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作文 > 作文题目 正文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热门

2024-01-25 09:18:01 21好文网 作文题目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热门)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现象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1

  摘要:

  20xx年 9月 12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中提到:从 1999年扩招到现在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 23% ,学生人数已经是世界第一。近年来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大学生逃课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逃课风”一直在学生中盘旋,挥之不去,这种不良风气在不断的影响着其他学生观念,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破坏了校园文化和风气。而总理 20xx年 1月 4日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逃课现象 ,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 ,减少逃课率 ,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调查背景

  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

  我们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历尽千辛万苦迈进了自己梦寐以求

  的大学校园。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我们伟大梦想的新起点,但是现身在大学校园里的我们却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而是弥漫着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广,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方式

  以问卷调查方式(包括电子稿和纸稿)为主,以口头调查和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参考文献)为辅。

  调查对象:

  以安阳市所有在校本科大学生(包括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安阳工学院)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特殊说明

  本次调查的主要是大学四年的本科生,调查年级从大一到大四。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电子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回收率达98%;纸质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达100%。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2

  一、引言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大学城学生,关于外卖情况的调查,本团队综合以上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的结果,对原先的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在网上发布后分享到各个地方让大学生去填。回收了46份问卷,调查显示,外卖对提高大学的饮食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强大的活力,但外卖仍存在诸多卫生隐患,亟需食品、药品监督局对其进行监控、整改。

  二、调查的目的

  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校园外卖的状况,研究校园及周边餐饮业应该如何发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吃到卫生、健康、美味的食物。为保证同学们吃到放心、安全、卫生的校园外卖;为商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让商家的利益最大化;发现现在外卖存在的各种问题(服务、价格、质量)。开发潜在顾客,维护好现有顾客;明白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弥补自身不

  三、调研方法

  1、样本规模:46

  2、调查时间:11月14日-------11月18日

  3、样本框架:大学城为主其他学校学生为辅。

  方法:主要网络调查,网络问卷方法为主。

  四、调研结果

  1、您是否经常困扰中午应该吃什么?

  大部分的人都受着午餐吃什么的困扰,这是普遍的问题。

  2、在学习日时,您午餐的选择是

  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通常选择就餐的地方是学校食堂,其次是上餐馆最后是叫外卖,此种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在校食堂食用。

  3、最近三个月内,您叫外卖的频率更接近于?

  由上图可知大学生叫外卖频率不是很高,这也算是很好的现象。

  4、您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叫外卖呢?

  大学生在不想出门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的订外卖,其次是没人陪同吃饭,再然后是跟风。

  5、您一般通过什么方式订外卖?

  大学生通过网上订餐和外卖APP频率较高,符合学生使用现代网络。跟随潮流。

  6、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外卖店?

  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传单广告途径知晓外卖店。这也是一些商家经常运用的营销方法。

  7、.在您的外卖经历中,您觉得存在的哪些问题是?

  遇到最多问题是送餐的速度,味道和照片与实物的不符,这也是普遍出现的问题,我们肯您对外卖服务最看重的`是哪方面?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改善。

  8、您对外卖服务最看重的是哪方面?

  学生对于外卖服务最看重的就是服务方面,服务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9、您能接受的午餐价格?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会选择较为便宜的外卖,15元之类,大学生的生活费也没有很多,一般家庭会控制住学生的生活生活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五、调研总结

  学校放开对校内餐饮经营模式的规定,增加校内餐饮的竞争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采取了限制外卖的措施。笔者认为,与其限制他人发展,不如谋取自身发展。校园内为何不办一些餐饮呢?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学校里办餐饮必定比校外餐饮占优势。如果学校里办一家餐馆,哪怕价格比校外高一点,其经营状况估计也会很火爆。就以我们的邻居上师大为例,上师大校内餐饮就采取了多样化的模式,学校食堂分为大众口味、川菜、咢菜、面食等,有些食堂还提供夜宵。除了食堂,学校还设了甜点店、小吃一条街等。学生在校就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根本无需叫外卖或出去吃。于是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在上师大校外的饭店里,我校的学生比上师大的多。学校只有放开餐饮的经营模式,才能够留住客源,如果校园餐饮还是那么单一,客源必定剧减。

  加强对校园周边餐馆的监管。外卖是打不尽杀不绝的,与其一味的打击它、限制它,不如去引导它、规范它。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那些不符合标准的餐馆的监督力度,强制其整改。同时,学生们如果碰到不符合规范的餐馆,有义务及时向卫生部门举报。在走访奉贤食品药品监督所时,我们已将我校周边的餐饮情况向监督所反映。

  加强饮食安全教育。学生会、团委可以运用多种载体加强宣传,通过传单、讲座等的形式告诉学生不吃卫生状况不明的食物。笔者建议,学生应确认所叫外卖的店家有营业执照。

  学校要倾听学生的要求。我们想吃什么,当然是我们自己最清楚。但是有95%的同学认为学校没有重视自己的需求和意见。校方表示以前都会召开座谈会,但是大多数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开座谈会不能仅仅留于形式,要切实地倾听学生意见,并有所行动。

  学校后勤部应联合校园内外餐饮业主多组织一些有关餐饮的活动,为餐饮业主与大学生构建一个沟通平台,并从中宣传普及一些关于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例如举办校园食神比赛、校园饮食文化节等。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3

  由于没有营业执照,这些商贩出售的商品便没有质量保证。消费者购买后,一旦出现问题,就不能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获得赔偿。甚至可能连当时的摊位都找不到。这就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隐患。另一方面,无照经营破坏了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对于合法商贩的利益造成损害。于是我便对无照经营这一社会现象作了调查,并去工商和平分局了解情况。据和平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照经营现象久治而不能根除并逐渐形成一个顽疾。由于和平区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人流量较大,是全市商业中心。许多无照经营者选择在此开店摆摊,致使和平区成为无照经营现象较严重的地区。随后我看到工作人员的统计数据。根据资料显示和我的走访观察,仅对和平区无照经营情况做以下分析:

  一、无照经营的现状及特点

  从工作人员拿出的资料统计来看,截止今年七月底,和平区固定经营场所的无照经营共计1966户,其中各类市场内无照经营766户、市场外无照经营1200户。其中还不包括一些流动摊位。

  由于上述766户市场内无照经营均面临拆迁等原因,具有不确定因素,因此不列为调查范围。市场外无照经营的1200户,由于不能挨家调查,因此只进行粗略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几个特点:

  (一)从行业角度来看,以餐饮和食品零售和服务业居多。我观察到的主要有餐饮食品、小百货、美容美发、家政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和平分局的统计中看到分别为489户、302户、161户、137户,占无照经营总数的90%。

  (二)从经营的人员角度来看,大多为下岗职工从事无照经营,达693户。外来人员、残疾人及其他闲散人员无照经营分别为143户、10户、354户,占无照经营总数的40%。

  (三)从经营场所分布的角度来看,劝业场周围地区较为集中。在我调查时发现无照经营多集中在劝业场、小白楼周边的一些小门脸、小商铺。店面很简陋甚至是临时搭建的。

  (四)从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劝业场周边我发现无照经营者采取各种方式掩盖无照经营。如一家有营业执照的服装店,屋内有门通向一饮品店,而饮品店没有营业执照。和平分局企管科的工作人员说“从近几年查处的无照经营案件分析得出:一是违法主体以个体、私人经营等非公有制主体的自然人或合伙居多;二是经营规模以小规模居多;三是经营时间上以短时间居多;四是涉及的领域有所扩大,经营方式更加多样。前一阵劝业场工商所已经发现并查处了一件利用网络游戏和网络商铺等经营手段来从事无照经营的案件。五是以其它形式掩盖无照经营。”可见其形式的多样。

  二、无照经营的具体原因

  (一)从无照经营者的角度分析,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在于:

  (1)因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而不能办营业执照,造成无照经营。

  (2)依据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不能办理营业执照造成无照经营。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无照经营主要原因有:属违章建筑,如临时建筑、居民楼窗口售货、窗改门等;

  还有无房本等产权问题;再有就是商铺已经规划拆迁。

  (3)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因素而无照经营,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饮及美容美发行业。他们多数既在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等场所经营,又不符合卫生许可的要求,因而造成双重因素的无照经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一种还是两种因素造成的无照经营,都集中在食品、餐饮及美容美发等行业。他们的共同原因,就是不具备卫生防疫部门在营业面积、卫生条件、操作间等经营条件的统一规定,在无《卫生许可证》的前提下无照经营。

  2.主观原因在于:

  (1)有的个体经营者生活有困难,交不起各项税费;

  我询问一位小餐厅老板为何不办营业执照时,他无奈的说:“不是不想办,但起一个餐饮执照需交的税费有卫生部门的检查费、环保测水换证费、门前三包费、工商管理费等等。刚刚营业,根本没那么多钱,只好先拖着。”

  (2)买卖不好、刚干或不想长干,对经营前景没有信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不起照先经营。如一家外贸服装店老板所说“干一段也许买卖就黄了,改行了。所以先不办照了。”

  (3)见其它商户未办营业执照,怀有侥幸心理不起照。

  (二)从社会角度分析,造成无照经营的原因有:

  1.无照经营价格低、地点便利,一些个体经营者往往受这些因素的诱惑;

  2.市民对无照经营的卫生状况没有充分认识,对其商品和服务还做不到自觉抵制,使其有得以生存的环境;

  3.城市规划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商用房屋较少且租金较贵,使一些小本经营者无利可图;

  4.无照经营者大部分为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他们对执法人员的工作不理解,又容易取得社会同情。在一家卖馒头切面的店铺前,我问一位顾客为什么这家店没有营业执照却还来购买,答说“她们几个下岗工人开个店不容易,东西做的又不错,没执照也没关系。”由此可见执法人员工作难度较大

  三、治理无照经营的几点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照经营的现状堪忧而成因复杂,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治理无照经营也不能一蹴而就。我认为各管理部门应该去其害存其利,用疏导与取缔相结合的方法,避免群众对工作不理解而产生逆反情绪,避免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及不稳定因素。一方面要防止其继续蔓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一)在市民中普及法制观念,认清无照经营存在的隐患。

  无照经营行为的优势是成本低,以至于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相对较低,市民容易被其诱惑。然而,他对守法的有照经营构成冲击,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了守法商户的利益。另外,无照经营从事餐饮、食品行业,由于没有《卫生许可证》,其卫生状况得不到审查监督,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这些隐患应让市民更加清楚和了解。执法管理部门可以与各区物业人员相互配合,在市民中普及法制意识和市场机制原则。一旦市民充分认识到无照经营的隐患,做到自觉抵制,无照经营自然会从根本上消除。

  (二)各部门协调配合,增强执法力度。

  对于有条件办理营业执照而拒不办理,屡教不改的商户,及涉及市民健康安全的`餐饮业等无照经营活动,一经查处应加重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对于违章建筑,由于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应及时拆除。另外全市可以同时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治理工作,从无照经营集中的行业、地区入手,各部门配合工作。据了解,工商河西分局在暑假期间的专项治理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对弱势群体实施优惠政策,保护有照经营者。

  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生活确实困难,而上铺的房租、各种税费又较贵,致使他们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因此对弱势群体办照应免收一部分税费,下调房租,降低办理营业执照的条件,简化手续。

  建议政府出资建一些硬件设施规范的经营场所,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帮助弱势群体再就业,实现自力更生。对于有照经营者应加强服务,减少后续的杂税。对守法且口碑良好的商户给予减免税款的奖励。这样可以创造一个有照经营受保护,无照经营受打击的公平竞争环境。总之,行政执法部门应转变职能,以服务为本,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以上便是我的几个建议。我认为最根本、也最有力的办法就是让市民自觉做到抵制无照经营。当然做到这一点也是最困难的。那么,普及法制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违法现象才会自然减少。这也是所有法律人及学习法学的在校生的共同愿望。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4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社会冷漠现象”日趋严重。 20xx年xx月20日上午,南京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彭宇案”。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讯决,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10日内给付。 20xx年8月27日中午,

  一辆大巴车在石庄镇西边的张黄立交桥上看见了一名骑三轮车的老人被撞倒,司机殷红彬下车搀扶了老人。不想面对警方的调查,那老人一口咬定是那辆撞倒大巴车撞她的。最后,通过调阅监控录像,警方发现,正如殷红彬所述,他不是撞人者,而是下车救人者。20xx年9月2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了。这期间来往者众多,但大家仅仅是围观,却无人敢扶他一把,以致他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20xx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在家附近的巷子里玩耍,一辆面包车和一辆小型货柜车先后三次从悦悦身上碾过并逃逸。然而18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是漠然不理,无一施以援手。最后只有一位拾荒者陈阿姨将小悦悦扶起,躺在路边小悦悦就这样躺在血泊中七八分钟,最终抢救无效。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达,中国人越来越患上了“发达社会冷漠症”。它突出表现为:社会越发达,人的竞争意识越强,法律的自我表现保护意识也越高。一些时候,许多受到帮助的人不太懂得感恩,这也就使得人们帮助别人的热情减退。当我们去帮助别人时,可能会招来旁人异样的目光。帮助别人逐步成为一种“非主流”的行为,使得我们渐渐缩回了那只帮忙的手。还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善心恰恰是中了别人歹意的圈套。例如好心借手机给别人,手机却被盗了;将路边摔倒的老人扶起却被诬陷是肇事者,讹诈医疗费等等。人们逐步功利化,在做任何事之前都喜欢思考投入回报比,不再愿意无偿地奉献、自发地帮助别人。假如中国社会30年的经济腾飞换来的是“发达社会冷漠症”,这值得每个人去反思。

  二、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科技的开展,一时出现信息爆炸。一件事,可以在一霎时,出现在各大网站、各大媒体。而越来越多的媒体报导出了一些曾经看起来很稀奇的事情。就如几年前的“彭宇案”和去年的“小悦悦事件”等。据相关统计,最近几年出现了至少十二起搀扶跌倒老人被诬陷事件。是什么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人们的正义感真的是日渐降低了吗?还是媒体的无意炒作引起了人们本身权益的警觉?或者是什么东西改变了我们?为此,本人对广大学子作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当前大学生对社会出现的冷漠的现象的态度和看法。

  三、调查对象

  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生

  四、调查形式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真实的原始数据,结合问卷的习题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整理原因及解决方案、撰写调查汇报。

  五、调查内容

  68%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在意社会公德心,但是有点缺乏社会公德心。而62%的同学认为缺乏社会公德心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由此可看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属于“随波逐流”型,跟随大众的脚步,在感觉社会公众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仍然“我行我素”,没有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超过90%的同学在对待因救生疏人而牺牲的英雄表示非常敬仰,但是自己没有勇气这么做。此处充分说明几乎所有人都对英雄抱着一颗敬畏之心,但是并没有把他们作为楷模。这就造成了见义勇为者可能得不到社会上大众的认同,本身价值得不到肯定,积极性可能得不到提高,见义勇为的精神则得不到很好的弘扬。

  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大多数人在公交车上会主动让座,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假如快到站了,就让座;假如路途较远,就不让座。在让座上,被调查者都认为社会上风气很好,大多数人能主动让座。

  在看到帮人救火或抓小偷、送车祸受伤者或突发疾病者去医院、抢救落水者、制止抢劫行凶的歹徒、制止欺辱妇女的流氓、帮助走失的儿童或老人寻找家人、看见有人打算轻生(跳楼、跳河等)现象的时候,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会选择报警和呼救。当遇到有人吵架的时候大多数则会选择尽量不介入、避免费事。

  这种助人为乐意识和见义勇为的淡薄,不仅反应了个人抱有不惹祸上身的想法,也显示了见义勇为后续保障管理办法的缺失。由于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英雄流血又流泪”,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见义勇义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的当今社会频繁出现见死不救、见危不帮现象,英雄缺失,人们感慨世风日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遇到路边的乞讨者的时候,51%的同学会选择偶尔路过的时候捐赠一些零钱,以帮助他们;34%的同学不清楚他们是否把行乞作为一种骗取钱物的手段,因此一律不给予帮助。在对于给不给予乞讨者赞助的问习题上,可以说两方的人数比较相近。这和个人价值观有关联。

  被调查者遇到朋友帮助生疏人后反被其陷害后40%的同学选择以后还会帮助生疏人,毕竟这只是少数人的不良行;而50%的同学会看清楚详细情况后才决定是否帮人。说明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仍然选择决然帮助别人。

  假如媒体对相关社会冷漠行为(如见死不救,见义不为)进行报导,40%的被调查人觉得会引起社会不满情绪,激起人们助人精神;10%的同学认为这样会使大众产生冷漠对待的从众行为,36%的同学觉得不能怪个人,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有问习题。

  在面对目前存在“社会冷漠”现象上,被调查者认为主要原因有:28%的人认为舆论监视不够,舆论导向不正确;38%的人认为是国家相关管理办法不完善、倡导措施执行不大;49%的同学认为是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忽略了彼此的感情交流;而34%的同学认为是人们生活压力大,无闲顾及别人或社会;76%的同学认为是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发生变化;46%的人认为是教育的失败(包括学校的或家庭的);55%的人认为诬陷、讹人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不敢帮助别人。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5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日

  调查地点:

  公园附近店铺

  调查人: xxx

调查目的:

  了解街头错别字情况

  调查方式:

  观察、询问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总是写错今天,我要去调查街头错别字。

  今天是11月5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人工湖。在门口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前,我们发现推车上面的“天津糖葫芦”被错写成了“天京糖葫芦”,我们告诉摆摊的那位老爷爷,他看了一下说:“哦,是啊,谢谢你们,小朋友,我马上就改过来。”

  和老爷爷道别后,我们来到了超市,在蔬菜区,我们看到蘑菇的标牌上错写成了“磨菇”,水果区的火龙果写成了“火尤果”,副食区的瓜子写成了“瓜了”。我们马上把这些信息告诉了超市管理员,管理员看了我们的记录本后,点了点头,找了一支笔,和我们一起把这些错字都改了过来。

  通过调查,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共发现了四处错别字。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对容易混淆的汉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写成“磨菇”;

  二、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如把瓜子写成了“瓜了”;

  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果他们平时注意检查,就能发现这些不该发生的错误。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错别字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危害:

  一、会误导小学生和未入学的小朋友,使他们把错别字牢牢记在心里,以后改正会非常困难

  二、如果外地人来油田探亲或参观学习,会影响到我们油田的形象;

  三、作为中国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时,在公共场合出现错别字形象,还会玷污我们的.骄傲——汉字。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

  一、有些人的错别字是从初学时一直带到现在,所以建议幼儿园和小学正在学习汉字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学习;平时写字一定要细心,这些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二、运用汉字时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准的字,应该及时查阅字典或请教他人;

  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汉字尊严的义务,在我们发现有错别字时,要及时提醒他们予以纠正。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6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目地:社会用错别字的现象。

  调查内容:沿着一条路走过来,我发现了不少错别字,最多的是:金日开业。它本来应该写成今天的今,可是商家为了自己的生意兴隆,就故意写成金。还有商店的宣传语有错别字如:源味牛奶应为原味牛奶、洗车每容应为汽车美容、热水皿应为热水器、全省漫游应为全省慢游、办正应为办证、连系电话应为联系电话、衣衣不舍应为依依不舍......真是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啊。

  调查分析:经过调查,我发现许多我不注意用字用词出现了很多错别字,有的人为了使自己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不惜用错别字,有的是不会写就用音同的字代替,他们这种做法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调查建议:想要避免错别字带来的损失,我们大家应该这样做:

  1、我们写字的时候,应该认真地写,并且写完后要认真检查。

  2、写字不要快,否则容易写错别字。

  3、写字时,不懂就要查字典,不要瞎猜。

  只要我们把这几点做好了,就不会写错别字了,错别字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7

  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社会冷漠现象”日趋严重。 20xx年xx月20日上午,南京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彭宇案”。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裁定彭宇补偿原告 40%的损失,即 45876 元,10日内给付。 20xx年8月27日中午, 一辆大巴车在石庄镇西边的张黄立交桥上看见了一名骑三轮车的老人被撞倒,司机殷红彬下车搀扶了老人。不想面对警方的调查,那老人一口咬定是那辆 撞倒大巴车撞她的。最后,通过调阅监控录像,警方发现,正如殷红彬所述,他不是撞人者,而是下车救人者。20xx年9月2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汉市,88 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 100 米的菜场门口 迎面摔倒了。这期间来往者众多,但大家仅仅是围观,却无人敢扶他一把,致使他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20xx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在家附近的巷子里玩耍,一辆面包车和一辆小型货柜车先后三次从悦悦身上碾过并逃逸。然而18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是漠然不理,无一施以援手。最后只有一位拾荒者陈阿姨将小悦悦扶起,躺在路边小悦悦就这样躺在血泊中七八分钟,最终抢救无效。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达,中国人越来越患上了“发达社会冷漠症”。它突出表现为:社会越发达,人的竞争意识越强,法律的自我表现保护意识也越高。一些时候,许多受到帮助的人不太懂得感恩,这也就使得人们帮助他人的热情减退。当我们去帮助别人时,可能会招来旁人异样的目光。帮助他人逐渐成为一种“非主流”的行为,使得我们渐渐缩回了那只帮忙的手。还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善心恰恰是中了别人恶意的圈套。例如好心借手机给他人,手机却被盗了;将路边摔倒的`老人扶起却被诬陷是肇事者,勒索医疗费等等。人们逐渐功利化,在做任何事之前都喜欢思考投入回报比,不再愿意无偿地奉献、自发地帮助别人。如果中国社会30年的经济腾飞换来的是“发达社会冷漠症”,这值得每个人去反思。

  二、 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一时出现信息爆炸。一件事,可以在一瞬间,出现在各大网站、各大媒体。而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出了一些曾经看起来很稀奇的事情。就如几年前的 “彭宇案”和去年的“小悦悦事件”等。据相关统计,最近几年出现了至少十二起搀扶跌倒老人被诬陷事件。是什么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人们的正义感真的是日渐降低了吗?还是媒体的无意炒作引起了人们自身权益的警惕?或者是什么东西改变了我们?为此,本人对广大学子作了问卷调查, 以了解当前大学生对社会出现的冷漠的现象的态度和看法。

  三、 调查对象

  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生

  四、 调查形式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真实的原始数据,结合问卷的题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整理原因及解决方案、撰写调查报告。

  五、 调查内容

  68%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在意社会公德心,但是有点缺乏社会公德心。而62%的同学认为缺乏社会公德心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由此可看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属于“随波逐流”型,跟随大众的脚步,在感觉社会公众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依然“我行我素”,没有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超过90%的同学在对待因救陌生人而牺牲的英雄表示非常敬佩,但是自己没有勇气这么做。此处充分说明几乎所有人都对英雄抱着一颗敬畏之心,但是并没有把他们作为榜样。这就造成了见义勇为者可能得不到社会上大众的认同,自身价值得不到肯定,积极性可能得不到提高,见义勇为的精神则得不到很好的弘扬。

  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大多数人在公交车上会主动让座,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如果快到站了,就让座;如果路途较远,就不让座。在让座上,被调查者都认为社会上风气很好,大多数人能主动让座。

  在看到帮人救火或抓小偷、送车祸受伤者或突发疾病者去医院、抢救落水者、制止抢劫行凶的歹徒、制止欺辱妇女的流氓、帮助走失的儿童或老人寻找家人、看见有人打算轻生(跳楼、跳河等)现象的时候,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会选择报警和呼救。当遇到有人吵架的时候大多数则会选择尽量不介入、避免麻烦。

  这种助人为乐意识和见义勇为的淡薄, 不仅反应了个人抱有不惹祸上身的想法, 也显示了见义勇为后续保障制度的缺失。 由于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英雄流血又流泪”,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见义勇义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的当今社会频繁出现见死不救、见危不帮现象,英雄缺失,人们感慨世风日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遇到路边的乞讨者的时候,51%的同学会选择偶尔路过的时候捐赠一些零钱,以帮助他们;34%的同学不清楚他们是否把行乞作为一种骗取钱物的手段,因此一律不给予帮助。在对于给不给予乞讨者资助的问题上,可以说两方的人数比较相近。这和个人价值观有关联。

  被调查者遇到朋友帮助陌生人后反被其陷害后40%的同学选择以后还会帮助陌生人,毕竟这只是少数人的不良行;而50%的同学会看清楚具体情况后才决定是否帮人。说明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仍然选择毅然帮助他人。

  如果媒体对相关社会冷漠行为(如见死不救,见义不为)进行报道,40%的被调查人觉得会引起社会不满情绪,激起人们助人精神;10%的同学认为这样会使大众产生冷漠对待的从众行为,36%的同学觉得不能怪个人,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有问题。

  在面对目前存在“社会冷漠”现象上,被调查者认为主要原因有:28%的人认为舆论监督不够,舆论导向不正确;38%的人认为是国家相关制度不完善、倡导措施执行不大;49%的同学认为是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忽略了彼此的感情交流; 而34%的同学认为是人们生活压力大,无闲顾及他人或社会;76%的同学认为是个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发生变化;46%的人认为是教育的失败(包括学校的或家庭的);55%的人认为诬陷、讹人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不敢帮助别人。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8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由于人类的素质良莠不齐,其中还是有很多的不和谐因素,下面就是我们的社会现象调查报告。

  一. 校园文明状况大调查

  1.关于图书馆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

  图书馆是个公共场所,也是人们求知的海洋。图书馆的环境也直接影响着读者的查阅量与阅读质量。所以对于图书馆的环境有相当高的要求。在图书馆的实践期间,我却发现了作为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文明行为,而这些行为出现在了图书馆中,就直接影响了读者的自学与阅读

  (1)衣冠不整。

  这是在普遍几种不文明行为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在图书馆门前有一个十分醒目的牌子,清楚地标明了“衣冠不整,禁止入内”的字样,但大约50%的大学生视而不见,明知故犯。在这些学生中有90%有一个同样的穿着——穿拖鞋。在知识与文明的胜地穿着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拖鞋,不仅不雅观,而且在进进出出时还会发出很大的响声,直接影响了读者的学习、阅读。更有甚者穿木屐式拖鞋进阅览室,还惟恐拖鞋没有响声。阅览室原本就宽敞,再加上此起彼伏的拖鞋声,就显得有些喧哗。

  (2)手机与聊天。

  这两种噪音在阅览室出现的频率也能达到40%。生活条件好了,大

  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手机。但是大学生进入阅览室也不关掉手机,铃声一响,便急急忙忙跑出去接听,如果此人正穿着拖鞋,从阅览室风风火火地跑到门外,拖鞋声拌着手机铃声,声音之大可想而知。有的学生则在阅览室里接听,无所顾虑地大声对话,使附近的读者烦不胜烦.

  (3)阅览室里打瞌睡。

  这是几种情况中最不文明最不雅观的一种。阅览室里全天开放空调,学生们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0%的学生大中午带着一本书来图书馆,刚翻了几页,就趴在桌上打起瞌睡来。一到中午,只见阅览室里倒下一大片。还有更绝的是干脆把椅子拼起来就躺下,翘着二郎腿并怡然自得。这种不文明行为让往来的读者尴尬,占了读者的位置,又让别人无可奈何。

  大学生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都是国家的高素质人才,不应该在公共场所有诸如此类不雅的.举动,大学生应改正自身的不文明行为,让公共场所中的不文明行为的出现频率为0%,这才是现在大学生的光荣形象。

  二.社会环境状况大调查

  (1) 白色污染

  纸张的发明使到人类的发明迅速地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张让人类的周围环境遭到了极大的污染浪费纸张:在我们班级里和学校的垃圾池里,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纸张在垃圾池里。黄的、白的、绿的眼花缭乱。一张张色彩艳丽的作业纸揉成一团。纸张回收:我在调查中,发现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混在一块。“混”,原来这就是纸张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把垃圾分开来,分门别类进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就会大大减少,并且我们生活环境也就大大不同。现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一次性用品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应该怎样选择呢?市民为了贪图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一次性纸杯。人们说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为一次性纸杯的产生,使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极度的破坏。市民们使用了一次性纸杯,就随地乱扔,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2) 水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的什么生物都会无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鱼在游”再也不见了,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也许你会说,不是有桶装饮用水吗?但喝桶装水不是解决水污染的最好办法,喝桶装水一样要用到水资源。而且喝桶装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看到那污浊不堪的南盘江,看看那尽是浮游生物的滇池,我们都会怀念它原来的清澈,怀念原来的鱼虾成群,保护我们周边的水源也是刻不容缓的。

  通过调查,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把环境保护的更好,让我们以后的生活环境也变得更好。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9

  近年来,不少地方医患矛盾凸显,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尤其是“医闹”现象的出现,给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障碍。当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医闹”问题,值得各地深思。

  一、xx县“医闹”的现实情况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全县20家医院医疗投诉、纠纷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各种医疗纠纷的解决难度较以往明显增大,理赔金额越来越大,闹事场面越演越烈。经调查统计,20xx年以来,该县县直医疗单位共发生医疗纠纷21起,累计赔偿各类费用79.9万元,其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2件,经过“医闹”,以“私了”方式解决的有19件,暴力索赔在医疗纠纷处理中所占比例高达90.9%。全县有86.9%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有86.9%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聚众在医院内围攻;有30.4%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

  二、“医闹”的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患者认为“医闹”有利可图。“不闹不赔,一闹就赔,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现实情况中,80%以上的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出现医疗纠纷之后,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认为走法律途径不但慢,而且最后不一定能得到理赔,而利用“医闹”来解决问题,不仅快捷,而且有利可图。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尽管医院及医生尽力而为,但有些家属不理解或假装糊涂,不惜闹大医患纠纷。

  二是部分医务人员沟通能力不够。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其特殊性表现在高科技、高风险、病人个体差异大、医疗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多,以及过程与结果往往不成正比等方面。医疗行为既有可能好于预期,也有可能大失所望。部分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存在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够、解释不清的情况,导致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治疗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三是个别媒体对医疗纠纷报道不够客观。部分媒体由于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理解,片面地将医患关系理解成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对医患矛盾的加深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有的媒体一边倒地站在医院的对立面,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医院及医生的责任。医生只要一解释,立刻就被舆论所淹没,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患者死亡原因就是医疗事故,就是医生失职。

  四是政府管理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当前,国内医疗行业和医药行业混乱,药品价格不合理、收费不确定和医疗分工不合理让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然而现实中,患者往往会把矛盾最终发泄到医院和医生身上,医院和医生成了“替罪羊”。此外,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职责淡化,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诉前解决机制,医患之间一旦发生纠纷,处理不当也极易引起“医闹”。

  三、思考对策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尊重和认同,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1、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产生“医闹”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是公立医院,但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依靠收费的积累,医疗服务收入由医院自行支配。这种机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坚持卫生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对医疗服务行业的监管,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

  2、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是关键。首先,医护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患者。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期间,往往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第三,要学会与患者沟通。医患之间发生误解与矛盾,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导致。第四,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的仪表形象,往往会给患者增加舒适感。医务人员对患者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开端,患者对热情、真诚、幽默、可信、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也会充满尊敬和信任。

  3、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患关系和谐与否,还需要患者全面正确地理解医生这一职业。一些患者误以为进了医院等于进了保险箱,认为医院是治病的,病没治好就是医院和医生的错。有些时候医生需要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希望患者进医院看病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如果患者对医疗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出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就很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只有社会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4、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医疗卫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宣传的焦点。医院要高度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及时了解披露真实的情况,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对于媒体揭露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医院要坚持不护短、不遮丑,坚持正确对待、举一反三,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予以改进。新闻媒体也要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客观如实地报道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不刻意炒作个别医疗纠纷事件,与医院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秩序。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社会现象调查报告05-09

大学生社会现象调查报告范例05-25

物价调查报告调查报告05-30

乡镇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03-22

1000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150003-28

竹调查报告参考 竹子调查报告03-21

近视调查报告 有关近视的调查报告02-06

担保调查报告担保调查报告范文02-22

关于小学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06-09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