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合同范本 正文
中国教育的现状及思考范本标准版

2024-01-16 06:37:16 21好文网 合同范本

中国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世人对中国教育现状,众说纷纭。中国教育模式形成已久,并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事实确实,中国教育现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现状一:教育商业化、功利化。

从古代文人考取功名以图走上仕途之路,到如今我们把“教育”与将来的工作、收入、生活、居住条件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十年寒窗为的不过是以后有一个优越的生活。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是这样想。以致于如今的教育愈加趋向商业化、功利化的方向。而许多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致力于追求虚名,以图在各大“排行榜”上图的一席之地。许多学校并不专心于学术教育,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升学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对学生的要求——40岁时如无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另外,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开50多万宝马去上课,是3家上市公司董事,他在全国性的研讨会上提醒同行: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两名教授的言论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功利化的现状。大部分教授只注重发表了论文的数量,而并不注重质量,一味的敷衍授课、课题蒙混,而学校重金“收买”高分学生更是层出不穷,教育这块本来让人敬仰的“圣地”逐渐沦为追名逐利的市场。

学生求学的功利化以及学校办学的功利化使得整个中古教育日趋商业化、功利化。 现状二:教育不公平。

经柏龙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教育存在着十大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

我所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是指教育区域不公平跟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对于中小学而言,城乡师资水平分配不均无可争议,农村的教学水平相较与城市,无论是教师水平还是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同一城市的学校同样存在着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对于“重点学校”来说,无论是教师水平还是教学基础设施配置都比一般学校优越。这就使得重点学校越来越强而一般学校越来越弱的局面,难以形成教育公平竞争。而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家长花钱为孩子选择较好的学校。

另外,除了中小学教育的不公平,大学在录取学生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公平现象,这样的不公平体现在“区域保护”等方面。例如,上海的考生在考上海的大学时相较于非上海考生来说要容易的多,北京的考生在考北京的大学时要比非北京考生容易的多。而这就出现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重点大学的数量多,考生少,考生容易考的现象,而对于山东、河南、广东、浙江等高考大省却有重点大学数量少、考生多的现象。因此,诸如此类的高考大省的考生要比上海、北京等地的考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考上一个相对于优秀的学校。

现状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高等院校增加,职业学校虚化。

最近这几年,到处盛传着“读书无用”“毕业等于失业”等说法,很显然这些说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却能从这一现象中看出人们对中国教育的失望。“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原因无非是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只是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而更重要的是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步调又太缓慢了。按照原有的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没本事”,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大学教育无法生产出于公司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大部分毕业生走出学校后发现:专业知识没学好,没有一技之长,也没发现自己身上有什么过人之处。因此,只能等着失业。中山大学一会社会学教授曾说:“目前许多教育政策的制定不是以就业为导向,不看人才市场需求,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又要在人才市场消化,这就造成一时难以消化、甚至消化不了的问题。”我国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知识,而非专业技能,而更多的大学追求高等

院校之名,本来时XXX职业学院改名为XXX大学,而原本为职业学校摇身一变成了本科大学,却没有与之“大学”相符合的教学能力,再加上大学扩招,使得高等教育愈加大众化,十个人有九个是本科毕业生,这更使得职业学校虚化。另外,就业单位的招聘信息大部分都有注明“本科以上学历”等要求,而家长跟学生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职业学校,学生不愿选择职业院校接受教育,这更使得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越来越差。大批本科院校的增加不过是为了满足这么多孩子们渴望接受大学教育的需要或渴望罢了,对于家长们来说是了却一桩心愿,对于孩子们则是一种希望,而对于社会来说,则是培养了一大群拥有大学“文凭”的高中生而已。

《中国教育的现状及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现状四:应试教育。

考试是选拔人才较为公平的方法,于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前几年提出了“素质教育”这样的要求,可是,素质教育并没有实现,大多数的学校仍然以提高升学率、增加知名度为目的,重智育、轻素质。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国的教育现状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本文中也不一一列举,而使得中国教育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思考,只有真正找到症结所在,我们才能对症下药,逐步改善中国的教育质量。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产生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以及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是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追求个人温饱,因此,考取功名进入仕途也是“小农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就是科举制度的影响,今天的高考制度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封建科举制度,但显而易见,它受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很大的影响。它的主旨首先不是求真知,它的主旨首先是要求学生做一个顺从的人。而科举制度的遗留下来的历史影响,使人们认定了教育是飞黄腾达的敲门砖,而并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高分”等于“优越的生活”已在人们心中成为不可磨灭的真理,这也就使得中国教育功利化、应试教育。

二、中国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已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我国人口总量多这一现实却使得人均水平不高。人口总量多,社会资源有限,而谁能享有更好的社会资源,最公平的方法无非是类似于科举制度的“考试”。我们无法像瑞士一样,每人每月1.7万人民币的补贴,因此,大家挤破头去争得在大学里的一席之地,以图能在毕业后获得一份好的工作,进而得到一个好的生活。而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国大学愈加注重排名等虚名。

三、教育制度以及教育理念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制度跟教育理念进入一个误区,过于重视理论,却又不专心于学术。从小学教育开始,分数就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与否的标准,一直到大学这样的评判标准也没有改变,好的分数去好的大学的状况也从没有改变,因此,大家对待教育的态度也导致了如今中国教育应试化的现状。教育是获得其他物质享受的敲门砖,也成为衡量一个学校甚至是地区政府的标准。因此,功利化的教育理念是的中国教育趋于功利化。

四、政府投入不足以及教师待遇不高也导致教学水平不高这一问题。

据调查,在日本教育中,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中占了很大比例,中央负担国立学校所需全部经费和全部教科书经费;负担地方公立学校教职员工资、福利保障费的一半,校舍新建扩建费的一半,校舍危房改造经费的1/3,受灾校舍建设费的2/3,偏僻地区公立学校公用经费的一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费的一半。都道府县负担公立学校教职员工资、福利保障费的一半,校舍危房改造费的1/3。市町村负担公立学校校舍新建扩建费的一半,校舍危房改造费的1/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费的一半,学校的公用经费。教师工资制度

是教育财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教育财政预算中,教师工资所占的比例最大,目前大约占到80%。在日本,教师为公务员,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的工资必须高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标准。

从财政投入上来看,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确实要比中国高的多。中国教师的工资确实并不高,这也使得各个领域的人才极少有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因此,教育水平也得不到特别大的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教育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至少,在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下,考试确实是选拔人才比较公平的方法,而政府要做的则是逐步改善教育现状,通过发展经济,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支持,使职业院校水平得到提高,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毕业生。而作为我们普通民众,则要改变对待教育的观念,不能只追求一纸文凭。

改变中国教育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必定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中国目前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2017-05-11 20:05 | #2楼

关于当前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中国教育的现状及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可以说,中国近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即国家的信仰与国格、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民族的个性与未来。中国教育现状与建立文明强盛之国家以及和-谐安康之社会对教育要求的差距非常明显,三言两语讲不清,百语千言道不明。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教育所造就的人才这一首要国家资源之间的竞争,人才的内涵不仅仅是拥有科技文化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能够提升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所必须的符合人文人道精神

的信仰、道德与理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育的不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几十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就是这投入不足的经费,又把重点放在了城市,城市又放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和大学。整个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校舍、师资、设备、经费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仍是杯水车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全国农村学校的危房一直是各地方政府的一个心病。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课后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这在中国大多数学校是普遍现象。我们仔细分析,素质教育在中国提出和实施已有十多年,减轻学生心理和生理负担的口号喊了十多年,为什么学生的书包还那么重,学生还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如果说完全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或者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

够造成的,这显然有失公允。其实,处于中国社会和历史这个影响巨大的背景下,中国教育所有的单一的改革和创新都是苍白无力的。 在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观念影响下,每个家长都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所有的孩子都去挤读书成才这一座独木桥,那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何谈起,我们的教育部门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岂不成了众矢之的。在社会分工和回报并不完全公平、社会保障系统还不健全的现实社会,我们哪个家长能放任孩子成为一个简单的体力劳动者,面对严峻的生存压力和巨大的生活困难而毫不在意呢?家长的期望和社会评价使我们学校在传统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来回摇摆,不知何去何从,也造成了我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平衡发展。

三、教育收费的问题。

教育收费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贫困学生辍学和教育腐-败,对于这两个后果几乎是千夫所指,可是我们有没有考虑到教育收费是谁造成的?办教育是公益事业,应该全部是社会投入,可是我们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社会其他渠道的教育投入微乎其微,这种情况下,教育不收费何以生存。多渠道筹措资金,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经常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可是校长不是企业家,学校也不是企业,不能融资,不能上市,拿什么筹措资金,只有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教育腐-败和其他行业的腐-败一样令

人恨之入骨,那么滋生它的温床也和其他行业腐-败一样在于制度和环境,都是社会问题,并非教育本身能解决的。

四、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是有所遗憾的。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数十年,却仍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的东风吹进新鲜空气之时,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质量,而是要更高的教育质量。这本来没错,却又被扭曲了,更高的教育质量,最好体现就是更高的考试分数!

五、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

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要求。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是内容与方法的问题,而且更需要的是教师对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认识以及热心教育工作的良好的精神状态。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怎么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与归宿,是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教学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新课程教学特别强调的理念,其实,学生不仅要作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人,也要作教育的主人。这个道理教育工作者都懂,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学者先行学习。而具体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往往是两张皮,教育教学者把自己当作主人,要怎么教就怎么教,甚

至人家怎么教我也怎么教。我们知道教育工作对象主体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时,除了正确认识学生学习态度、身心特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不同,实施因材施教外,还要了解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1、教师教学不能“授之以鱼”,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比被动接受更有效、更受用。

2、教学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余地,有一定的自我学习的时间与内容,这既是当前特别强调的要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要求,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所必须的客观条件。

3、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人有天生的惰性,学习又是一项辛苦活,如果缺少动机,缺乏兴趣,就没有了积极性,想学好比较难。有了学习动机,又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主动投入学习,才能学好。

4、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活跃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尤其要让课堂充分生成。当教师的不仅要关注生成,而且要激发生成,更不能回避生成。

5、教师要吃透课标要求,精心选择和科学处理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能水平。比如现在进行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自主能进行的学习,必须进行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合作的活动,应该是需要合作,通过合作能解决的学习;让学生探究的活动,应该是值得探究的,学生能探究的学习。

教育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中的一个问题,是个大问题,它涉及到各个行业、产业、领域,方方面面、错综复杂,非一朝一夕所能治理、协调好的,我们在这里,只能粗浅地谈谈个人观念,不管对与错,终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早日实现科教强国,长治久安,国富民强,列入世界强国之林!

【中国教育的现状及思考】相关文章: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县域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思考02-21

藏医药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05-05

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及应对措施01-23

我国民办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05-19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5-10

物理的思考教学反思01-31

对雷锋精神的思考05-19

网络直播的个人思考05-19

关于网络直播的思考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