察分析图中的历史信息。认识它的用途,进而了解当时的农耕生产和生活状况,教学的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把握好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
二、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掌握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状况,
2、分析:理解河姆渡、半坡居民与前人的比较,原始氏族村落农耕文化的特点,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等概念难以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初一的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差,方法欠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出现的原因,其中关键是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半坡氏族村落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到半坡氏族村落的发展情况。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问题1:半坡氏族村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如何?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2、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
3、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渔具捕鱼
4、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
5、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6、制造彩陶,刻画符号
7、纺线、织布、制衣
例题: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有( A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变式练习: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 D )
A、北京人 B、丁村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问题二、河姆渡氏族村落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河姆渡村落的发展历史。
师生活动:先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结合教师补充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问题1:我们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能说明什么呢?
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问题2: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七年级历史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是学生认识到中国是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
【教学难点】
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那么,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人类的奥秘。
二、新课学习
(一)元谋人
教师:俗话说的好,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那么,同样道理,我们人类的老祖先是怎样出现在地球上的呢?关于人类的出现你知道有哪些说法吗?
学生: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说。
学生:西方有上帝造人说。
多媒体展示
教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神话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人是神创造的。我们人类果真是“神”创造的的吗?那么我们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祖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图)
教师:元谋人产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
学生: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教师:考古学家在哪里发现的元谋人足迹。
学生:云南元谋县
教师:那元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怎么样?
学生: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教师:元谋人的社会地位如何?
学生: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教师:早在1965年5月1日,新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经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物,距今约有170万年,我们称他们为元谋人(多媒体展示)
北京人的发现
教师: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教师:结合文章内容找出重点。
教师:北京人在什么时期出现的?
学生: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教师:北京人在哪里发现的呢?
学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教师:北京人具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教师:北京人的发现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学生: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学生: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教师:北京人发现有什么作用?
学生: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证据。
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学生: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最常见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却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学生:化石的发现对我们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环境提供了重要证据。
教师:北京人的发现具有怎样的社会地位?
学生: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三)北京人的特征
教师:北京人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头部像猿人。前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嘴巴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颌。
学生:手脚分工明显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像人。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通过比较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怎样?
学生:生活状况: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为食,会使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驱寒。
学生:使用工具:石器、骨器、木棒、鹿角等。
教师: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骨化石,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多媒体展示)
教师: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韩非子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猛兽出没、险恶异常。
学生:打制石器、简易木棒。
学生:团结就是力量。他们想到的办法是群居。
学生:所以就形成早期的原始社会。
思考:北京人的火是怎么来的?
学生:煤的自燃
学生:雷电生火
学生:偶然碰撞生火
学生:森林自燃生火
(多媒体展示有关火的图片)
教师:即使没有凶猛野兽,一个人也难生活,寻找食物成了难题。只有群居,男女分工狩猎和采集才能维持生存。所以北京人采取了群居生活,这就是早期的原始社会。
教师:请问:他们用火做什么呢?
学生:烧烤食物
学生:驱赶野兽
学生:照明御寒
教师:思考我长得很像猿,却叫我北京人,你看我是人吗?
学生:你长得的确很像猿,但你手脚分工明显,还会使用天然火啦,最重要的是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了,所以你真的是人了!
教师: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北京人过群居生活,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决定的。
教师: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学生: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世界迄今所知发现的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学生: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课堂总结
本课我们除了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之外,后来我们通过考古我们又发现了蓝田人、丁村人等等很多的远古人遗址,因此我国成了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说明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是一方沃土,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四、课堂练习
1.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C)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考古发掘
D.学者推断
2.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A)
A.劳动
B.火的使用
C.直立行走
D.制造和使用工具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七年级历史教案11
一、内容及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中华文明之祖,指的是炎黄战蚩尤,“禅让”时代的尧、舜、禹,大禹治水。其核心是黄帝对人类的贡献,理解它关键就是要通过一些资料图片信息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是中华文明之祖的贡献。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文字图片资料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
二、目标及分析
1、目标:了解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掌握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分析: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掌握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禅让”的含义与实质,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七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什么叫“禅让”制,其中关键是教师提供历史资料,学生讲述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从中形成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四、教学条件支持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直观的了解掌握本课的历史知识。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他们究竟对中华民族有什么历史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 中华文明之祖 问题一:炎帝、黄帝和蚩尤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使学生了解炎帝、黄帝和蚩尤的基本史实和华夏族的形成。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教师补充一历史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1:炎帝、黄帝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见课本P11页)
问题2:“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1)炎,黄战蚩尤
(2)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3)地点:涿鹿
(4)交战双方:炎帝、黄帝部落同蚩尤部落
(5)性质:部落战争
(6)结果:炎黄部落打败蚩尤
问题3: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炎帝、黄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此后炎、黄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华夏族。
七年级历史教案1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
出示材料: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由学生讲“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通过图片说明唐朝农业生产情况)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重点讲解)
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提问: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
出示筒车图片,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和陶瓷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出示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总结其城市布局特点: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教案13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3)使用天然火。(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七年级历史教案14
教学目标
1、借助乡土历史——齐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善于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问题导学,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各国不断改革,是国富兵强的根本。
2、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2、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在山东,长在淄博,齐鲁大地,物产丰盈,人杰地灵。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
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
一、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根据材料答出王室衰微)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做一概括总结。
①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②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插入“管仲与齐桓公图”,问:你知道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吗?谈谈你对齐桓公的看法。)
③“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
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
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
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
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南方的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6、你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三、课堂小节: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七年级历史教案15
一、教学思路:
秦始皇是一个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的历史人物,在设计教学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本课教学,从感性的材料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变课堂形式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介绍中央三位大臣。利用绘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注重在新课理念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以及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记住秦朝的都城,统治者称号,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初步认识秦中央集权的基本内容。
(二)能力目标:会识别图片,会制作表格。通过合作学习,开拓视野,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初步分析相关历史资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初步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的内容: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本课地位:统一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本课重点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是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方法的训练比结果的获得还要重要。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承继和发展,对以后封建王朝产生重要影响。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不但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占据重要地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较浓,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喜欢接触与历史有关的课外知识,喜欢讨论,就所学的观点进行探讨和争论,思考问题时需要历史感性材料的支持。一部分学生受当代影视作品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准确表达或偏激的观点,需要在教学中澄清历史事实,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运用,一部分学生具备透过历史发现规律的可能,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多取决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程度。教师的课题应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带动作用。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
六、教具:
地图册、《战国七雄示意图》、秦始皇画像,奖品若干
教学时间:45分钟(1课时)
七、活动评价使用要求:
1、使用理由:教学目标的实施,关键在于课堂的利用效率,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设计往往达不到效果,问题就在于监督课堂的手段的缺乏,本堂课教学以小组、个人评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扩大教师的调控范围,让组长也负责,实施中应善于利用此表。让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小组评价使用要求: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参与活动,选出学生代表发言。相互交流,交他组评议,课后教师综合打分。
3、个人评价使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的各项教学要求的个人活动,配合小组内其他组员积极参与讨论,交组内成员进行评议。
八、学习过程:
(学生在社会课上对秦灭六国和秦始皇的史事已有所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活动。)
师:在第二主题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建议在事先画好的《战国形势》板图上填上七国的名字)。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今天,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我们以分小组的形式学习本课。
九、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出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师:同学们,这首诗的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生:师过渡:
对!正是这位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演绎了这场“扫六合”的恢宏历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千古一帝”,一起走近他所创建的大一统的帝国——秦朝。揭示课题:第12课——《秦朝的统一》。2、学习新课:师:(解释课题)什么是统一?就是在中国(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范围内)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今天我们就围绕“统一”,了解两个大的问题:秦王如何“完成统一”,同时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显示课件:“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字样)
师过渡:
首先进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一、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课件显示)师:“秦王扫六合”是怎么回事?生:
师:战国七雄指哪些国家?当年的七国都是威震四方,傲视群雄,为什么只有秦国能扫除六国,完成统一?
生:
师总结:从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以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用10年的时完成了统一霸业,定都咸阳。
(用多媒体展示秦灭六国的过程,同时教给学生谐音法记忆:韩赵魏亡楚咽气(燕、齐谐咽气)。
师:前221年。大家要把这个时间记住。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做“秦朝”了。秦的疆域也由一个方圆百里的诸侯国,发展为统治千里的大帝国,我们来看一下秦的疆域,找找它的南北四至。(出示秦朝疆域图,同时要求学生自画简图并记忆)
生看图回答并能自画简图。
师:秦王的统一战争,为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讨论: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p45,p65页材料多媒体,可以将此材料展示在多媒体上)
生讨论后发言。
师总结: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交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在重点词语下重点标记:顺应了,结束了,开创了。便于学生记住知识)
师:完成统一阶段我们需要记忆哪些知识呢?哪位同学总结一下?生回答。
师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朝完成统一后,如何巩固统一的问题便成为摆在嬴政面前十分棘手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秦王嬴政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师过渡:嬴政可谓卓越的政治家,他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来巩固政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千古一帝的具体做法。
二、巩固统一
1、政治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1)皇帝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师:秦王嬴政认为他的功绩“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便把前人最尊贵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并且指出秦国与秦王朝,秦王嬴政与秦始皇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时间的诸侯国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王朝。灭六国,称皇帝前称为秦王嬴政,称皇帝之后称为秦始皇。
师过渡:秦始皇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伴随着皇权制度的确立,秦始皇开启了全新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请
大家看书,秦朝的中央机关的设置情况如何?
生看书66页回答。师:经过考虑,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位,我们简称他们为“三公”。
(2)中央制度的建立(课件展示)
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师:“三公”分别管理什么?
生: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
师:他们都是秦朝中央政府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他们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其中,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师过渡:有人帮着秦始皇管理中央了,还需要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啊。秦始皇选择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3)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显示课件)
师: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征收赋税等。(请大家回忆我们以前讲过的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不足之处?与郡县制形成一种对比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从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大大削弱了。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中央郡在地方县里师展示(中央集权示意图)课件并解读:至此,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形成了,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谓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体现在皇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上,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
亭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充分执行中央的命令,一切服从于中央。
师:除了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的措施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由四个组通过讨论合作得出结论。
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经济组问题
情境资料:情景一:秦统一初“市场”上的情况:市场上有许多摊位,包括原齐、楚、燕、韩、赵、魏、秦各国人。其中有拿刀币的,有拿铲币的,有拿铜币的,有拿贝币的……好多摊主在交换中非常不方便,非常混乱。情景二:秦朝统一以后,在咸阳举行了一次“商贸会”,当时各地区的商人都来到咸阳。在“商贸会”上,由于各国度量不统一,在交换中出现许多差错。如买一尺布,到三个摊位就有三个尺度。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这种局面是否有利于秦的发展?如果你作为秦始皇,你该如何做?再设想一下,这样做秦朝的发展前景如何?(结合课本66页第二自然段和67页第一自然段)师: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那么,秦始皇对文化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巩固其统治的情况如何?我们来看:
思想文化组问题
史料记载一:秦统一前各诸侯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马”和“安”字,有七种写法。“马”和“安”字如此,别的字当然也如此。
大家思考:文字不统一,政府下达命令、公布事宜,各地人民都能看得懂吗?它有利于各地人民的交流吗?怎么解决呢?史料记载二: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了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以及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第二年,他发现有人暗中批评他,攻击他施行的新制度,便把有牵连的460多位儒生和方士活埋了。
思考问题: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如何看待它?
师: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焚书坑儒虽然一时巩固了统一,但是秦始皇这种暴虐的手段也激起了人们的普遍反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那么,秦始皇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巩固自己边疆的呢?
军事问题组
师:请大家带着下列问题看书,然后回答:1、秦是怎样巩固边疆,维护统一的?2、从地图找到长城的起止点?
3、你怎样看待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件事?
师:的确,长城的修建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它从一个方面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文化和力量。
小结:完成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措施简表。
师:本课我们了解了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秦始皇),探讨了他为实现和巩固统一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及其意义。,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前,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巩固统一:政治上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修筑长城。
师总结: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历第一次也是最伟大的一次统一。这次统一,不仅是地域的统合,而且在政治、思想、文化等褚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朝着统一大
【七年级历史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教案08-28
七年级历史教案11-10
七年级开元盛世的历史教案10-25
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20篇)09-23
七年级历史教案15篇09-02
七年级历史教案(15篇)09-02
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23篇)06-17
七年级历史教案《开元盛世》说课稿10-09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8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