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理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的教案1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
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农业特点
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一、地理概况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
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
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
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
(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
二、亚马孙河
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
2、 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
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
四、人口和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
[小结巩固]
学生小结
[作业布置]
见基训
地理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
B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
C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D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完成P5活动4、5题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地理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趋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原因。
3.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精要分析
1.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2.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教学设备与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
活动立意师生活动
感知图片,比较分析,引发思考。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求新知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社会问题。
因存在人口迁移的现象,为避免造成误解,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培养读图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升华所学知识。
一、人口分布
活动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教师活动:出示西藏、江苏两省学校图片和20xx年新疆、山东参加高考的人数,引发学生思考“图片和资料中四省分别位于我国什么方位。”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四省的位置,谈一谈这四个省份的图片和资料在人口方面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
学生活动:通过计算四省人口密度进一步推断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结论:我国的人口分布可能是东多西少。
活动二: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地形、降水、资源、交通、四幅图,引导学生看图。
学生活动:根据图例简单分析我国在地形、降水、资源、交通等方面东西部分布的差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聚落知识。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四方面分布上的特点以及聚落知识,进一步印证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活动:出示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学生读图。
学生活动:读图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活动三:分析结论,引发思考
教师活动:出示一组漫画,引导学生认识人口稠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学生活动:看图片,辩论人口众多带来的人口问题,明确人口的增长应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活动四: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为缓解东部压力,同时发展西部,可否进行人口迁移?
学生活动: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有限,不适宜大量移民。适合的办法应进行计划生育。
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活动一:人口的变化
教师活动:
1.提问,计划生育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出示表格:1949年、1970年、20xx年、20xx年我国人口数量
学生活动:分别说出四年的人口数量,分析人口是不断变化的。
教师活动:
出示《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提供资料:《温总理的乘除法》,引导学生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看图及资料,总结计划生育势在必行。
活动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教师活动:根据以上分析,应如何制定计划生育政策?
学生活动:说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并结合11页图1.10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做必要解释。
教师活动:出示放羊娃故事和我国人口受教育现状,请同学分别谈一谈这两组资料分别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总结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除控制人口数量,还应提高人口素质。
活动三:计划生育的伟大成就
教师活动:出示20xx年1月6日我国第十三亿人口资料,明确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学生活动:欣赏并感受几十年来计划生育的伟大成就。
活动四:“课外拓展”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资源、生态等方面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请大家为宣传计划生育设计一则广告。
地理的教案4
教学目标
(一)运用地图说出江苏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二)了解江苏省极具水乡风韵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三)了解其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经济特征。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方案①:我们学习了有"齐鲁大地"之称的山东省,山东有孔子的故居,有五岳之尊的泰山,有水泊梁山,有蓬莱仙境,还有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沿着山东南行,就进人了我们沿海之旅的第六站--江苏。
方案②:放一首歌曲《太湖美》,然后提问:你去过尽显江南水乡特色的太湖风景区吗?它位于我国的什么省区?
讲述"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中国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先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得出其地理位置: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河,西连安徽,北接山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再请 一个学生走上讲台指出:省会南京及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城市,和太湖所在位置。(其他同学补充更正,或让学生对照地图,在《填图册》上填出上述要素。)
2.把多媒体画面切换到"江苏分层设色地形图"(或教师出示相应挂图)。
提问:(l)江苏省海拔高低如何?(低。)
(2)江苏省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平原。)
小结: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土地肥沃,人口较密。
3.用多媒体展示以下数据:
江苏省河道--2 900多条
全省湖泊--300多个
全省水库--1100多座
全省水域面积--1.73万平方千米
提问:有人称江苏为"水乡泽国",你们认为如何?
小结:江苏是水域面积最大的省区,水网稠密,平原地带,河渠交叉,河湖相通,有 浓郁的水乡风韵。
讲述"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要求学生看教材P.42"江苏省综合经济(2000年)" 图。让学生对经济地图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2.讲述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图例。
(1)圆圈大小表示总产值大小,圈越大,总产值越大,反之越小。如:苏州的圆圈比常州的圆圈大,即表示苏州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常州城市国内生产总值。
(2)圆圈附近的数值即表示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值,如:苏州国内生产总值为1540.6亿元,常州为 600.6亿元。
(3)各 圆圈中不同颜色的扇形即表示三次产业的构成 ,扇形大小即表示各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大小。
(4)举例说明:教材P.42"江苏省 综合经济(2000年)"图中国内生产总值最多的城市是苏州,为 1540.6亿元,最少的是宿迁,为 200.6亿元。就产值构成来说,苏州第二产业产值最大超过 50%,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少是第一产业,说明苏州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而宿迁,第一产业占的比重较大,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3.按照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同,江苏可分为三个地区: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
4.根据上述讲述,布置学生完成课本P.43活动题1、2、3,并补充苏中地区的城市。
总结:阅读经济地图的方法和步骤。
在讲述"乡镇企 业为特色的苏南经济" 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出示"江苏政区"图,找到长江,并说明苏南地区的范围。
2.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苏南国内生产总值在1981~1990年年平均增长11.4%,比全省高1.9%,比全国高5.l%;在1991~2001年年平均增长15.7%,比全省高2%,比全国高 5.8%。苏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 2001年达 24 969元,比全省高 93.2%。按人民币汇率折算,约为 3 016美元。提问:结合教材,想一想,为什么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小结:苏南地区是我国乡镇企业的摇篮。在20世纪70年代,苏南人就开始发展乡镇企业,由于其起步早,规模大,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城镇的发展,这种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被称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是工业化的新模式 ,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典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每一种经济发展的方式都有其存在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南以乡镇企业发展的"模式"也面临改造和调整。目前苏南乡企改制已达 97%,种种迹象表明,苏南经济发展的又一春天即将来临。
4.讨论 :江苏的经济发展与其交通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江苏发展水路运输的优势条件。
在讲述"太湖"这段内容时,可按下列步骤:
1.太湖是我国的第几大淡水湖?对照教材,结合实际想一想它有哪些功能?(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具有蓄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等功能。其对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多媒体展示以下数据:
太湖流域面积占全国面积0.4%
太湖流域人口占全国人口 3%
太湖流域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14%
归纳:太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近年来,太湖蓝藻频繁爆发,导致沿湖城镇供水困难,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因此,治理太湖水污染已成为保护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讨 论:(1)你认为太湖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对治理太湖污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后活动:
1.阅读下列这段材料,召开 一次主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讨论会。要联系实际讨论。
2."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托起了苏南的经济,但也让苏南人尝到了环境被污 染和生态被破坏的恶果。苏南人觉醒了,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近年来,环境保护促进生产力强劲发展的现实,让"只有碧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成了苏南人的共识,在口号的不断演变中,苏南人逐渐加深了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内涵的理解。
3.调查你家乡的工厂或企业,有哪些是污染环境的行为。根据所学知识,写一份调查报告。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
1. 地理位置
2.地形特点
3.水乡泽国
二、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
三、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经济
四、太湖
地理的教案5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映地理学和社会发展的。
本节教材是讲述自然地理学最基本的知识——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本节教材位居《地球和地图》的第三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四季的形成问题不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目标的偏离,不利于正确认识四季的形成。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一)、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教师演示地球活动)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转公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转动特点
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
1、教师演示投影片,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
提问:观察投影片,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
5、阅读书本第10页中“畅畅与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计算一下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几个城市之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
节气春分夏至秋分立冬
月日
太阳直射纬度
季节北半球
南半球
受热程度北半球
南半球
昼夜长短北极
北极圈以北
北极圈以南
赤道
赤道-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南极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看书1.20图,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地球的运动
自转昼夜交替24小时
公转四季变化一年
地球上的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六、练习与拓展
见《地理填充练习册》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略
八、反思与反馈记录
学习地理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上课时间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地理的教案6
【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分布
【教学难点】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培养爱水、节水的思想。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讲述)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成为茫茫宇宙中唯一的生命绿洲。同时,水对工农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被喻为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一切。因此,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干旱地区,大有"黄金诚可贵,珠宝价更高,若为淡水故,两者皆可抛"的味道。
(展示)展示阅读材料。
(展示)人类对水的需要
(讲解)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水资源是人类进行工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那么水资源存在于何处呢?
(展示图片并提问)展示图片"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并提问:地球上的水主要储存在哪里?有几种存在形式?(学生回答)
(展示图片并提问)展示图片"世界水体构成"并提问:
1、从自然资源概念看,图中的各种水体哪些是自然资源?为什么?(各种淡水属自然资源,因为淡水是自然界中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水。教师还可以补充说明从长远看,海水可淡化利用,也是水资源,淡水是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2、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能大量利用的淡水有哪些?
3、人类能大量利用的淡水所占比例如此少,会不会用完呢?(不会。因为水可以循环,是可再生资源。)
(学生回答)
(边演示边讲述)地球上主要是海洋水,海洋水蒸发进入大气中。其中有部分水汽被风吹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雨水汇集成河、湖,形成河水、湖泊水,有的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由于陆地比海洋高,水往低处流,这些水都将流向海洋。
(展示图片并提问)
1、图中A、B、C、D代表水循环的哪四个环节?
2、水循环主要使哪两种水相互转化而完成?有什么意义?(使海洋水和陆地淡水相互转化,从而使淡水资源不断再生)
(学生回答)
(展示图片)"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提问:世界降水分布不均,对水资源分布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
(归纳)展示"世界水资源分布图"。世界淡水分布是不平衡的。降水少的地方淡水少,就有可能缺水。这是淡水短缺的一个原因。
(展示)展示热带草原景观图,并提问: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年降水量也很丰富,但一年中只有湿季草木葱茏,而干季却草木枯黄,这是为什么?(热带草原湿季降水丰沛,淡水充足;而干季降水很少,淡水短缺。)
(归纳)由此可见,淡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也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承转)淡水短缺有没有人为原因呢?
(展示)两幅漫画,讨论:这两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讲述)水是那样伟大而珍贵,而有些同学却随意浪费,这是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同学们用水很方便,一拧水龙头就用到水了。水是这样的常见和普遍,以致一些同学就忘记了水的珍贵。但同学们要知道,就在此刻,世界上有很多地区正在"闹水荒",每天都有约2.5万人因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死亡。
(展示)展示几幅干旱缺水的图片
(总结)展示"水资源短缺原因和对策分析表",引导学生归纳,同时填表中"淡水短缺原因"部分。
(讨论)若你是水利部长,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小组讨论)
(演讲)各小组派出代表,以"水利部长"身份向全班发表解决水资源危机?"
施政"演说,其他学生可以置疑或补充。
(小结)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归纳出解决水资源的办法,并填上表右边的内容。
(讨论)同学们现在还不是水利部长,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归纳)爱水、节水、救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探究活动
1、调查家中的用水情况。
调查一个月之中一个家庭的用水数量有多少?分为哪几大项?(例如:喝水、做饭、洗衣服、洗澡、擦地、浇花、卫生间马桶用水等等)用水量最大的是那一项?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实验一下,采取节水措施后每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吨水?
2、调查家庭洗衣液对水污染的情况。
试验用品:不同品牌的洗衣液、清水、豆或蒜等
试验目的:观察豆或蒜在各种浓度的洗衣液及清水中的生长状况。
实验步骤:
(1)豆或蒜放进各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分别放上纱布或药棉,以防止水分过快流失。并及时清洗根部,防止烂根影响生长
(2)各盆并排放在可以通风的窗台前,保证每天日光照射时间约为8个小时。
(3)每天观察黄豆的长势,并进行记录。
(4)结论:家庭用洗衣液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没有影响)
(5)将你的结果向家长和邻居汇报,向她们讲述水资源的短缺及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为了保护水资源,提出你的合理的选择洗衣液的建议。
地理的教案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了解我国大陆架的分布。
3.培养学生进一步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教学重点】
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
1.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挂图)
2.我国三级地势阶梯概况的空格表(见下表)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可安排1.5课时(四年制可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讲述“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后面半个课时(或一课时)讲述“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和“比较法”讲述。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提问〕我们在初一地理课中已经学过有关亚洲和东亚的地形知识。亚洲的地形和地势有什么特点?东亚大陆部分有哪些大的地形区?地势高低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让学生稍加议论后回答,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和归纳。)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我国的地形。先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地形图”。
〔挂图〕在黑板前挂出“中国地形图”
〔板书〕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地形概况
(讲授新课)
〔读图指导〕在图上找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可由学生齐答,下同),这个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由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找到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它们的海拔大约在1000—xxxx米之间。再由黄土高原向东,找到华北平原,它的海拔在100米甚至50米以下。
〔读图提问〕通过以上读图,从“中国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自西向东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提示:(1)说明地势的概念,即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2)提示学生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海拔变化来得出结论。学生回答:我国自西向东地势降低。)再阅读课文中的两幅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示意图(图3·1),请同学们看这两幅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哪一幅图比较接近我国地势的实际状况。(教师提示、启发学生回答)
〔归纳〕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大致呈三个阶梯。
〔板书〕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读图印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看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范围、界线,以及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
〔指图讲解〕请同学们看黑板前的中国地形挂图。第一级阶梯,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它的边缘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的图3·2上,用红笔描出这条边缘线。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深褐色表示它。
〔板书)1.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
〔指图讲述〕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xxxx米,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深浅不等的黄色表示。第二级阶梯有两条边界:一条是前面所讲述的青藏高原边缘;另一条由东北斜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也请同学们在图3·2上用红笔描绘这条界线。
〔板书〕2.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海拔1000—xxxx米
〔指图讲述〕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大部分海拔都在500米以下,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主要用绿色和极淡的黄色表示。
〔板书〕3.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海拔500米以下
〔指图讲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了我国近海宽广的大陆架。同学们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到这片淡蓝色的部分,就是我国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板书〕4.近海大陆架——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南海一部分
〔提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降水和交通有什么影响呢?(学生议论,发言)
〔板书〕5.地势西高东低的意义
〔讲述〕经过议论,我们认识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第二,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练习〕完成课文中的“想一想”:长江、黄河在从地势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段时,河流落差有什么变化?水流产生什么现象?这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提供了什么便利?(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应注意提示)
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让学生填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可叫学生到黑板前指图回答。
〔总结〕出示空格表,用提问法口头填出三级阶梯的分布范围、海拔、主要地形类型。
〔提问〕请同学们判读课文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图3·3),说出两图各代表什么地形?(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强调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都大的地形叫“山地”)
〔讲述〕我国山川壮丽,境内有绵延不绝的山岭,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
〔板书〕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山川壮丽地形多样
〔讲述〕不同的地形上,可以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项目(举例说明)。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提问〕请同学们读P25图3·4,按照图上标出的百分比数字,说说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重。(学生一一回答,教师重复“山地占1/3,平原只占12%)。
〔讲述〕按照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板书〕山区面积广大(接板书“地形多种多样”)
2.山地占1/3山区占2/3
〔讲述〕一般说来,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山区有其他资源,例如森林、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因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又具有优势。既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我们就应该很好地利用山区、建设山区。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认识到,中国地形有两大特点,这就是“地势西高东低,大到呈三级阶梯”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复习巩固)
1.你能说出我国地形的若干类型吗?
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3.学校所在地的地形(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化)对人们交通、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布置作业)选做复习题2。(如果时间允许应让学生在课内完成。)
【板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地形概况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近海大陆架—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南海一部分
5.地势西高东低的意义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l.山川壮丽地形多样
2.山地占1/3山区占2/3
地理的教案8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
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
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呢?
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
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
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理由。
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
师:分析得很好!请读教材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
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师:不错。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大家对刚才学的内容掌握得如何?
(P84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出示张家界有关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流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急。
师:从张家界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虽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张家界特殊而秀险的河谷地貌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活动探究)
课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冰川、风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试着描述它们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地理的教案9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了解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
2.进一步提高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及教材中的各种景观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多媒体展示五幅景观图,它们的形态如何?(形态差异很大),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上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
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
(影像资料)珠穆朗玛峰,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
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
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峦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脉呢?
(计算机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学生活动)那么平原有什么特征呢?由同学来分析。
平原的特征:(海拔低,平坦,坡度小)。
那么高原呢?(海拔高,高原面上平坦,边缘陡峭)。
它们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海拔高度)
(计算机演示)盆地和高原的地表形态差异很大。(高原特点: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的特点:四周高,中间低。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
(学生活动)4—6人小组做五种基本地形的模型,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好?
大家已了解了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学会了区分它们的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请填下表:
地形类型
海 拔 高 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平原
丘陵
高原
盆地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也有平原、盆地,还有广泛的丘陵。通常我们把山地、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称为山区。
(学生活动)读中国地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我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讨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山区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承转)我们知道海洋中分布着许多岛屿,这些岛屿是海底隆起高出水面的部分。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推测海底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读图P67图3.14底地形示意图,和陆地地形相比更简单吗?
(1)看“海底地形示意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2)看着海底地形示意图,试着解释什么是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并和书中的定义比较。(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大陆架和我们人类活动的关系最大。
(总结反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它们是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这里有许多故事,还有很多的迷没有揭开,希望你们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继续探索着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地形的类型
一、地形
二、地形的种类
地形类型
海 拔 高 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地理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资料,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洪(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区别。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比如,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也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
1.溯源侵蚀及其形成地貌
学生活动:识别图中所显示的河流的侵蚀方式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讲解溯源侵蚀。甲河源头处受到流水侵蚀的作用,基岩坍塌,河流的长度被延长。经过长期发展,甲河的源头不断向乙河处移动,最后与之沟通。可见,通过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部分延伸,河谷加长。
承转:那么,图中显示的甲河的河谷形态还有什么变化呢?图中甲河谷不但变长了,还变宽了、变深了!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2.下蚀、侧蚀及其形成地貌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其侵蚀方式,同时结合幻灯片让学生认识“V形谷”
过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河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将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图4.17“河谷的演变”,回答问题:
①描述图中所示的河谷的演变过程。
②若我们观察同一条河,a、b、c三种河谷形态可能出现在什么河段?
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河谷的演变过程,指出三种河谷形态所在的河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承转:从图上看,原本比较平直的河谷逐渐变得弯曲,学者们称之为“河曲”。很多河流都是蜿蜒曲折地流过大地,向世人展示出弯曲之美(课件图片)。
从河岸角度来看,每个弯曲的河岸都可以分为凸和凹两种形态。请同学们在教材插图4.17中的b图上找出两种河岸,若你有疑问请参照象形文字“凸”和“凹”的形态。
3.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那么,凸岸和凹岸处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什么呢?凸岸之所以“凸”是有沉积物的不断积累,而凹岸是物质逐渐减少的结果。结合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凸岸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属于堆积地貌;凹岸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侵蚀地貌。古代人曾有诗描述到这两种河岸的差异。
学生活动:
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景图中的凸岸和凹岸。
②阅读古诗,找出诗句中描述凸岸和凹岸的部分。
③根据诗歌推断两种河岸形态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并说明理由。
承转:如果有一平直河道,因为地转偏向力导致河水流速有所差异,进而导致了河流的弯曲,那么这条河道的形态将怎么继续发展下去呢?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河漫滩平原
学生活动:推测图中河道形态的演变趋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河道形态的演变过程,自然得出河漫滩平原的成因,最后总结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承转:河漫滩平原是河流冲积平原的一类型,河流的堆积地貌还有其他的类型。
2.洪积──冲积平原
学生活动:根据课前预习成果,找出图中冲积扇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采玉地点的地貌类型,指导学生分析冲积扇不同部位的颗粒大小。同时,教师要借助课件展示冲积扇的实景图和素描图,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特征。
承转:河流出山口形成了冲积扇,进而可能扩大为洪积──冲积平原,那么有些河流是注入海洋的,在河流入海口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呢?
3.三角洲平原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案例3,在幻灯片上指出黄河三角洲的位置,从而引领学生建立三角洲的实景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根据教材描述总结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教材文字信息,同时对学生的总结加以整理、规范,进而形成简练的语言。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
承转:学完河流地貌的知识,同学们能否解释本节课之初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说出墓葬区选址的科学原理与现代城市风水中“反弓水”的荒谬之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解释,风水之目的是寻求宜居所在,遵循科学原理,摒弃其中迷信成分。
承转: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总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具体影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完成课件上所提出的的问题。
(一)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世界大城市多靠近河流,源于河流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靠近河流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农业社会,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种植业,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中的堆积地貌对聚落的形成有很大吸引力,而堆积作用显著的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故而,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流成线状分布。但是,河流也能带来洪涝灾害,平原上的聚落还要考虑如何避免洪水的威胁。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这样,既能避开洪水的威胁,还能充分利用河流的优势条件。
板书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谷向源头方向延长溯源侵蚀
2.“V”型谷下蚀
3.“U”型谷侧蚀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
2.冲(洪)积扇:河流出山口
3.三角洲:河口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理的教案11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四季的划分的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教学建议
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
1.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赤道,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教学〗
1.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23°26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教学〗
1.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以“四立”划分
欧美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教学〗
1.读图:《五带的划分》
2.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
划分的依据
地理的教案12
【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
【教学手段】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
(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板书)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
(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①_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
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
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地理的教案13
从容说课
本研究课是在本章学习了内力和外力作用后以崇明岛的形成和发展为例,让学生初步学会综合分析地表形态的发展与变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去搜集相关资料,并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按照教材上建议的探究步骤即可,需要让学生明确的是,崇明岛是自然原因形成的,但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也是明显的,进而预测崇明岛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从而认识地表形态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原因也是多样性的。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学会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地表形态的演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技巧和能力。
2.了解崇明岛的过去、现在,进而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发展。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4.培养动手能力,用实验的方法模拟河口冲积岛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1.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实验模拟,观察分析河口冲积岛的形成。
3.用所搜集到的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2.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
1.了解崇明岛的形成和发展。
2.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
3.认识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
教学难点
崇明岛未来的预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到的关于崇明岛发展演化的资料
1.盖房子的钢模板(水槽)一片
2.泥土、砂石、细沙若干
3.砖块三块
4.细的塑料水管、喷水头
5.实验室水龙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三节中了解了河流地貌的发育类型及其对人类聚落分布的影响,特别是河流的堆积地貌对人类的影响尤为明显。世界的绝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冲积平原上,我们今天就来以崇明岛为例,进一步认识河流地貌的发育规律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教师精讲]
师:崇明岛是一个长江口的冲积岛,课前我们大家都分别搜集了一些资料,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大家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河口冲积岛的形成资料现在分析整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形成的。
(生展示资料)
(师总结)冲积岛是大陆岛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组成物质主要为泥沙,也称沙岛。冲积岛主要分布在河口地区。
(资料1分析)河口冲积岛是在哪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模拟试验)在准备好的水槽中,用沙土堆成山脉、河谷、平原、大海等地表形态,然后将水管接在水龙头上让一定量的水从喷嘴喷出,模仿下雨,让水流从山上流下来,观察泥沙在下游和河口的堆积情况,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直到有冲积岛形成。
师:冲积岛发育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共有400多个冲积岛。冲积岛的地质构造与河口两岸的冲积平原相同,地势低平,在岛屿四周围绕着广阔的滩涂。
冲积岛的成因不尽相同。长江口的沙岛是由于涨落潮流不一致,形成缓流区,使泥沙不断沉积而形成的。珠江口沙岛成因不一,有的是由河心滩发育而成;有的是由于河流中有岩岛阻挡产生河汊,在河汊流速较慢的一侧泥沙沉积而成沙垣,再发育成沙岛;有的由河口沙嘴发育而成,最典型的是台湾岛浊水溪三角洲外的一系列沙岛;还有一种是由波浪侵蚀沙泥海岸,从海岸分离出小块陆地,也成了沙岛,这种沙岛较为少见。
冲积岛由泥沙组成,结构松散,因而在外形轮廓上很不稳定。河口地区的冲积岛,每逢遇到强潮倒灌或洪水倾泻,强烈的冲蚀会使冲积岛四周形态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在冲积岛与河流和潮流平行的两边,总是一边经受侵蚀,一边逐渐淤积,久而久之,便形成平行两岸的长条形岛屿;而垂直于河流的两端,上游不断缩减,下游又逐渐增加。但是,有时整个岛屿被冲蚀消失;有时岛屿与大陆接近,最后连成一体。
地处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面积1000余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而位居第三位,亦是我国几个大岛中唯一的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岛。
综上所述,河口冲积岛的形成是在侵蚀、搬运、沉积等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资料2分析)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对该资料的分析有一定难度。首先要读懂崇明岛的变迁图,根据不同时期崇明岛的位置和形状进行描述。可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的位置来加以分析。从图中可以发现,在11xx年前,崇明岛是一个小岛,而后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由西向东迁移,三易其位;北岛由南向北发展,四易其位。两岛于1530年前后合并,并向东迁移,于1583年形成现在的崇明岛;总体趋势是不断向海迁移。
引起崇明岛变迁的原因可以从河流的流量、河流的含沙量、岛屿本身的泥沙堆积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料3分析)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类活动对崇明岛形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围垦滩涂上,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围海造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范围,但对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对周围港口会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这一水域的水生生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活动探究)
围海造陆可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1)引发赤潮。围海造陆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趋于恶化,加之围海造陆的陆地多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污染物较多,尤其是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的发生机会增加,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2)引发洪灾。围海造陆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响了洪水的下泄,同时,洪水造成的内涝,使地表水下渗到地下。同时,围海造陆也会导致某些天然泄出口受阻,因此又造成局部地下水位上升。广州、深圳近年来发现不少楼房基础受地下水浸泡,甚至导致楼房开裂、地下室进水等现象都与地下水位上升有关。
(3)破坏海岸生态。不合理的围海造陆,破坏海岸自然环境,破坏海洋生物链,使海洋生物锐减,不少海湾的自然环境因不合理的围海造陆被改变,严重损害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生物群落结构遭破坏,物种减少。
(分析预测)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会和北侧的陆地连在一起。
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原理,在北半球流水向右偏,所以崇明岛右(南)侧水道通过了主要的长江水量,北侧水道水流变小变缓,泥沙沉积,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崇明岛会与北侧的陆地连在一起。
对于崇明岛的未来,可引导学生结合崇明岛的变迁历史和发展现状来分析。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变动通常都是比较缓慢的,超出人类历史的范畴,而这个问题研究所选择的崇明岛,其发生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甚至是有文字记载的,这就为学生展开研究活动提供了方便。在研究过程中要大量应用到本单元中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有关流水作用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培养进行地理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最后对地理事物的发展作出预测,这是问题研究的较高层次。
地理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资料知道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初步利用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图,分析世界森林分布概况,理解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后果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了三个问题:森林的作用、森林资源的分布、森林的利用和保护。
关于森林的作用,课文重点讲解了森林的环境作用,即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因为森林的作为一般的物质作用,是人们从古到今一直在使用的、是常见的,但是作为环境资源,人们一般不容易直接感觉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森林的环境作用甚至更为重要,而且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通过文章中的一组数据和两幅示意图,很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关于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课文提供一张地图,结合曾经学过的自然带的概念,能够很清楚地看出世界森林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其中针叶林分布亚洲与欧洲最多,阔叶林以热带雨林为主,还有一部分亚热带常绿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关于森林的利用和保护,课文讲解森林的破坏主要是人类的滥砍滥伐,尤其是热带雨林减少的速度很快,并通过漫画,描述森林资源的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通过“想一想”提出森林利用的三种方法,通过“读一读”,提出如何保护森林资源及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对于森林的作用,建议用观察法和讨论法。利用森林作用的录相或VCD等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情景,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中。同时提醒学生森林具有重要的环境作用。通过观察与讨论,归纳得出森林的作用。教师/Article/Index.html>总结时,突出森林的环境作用,强化学生的认识。
对于世界森林的分布,建议用谈话法。学生读世界森林分布图和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解决主要林种的分布问题,同时复习大洲的分布。
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通过人类对森林资源不合理利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反过来印证森林资源的环境作用,接着提出解决的方法。采用小组活动的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图片及其它媒体,经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通过自己思考,提出倡议。由于是学生自己看到、想到的、提出的,所以对森林资源会更多一份了解和责任感。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世界森林的减少与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教学手段】
录像:森林资源的作用 或VCD《维也纳森林》
计算机 >课件: PowerPoint幻灯片
【教学过程】
放映《维也纳森林》的VCD。
(引入)在人类生存中有一种必需的物质,如果缺少了它,可能几分钟就会死亡它是什么?(氧气)。地球上的氧气是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大面积的植物即森林被称作"地球之肺"。这是为什么呢?森林还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来研究。
(板书)一、森林的重要性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将各组学生代表回答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和学生一起归纳
(幻灯片)森林是重要的物质资源
(讲解)森林作为一种物质资源,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就受到重视,而作为环境资源,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有哪些环境作用呢?
(学生活动)读数据或景观图片,对照思考森林的环境作用,回答
(幻灯片)森林更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承转)世界上大面积的森林分布在何处呢?想一想学过的自然带的内容,对照世界森林分布图回答。(有条件应放映复合片:世界森林分布图中主要的类型可以用Flash做成动画,树标滑过即闪动,点击时出现不同林种的代表景观)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和北半球中高纬的亚寒带针叶林。
(板书)二、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
(提问)为什么中纬度原始森林分布较少?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讲解)人口集中,建筑物多;耕地面积广;生活用烧柴多;等等
(板书)三、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讲解)森林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人们往往只重视森林作为物质资源所起到的作用而忽略其环境作用,使森林遭到破坏。
(提问,出示幻灯片)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文字资料、漫画"小鸟的悲哀"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滥砍滥伐,森林火灾,病虫害等使森林面积减少,森林失去调节作用;野生动物丧失了理想栖息地)
(转折)如何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呢?课文"想一想"(学生回答:第三种方式好)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是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幻灯片,有条件可以看录像)读《水土保持》、《防风护田》示意图,森林是如何起到保持水土,防风护田作用的?(林冠可以截留一部分雨水,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落到地面的雨水,透过表层的枯枝落叶层渗到地下贮存,旱季时再补充给河流;斜坡上的泥沙随水往下流动,水流不断下渗,水量减少,泥沙因流速减慢沉积,河水的含沙量减少,再经过两道或多道防护林后,到达河流的就是清水,森林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害风经过防护林时,一部分气流从树梢上绕过,一部分被枝叶分割成方向不同的小股气流,摩擦增大,风力减小,沙尘逐渐降落,到达田地后是微风,起到了保护农田的作用。)
(讲解)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人们采取不同的措施,读课文"读一读",你赞成那种方式?
(/Article/Index.html>总结)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大家想一想,我们每个人能够为保护森林资源做些什么?(学生回答)
(作业)写一份倡议书或画一幅漫画或做一个节约森林资源的/Article/Index.html>计划(如可以从节约纸张、不用木筷子等),并向你的家人邻居进行宣传。看那个同学想得好想得妙.
【设计思想】
由于有前面章节学习的铺垫,所以学习本节知识并不难。但是必须抓住本节的特点: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全章围绕森林的环境作用展开,通过步步学习,形成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各部分已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的结论为主,使学生始终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对于森林的重要性,学生日常生活的积累和了解较多,所以采用小组讨论比赛回答的方式,激发兴趣,归纳/Article/Index.html>总结的结论建立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教师的作用是提供问题的情景、思考问题所需的资料。放映VCD,使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和优美的图画伴随下进入学习的情景。
对于世界森林的分布,因为已有读图能力的培养,所以并不难。观察后就可以很明确地回答,教师的指导主要在于:(1)指出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都是原始林(2)温带地区大面积的原始林很少的原因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森林面积的减少与人类的增多和不合理的利用有关系。接着提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应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分析和得出结论,教师补充和引导即可。讲到植树造林时,对将教材中的护田林与护坡林两幅图进行调整到此处讲解,说明人工种植不同作用的森林有不同的作用,与后面资料中的三北防护林的内容呼应。(也可以将这两幅图放到森林的环境作用中讲解)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森林资源是有办法的。同时通过整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设计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将课堂上形成的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得到深化。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森林资源
一、森林的作用
二、世界森林的分布
三、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世界森林的分布
【教学难点】读图理解护田林带和护坡林带的作用;保护森林与获取木材的关系
【教学手段】计算机 >课件: 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学习的,即该资源的重要性、分布、利用和保护。现在,我们也按这个思路来学习森林资源。
(提问)你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
(展示)森林的作用
(讲述)森林为我们提供了木材,使我们可以造房子、做家具、造船、造纸等等。然而森林还有另一个方面的作用,即保护环境。
(展示)"一亩树林一天的作用",体现了森林保护环境的作用
(练习)用直线把相应的现象与森林保护环境的作用连接起来
(边讲述边演示)"水土保持护坡林带作用示意图"。一座山坡,上面长着人工培育的护坡林。此时,天空阴云密布,大雨滂沱。雨水汇聚成水流,挟带着泥沙从山坡上滚滚而来。但遇到了护坡林带的阻滞,水流的速度减弱,部分泥沙沉积在坡上,水流下渗。再经过一道护坡林,水流进一步减弱,泥沙进一步沉积,变成微量清水流入山下的河流。
(提问)
1、护坡林为什么能使地面径流减少?图中森林起到了什么作用?
2、如果山坡上没有森林,从坡上到坡下径流量及其含沙量将怎样变化?这将引起什么灾害?(水土流失)
3、山坡上的水和土流失了,有什么后果?(土地干旱缺水,土层变薄,植物难以生长)
地理的教案1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天气与气候在s念上的区别。
2.记住影响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3.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各类图形,使学生学会综合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3.疑点
锋面与气旋如何相互联系形成锋面气旋。
4.解决办法
(1)在讲“锋面的分类”时,采用读图分析法,先让同学读图分析出哪种气团是主动移动的气团,依此来判断锋面的类型。“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可采用画图分析法,让同学想象冷暖气团相遇后出现的天气变化。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它的形成书中并没有写出。因此,可采用画图设问法来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渐深入问题内部了解其形成的原因,这样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可采用综合分析法,通过抓住锋面的概念、对天气的影响、移动等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画图读图分析问题。通过教师一系列设问,来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寻找各种事物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冷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2)知道在冷锋影响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3)知道暖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4)知道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5)记住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6)知道高压系统的概念。
(7)记住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途“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图,学会区分冷锋和暖锋。
(2)通过阅读“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图,学会从图中分析天气现象。
(3)通过阅读“锋面气旋”图,学会区分冷锋、暖锋天气系统和低压、高压天气系统。
(4)通过阅读“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使学生学会区分冷锋与暖锋,研究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阅读“1996年1月31日4时地面天气”图,帮助学生区分高低气压天气系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形式的地图,提高学生把图形语言转换为口语语言的能力。
(2)通过地图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在讲课之前,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反映冷锋或暖锋、高压或低压的天气形势预报录像。实际的天气状况配有解说员的解说,可帮助学生建立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联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新课导入]:[问]:每天电视台都播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这个名词,可以不可以改成“气候预报”?
(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录像。)
[问]:这个天气预报是预报多长时间内的天气形势?
[教师]是预报24—48小时左右的天气形势,所以只能用“天气”这个名词来表示。
[板书]: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师]:从天气预报中可看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各地天气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各地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大气环流中相当独立的系统,其生存时间一般较短,它的形成、移动都会对某地的天气有明显的影响。
[板书]: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2)分类:冷锋、暖锋。
(看课本第49页“冷锋、暖锋与天气”图)
[教师]: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在黑板上画出闭合的等压线,让学生填出气压状况并画出两条槽线,说出该地的气流运动状况。)
(学生画在图中填注出:低气压,并指出是气旋。见图一)
(让同学根据风向原理在图中画出A、B、C三点的风向。见图二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表示风向。)
(A、B两地吹偏北风——冷空气,C地吹偏南风——暖空气。)
[教师]:与低气压相伴的气旋,其水平气流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在低气压不同的部位风向及性质均不同,因而出现冷暖气流相互追赶相遇的现象。A、B两地的风都是从北部吹来,所以气温比较低,属于冷空气;C地的风来自南部,所以气温比较高,属于暖空气。
假设C地吹南风,当它向北移动时会和A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暖锋。
假设B地吹北风,当它向南移动时会和C地的气流相遇,冷暖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因为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方向移动,所以叫冷锋。
(教师让学生在图中A、C之间和B、C之间画出冷锋和暖锋锋面符号。见图三)
(看课本第49页“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剖面图)
[问]:在冷锋、暖锋天气图中都有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但爬升的原因不相同,各是什么?
[教师]:冷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冷锋,暖气团是被动爬升;暖气团主动移动的锋是暖锋,暖气团是主动地沿着锋面爬升的。
(看课本第52页“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
[问]:图中表示的冷锋还是暖锋天气?
(学生回答:是冷锋天气。)
[问]:冷锋过境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教师]:当冷锋过境时,随着暖气团的被动爬升而逐渐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因为是暖气团被动爬升,所以降水区域在锋后。
(让学生回答课本第51页“活动”的第一题)
[问]:当冷锋移动到我国东部地区后,内蒙古和青海一带属于冷锋过境时还是过境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教师]:属于冷锋过境后。这时内蒙古和青海被冷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教师]:冷锋对我国的天气影响很大。比如:在夏季会形成狂风暴雨,在冬季形成寒潮。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我国东部的江淮地区是被冷锋还是暖锋控制?过境时会出现什么天气?
[教师]:是被暖锋控制。过境时,暖空气主动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当地受暖空气控制,气温会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板书]:
[教师]: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除锋面外,还有一个气压系统。气压是影响天气状况的重要因素,风霜雨雪的形成与变化,都与气压系统及其变化状况密切相关。
[板书]:2.气压系统
(1)分类: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让同学指出高压和低压中心)
(看课本第50页“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天气图”)
[问]:高压中心区和低压中心区的气流如何运动?
在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控制下,当地会出现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低气压中心区气流辐散下沉,天气晴好。高气压中心区气流辐合上升,云雨较多。)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问]: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受高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是什么天气?
(学生回答:蒙古和我国新疆东北部是晴朗的天气。长江中游地区会出现云雨天气。)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和第51页“高压脊和脊线”图)
[问]:什么是低压槽?低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什么是高压脊?高气压中心若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属于气旋还是反气旋?
[教师]:低压槽是从低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低气压中心属于气旋。高压脊是从高气压区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高气压中心属于反气旋。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气旋图)
[问]:在北半球气旋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学生回答:东南部吹西南风,西南部西北风)
(看课本第50页“低压槽和槽线”图)
[教师]:所以在低压槽图中,槽线的两侧分别刮偏北风和偏南风。这样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在槽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形成锋面气旋。
(看前面的图三)
[教师]:在气旋槽部形成锋面有暖锋也有冷锋。
(看课本第51页“锋面气旋”图)
[教师]: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在此图中有两个锋面气旋,一个分布在内蒙古北部,另一个分别在长江中游地区。从两个冷锋的移动方向看,大体上是自西向东移动。从锋面的影响地区来看,我国西部主要受冷锋影响,东部主要受暖锋影响。
以影响我国北部的锋面气旋为例,根据暖锋和冷锋分布地区可看出,华北和东北的南部主要受暖气团的控制,如果暖气团中的水汽充足而又不稳定,这里可出现弱的降水天气;若气团干燥则为晴见多云天气。若从西部来的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会追赶暖锋,致使暖空气被抬升,华北和东北的南部就会被冷空气占据,气温明显下降,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板书]:(2)比较
[教师]:在实际的天气状况中,一个地区的天气是受很多天气系统综合影响的,但最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和气压系统。
(四)总结、扩展
【地理的教案】相关文章:
地理教案03-07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区域地理教案11-03
人教版地理教案09-04
印度地理教案09-07
埃及地理教案09-08
地理《法国》的教案09-06
中亚地理教案08-30
亚洲的地理教案08-28
初中地理的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