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地理教案 正文
高三地理教案范本大全

2023-10-02 16:54:14 21好文网 地理教案

高三地理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地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地理教案1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2)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3)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学生基础分析]

  (1)学生对太平洋岛国的迁移、南极企鹅的生存问题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概念和跨度还不够。

  (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够完整,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说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举例说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②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③通过阅读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中模拟曲线(灰色)和实际气温变化曲线(红色)的不重合,得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原因起了加剧的作用。

  ④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②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③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④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重难点突破]

  1、通过阅读图表归纳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的周期和特点。

  2、结合“水循环”知识和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出气候变化的缓解对策、适应对策和根本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展示资料,设疑导入]

  (投影)珠峰、岛国图瓦卢美丽海岸线、企鹅照片

  1、据新华社沈阳2003年9月14日电(记者张玫、沈科)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

  2、2004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3、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全球气候变暖”——这不是一个新名词,是大家似是而非知道的,现在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有把“全球气候变化”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的意愿。

  [问题探究1]:是否自地球诞生以来全球气温就在不断上升呢?

  展示资料:据资料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着许多热带和-带动植物。热带标准动物——大象几乎随处可见。因此,当时得河南省称为豫州,“豫”字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直到现在,河南省仍简称“豫”。

  展示图片:重庆梁平县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址

  展示资料:我国楼兰文化消失的原因有:

  ①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楼兰人的迁移,降水的减少;

  ②政治军事的原因:当地有古罗马军队的遗民;

  ③地质原因:楼兰的汲水河流的上游因为地震的原因而形成了两个湖泊,造成下游来水的减少。

  得出结论:在漫长的年代中,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有个时期缓慢地变暖或变冷;有个时期缓慢地变干或变湿,这种变化称为气候变迁。

  教师讲解:二十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的气候类型,可以看作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地理事物与现象,该事物或现象与其认知产生了冲突,激起学生寻找地理规律的认知-。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一步:展示图片和资料

  展示图片:①庐山山顶的“飞来石”;

  ②热带地区的冰川遗迹;

  ③U型谷与V型谷。

  资料:在地球历,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川时期,这三次大冰川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三亿年左右。在两次大冰川期之间是间冰期。大冰川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则较温和。在间冰期里气候也是波浪式发展变化的。

  (一)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的气候变化,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建议:大家在以后的旅行或者游览路途中也会发现一些可以证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例子哦。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给别的游客当导游来解说了。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非常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以展示生动灵活的资料和直观典型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的难点。

  第二步:

  提问:我们发现现在我们全球的气候是处在比较温暖的间冰期。是否处在间冰期的话全球气温就在不停的上升趋势中呢?导致了现在所谓的“温室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图2.25“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及右边的小字部分,归纳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

  (二)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的气候变化,气候仍然是波动的,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呈波动上升趋势。

  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对世界人类的文化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示图片:历,北方牧民因气候变冷而周期性南迁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比较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结合历史事件,并展示生动灵活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能解释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

  读图分析:气温变化曲线说明了气候不断变化的事实。再请大家看图2.26,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能力

  [过渡]:从时间上看,这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地区也是不同的。

  使得学生初步建立地理时空跨度大、时空变化复杂的思维。

  第五步:

  请大家观察P50“活动”中的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①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

  ②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③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通过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掌握并巩固读图的方法:先读图例或者坐标,然后分析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的作用(工业革命之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在不断增加,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加剧)。

高三地理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湿地的概念、特点以及湿地减少的原因。

  2.通过案例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课前预习】

  1.________和森林、草地一样都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号称_________,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_____位。

  2.湿地的生态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湿地

  1.湿地的概念:掌握世界《湿地公约》中的湿地定义。

  (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面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

  10%左右,位居亚洲第_________位,世界第___________位。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分布: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时间漫长):

  人为原因(时间短暂):

  2.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产生的影响:

  【问题探究】

  1. 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2. 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3. 中亚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4. 中国西部湿地比较少的原因:

  5.保护湿地措施有哪些?

  【归纳总结】

  对围湖造田问题的认识分两方面:

  【课堂反馈】

  美航空航天局拍摄的照片显示,由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共同哺育的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面积剧减为20xx km2,仅为原来的10%,由于兴修水利使湿地锐减,目前,湿地中至少已有40种水禽和哺乳动物消失,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数目也锐减。

  16. 关于伊拉克沼泽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A.沼泽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多,水分充足,透气性好,肥力高 ?

  B.保护好沼泽对伊拉克的最大益处是保持了其生物多样性 ?

  C.伊拉克的湿地就是沼泽?

  D.伊拉克沼泽地减少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中东地区 ?

  17. 我国西北地区湿地人为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开发导致地表水的大量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

  B.大量排放生活污水,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

  C.在沼泽区开挖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破坏了自然生态?

  D.人类活动超量利用水资源,导致生态用水不足 ?

  18.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湖泊面积大大缩减的主要原因是

  A.盲目围湖造田

  B. 环境污染导致内部富营养化加剧

  C.引水灌溉

  D.河流截流改向

高三地理教案3

  【知识体系和要点】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延续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人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2.人口数量与环境

  (l)人口数量的变化

  (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原始社会:人口少,影响小

  农业社会: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工业社会:人口激增,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生活排污量增多,污染环境;生产扩大、污染扩大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主要原因不只是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不重视保护环境等原因造成

  3.环境人口容量

  (l)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4.人口素质与环境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的概念: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着特殊的影响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规和发展观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5.人口迁移与环境

  (l)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涉及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拉力一个地区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一个地区排斥人口迁移的因素

  (3)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①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们为了寻找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工业社会,为了寻找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

  ②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有积极意义,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6.中国人口迁移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一:黄河中下游平原

  迁移方向:从秦汉开始人口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

  原因: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特点: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阶段: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回升时期

  方向: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

  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

  (3)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当前位置:首页>高中>高三>高三地理>高三地理教案

  高三地理教案人口与环境

  20xx-03-2209:17:45字体放大:大中小

  (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人类与环境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人口压力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可再生资源超过其再生能力、不合理开发引起生态破坏

  非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开发加速其枯竭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3.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崇拜自然:采猎文明时期一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作用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一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时期一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内涵:生态待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①实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②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不仅包括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

  ③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l)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可持续发展的萌芽

  改革开放的成就: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1%的人口

  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4年3月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三)人种、民族、语言

  1.人种及其分布

  白种人:白皮肤、蓝眼睛、高鼻梁、薄嘴唇、卷头发。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西亚、北非及印度,人数最多,分布最广

  黄种人:黄皮肤、黑眼睛、直头发、体毛中等。东亚、东南亚,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爱斯基摩人)

  黑种人:黑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厚嘴唇,卷头发。撒哈拉以南非洲及美国

  2.中国民族

  构成:汉族占92%

  少数民族:55个,占8%,超过400万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满、土家。人数最多的是壮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世界语言

  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六种语言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其中汉语使用最多,主要在中国、东南亚。英语使用最广(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高三地理教案4

  本文题目:高三地理教案: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

  【课前预习】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

  主要污染物 主要来源 危害

  碳氧化合物,主要指CO

  氮氧化合物,NO和NO2

  碳氢化合物

  氯氟烃化合物

  颗粒物

  硫氧化物(SO2)

  【问题探究】

  1、大气污染的定义:

  2.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

  3.为什么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北京为例)?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的形成条件?危害和措施?

  我国酸雨的地区分布规律?

  【归纳总结】

  一.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

  ⑵气象条件:

  ⑶地形:

  二.地方性大气污染事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

  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弊:(见课本)

  2.成因

  3.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措施:

  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㈠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________的降水;PH值小于___________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和 ,分别形成 型酸雨和 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危害: ①

  ②

  ③

  ④

  5、我国酸雨类型以 为主,原因

  6、图2.18,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______________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是大气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2、措施:

  【课堂反馈】

  1.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读有效率的污染成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污染成本由_______与__________构成。

  (2)为达到最大的利润,企业往往会提高_____________ ,降低______________,此时会出现比较高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理想的排放水平和治理水平是在图中的_____点,此时_______ 成本与________成本相等,____________最低。

高三地理教案5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在新的高考形式下,高三地理怎么去教,学生怎么样去学?尤其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怎样去教与学?怎样让学生少做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在未来高考中取得成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后将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研究 20xx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注重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解决问题也好,创新也好,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没有知识的备考,只能是空想。另外地理的知识点很多,没有头绪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争对这个现象,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在高三上学期基本完成一轮基础知识的基本梳理,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虑这些学生已有了知识,但是掌握的又不够牢固,为了避免“炒剩饭”,又要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决定在复习中,以专题为主干,而又比专题复习要详细,这样进一步巩固知识,又避免重复复习。

  (三)开拓创新,提高学生能力 我们在回归课本,狠抓“三基”的同时,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进行大胆舍弃,同时在练习中补充一些有新意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组合,对课本知识进行挖掘、引申,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培优补差,加强辅导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尖子生辅导,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得到一定提高。对于后进生,我们一对一耐心地进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辅导,提高学习积极性,寻找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

  (五)培养非智力因素

  关心学生,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高三地理教案6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知道主要石化燃料的分布概况。

  3。结合实例,了解化石燃料开发和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4。结合实例,说明合理利用石化燃料的主要措施。

  5。了解能源多元化的意义,和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课前预习】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化石燃料的定义:

  2。能源分类:

  产生的方式:

  按形成和来源:

  按利用时间长短:

  按性质:

  ㈠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的分布:北半球_____于南半球

  2。煤带:世界—————————欧亚大陆煤带: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英国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南半球的煤炭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_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三省区的储量最多,

  南方除_______外,均严重缺煤。

  3。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主要油田分布区

  世界 东半球 ___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西半球

  中国 东部

  西部

  ㈡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_______

  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原因:______________),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_____。

  二、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1。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由______时代逐渐过渡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时代。

  2。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今后世界能源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消费结构:是指消费的各类能源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 为主,占___%左右,而世界能源消费以_____、_____为主,占____左右,煤炭只占____%左右。

  【问题探究】

  1。思考: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2。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炭为例

  过程 影响

  开采

  运输与存放

  利用

  3。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归纳总结】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二、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课堂反馈】

  1。下表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1,回答l~3题。

  国家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

  ① 13。2 14。22 69。6 21。5 2。2 6。7

  ② 30。7 3。73 24。9 39。7 25。7 9。7

  ③ 7。1 1。89 17。7 51。1 12。5 18。7

  ④ 8。5 30。7 17。3 20。6 55。3 6。8

  (1)上表数据表明( )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3)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高三地理教案7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明确固体废弃物是如何成为大气、水、土壤的环境污染源的,明确固体废弃物通

  过上述途径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2.通过观察活动,分析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树立垃圾分类减量的意识。

  3.查阅讨论垃圾越境转移引发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问题。

  【课前预习】

  1. 收集资料,了解你身边的固体垃圾物的品种和处理措施。

  【问题探究】

  1.固体废弃物的概念:

  了解你身边的固体垃圾物的`品种:

  2. 图2.10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和特点?

  3.固体废弃物的危害?评价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4. 怎样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

  【归纳总结】

  一、城市垃圾的特点

  ⑴特点:

  ⑵来源:图2.10

  ⑶白色污染:

  二、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1.传统方式:

  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3.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三、怎样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

  四、许多国家推广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课堂反馈】

  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据此回答1~5题。

  1.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 ( )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2.有资料统计,20xx年中国城市垃圾清运量大约是13800 104t,这说明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 ( )

  A.数量大

  B.品种多

  C.变化大

  D.危害持久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 ( )

  A.数量不断增大

  B.品种不断增多

  C.变化大

  D.治理越来越困难

  4.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传统上用垃圾和粪便堆肥,再撒回土壤,使有机质回到土壤,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大大提高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难处理的垃圾种类与总量日益减少

  C.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危及人体健康

  D.由于垃圾污染不断严重,很多郊区农民已公开拒绝垃圾

  5.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高三地理教案8

  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A) 加速增长阶段(B) 增长减缓阶段(C) 低速增长阶段(D)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过渡模式 低低低模式

  人口增长类型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特

  点 出生率 高 较高 开始下降,较低 进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高 迅速下降,较低 继续下降,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波动大 提高,高 逐渐降低 低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典型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德国、英国、法国等国

  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地区 问题 危害 解决措施

  世界 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大,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穷国更贫困,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发展中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惯性加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各因素主要通过案例来分析理解

  2.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四、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环境人口容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生活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之呈正相关的关系,而生活消费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的关系。

  2.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

  3.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

  五、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分布特点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商业区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CBD经济活动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不仅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工业区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不断向城市外围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最主要是处理好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关系。①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②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③应布置卫生防护带。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其它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历史因素)

  六、城市化的内涵及主要标志

  1.概念: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主要衡量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七、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八、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

  环境要素 来源 危害

  气候 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①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②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水文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 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生物 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土壤 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 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秩序混乱等

  九、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1.两大问题: ① 交通线路拥堵; ② 交通环境污染

  2.措施: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 ①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②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③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二者共性措施)

高三地理教案9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世界的人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这个结论,学生已经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陆地和海洋》以及《天气和气候》两章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章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以及《人类的居住地》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问题及对策。

  二、说学情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地理知识已有了一定积累,但是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有可能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门。人口问题是现在社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各国、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直观方法。

  三、说教法

  1.读图分析法:教学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对于地理原理和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2.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

  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创设情境、启发,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另外本节内容主要运用FLASH课件来讲述,集录像、图表于一身,。

  四、说学法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如下:

  1.图导图练法。引导学生识图、析图、说图、填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巩固地理知识,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2.收集资料法。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

  3.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从量到质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人口状况。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部分

  用(视频)《复活节岛》的故事引入,故事大致内容为:战争使人们忘记了自己的文明,忘记了自己的传统,在征服与被征服、吃人与被吃的不断循环中,这些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岛人完全退化,终于又自食恶果地退回到极度原始的状态中。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从感观上吸引学生,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理。

  看完视频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问题如下:这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的故事,那么,整个世界的人口状况如何呢?

  (二)新授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1)播放婴儿的啼哭声,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声音意味着什么?通过直观展示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知人口的增长

  (2)请两名同学以播音员的语气播报以下两则新闻。

  资料一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本报萨格勒布7月11日电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诞生在地球上。

  资料二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据新华社萨格勒布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同时以动画形式呈现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得出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先慢后快。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应如何表示?从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并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5练习题,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加深学生对人口增长的了解,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自主探究,找出人口稠密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

  (2)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67页活动1,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并深入理解把握人口密度的概念为: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3、人口问题

  (1)小组讨论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然后在组内交流,推荐代表进行陈述。陈述结束之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控制人口的增长,比如我国和印度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现在有些国家却出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说德国和科威特。那么,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什么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人口应该怎样发展,才科学呢?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但现在世界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所以正确的人口观应是: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将学生分为两组,结合课本图片从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自由辩论、发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小结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总体印象,尽快理清思路,达到知识的迁移。

  我安排了两项作业

  (四)拓展:家乡的人口分布情况调查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加深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增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人口分布情况调查分两步进行:

  1.周末对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进行一次采访,问一问:从你的曾祖父母开始,经过四代人,你家增加了多少口人?哪一代生的孩子最多?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的家庭人口是处于增长的趋势还是呈下降的趋势?为什么?

  设计本问题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自己家的人口增加和变化过程,印证课本上关于人口增长的结论和数据,即理论联系实际。

  2.通过你家的情况,你能否理解虽然我们已在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的总数还在继续增长,这是为什么?

  通过本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高三地理教案10

  学习目标

  知道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知道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未来气候变化的幅度。

  学习过程

  一、全球气候变化

  1、(结构预习)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史是怎样划分的?

  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

  地质 历史 近现代

  2、(协作指导)阅读教材及图4—19分析完成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阶段划分和变化特点并完成教材P96活动内容。

  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划分为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具体的气候变化为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课后活动:

  ①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距今约2~3亿年;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开始。

  ②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

  ③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3、(协作指导)阅读图4—20及教材内容分析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产生怎样的影响?

  公元前5000年到1500年的是一次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是一次寒冷期。

  具体影响是: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展。

  寒冷期:欧洲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

  4、(协作指导)阅读图4—21、4—22及教材内容分析近现代的气候中气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是什么?降水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气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依据是雪线升高和冰川面积的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中高纬地区和热带地区的降水有增加的趋势,亚热带地区有减少的趋势。

  5、(拓展)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及森林的砍伐。

  未来的气候变化幅度是气温升高,2100年升高1。4℃~5。8℃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协作指导)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①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热量资源和水资源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②加剧了自然灾害: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暴雨频率增加了2%—4%,而亚洲、非洲一些地区干旱频率和强度增加。

  ③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引起物种灭绝。

  ④影响主要生产领域:农林牧渔业等部门受影响显著。

  ⑤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

  2、(协作指导)完成教材P100探究活动第1、2题。

  ①上升0。3米,大港区、塘沽区及汉沽区的一部分;上升1米,大港区、塘沽区、汉沽区及天津市区、宁河县、津南区、静海县的部分地区。

  ②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被淹,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质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到影响。

高三地理教案11

  降水指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的过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形式,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条件是三个:充足的水汽供应,气流上升达到过饱和状态,足够的凝结核。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考虑凝结核的问题,只是考虑有没有充足的水汽和促使气流上升的机制就可以,归纳起来,形成降水的因素有以下九大因素。

  一、海陆位置

  一般来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距海远近的影响。

  二、地形

  1、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而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降水较少。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再如我国的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3、地形类型与降水

  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的几率较大,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如横断山区;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如塔里木盆地;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三、气压带

  全球的气压带不管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还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不可能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与带;

  而在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如赤道地区,全年处在低气压控制下,终年多雨。

  四、风带

  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带和信风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把海洋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水。

  根据风带与大陆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迎风岸和背风岸,迎风岸常常受到风带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降水很少;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西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信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信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五、季风

  在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同。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干燥的,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如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雨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旱季。

  六、气旋、锋面

  特殊的大气运动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气旋控制下,盛行的是旋转上升气流,往往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

  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在锋面附近暖空气上升也会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降水。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锋降水,6、7月份在长江流域形成准静止锋降水,7、8月份在华北、东北形成冷锋降水;在副极地也会因为东风和西风相汇而形成极锋,形成锋面雨。

  七、下垫面

  下垫面在局部地区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来影响的。

  如果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的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导致降水减少;沿海地区如果海岸曲折有暖流经过降水也会增多。比如,沙漠地区地表干燥,增发量小,降水也很少,在排干沼泽和湖泊的地区,降水也减少,而在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八、洋流

  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寒流关系密切,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就是秘鲁寒流的功劳。

  九、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的。

  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当然,影响某个地区的降水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使当地的降水更加复杂,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找到其主导因素,还要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分析,才能搞清某个地区的降水类型和特征;比如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降水特征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陆位置、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平原与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高三地理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

  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

  ②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

  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②学生讨论: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

高三地理教案13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联系生活。

  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

  多媒体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第三,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可改也提出了让学生多学习家乡的地理,所以在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的加入了本地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冷锋的知识。

  第四,图表结合讲解法。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列出表格对比三种天气系统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团运动状况、降水分布、降水特征以及过境的天气变化特征。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的缕清知识点。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三种锋面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过早的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

  第三、上课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出错,有几个动画没有展示出来。且多媒体的屏幕太小,前面的同学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的内容,而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由于反光并不能清晰地看到屏幕的内容,影响了课堂整体效果。这些问题都是在上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在后面的几个班中我将做及时地调整。

  这节课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锋面系统,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是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些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高三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

  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

  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呢?

  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

  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

  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理由。

  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

  师:分析得很好!请读教材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

  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师:不错。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大家对刚才学的内容掌握得如何?

  (P84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出示张家界有关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流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急。

  师:从张家界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虽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张家界特殊而秀险的河谷地貌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活动探究)

  课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冰川、风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试着描述它们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高三地理教案15

  【学习目标】

  1.了解森林减少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时期 原因 变化趋势

  地质时期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2.世界森林覆盖率__________,中国森林覆盖率_____________

  3.原始森林:

  ①_________: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洲

  4、我国森林的分布: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森林的生态价值: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的经济价值: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人们把森林比作______________。首要价值:______

  6.森林破坏的后果:

  7.雨林破坏的原因:

  二、保护森林

  1.世界:1992年 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

  A.政府

  20xx年 森林法的实施条例 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B.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问题探究】

  1.思考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三北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

  城市绿地的作用-----

  红树林----------

  2. 98年洪灾灾情与往年相比加剧的原因?

  【归纳总结】

  1. 森林破坏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_____________社会以来。

  2.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自然:

  人为:

  3.我国森林保护有哪些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反馈】

  读下图回答。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2.若图中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下列叙述较为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 ( )

  A.源远流长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C.水能资源丰富 D.冬季结冰期长

  3.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

  ①河水含水增加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高三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三地理教案人口与环境08-30

高三地理南方地区教案10-12

高三地理复习课教案10-13

高三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地理教案08-31

关于高三地理教案:人口与环境09-10

高三地理我们周围的环境教案08-31

高三地理《森林及其保护》的教案08-30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09-26

地理教案03-07

高三地理教案中国的自然环境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