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混凝土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混凝土心得体会 1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混凝土心得体会 2
通过近两个月的实习,在施工现场的实践,不仅能够基本看懂图纸,还参加了图纸会审。在图纸会审过程中,经过几位工程师的指导,不仅发现了图纸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还掌握了图纸会审的技巧,有以下几点:
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现谈谈本人的识图、审图经验,供参考。
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
1、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
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2、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
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广东省制图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3、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
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第三道是总高度。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图的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结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
熟悉立面图后,主要检查门窗顶标高是否与其上一层的梁底标高相一致;检查楼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标高是否有错,检查梯梁下竖向净空尺寸是否大于2.1米,是否出现碰头现象;当中间层出现露台时,检查露台标高是否比室内低;检查厕所、浴室楼地面是否低几厘米,若不是,检查有无防溢水措施;最后与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相结合,检查建筑高度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混凝土心得体会 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从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重要课程,一般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该课程的许多理论都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许多基本假定,具有半理论、半经验的特点,计算中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和中学所学的知识完全不同,让很多学生感到困惑,同时,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又和实际工程设计紧密相连,《规范》在计算和构造方面的规定纷繁复杂,使学生感觉学习时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学好学精了。而该门课又和其他课程联系密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就如何改善和提高该门课的教学水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谈几点看法。
1 重视两头突出重点
绪论部分是整个课程的引子,是学生能尽快熟悉课程、进入课程的基础。因此,对绪论部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要向学生讲明混凝土的概念,为什么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两者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其优缺点有哪些,简单介绍一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讲明本课程的特点,学习中的注意事项及学习方法等。
在每部分课程学完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整个课程讲完后,必须要对所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复习,将整部分内容全部串起来,并加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对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有很大帮助。
同时,要正确确定教学重点,把受弯构件、受压构件、预应力构件计算作为课程重点,对这部分课程除了讲好讲精外,还必须加大课堂提问、答疑及课外辅导力度,多出一些思考题和习题加强学生训练,在课程结束后,要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用几道综合性较强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
2 由浅入深讲清难点
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接触的专业课,他们对整个专业知识还缺乏基本的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都不知道。因此,在课程授课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贯彻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顺序。比如,先讲轴心受力构件,再讲偏心受力构件;先讲受弯构件,再讲受压构件;先讲正截面计算,再讲斜截面计算;先讲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再讲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先讲普通混凝土构件,再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等。
对所授内容,要准确把握学生理解时的难点,对受弯构件正截面理论的研究、结论、应力应变分析、计算理论的建立;斜截面破坏机理、计算理论的建立;如何利用弯矩包络图做材料图,进而确定钢筋的切断和弯起;对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混凝土的开裂变形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力损失及应力分析等作为教学
难点,除了在课堂上要讲细讲清外,还有加大课外答疑力度,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3 由感性到理性
为了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加大对课程的'认知程度,首先要让学生在感性上了解混凝土结构,为此,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设计院、施工现场或已建结构现场参观,实地了解一些结构构件、对构件的长短、截面尺寸、钢筋的直径、间距及配筋布置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在设计计算时不会犯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错误。
同时,要让学生知道混凝土结构的许多理论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实验研究基础之上,采用了许多基本假定,计算模型都是理想化的产物,因此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就不能再采用这些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
4 重视构造领会规范
该课程是为混凝土结构设计服务的,和实际工程紧密相连,涉及到的规范条文规定很多,特别是在构造措施方面,这些内容都是经过了长期实践积累、甚至一些血的教训后得到的经验总结,因此,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但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还要对相关的构造措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般的和常见的措施要求,必须要熟悉掌握。
5 改变辅导、答疑形式
辅导答疑是学生解除疑惑、正确理解掌握所学内容的重要途径,为达到良好效果,一方面在辅导时采用了启发式提问,让学生能够深入进去,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提问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对提出的问题当中解答;另一方面,在习题课上,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做题过程,对不正确、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指导,让全体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混凝土心得体会 4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很多土木院校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五、六学期进行。第五学期主要学习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设计理论,第六学期重点为混凝土结构设计。一般在第五学期末,在学生完成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设计理论的学习后,安排一个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让他们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工程设计实践中,以提高他们的结构设计能力,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涉及到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理论,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和按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内力的计算理论,以及梁的内力组合、内力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和配筋方法等知识。经过这一教学环节的实践后,学生增强了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会了如何将计算配筋、构造钢筋在图纸上的表达,获得了初步的施工图绘图技能,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理论教学的效果。
一、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要求
一般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都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工业厂房楼盖或民用建筑楼盖(如商场、图书馆书库等),给学生的建筑平面图一般都是内部为混凝土框架,四周为370 mm厚砖墙的内框架结构形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要求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第二,掌握板厚和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第三,通过板和次梁的计算掌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
第四,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第五,掌握板、梁的配筋计算;
第六,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结构的`有关构造要求;
第七,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第八,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为了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课程设计规定内容,多数高校都通过改变跨度、进身和荷载大小的形式,做到一人一题。
(二)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主要存在3点不足。
1、楼盖依存的结构体系不合理
内框架结构形式是中国20世纪经济困难时期的发明,该结构缓解了人口增长、建筑需求和经济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结构形式在历年各种地质灾害中,特别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2009年青海玉树地震,由于整体性较差、刚度变化不均匀、抵抗地震能力较差,该结构形式的建筑物破坏比较严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内框架结构已经鲜见,现行《建筑结构抗震规范》(简称为抗震规范)中也已经删去内框架房屋的内容,说明该结构形式不能满足抗震设防区的要求,内框架结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因此,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采用内框架结构的楼盖与现行规范和建筑业的发展明显不符,必须对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调整,选择更符合目前规范和工程实际的结构形式。
2、楼盖的结构布置不当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楼盖结构,一般都是一个方向布置主梁,另外一个方向布置次梁(包括与柱相连的梁),这种结构布置形成楼盖两个方向的刚度差别较大,结构整体性差,不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结构概念,会使他们形成结构设计只要注意一个方向的错误观点。
3、不能满足“强柱弱梁”设计原则
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主梁设计中,要求按照弹性理论计算,并考虑内力的最不利组合。设计时假定主梁与柱线刚度之比大于4,柱子对主梁的约束作用简化为铰支,主梁简化为多跨连续梁,这个设计的假定和主梁计算简图与实际工程结构的情况明显不符,严重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要求的“强柱弱梁”设计原则,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结构概念。同时课程设计的主梁设计方法与后续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讲授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也不相同,课程前后内容不一致。
以上3点是目前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中与现行规范不相符的原则性硬伤,必须对其进行整体的改革,否则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4、楼盖配筋方式落后
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配筋计算时,要求学生在根据计算钢筋面积选择钢筋时,尽量做到梁上下钢筋直径一致;在绘制配筋图时考虑梁中钢筋的弯起和截断,抵抗弯矩图尽可能贴近内力包络图,以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随着中国混凝土结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中国的钢产量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以从“节约用钢”过渡到“合理用钢”。笔者对在设计院和施工现场调研发现,设计院的结构设计已不采用弯起钢筋的配筋形式,且目前新规范也已不考虑弯起钢筋的作用。因此,课程设计中的配筋要求也必须适应形势,做必要的修改。
二、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的改革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针对目前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程并与现行规范相一致,以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一)结构体系的选择
鉴于内框架结构形式已从抗震规范中删去的现实,单向板肋梁楼盖依存的结构体系不能再用内框架结构,而应选择新的结构体系。考虑到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在中国量大面广,是目前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现浇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平面布置灵活的特点,当结构布置规则、对称时,框架结构纵横向刚度分布均匀,整个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鉴于此,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宜选择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依存的结构体系。学生在混凝土基本结构学习过程中就知道框架结构,学会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和设计方法,这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以及将来的工作都大有裨益。
(二)板和次梁的设计
板和次梁的设计,仍然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对于板,选取1 m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仍为多跨连续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查表计算板的内力;次梁计算单元的宽度取次梁左、右(或上、下)各半个次梁间距,计算简图也为多跨连续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查表计算次梁承受的弯矩和剪力。在板和次梁内力计算时,要考虑其端部支座(主梁)对板和次梁的转动约束,查表时要按端部为梁的情况考虑。
板和次梁的配筋设计,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板和次梁的上、下部钢筋。在画板和次梁配筋图时,可按教材规定进行。教材中给出分离式配筋和弯起式两种构造简图,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的主要配筋方式。建议板和次梁的上、下部钢筋不要采用弯起钢筋的配筋形式,以便和今后的工作实践更好地吻合。对板还要考虑板中的构造钢筋,特别是当长短边长度比在2~3之间时,沿长边方向按分布钢筋配筋尚不足以承担该方向弯矩,应适度增大配筋量。
在建筑结构中,因混凝土楼盖的造价占土建造价的20%~30%,在高层建筑中这一比例高达50%~60%。尽量降低楼盖自重,楼板厚度宜小这一观点是正确且必要的。但在确定楼板厚度时还应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以及其余工种配套管线对结构的影响,特别是过小的板厚对在板中常见的预埋电管并不合适。而在课程设计例题中一般按80 mm考虑,建议适当加大。
(三)主梁的设计
主梁计算单元的宽度取主梁左、右(或上、下)各半个主梁间距,计算简图原则上为框架结构,不能将主梁简化为多跨连续梁。主梁的内力计算按照弹性理论进行,当计算简图为框架结构时,主梁的内力设计方法与多跨连续梁就有了本质的不同,建议按照简化计算方法——分层法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时要考虑主梁的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分别计算恒载、多种活载单独作用下的内力。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画出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作为配筋计算的依据。
在主梁配筋计算时,建议不要考虑主梁上、下部钢筋的联系,不使用弯起钢筋,主梁斜截面抗剪由箍筋承担。根据规范的规定:主梁不再单独配置架立筋,而应沿梁全长顶面布置二根通长筋,跨中受压区上部钢筋还应满足实际计算结果;下部钢筋同样设置通长筋,在靠近支座处视具体计算结果考虑是否伸入支座。这样的配筋方式既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也便于施工。在课程设计中,要求按照主梁的抵抗弯矩图来完成主梁的配筋图。这种配筋形式,主梁的抵抗弯矩图现状为:主梁下部一般为通长筋,其各个截面抵抗的弯矩不变,主梁下部的抵抗弯矩图为矩形;主梁上部钢筋部分通长,部分钢筋根据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在距离柱一定位置处截断,主梁上部的抵抗弯矩图现状为阶梯形。
(四)材料的选用
一般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都是选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0,箍筋选用HRB235级的热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选用HRB335级热轧钢筋。这与现行规范和建筑业的发展明显不符,建议选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不低于HRB400级的热轧钢筋,也可采用HRB335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不低于HRB335级的热轧钢筋。
另外,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过程中,各高校都要求学生手算并手绘施工图,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学生能真正掌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理论和构造要求。对学生课程设计完成后的情况的调查表明,经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了解了结构布置的基本概念,对受弯构件的弯、剪计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构造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结构设计软件是设计院设计工作的主要工具,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教学期间,宜抽出一些时间,向学生讲解国内设计院应用较多的绘图软件(如探索者等)的应用,对非土建专业的学生还可介绍PKPM软件等的应用。学生在手算的同时,不仅学会了利用软件进行设计工作,理解了软件中各类参数的物理意义,而且还能和大一下学期开设的计算机绘图课程更好地衔接起来。
混凝土心得体会 5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土木工程”间的桥梁。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施工中所需要懂得的具体问题及要求,这为我们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作了良好的准备。
在这一学期建筑材料的学习中,我对施工中常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分类及用途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也了解了土木工程材料应用于不同行业是所应遵守的基本规律和标准。 在学习中教员还给我们讲解了几位建筑大师对于建筑材料的不同理解与应用,同样是一种建筑材料,但在他们手中就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建筑材料,而是七彩的颜料,他们用画笔赋予他们不一样的色彩和韵味。
于是课后我又查阅了不少资料,尤其勒柯布西耶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非常出人入化,引人入胜。钢筋,混凝土,玻璃,柯布可是这些材料的忠实拥护者。而混凝土的可塑性,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无限可能。
而另外一位运用混凝土的大师便是日本的安藤忠雄,他被誉为是清水混凝土诗人,对混凝土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运用。
下面就将这二位大师关于混凝土的使用做一个小小的比较。
一、勒柯布西耶
19xx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几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朗乡教堂:雪铁龙承重体系,造型奇特,墙体弯曲。主要空间的 周围有三个小龛,每一个的上部都是 向上拔起的 “塔”。伸出于屋顶之外。各个立面的差别很大。以地中海民宅为思想来源,内部空间关系与万神庙内大厅和周边空间处理相似。
二、安藤忠雄
安藤的建筑,多半是禅意扑面,与一杯苦茶的滋味一致。寒素枯涩的美,安藤以裸露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为压倒性的建筑语言要素,也许东方人会嫌它造成了不容分说的生硬气氛,但他那种如老僧入定般的纯粹素净,西方人又极感陌生。正是这种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的综合体,他将西方建筑的豁达与东方的婉约如此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产生出神奇的建筑设计效果。
安藤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品质的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地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像安藤这样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安藤的建筑一般全部或局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作为室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面不加任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是残留的模板螺栓。清水混凝土演奏一曲光与影的旋律。安藤在材料中搀进了日本的传统手艺,利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他将混凝土运用到了高度精炼的层次。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建筑之间并不矛盾,高超的木模制造工艺、优质的混凝土铸造以及严格的工程管理,共同造就了“安氏混凝土美学”。
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 以一种绵密、近乎均质的质感来呈现,对于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结构,只能用“纤柔若丝”来形容。这种精准、纯粹的特质,正符合日本人的审美特性。安藤把混凝土表现得如此细腻,会让你感受到混凝土“母性”的一面。
总而言之,柯布西耶运用混凝土的风格是质朴,豪放;而安腾运用清水混凝土的风格是精致,细腻。
混凝土,目前最为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没有营养的泥沙混合物,只要合理的运用,它同样可以变得富有艺术美感。
混凝土心得体会 6
虽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成绩已经知道,且基本能够满意,但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这不仅对于下册的学习,还是对于其它专业课的学习都有好处。而且《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专业来讲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特别对于毕业设计,或研究生考试复试。总之,总结一下,就相当简单复习一遍。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 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就了解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多么重要的一门课,特别在毕业设计时,你现在不熟悉,以后设计会带来很多麻烦,而我不是那种只满足及格的学生。所以我决定把它学好并要达到85分以上。说实在的,成绩出来后,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想起那计算题,我就气,本身正在学结构力学,而且还学得不错,谁知把一些题给弄糊涂了。
二、 学习要有兴趣。在我看来,学那一门课都一样,有兴趣才能学得好,一旦失去兴趣,那是不可能学好,不牢固。比如我们英语四级,由于我的英语四级还没通过,这段时间寻找其原因,还是缺乏兴趣,没有真正“爱”上它。而我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兴趣来于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学到那部分,我都会联系实际。
三、 抓住重点,抓住主线。这门课无非就讲了几个构件: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抓住它们的本质联系,我们清楚知道在推导公式时,在做抗弯、剪、压、拉、扭计算时,它们原理是一样或相似的'。
四、 多煤体上课,有助于我们接受更多的信息。甚至能够把一些现象或实验演示出来,加强我们的感性认识。
五、 多思考,多讨论,多提问,独立完成作业。这是很重要一点,也许你上课听不明,但你通过作业,你就可以把一些问题搞懂。平时多思考,多讨论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如果不懂,应找老师答疑。这学期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多找老师答疑,还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课本没有的知识。
六、 要有很好的学习环境,特别在上课的时候。上课的气氛也很重要,气氛好,老师心情也好,大家学起来很轻松。同时我们应跟着老师的上课思路,这样才能更好学好知识。
七、 对我来说,知识真正得到巩固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说,课程设计的内容贯穿整本书的内容。同时设计也能体现你个人的能力和创新。所以我一向很热衷于课程设计,通过设计,你才真正地学会知识。结构力学考试的推迟没有影响我做设计的步伐。在做设计遇到的难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问题千万年别积压。这样才真正把知识学牢。而现在遇到一般的楼板,能说出怎样配筋。
以上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混凝土心得体会 7
今年来我市的建筑业发展迅猛,大量的住宅工程项目投入建设,其中绝大多数是以框架、框架剪力墙为主体结构。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造价低、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成熟、抗震性能良好等优势占有相当的比重,所以在对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就成为质量控制中一项极其常见而重要的工作,并且今年来大量的建筑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和其支撑体系的要求要更高,笔者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常常在采用商品混凝土的工程的剪力墙的模板拼缝处易产生涨模现象、部分框架柱的颈顶部存在不够密实和缩颈现象,局部剪力墙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的偏差也较为严重,并且在我站对工程主体进行的监督检测中发现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的的保护层存在大量的不合格点,在现场拌制混凝土的工程中常常出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稳定,对原材料的控制不够细致,经常导致局部现浇结构出现异常,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发生。
根据我市商品泵送混凝土的发展态势,针对商品混凝土的特点,我们监督组认真查看了一些小高层、高层的住宅工程的设计图纸,结合工作实际,在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注重在图纸会审环节和质量监督工作交底中认真对商品泵送混凝土的特征特性进行说明,对其水灰比大、塌落度大等特点和施工、监理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并认真审阅了施工单位相关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对其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提示,并针对泵送混凝土的冲击力较大,施工过程中容易对绑扎好的`钢筋产生扰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定了专项应对措施。
经过多次在现场观摩后,笔者总结泵送混凝土的施工特征和施工的一些注意要点:
一、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水灰比,要求现场监理和施工技术负责人在泵送混凝土运输车辆到达施工现场时,对照混凝土配比单,认真检查其各项技术数据指标,并严禁在现场加水搅拌混凝土,并认真技术所需要的混凝土的方量,保证连续浇注。
二、加强对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控制,由于泵送混凝土的输送冲击力较大,荷载在较短时间增长较快,发现模板和支撑体系的所出现的问题不容易得到立即纠正。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应在浇筑前对模板和支撑体系的刚度和稳定性进行有效加强,如增加顶撑的数量;在剪力墙暗柱处增加穿墙螺栓数量;严格控制模板拼缝等手段。并且避免商品混凝土泵送管对绑扎完毕的钢筋所产生的冲击扰动。
三、避免和减小施工人员对已施工完毕的钢筋工程进行扰动,减少施工人员的集中密度,可以在浇注面架设施工临时通道和混凝土接料平台,以减小泵送混凝土的冲击力对模板和钢筋的影响。
四、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负责人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和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及振捣器的类型、规格和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器要求;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并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理,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结。并加强养护措施,注意浇筑期间的气候、温度等条件,并针对不同的季节时期,如夏季、雨季、冬季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对于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经总结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对材料的控制:监督管理的重点有工程资料和现场实物检查两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材料有相应的要求,水泥有多种品种、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3㎝的碎石。在外加剂上,首先要求施工监理方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及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标准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
二、在配合比方面的质量控制: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一定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度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现场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三、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求施工监理单位严格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应配备相应的计量工具,比如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四、在现场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
五、后期的养护要及时和到位,后期的养护往往易被忽略,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和养护有着很大关系,施工单位应该在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及时针对不同季节和工程具体部位,有计划的做好养护工作,及时浇水和做好保温、和覆盖工作等。
以上是本人在本市商品泵送混凝土和现场搅拌混凝土监督管理工作中得到的一点心得体会,由于水平和经验的关系,难免存在一些不成熟和不完善之处,敬请专家和领导给予指正。
混凝土心得体会 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作为建筑行业重要的一环,拌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我有幸参与了多个拌混凝土项目,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拌混凝土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拌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而成的。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拌混凝土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水灰比选择不合理等。因此,我在实际的工作中,注重以下几点,使得拌混凝土质量完善。
首先,水灰比的选择非常关键。水灰比是指水和水灰(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混合体积)的比值。合理的水灰比可以使得混凝土的坍落度适中,不仅便于施工,更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实际工程中,我通常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和施工环境来合理选择水灰比,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性能。
其次,搅拌过程中要注重控制气泡以减少混凝土中的`缺陷。气泡是混凝土中常见的问题,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为了减少气泡的产生,我通常在搅拌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搅拌机,调整搅拌速度和时间,确保混凝土充分搅拌,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
此外,骨料的选用也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骨料是混凝土中起支撑、填充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程中,我通常选择粒径均匀的骨料,并经过筛分、洗净等处理,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同时,我也会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如碎石、河砂等。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养护也极为重要。养护是指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我参与的工程中,我通常会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气候条件来合理安排养护措施,如采用覆盖保温或喷水养护等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综上所述,拌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制定合理的水灰比、控制气泡、选择合适的骨料、进行有效的养护等方面,都是确保拌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践经验,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操作方法。我相信,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对拌混凝土的认识和体会,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混凝土心得体会 9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PKPM(结构设计与计算软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我在使用PKPM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混凝土PKPM的使用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首先,我想谈谈PKPM软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PKPM软件是一种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完成结构的计算和设计。与传统的手工计算相比,PKPM软件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并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的要求。它可以自动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板厚、钢筋的数量和间距等关键参数,为工程师提供了便捷的计算结果。同时,PKPM软件还具有可视化的功能,可以直观地展示出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方便工程师进行设计和调整。
其次,我想强调PKPM软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PKPM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我们需要输入一系列的参数和数据,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梁、柱、板等构件的.尺寸、受力情况等。在输入完毕后,PKPM软件会自动进行计算,得出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评估。通过与实际工程的对比,我发现PKPM软件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经过验证的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工程质量较好。因此,工程师可以放心地使用PKPM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并非所有的设计师都能熟练地使用PKPM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对PKPM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如何输入数据、如何进行计算、如何解读计算结果等。只有熟练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才能正确地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其次,在输入数据时要保证准确性,尽量避免输入错误导致计算结果的不准确。另外,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使用PKPM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最后,我想强调PKPM软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在过去,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和手工计算,这种方式存在计算复杂、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的问题。而PKPM软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软件功能的升级,PKPM软件将会变得更加先进和智能化,为工程师提供更加便捷和准确的设计工具。同时,PKPM软件在结构优化和新材料应用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混凝土结构的新技术和新思路。
综上所述,混凝土PKPM软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了PKPM软件的优势和便利之处。通过合理地使用PKPM软件,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地完成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我也意识到了PKPM软件使用中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PKPM软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推动。
混凝土心得体会 10
第一段:引言。
拌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序,我在最近的工作中有幸参与了拌混凝土的工作,我对此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拌混凝土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第二段: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拌混凝土的工作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了解到水、水泥、石子和沙子这四个主要的构成部分在拌混凝土中的作用和比例。在实践中,我发现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混合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而掌握好水泥的用量和水的含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合理控制拌合时间和拌合方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第三段:注意细节,确保质量。
在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注意细节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并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其次,要正确控制水的含量。过多的水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而过少的水会导致拌合不均匀和工作能力不足。此外,搅拌时间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拌合时间过长会造成混凝土变干,影响工作能力,而拌合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在实践中,我细致观察每一次的搅拌过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第四段: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拌混凝土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施工现场上,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保持良好的沟通。为了保证拌混凝土的质量,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拌合混凝土小组,由懂得混凝土特性的人员负责搅拌和控制质量。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专门的职责,我们相互协作,互相帮助,确保每一步都能顺利进行。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庞大的工程,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通过参与拌混凝土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拌混凝土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细节。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细节,提高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合理控制水和水泥的用量,严格把控搅拌和施工过程。同时,我也希望和团队的成员保持密切的合作,共同努力,为客户交付优质的工程成果。
总结:通过观察实践和团队合作,我在拌混凝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在拌混凝土施工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意细节,保证质量,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我将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拌混凝土工程师。
混凝土心得体会 11
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一名工程师,我长期从事与混凝土相关的工作,这使我对混凝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感悟。下面我将分享我对混凝土的心得体会。
首先,混凝土的制备和应用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和水等原材料经过配制、搅拌、浇筑和固化等工艺流程制成的。每一个工艺环节都需要正确地操作,而这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例如,当我们进行搅拌混凝土时,需要控制好水泥和水的比例,过多的水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而过少的'水则难以形成均匀的浇筑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每种原材料的性质和配比进行了解,并灵活地调整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其次,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这使其成为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工程师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以满足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同时,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通过适当的湿润和保温来促进混凝土的固化和强度发展。只有混凝土具备了高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才能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第三,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混凝土不仅可以用于建筑结构的基础、墙体和楼板等主要部位,还可以用于道路、桥梁、隧道和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适当的配合比例和施工工艺,混凝土可以满足不同工程结构的需求,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混凝土还具备较好的可塑性和可模性,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形状的构件和装饰品,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美观和个性化需求。
第四,混凝土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在混凝土的浇筑和硬化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温度和湿度变化带来的问题,如开裂和脱落等。此外,混凝土中也会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如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解决方法,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最后,混凝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例和制备工艺,利用合成材料和液态技术来改进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和结构评估。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为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混凝土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混凝土的制备和应用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其应用范围广泛。然而,混凝土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改进。科技的进步为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混凝土的质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混凝土心得体会 12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拌混凝土的使用也逐渐普及。作为建筑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拌混凝土在构筑坚固和耐久的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长期从事拌混凝土施工工作,积累了许多心得和体会。下面我将就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感悟,谈一谈拌混凝土心得体会。
首先,精确的配合比是拌混凝土施工的关键。
拌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直接取决于配合比的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配合比能够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过去,我经历了一次配合比失误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的教训,教训深刻。因此,我从那以后开始更加重视配合比的准确性,通过密切地和设计师、生产商等进行沟通,确保拌合料的.种类和比例的正确性,提高了拌混凝土工程质量。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关乎拌混凝土的质量。
在拌和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密切关注一些细节问题。例如,水泥的搅拌时间和速度要适宜,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拌合料的添加顺序和数量要合理,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振动浇筑后,还要及时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气泡,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这些细节看似微小,但却对拌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注重施工细节,才能够确保拌混凝土的质量。
再次,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振动浇筑和固化后,混凝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养护。这个过程中,水分的稳定供给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的提高。同时,养护期间也需要注意避免较大的温度变化和外力的影响。在我的工程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完善的养护计划,包括定期喷水养护、覆盖湿布等措施,以确保拌混凝土能够获得良好的养护效果,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最后,我认为拌混凝土施工还应注重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材料的研发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被应用于工程施工中,为拌混凝土施工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例如,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承受力和抗渗性;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材料的应用,尝试将更加高级的科技成果融入到拌混凝土施工中,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总之,拌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思,我深刻体会到了配合比的重要性、施工细节的关键、养护工作的不可忽视以及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只有注重这些方面,才能够保证拌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效果。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拌混凝土施工会变得更加完善和智能化,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以说,课程设计的内容贯穿整本书的内容。同时设计也能体现你个人的能力和创新。所以我一向很热衷于课程设计,通过设计,你才真正地学会知识。结构力学考试的推迟没有影响我做设计的步伐。在做设计遇到的难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问题千万年别积压。这样才真正把知识学牢。而现在遇到一般的楼板,能说出怎样配筋。
以上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混凝土心得体会 13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PKPM(结构设计先进计算机分析方法)则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来分析和计算混凝土结构。我有幸参与了一个涉及混凝土PKPM的项目,并在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本文将通过五个连贯的段落,介绍我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混凝土PKPM教会了我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在使用PKPM之前,我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通过使用这种计算机分析方法,我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KPM不仅能够根据设计需求自动生成结构,并且还可以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快速的优化。这让我意识到,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不仅要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还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混凝土PKPM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在参与混凝土PKPM项目之前,我通常需要手动计算混凝土结构的各种参数,这既费时又容易出错。而使用PKPM后,我只需输入相关的数据和要求,程序就能够自动进行计算并给出结果。这不仅减少了我手动计算的工作量,还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同时,PKPM还提供了各种图表和分析结果,使我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情况,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第三,混凝土PKPM让我更加关注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PKPM的使用使我更加意识到,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是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通过PKPM的帮助,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结构的计算结果预估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并提前向施工人员提供建议。而施工人员则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建议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工艺符合设计要求。这样一来,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混凝土结构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第四,混凝土PKPM提高了我对工程安全的关注。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工程安全是至关重要的。PKPM不仅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自动生成结构,还可以根据结构的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安全提示。通过对安全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我可以在设计阶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在实际施工中,我也可以根据PKPM提供的分析结果来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这种安全意识的提高,使我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更加注重细节和安全。
最后,混凝土PKPM激发了我对混凝土结构研究的兴趣。通过参与混凝土PKPM项目,我不仅学到了更多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知识,还深入了解了PKPM这种先进的计算机分析方法。我对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设计出更加安全、美观和实用的混凝土结构,为建筑工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在参与混凝土PKPM项目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和工程安全的关注。同时,我也对混凝土结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在设计混凝土结构上更上一层楼,为建筑工程带来更大的改进和提升。
混凝土心得体会 14
在建筑领域,混凝土作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应用广泛。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打混凝土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为考验工人技能和体力的工序之一。在我长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曾有机会参与打混凝土的工作。今天,我将分享我对打混凝土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
一、前期准备。
相信许多工人都已经了解,在打混凝土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平整,同时清理施工区域中的障碍物,以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其次,还需要进行模板的安装,定位与调整,进行充分的强度测试,以确保施工质量。最后,也要进行后续步骤的预处理工作,例如对接缝处进行压条、加强筋等处理,为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打好基础。
二、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均匀性和密实性,这对于后续施工的延续性十分重要。在浇筑之前,我们需要将混凝土分段进行浇筑,在浇筑时不要让混凝土超出前面的水平线,以免对下一阶段的`施工带来影响。在未完全硬化之前,还应该对其进行搭线、高振、打震等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压实。另外,还需要注意人员的安全,浇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施工人员的移动和交叉,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三、抹光处理。
抹光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考验工人技术的一个过程。在抹光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泥刮、木把、水刮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光滑、美观的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保持清洁整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同时也要注意过度抹光的问题,而导致混凝土的劣化,这对于工程质量的终身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四、收工清理。
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首先,除去浇筑头部模板,以免影响下一阶段施工。其次,清理混凝土表面、伸缩缝和墙体接口,确保整个施工环节的干净和整洁。最后,对混凝土进行可视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完美满意。
总之,打混凝土虽然繁重,但是也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工人,我们需要深知打混凝土的重要性,保持专业态度和技能水平,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不出纰漏。只有这样,在施工结束后,才有可能获得项目业主的满意和信任,前程因此而更加广阔。
混凝土心得体会 15
打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中,工人需要进行多次协作,注重细节以及耐心等等,才能够完成一次良好的打混凝土。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也曾经参与了多次打混凝土的工作,下面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打混凝土的时候,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保证打地基、放钢筋、搭模板等等都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调配混凝土,注意在将石子、水泥、沙子等主要原材料混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搅拌车进行充分混合,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最后,我们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液体混凝土搅拌剂,并且要不断均匀地搅拌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质能够均匀、稳定地分布在钢筋及模板内。
其次,在打混凝土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以确保所有环节都能够顺利地进行。比如,细心的前期工作、关注细节、注意安全,同时每个任务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物料搬运、搭建,和现场清理,确保在每个环节完成后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检查、重新调整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打混凝土的`过程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由于混凝土量庞大,所以我们需要多名工人协同工作,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在混凝土泵出来之前,需要确保掌握好时间的把握,因为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覆盖混凝土。因此,我们必须视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为重,确保全场的人员能够统一行动、协调一致。
打混凝土是一项大理石与金属相互协调的工作,需要耐心、细心以及仔细工作。同时,由于混凝土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我们需要控制好每一个细节。另外,团队合作也是打混凝土的关键,一个良好的团队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质量达到预期的水平。总之,我通过参与打混凝土的工作,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细心负责以及专业技能的重要性,相信在我未来的工作中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将这些经验发扬光大。
混凝土心得体会 16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混凝土工,在多年的施工实践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我对混凝土工作的心得体会,以期能对广大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有所帮助。
首先,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施工前,我们必须对工程图纸进行仔细阅读,了解混凝土使用要求、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此外,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搭建临时工棚、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等。
其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掌握好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正确,并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调整。在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处理,涂抹脱模剂,以便将来脱模时不会损坏混凝土表面。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以免出现冷缝和气孔等问题。另外,要保证混凝土的充实性,采取震动或敲击模板的方式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杂质。
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混凝土收缩裂缝、蜂窝、麻面、拼缝错位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补和改进,以保证工程质量。例如,对于混凝土收缩裂缝可采用预应力加固、施工缝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蜂窝和麻面等问题,可采取适当的刷涂和修补措施。
最后,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养护工作。
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处理,包括湿养、覆盖保温等措施。湿养可以保持混凝土的含水量,促使其充分水化和混凝。覆盖保温则可以防止混凝土受到太阳直射和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以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延长。
总之,作为一名混凝土工,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熟练的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养护工作的重视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式,并付诸实践,才能在混凝土施工中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希望以上的心得体会能够对从事混凝土工作的同仁有所帮助,共同提升行业的水平和质量。
在我看来,学那一门课都一样,有兴趣才能学得好,一旦失去兴趣,那是不可能学好,不牢固。比如我们英语四级,由于我的英语四级还没通过,这段时间寻找其原因,还是缺乏兴趣,没有真正“爱”上它。而我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兴趣来于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学到那部分,我都会联系实际。
【 混凝土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混凝土实习报告02-14
混凝土浇筑实习总结08-24
混凝土工程心得12-08
混凝土合同04-23
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中的应用08-06
混凝土施工参考文献04-02
混凝土的实习报告九篇09-10
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08-06
泡沫混凝土施工方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