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化学教案 正文
化学教学教案15篇完整版下载

2023-10-02 16:52:57 21好文网 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教学教案1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91aixue.c):

  [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课后记]

  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化学教学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使学生掌握好教材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任务

  1、理科选修班完成选修(4)的教学任务,文科选修班完成选修(1)的教学任务。

  2、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

  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电化学的基本原理。

  三、 教学措施

  1、尽快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多做学生工作,要经常找学生谈心。

  3、 改进教学方法,多采用讨论启发探究实验探讨等方法,活跃学生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4、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基础 。

  5、 多联系生活,如介绍一些实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燃料电池汽车,天然气汽车,高性能材料等提高学生的兴趣。

  6 、加强落实学生的学习,全批全改,个别学生还可采取面批。

  四、考试安排

  考试时间

  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10月4日 (第六周)

  期中考试 11月4日(第十周)

  第二次阶段性考试12月4日(第十四周)

  第三次阶段性考试1月2日 (第十八周)

  期未考试2月4日(第二十三周)

  五、教学进度

  章节 课 时周次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第1至2周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2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

  单元复习 3

  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2

  3至8周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第三节 化学平衡 8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

  单元复习 4

  第三章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2

  9至16周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4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6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4

  实验 中和滴定1

  单元复习 5

  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3

  17至20周

  第二节 化学电源2

  第三节 电解池5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2

  单元复习 4

  机动521周

  期末复习 22周

化学教学教案3

  参加教学比赛能让一个教师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反思公开课教学,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将是我今后教学中的宝贵财富。我有“三思”。一是“思得”,思考我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教学效果好,自我感觉较满意的环节。二是“思失”,思考我在教后感到缺憾,以期今后完善的环节。三是“思改”,希望通过有效的反思带来教学思维和方法的改进。通过本次比赛我有诸多>收获,也深深感到很多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

  一、通过准备赛教,促进我对教材有更深、更新的理解和体会,比如:《乙烯》一节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是讲三课时,而新课标要求一课时解决,这在以前是不理解的,但本次比赛严格要求适应新课程改革,在准备阶段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整合,重新理顺了教材的知识层次及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教材重点讲乙烯的目的是想举一例以及其他,我们只需在讲乙烯同时引导学生应用同系物、同系列理论类比迁移,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才能让学生探究式学习。这样教师讲解时就只需把乙烯“三性”讲清楚,时间也就可以压缩了。而烯烃的命名、同分异构等内容也完全由烷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等内容来引领。再比如:本节课概念多,而概念是学科思想的框架,那么讲解时就要分清主次,理顺逻辑关系,尽量分散讲解,以便学生理解,真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概念。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重点剖析加成反应的概念,用课件恰到好处地演示乙烯与溴单质加成的微观过程,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及时练习巩固,让学生获得有效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成功体验,之后就给出了聚合反应的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比较好理解,在学生体会后再根据定义看乙烯聚合的课件,利用直观思维理解聚合反应。顺势分析乙烯这样的小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再与加成反应嫁接起来,这样加聚反应这一难点得以突破。而且本次比赛过程中还有意外的收获:“生产”出了自己的教学产品,运用有趣的语言给学生总结出加聚反应的书写规律,不但好用而且与学生分享了教与学的快乐。

  二、关注学生联系生活

  在教材处理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关注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尽量体会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障碍,所以在学生做练习时不失时机的给于点拨,如:加成反应时断键在先,

  结合在后,加聚反应书写时空出左右空间等。而且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写、动眼看、动情读、动口改、动耳听、动脑思,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整堂课很好的落实了师生对话(讲、问),生本对话(读书),及文本与生活对话(用途)。水到渠成,学以至用。

  三、抓住载体德育渗透

  本次比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教材的德育点,以教材为德育载体,进行了环保教育、可持续发展及一分为二、普遍性寓于特殊性、量变引起质变等哲学思想的渗透。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启迪。

  四、不足

  1、本次课学生不熟悉,尽管一再调动,师生关系仍不是那么自然和亲近,课堂上问学生有没有问题时,学生不能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师生间没能彰显“心有灵犀”的默契。

  2、时间关系,学生练习做的少,没出现讨论问题的最高潮,结尾也比较仓促。

化学教学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教学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品

  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第二章碱金属

  [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第一节钠

  [学生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细观察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用刀切,说明钠的硬度小)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密度导电性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实验。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

  [学生实验]观察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纯净的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

  [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体)

  [思考]一块钠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改变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观察现象是否同上。

  [学生实验]切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钠首先融化成球状,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现象分析]钠融化成球状说明什么?(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Na2O2)。

  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思考]根据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条件,分析比较Na2O与Na2O2的稳定性。

  [结论]Na2O2比Na2O稳定。

  [讲解]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

  [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过渡]钠在空气里很容易燃烧,如果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

  [实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注意钠块只要绿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浮、熔、游、红)。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

  [学生讨论及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

  [板书]2.钠与水反应

  [讲解]由Na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a与H2O反应生成了碱,那么,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教师]由实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了H2。

  [板书]2Na+2H2O====2NaOH+H2↑

  [投影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讨论,并参阅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有哪些用途?

  [板书]二、钠的存在及用途

  [学生回答,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的用途

  a.制过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制稀有金属如Ti、Ta、Ni等

  d.制高压钠灯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布置作业]1.钠能否和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出理由。

  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

  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

化学教学教案5

  一. 教学内容:有机物专题

  二. 教学目标:

  有机反应类型及特征

  重点:有机物间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说明:

  1、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其产物一般为两种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有: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醇、羧酸和酯等,有时在题目中也会出现一些反应,符合取代反应的特征,也应归纳为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物质的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氧双键等,可以加成的物质有:H2、X2、HX、H2O和HCN等,极性分子和不对称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时,应遵循马氏规则,即带负电荷部分总是加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在信息题中,往往还考虑醛与醛之间的加成反应生成羟醛类物质。

  3、消去反应:有机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物质(如:HX、H2O等)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如卤代烃和醇。

  4、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有机物反应中,有机物加氧去氢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氢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如:有机物的燃烧;烯、炔等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的物质被酸性KMnO4等强氧化剂氧化;烯烃、醇、醛的催化氧化、烷烃的催化氧化生成酸等.都属于有机物的氧化反应.而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与氢气的加成反应都可以看成是还原反应.

  5、聚合反应:聚合反应也可以分为两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小分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按照其反应特征及产物类型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加聚反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化合物通过加成反应互相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其产物中只有高聚物,无其他小分子物质,但生成的高聚物由于n值不同,所以一般为混合物,加聚反应的单体一般为烯烃、炔烃(二烯烃)、醛等含有不饱和双键或叁键的物质.缩聚反应是单体间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物质,这种反应的特点是生成的链节的组成与单体的组成略有不同,常见的缩聚反应有:生成聚酯的酯缩聚、生成蛋白质的肽缩聚、酚醛缩聚等.

  6、显色反应:某些有机物跟某些试剂作用而产生特征颜色,如: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淀粉与碘显蓝色;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等.

  7、裂化:多碳原子的烷烃在高温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从而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三)有机合成路线的推导:

  一般有三种:一是“直推法”;二是“反推法”;三是“直推法”和“逆推法”相结合的。比较常用的是“逆推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官能团的引入与消去。醛基还原(也可称为与氢气加成)可得到醇羟基,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烯烃,烯烃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则形成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反应类型有:加成(还原)、消去、加聚等反应类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因此,在解题时要围绕结构不同加以分析。(1)问中1 mol甲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说明有两个羟基(醇羟基或羧酸羟基),又因为甲还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原结构中含有一个醇羟基和一个羧酸羟基,则结构简式为:CH2(OH)CH2COOH;若甲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说明甲中含有醛基,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

  (2)乙分子中所有同类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且不与金属Na反应,说明乙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都是等效的,且没有羟基的存在。具有对称性。故结构为:

  (3)丙分子中碳与氧分别有两种化学环境,氢的化学环境相同,说明氢原子呈对称结构,而碳和氧原子则有两种排列方式,三个氧原子有两种排列方式,则必有一种是C=O双键,另一种为碳氧单键。由此可得结构为:< style='width:75pt; >

  这种材料可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合成路线

  (1)①该同分异构体的苯环上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上都连有取代基。

  ②该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

  答案:

  【模拟】

  1、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2、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

  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 5、应用纳米新材料能给人民币进行杀菌、消毒。我国纳米专家王雪平发明的“WXP复合纳米材料”的主要化学成份是氨基二氯代戊二醛的含硅衍,它能保持长期杀菌作用。有鉴于此,35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加快将此新技术应用到人民币制造中去。若戊二醛是直链的,请你根据所学的推断沸点不同的氨基二氯代戊二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 )

  A、4种 B、5 种 C、6种 D、8种

  6、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C、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 D、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H2O”

  7、在由5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8、按反应特征与产物的结构关系,有机反应大致可分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三种,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C6H5CH2Cl NaCN ?D→ C6H5CH2CN NaCl

  B、C6H5Li CO2 ?D→ C6H5COOLi

  C、CH3CH2CHO+HCN ?D&rarr 高中地理; CH3CH2CH(CN)OH

  D、CH3COOH C2H5OH ?D→ CH3COOC2H5+H2O

  9、环丙烷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而环己烷因碳原子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有两种空间异构体(如图)a为船式,b为椅式的结构,当环己烷的不同碳原子上连有两个重氢(D)原子时,包括重氢在六个碳环上位置不同与空间异构在内的异构体共有( )

  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 )

  A、6mol;1mol B、5mol;1mol

  C、6mol;2mol D、5mol;2mol

  11、据最近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半胱氨酸,属于a-氨基酸

  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

  C、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

  D、HS?D ?D ?D 可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

  12、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它易溶于有机溶剂

  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13、我国科学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叶绿素的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

  C、叶绿素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

  14、将 和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II、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 ,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 。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______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_____ 中。

  16、在有机物分子中,若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该碳原子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以*C表示。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

  (1)下列分子中,没有光学活性的是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乳酸 ?DCHOH?D ?DCHOH?DCHOH?D ?DCHO

  D、核糖 ,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多羟基醛,且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异构体有数种,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并标出手性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①R?D ?D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

  (4)有机物 的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18、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一对共用电子对。

  试回答:

  (1)分子式为CnH2n 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有电子对数为 _。

  (2)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 ___ __。

  (3)Cx可看做是烃减氢后的产物,若某物质分子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60,则符合该条件的碳单质的分子式为 ;符合该条件的单烯烃的分子式为 。

  (4)目前,化学家们已经找到十余种富勒烯家族的Cx,它们分子结构中都有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构成的封闭的凸多面体,C60就是其中的一种富勒烯,其结构如图所示。第(3)小题中的Cx也是其中一种富勒烯,则第(3)小题Cx结构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 。(提示:欧拉定理:顶点数 面数-棱数=2)

  19、软性隐形眼镜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超薄镜片,其合成路线可以是:

  已知⑴ 2CH3CHO 2H2O

  ②控制甲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 带走过多热量,难以保证反应所需温度 反应放热太少,不能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3) b a 冰水

  16、

  (1)B;C

  (2)A、B、E

  17、

  (3)6 (4)不是

  18、(1)碳成键电子数有4个,所有碳成键电子总数减去与氢成键的电子数,剩余的电子数为碳碳成键的电子数:

  (2)同理可计算: ,C80;

  又因单烯烃的通式为 ,

  单烯烃的分子式为C160H320

  (4)设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分别为

  解之得

  19、

  ⑴CH2=CHCH3 (CH3)2C(OH)COOH

  ⑵氧化 消去

  ⑶CH2ClCH2Cl+2H2O HOCH2CH2OH CH2=C(CH3)COOH CH2=C(CH3)COOCH2CH2OH H2O

化学教学教案6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下面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了20xx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供广大教师参考!

  高中是人们终身学习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而化学又是高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决定因素之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不胜枚举,且各有所长,各显神通。其中,教学反思便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对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意义、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一、教学反思的定义和意义

  1、教学反思的定义

  反思,即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的内化过程,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教学反思的意义

  通过反思,可以使人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进行广泛深入地思考和选择。通过反思,能使人发现自己和他人原有认识的错误和不足,从而从旧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迅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反思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认识,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及获得结论。反思可以提高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深入反思,积极探索

  和改进教学实践,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1)促进教师全面思考,提升教学高度,明确教学方向

  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具体、细致地回忆在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细致、全面的认识,这就为深入全面思考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又提升了思考的理性高度,从而进

  一步明确教学方向。

  (2)促使教师深入学习,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教师的必然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找出解决的办法。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促使教师深入持久地学习,并将自己的思考与与相关的教学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升教师理性性认识,积累教学经验,增强发展后劲

  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对典型事例和思考留下深刻的记忆,并逐步积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之成为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师,为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新形势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在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不仅要对采取了哪些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教学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教师的观念必须从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转变,即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的化学教学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不仅要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化学教学目的更明确,传授给学生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

  2、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较大,且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高中化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以较大的选择空间。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首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挖掘各自的潜能,制订各自的化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化学课程模块。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选择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有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利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如钠与水反应、喷泉实验等,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的主导动机。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教师还应以良好的形象、幽默大方的举止、生动准确的讲授、真诚的关心和鼓励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的情感因素,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和创新意识。

  4、拓宽学生的视野

  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材料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同时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5、明确教学目标

  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科学地、合理地组织教学,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讲解一定要细腻、透彻,例题训练一定要到位、深入。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要克服满堂灌的方法,创设化学情景和展示思维过程的情境,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发挥想象的空间,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6、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已具备的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技能,以及学校所现有可利用的教学条件等因素。如: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哪些资源、如何利用课程资源、课程教学目标与资源应如何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怎样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等。并充分利用学校和校外的图书馆并加强与校外的化工企业等的联系,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走出课堂,走向实际生活。这样设计才有可能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学过程的课堂效果才更有可预见性。

化学教学教案7

  元素符号是根据其拉丁文名称确定的。那么,元素的名称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一般来说,元素的名称是由其发现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命名的,然后由国际组织[现在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予以确认。元素的发现者在给元素命名时,往往赋予其一定的含义。了解元素命名时所赋予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在元素的命名中,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位科学家,有的是为了纪念发现者的祖国或发现地,有的是以星球或神话人物来命名,而更多的是以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命名的。例如,第1号元素氢(H)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命名的,氢的法语为“hdrgene”。改词源自希腊语中的hdr(意为“水”)和后缀gene(意为“产生”),因此,hdrgene原意为“会产生水的东西”;第2号元素氦(He),原意是指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由于该元素最先是从太阳的光谱中发现的,寓意“太阳元素”;第84号元素钋(P)是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而命名的;而许多人造元素的命名则是为了纪念已故的著名科学家,如人们把第99号元素命名为锿(Es)以纪念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元素名称的来历多种多样,几乎每一种元素名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如果能深入地了解元素名称的来龙去脉,你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元素的发现史,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那么,元素的中文名称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19世纪末,我国化学家徐寿在翻译《化学鉴原》时采取了根据英文第一音节直接音译的方法对元素进行命名。其中有一小部分元素采用我国古代原有的汉字,如金、银、铜、铁、锡、铅等,而大多数是后来专门创造的新字。在常温下,凡是气态的非金属元素的名称都有“气”字头,如氢、氦、氮、氧等;凡是固态的金属,都有“钅”旁,如铝、铜、铁、铅等。金属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只有汞一种,故从“氵”旁;凡是固态的非金属,都有“石”字旁,如硅、硫、磷。碘等。因此,只要记住了元素的中文名称,根据上述规律,就很容易知道该元素的种及其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在初学化学元素时,这不失为一种有用的经验。

  另外,所有元素的中文名称均用一个汉字表示、像“水银”“白金”“硫黄”等只是元素汞、铂、硫的俗称而已。

化学教学教案8

  【学海导航】

  1、了解物质的聚集状态以及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3、理解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法】

  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课前、课后多看书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学习过程】

  〖问题创设1〗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宜被压缩。

  为什么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某些性质存在差异?与这些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何联系?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结构和性质

  通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表1—3:

  物质的聚集状态微观结构微粒的运动方式宏观性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问题创设2〗通过前面学习,知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那么,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思考,并通过计算填表1—4:

  物质摩尔质量/g·mol—1密度1mol物质的体积

  Al 26.98 2.70g·cm—3

  Fe 55.85 7.86 g·cm—3

  H2O 18.02 00.998 g·cm—3

  C2H5OH 46.07 0.789 g·cm—3

  H2 2.016 0.0899 g·cm—3

  N2 28.02 1.25 g·cm—3

  CO 28.01 1.25 g·cm—3

  二、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因素:

  ①条件(温度、压强);

  ②微粒数目多少;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微粒间的距离等。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时:

  (1)1moL固体或液体体积;

  由于,所以体积。

  (2)(1)1moL气体体积;

  而气体,所以。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将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 "表示。

  2、注意点:①研究对象为气体;②单位;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3、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n)三者关系:

  【例1】13。0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最多可收集到多少体积(标状)的氢气?

  【练习1】计算在标况下,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才能生成18g水。

  〖思考〗

  使用22。4 L·mol—l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22.4L。

  (2)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3)1molCO2和lmolCO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所占的体积也相同。

  (4)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L。

  (5)1molH2在20℃时体积一定大于22.4L。

  (6)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约是22.4L。

  (7)当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高一()班姓名学号成绩

  【达标训练】可不要做错噢!

  1、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2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2、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A、8.4L B、11.2L C、14.0L D、16.8L

  3、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4g N2和32g O2 B、34g NH3和4g H2

  C、2L CO2和2L H2O D、11。2L O2和0。5mol O2

  4、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5、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一氧化氮NO,另一个盛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D、质量

  6、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A、64g B、64 C、64g/mol D、32g/mol

  7、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物质的量C、质子数D、体积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物质聚集状态教案

  D、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9、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D、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1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

  12、氢气、氧气、氮气各10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将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1。26g混合物。将此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放出1。344L(标准状况)氢气。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则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14、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奥赛链接】普通班可不做,重点班必做

  13、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16∶15

  14、(1)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kg二氧化碳,呼出49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_____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_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__________L的氧气,合____________个氧分子。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 3O2(气)= XO2(气)+ 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化学教学教案9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

  ⑴把时间留给学生;

  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

  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

  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

  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

  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

  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教案10

  一、课标要求: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二、 考试说明:(与课标要求一致)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课标解读:(教学目标)

  1、依据导学案的预习内容,自主学习醇的概述介绍,了解醇的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依据烷烃的命名规则,能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

  2、通过小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掌握根据结构分析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分析醇的结构,知道其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键和氢氧键的断裂,并能分析出发生反应类型与对应化学键的断裂关系。

  3、根据醇的结构特点,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回忆以前学习的醇的相关性质,整理归类反应类型。

  4、结合前面的学习,认识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5、结合甲醇、乙醇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了解醇对环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体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

  课标评价:

  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出5个教学任务,但5个任务不是均等的,从课标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醇的化学性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侧重醇的化学性质的探讨,设计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醇反应的断键规律,并加强对应练习,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对于其他几个教学目标要求知道的层次,能够说出常见几种醇的结构、物理性质、用的即可。

  历年考试试题评价:

  几乎每年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都体现了乙醇的知识,重点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与金属钠、与羧酸的酯化反应、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具体体现:

  (1)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20xx(山东省)

  4.若从溴水中把溴萃取出来,可选用的萃取剂是

  A.水 B.无水酒精 C.四氯化碳 D.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B选项考察乙醇的物理性质:溶解性。

  22.(8分)现有下列四种有机物:

  ①CH3CH2Br ② CH3CH2OH ③ CH3CHO ④

  (1)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2)②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考察乙醇的的化学性质:消去反应。

  20xx(山东省)

  6.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

  A.乙醇 B.乙酸

  C.水 D.苯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钠的反应

  23.(9分)乳酸是酸奶的成分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利用乳酸可以合成多种具有生物兼容性和环保型的高分子材料。乳酸已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以下是采用化学方法对乳酸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请根据乳酸的性质和上述信息填写以下空白:

  (1) 写出乳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写出乳酸与浓硫酸共热生成C6H8O4的化学方程式:

  ;

  (3)(II)的反应类型是 。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2)高考试题:

  20xx(山东卷)

  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链有机物,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B→I的反应类型为 。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 。

  (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结构简式为 。

  (4)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羧酸反应酯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

  (20xx山东卷)

  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D不与NaHC溶液反应,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

  (2)写出A生成B和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产,鉴别I和J的试剂为_____。

  (4)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制得,写出K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五、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交流认识醇与酚的区别,能够列出几种常见的醇的结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2、通过教材介绍、表格分析,总结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知道氢键以及影响结果。

  3、通过知识回顾,结合分析醇的结构特点掌握醇的化学性质,能够熟练写出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4、结合资料介绍和生活实际了解醇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六、教材分析:

  (一)教材位置:

  本节在有机反应类型及反应规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根据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推测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和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推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让他们用演绎法学习醇的性质并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处理:

  基于醇与酚的区别以及几种常见的醇的性质和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独立完成,所以此环节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来完成,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对于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回顾乙醇的化学性质推测醇的化学性质,从断键的角度推测产物,从而总结出醇消去、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

  (三)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

  编排的位置:

  两个版本都是在介绍了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的基础上引入的,都是把醇作为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代表物进行介绍的,呈现的位置基本相同。

  知识上的比较:

  人教版对于醇的介绍从整体上分析比鲁科版相对简单,具体体现:

  1、几种常见醇:人教版主要介绍了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共性之处,对于甲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没有介绍。

  2、饱和一元醇:两个版本都对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沸点以及水溶性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但两个版本的切入点不同,鲁科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3、醇的化学性质:两个版本都介绍了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但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同,人教版注重实验的探究作用,对于醇分子间脱水的反应只是在资料卡片上出现,鲁科版则注重从官能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断键上分析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结论:通过两个版本的比较,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重点知识):

  1、乙二醇与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水溶性的规律、沸点的规律

  3、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的反应以及醇的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的规律。

  七、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内容及前面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已经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从结构上简单区分醇和酚,但是从结构上对性质进行推测方面的能力还不太熟练,尤其对断键位置与反应类型间的关系上不能很熟练区分。

  八、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醇的结构推测醇的性质,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九、教学策略:

  课前准备:(学案导学)

  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填写课前学案,知道乙二醇、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能够推出饱和一元醇的通式,并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水溶性的规律;根据已有知识和教材资料总结醇的化学性质,能够写出乙醇与金属钠、浓氢溴酸的取代反应、乙醇的消去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课堂探究:(交流、检测、讲解、练习相结合)

  通过小组交流之后进行课堂提问或小测的方式检查预习作业,并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和补充,对于醇的化学性质从官能团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对于有机物性质的重要性,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同时由乙醇的性质引导学生分别探讨1-丙醇或2-丙醇的性质,知识得到提升;结合对应训练巩固本节知识,体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十、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醇的化学性质,课堂上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安排在几种醇的介绍以及饱和一元醇的讨论上,这样势必会影响到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造成前松后紧,重点知识模糊不清。

  2、注意课本知识的整合:课本上是从吸引电子能力的强弱角度入手分析醇的结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分析,可以把此环节变为知识的总结来处理,学生掌握了醇的反应之后,再来看键的极性以及断键就更好理解了。

化学教学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从本节课题开始,学生将从以往的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对奇妙的微观世界有所了解。从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存在开始,逐步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在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而坐在教室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的气味)及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多媒体,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课堂教学中通过浓氨水的扩散对比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对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通过用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延伸到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向车胎里打气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确认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教材中还设计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后期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在初二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从化学角度讲解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特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四、教学课时与教学准备:

  1、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准备:红墨水、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酒精、量筒、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

  五、教学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七、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教室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为什么全教室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剂的气味?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高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

  2、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追问]:我已经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了,为什么现在仍有清新的气味?

  [经过讨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讲解]: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但空气清新剂的清香仍然存在,说明构成空气清新剂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却真实存在的。

  [PPT投影]:

  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2)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3)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看见,但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介绍]: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PPT投影]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活动探究]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中扩散。

  [追问]:为什么红墨水能在水中扩散?为什么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率快?

  [演示实验]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同时播放实验过程及微观过程)

  [PPT投影]:

  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吗?

  [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正确吗?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

  1、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是否等于200mL。

  2、用酒精温度计,体温表分别测出水温和体温,观察表上数值变化情况。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上述问题。

  [PPT投影]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提出问题]: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

  通电

  H2O

  H2+O

  2[板书PPT投影]

  (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彼此之间有间隔

  3、总是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联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

  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矫正总结]

  [巩固训练]练习册本节选择题部分。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九、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

  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1、解释有关常见现象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十、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原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后进一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有实物展示、实验演示、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投影相互有机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但要注意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验与活动探究均采取对比方法,如红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浓氨水分子扩散实验采取氨水直接滴入酚酞溶液与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进行对比,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3、将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院子里的桂花香,食堂里的饭菜香等,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4、从微观角度认识和区别物质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仍是师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教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目标

  使掌握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

  使学生掌握多步反应的计算。

  目标

  通过计算,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生科学生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原料浪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计算。在介绍了有

  关化学方程式的最基本的计算,在介绍了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节据大纲要求又介绍了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到此,除有关燃烧热的计算外,在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已基本介绍完。

  把化学计算单独编成一节,在以前学过的关化学方程式基本计算的基础上,将计算相对集中编排,并进一步讨论有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一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也有利于过去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此外,还注意联系生产实际和联系学过的化学计算知识。如在选择例题时,尽量选择生产中的实际反应事例,说明化学计算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能认识到化学计算的重要性。在例题的分析中,给出了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有些例题,从题目中已知量的给出到解题过程,都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为基础,来介绍新的化学计算知识,使学生在新的计算的同时,复习学过的知识。

  本节作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一个集中讨论,重点是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难点是多步反应计算中反应物与最终产物间量关系式的确定。

  教法建议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高一计算部分的延续。因此本节的教学应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本节两种计算的特点,帮助学生找规律,得出方法,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

化学教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

  由海水燃烧的故事引课。

  二、探究新知:

  (一)水的生成

  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表格

  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教师小结:

  上面表格中主要体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学生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

  教师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2、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 教师总结: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氢气燃烧实验: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氢气燃烧的现象:

  (1)产生淡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有水滴产生

  思考: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发生了什么变化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点燃

  C 写出文字表达式:

  教师:我们知道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就会思考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会分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一试。

  (二)、水的分解。

  演示实验,教师接通直流电源,演示水的分解实验。同时观看水电解的录像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介绍水电解器,并强调:

  (1)是直流电源。

  (2)水中可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问:两电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1页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让学生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氧气。为下一步的验证作铺垫。)

  讨论: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检验氢气、氧气最佳。

  验证实验: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

  中产生的气体。

  学生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小结:水电解巧记忆:

  给水通上直流电,两级均有气泡现,正氧负氢一比二,助燃可燃来检验。

  【 或者:正氧负氢、氢二氧一(V ) 】

  思考:

  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c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播放:水分子分解的flash 。

  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体会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而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讨论:通过水的分解实验以及水的分解微观示意图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教师总结:1通过水的生成以及水的分解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揭秘:海水燃烧的秘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发表一下的看法:

  1、我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有哪些困惑呢?

  让学生经过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预设可能有: 1、为什么水的化学符号为H 2O

  让学生知道在下面即将学习的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以得到解决。

  2、为什么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

  (1)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2)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而氢气没有与电极反应。 致使氧气的量减少,所以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五、随堂检测:

  1、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的A为 极,B为 极,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 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用 检验;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 .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 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

  C. 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生成

  二、水的分解

  1氢气的物理性质 1 现象 2检验氢气的纯度 2检验 3 氢气的可燃性 3表达式: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教学教案14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三、预学设计

  在预习的基础上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1)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2)预习“联想与启示”,试着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那么不同的原子(如氢原子和氧原子)有什么差异呢?上述问题的答案要从原子的内部去寻找,这就涉及到又一个新的问题:微粒—原子能不能分成更小的微粒?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假设。

  思考假设:我想:原子是一个实心球。原子象一个乒乓球。原子象一个气球。原子是一个空心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求知欲讲述:在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结合联想和启示,播放α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交流讨论:大多数的α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一穿而过。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存在。有极少部分粒子反弹回去,说明运动中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这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因为核很小,所以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去。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问:金属是否带电? 构成金属的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原子不带电呢?思考回答阅读:P67—P68及拓展视野多媒体演示:原子内部结构交流讨论: 原子的结构结论: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利用模型学习物质结构总结:盘点收获回忆、总结、发言形成原子的结构练习:看屏幕,做练习学以致用。

化学教学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必修模块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摸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苯就是几种典型代表物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必修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对 学生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它是对中学阶段烃类成键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三、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 通过苯与溴、浓硝酸等反应,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显地表现出科学解释必须与实验证据、自然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精神;

  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的意义,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 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以化学史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法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20xx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

  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在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时,采用的是“抛锚式教学”。

  本节课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设置了八个学习任务,将一个完整的发现苯、认识苯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运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历 “苯的发现之旅”,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训练科学方法。本课采用化学史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证实(或发展)串联起来,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设计教学程序。从发展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角度出发,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C6H6可能的链烃结构简式,然后设计实验否定苯具有链式结构,从而发现并明确问题。再通过介绍凯库勒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从运用假说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六、教学信息技术

  依据心理学知识,人类获取的信息80%来源于视觉,多种感觉协调运用时,获取的信息量就更大。因此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与板书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信息刺激力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信息。

  教具:苯分子结构模型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装置及其药品。

【化学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教案11-13

化学水教学教案03-04

化学教师教学设计教案08-29

高一化学教学教案09-28

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01-21

[中学化学]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教学01-20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01-21

九年级化学教案《化学肥料》教学设计10-04

化学教案-化学式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