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7篇
每一本书里面都是会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而在《外婆的道歉信》里面,也没有哪句是让你深刻的话呢?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欢迎阅读。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1
这个酷热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让人想哭又想笑的书,但其实我们经常是一边哭一边笑。
在《外婆的道歉信》中,爱莎是全文的主角,她是一个即将八岁的女孩。爱莎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智慧,对于所有的事情都十分好奇,似乎有着“十万个为什么”等着你去回答。而且她十分有意思,喜欢和外婆做些妈妈明令禁止的事情,如和外婆一起看电影,一起玩游戏吃肉桂卷,有时还会一起打电脑游戏。她还有一个独特的爱好——喜欢上维基百科,这对于同龄人来说是一定不被允许的,所以这个独特的她只有一个朋友——她的外婆,但是她并不孤单。
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有一位超级英雄,外婆经常这么说。我想外婆就是爱莎的超级英雄吧。外婆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她喜欢向邻居的衣服上射击彩蛋,用石头在墙上乱写,因为她说这样事情不容易忘记,她还把粪泥球扔到警察衣服上……但是就是这个看似十分讨厌的外婆,却对自己的外孙女十分疼爱,无论什么时候,就算是犯错,都站在爱莎这边维护着她的一切。而且外婆从小就和爱莎讲故事,讲述着“不眠大陆”的一切,特别是“密阿玛斯”王国,每天晚上都带她进入“不眠大陆”,守护者她们的王国。直到有一天,外婆永远地留在了“密阿玛斯”。外婆交给爱莎一个任务,让她去给得罪过的九个邻居送道歉信。慢慢的爱莎知道了外婆的过去,开启了一段对外婆由恨转化为爱的旅程。
在爱莎的生命中,外婆就像她的超级英雄,处处维护着她,但超级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而我们在生活中,也一直有个超级英雄呵护着我们——我们的父母。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便成了他们的唯一,他们陪伴着我们直到长大。当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他们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依靠。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它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非常富有哲理。爱莎她慢慢的从外婆的童话中走到了现实,真正的了解到了自己的外婆,知道了原来这些邻居曾和外婆有着一段非常好的回忆,那些童话都是来源于生活中。让爱莎对这个超级英雄不再是恨,而是更多的爱和原谅。
在文章的结尾,爱莎收到了外婆的道歉信,此时爱莎即将八岁了,她原谅了自己身边的邻居,于是便可以摆脱超级英雄的保护,自由长大,最终她成为了“生病男孩”的超级英雄,保护着他,因为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有一位超级英雄。
让我们每个人都珍惜好我们的超级英雄,慢慢摆脱他们的保护,去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因为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2
今天小龙想安利一本书——《外婆的道歉信》。这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的一本故事书,讲述了一个关乎爱、原谅和守护非常温暖的亲情故事。读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外婆年轻时是一名外科医生,喜欢在世界有战争或海啸的地方救死扶伤。她是很多人心中的超级英雄。但外婆却不是个很好的妈妈,外婆在女儿乌尔莉卡的成长中几乎是缺位的。所以后来外婆和妈妈在一起时总是吵架。
当小爱莎出生后,外婆决定全心全意地照顾爱莎。外婆给她讲浪漫的童话故事。小爱莎听得如痴如醉。超级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因癌症去世,留给爱莎一项艰巨的任务——将外婆的道歉信送给邻居们。收信人包括一只爱吃糖果的大狗,一个总是不停洗手的怪物,一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
这次送信之旅也让爱莎再次认识了外婆。她学会了理解与体谅身边的人。外婆死后给邻居的道歉信中,前面都是些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最后为一件真的给对方带来了许多烦恼与困扰的事情郑重道歉。
对于我来说,觉得要向别人道歉的事情太多了。曾看到一个挚友在朋友圈给自己的父母、恋人、好朋友挨个道歉,但最后给自己道歉,抱歉自己过去20年老是跟自己过不去,以后每天对自己好一点儿。我有种相似的感觉。
所以小说的最后爱莎在经历了失去和一系列寻找后学会和自己和解、原谅了外婆。我非常开心爱莎的改变。生活不易,懂得与自己和解。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3
每个孩子的生命最初,都需要一个超级英雄。
这里所说的超级英雄,并非故事和电影中那些在人前威风凌凌、有着这样或那样过去的人们。他们距离一般的孩子太过遥远,远到孩子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或在忙着拯救全世界而顾不上单一的孩子,或在见缝插针地谈恋爱,无法及时赶到孩子身边。
这里所说的超级英雄,是每个孩子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可以是亲人、邻居、朋友,以及可能成为朋友的陌生人。
爱莎很幸运,她的超级英雄是自己的外婆。哪怕某种程度上她不是那么合格的母亲,却是不折不扣的好外婆。
睡不着觉的晚上,外婆会带她躺在神奇的大衣柜中,带她去不眠大陆。那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和各种生灵,在那里,女孩可以做骑士——谁说骑士都是给男孩做的?滚边儿去!
被同学欺负了,校长只会叽叽歪歪地说爱莎必须“融入集体”,外婆很不给面子地爆发了,直接抄家伙往校长的脸上砸,电脑代替校长成为了牺牲品。
公寓里藏着一只巨大的“怪兽”,邻居们说那是“野狗”;外婆则说,那是“我们的朋友”。
属于孩子个人的超级英雄比大屏幕上的超级英雄更好,因为她随时都在,无论发生什么,都做好了为了自己守护的孩子与全世界拼命。
然而,和荧幕上的超级英雄最不一样的一点是,现实中的英雄会老去、有朝一日终将离开自己守护的孩子。爱莎以为外婆是永恒的——毕竟直到住院,外婆都是那么的不安分,大吃肉桂卷、和外孙女下棋、深夜带孩子翻墙进动物园。然而,外婆走了,留下爱莎面对来自外人的恶意。
接下去怎么办?先完成外婆留下的使命吧。
于是,神奇的故事继续展开。不眠大陆并没有因为外婆的离去而崩塌,随着爱莎的冒险,她竟发现,那片神奇的大陆的成员,全部活生生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不眠大陆并非在睡不着的夜晚才能前去,它无处不在。
既然大陆是真实的、其中的一个个主人公也是真实的,那么爱莎也能更加勇敢,因为她是不眠大陆的骑士!
于是,读者们见证了一个失去了自己的超级英雄的孩子,如何成长为他人的超级英雄的历程。
在我们的世界中,永远存在英雄和被保护人。每个孩子诞生之初都是弱者,世界需要给他们配备一个专属的超级英雄。
而没有人会永远做那个被保护的角色。从被保护者到保护他人者的过程,成人称之为“成长”。
在普通人的世界,人们按照自己的步伐,从婴孩长成大人,然后变老。
在不眠大陆,孩子在超级英雄的呵护下,成长为别人的超级英雄。而终有一日,英雄会告别自己的保护对象,永远留在不眠大陆,期待再一次的团聚。
记得,在不眠大陆,人们告别时不说“再见”,而说“回见”。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4
读到上期《外婆的道歉信》,我感慨万千。大多数人心中一定会有这样一个人:从小把我们带大,无论何时都是最坚实的避风港;一同度过转瞬即逝的岁月,只期盼时间慢些再慢些;抑或分别以后,每每总会想起以前的对话情景,无尽想念。于我而言,这样的人就是我的奶奶。
自幼,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我就在奶奶的庇护下长大。小时候我是个淘气的孩子,喜欢跑来跑去,难免摔倒受伤,膝盖经常摔破流血。每次摔了以后,我总会哭着回家,然后奶奶就给我仔仔细细地上药。有时候疯玩到饭点,奶奶便会不厌其烦的叫我回家吃饭。奶奶有很多拿手菜:茄汁鱼,连鱼骨头都是酥的;皮冻,做完之后还会送些给左邻右舍,大家都赞不绝口;萝卜炖牛肉、小鸡炖蘑菇……提到拿手菜,就又想起每次过年,奶奶都要提前很久准备,买菜,收拾屋子,擦窗户,贴对联,她都忙里忙外。一大家子人一起过年包饺子,其乐融融。那时的我还不理解大人们对相聚的执念,只知道跟着一起热闹,后来我才明白,家人就像银河中的星星,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轨迹会有些偏离,可是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努力靠近,凑成美丽的星云。
后来上了离奶奶家很近的小学,每天上学之前奶奶都会对我说:“好好学习啊!”一天疲乏的学校生活过后,睡前我就跟奶奶一起躺在床上背“小九九”: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或者背背古诗,又或者听奶奶讲讲她的故事。记得那是第一次学到“死”这个字,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个字眼的含义真的庞大而又沉痛。我在日记里写怕有一天奶奶不在了,每想到这就会忍不住偷偷哭,而奶奶却也故作轻松的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等到你大学毕业吗?”一股莫名的滋味,亲昵着而又担心着。小学时光就匆匆过去了。慢慢长大才知道,小时候的时光,才是最美的时光。
上了初中,住校开始,我也就不在奶奶家住了。有一次期末放假,奶奶来校门口接我,她看着我那成堆的书说:“我只能帮你拿这两个,多了我拿不动了。”是啊,这就是岁月,岁月又能饶过谁呢?
高中以后,我又搬到了学校附近住,所以去奶奶家的次数也不多,周末偶尔去看看她。高中也是在不断地上学、补课中呼啸而过。但是奶奶经常打电话来关心我,我每次去也都会给我做好吃的,她在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爱。
转眼间,上了大学。寒暑假就算回家也是经常出去玩,或者短途旅游,或者做点小兼职。有时候去奶奶家,也是吃完饭呆一会自己去另一个屋子玩手机(这个智能手机时代啊,夺走了多少和爱的人在一起的时间)。平时在学校偶尔给奶奶打打电话,随着她的年龄越来越大,听力也跟着差了起来,打电话有时候也听不太清,所以每次她都是跟我说几句知道我挺好的以后,就含糊地挂了。不知道是因为成长还是因为距离,我总觉得我和奶奶似乎疏远了,虽然我不想承认。
再后来大四回来实习,成功进入一家500强企业实习。奶奶不懂那是一家怎样的企业,担心我找到的工作不是很理想。每次看新闻看报纸都会留意有关招聘的信息,然后留着给我看。就这样,我一直忙于实习,时间又一点点过去,后来大学顺利毕业。想想小学时奶奶说的那句:“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等到你大学毕业吗?”现在想想觉得既有趣,又欣慰。
在爱的沐浴中成长的孩子都会单纯喜乐。我很庆幸自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有奶奶的爱和庇佑。毕业以后,看过很多人和事,心境也会发生变化,才知身边亲人珍贵。工作后,我每周都会去奶奶家几次,好吃的好玩的巴不得都买来给奶奶。我终于理解了奶奶的心情,爱一个人,就想把最好的都给她。小时候,我是接受着爱的一方;而现在,就让我好好爱你。
其实有时候很羡慕我奶奶的晚年生活,儿女都很孝顺。有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弄个露天烧烤,其他老爷爷老奶奶看着我们过来跟我奶奶说真羡慕啊。我姑姑们闲暇的时候就开车带她出去玩,顺便吃个大餐。奶奶爱美,每次她出门的时候就把新衣服穿上,收拾收拾,平时在家就随便穿一下,把新衣服都收起来,以致于她有一大堆新衣服在柜子里放着。节假日有时间我们会全家去旅游,奶奶虽然平时腿脚不好,也吃不了多少东西,但是一出门玩就像变了个人。去年我们全家去海南还有港澳等地转了一圈,大半个月的时间,奶奶每天都红光满面的,很开心地让我们帮她拍照,吃饭的时候吃的也很多,尝尝各地的美食。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坐着飞机到处旅游,拍了很多照片留纪念。看着她没事就拿出那些照片看,跟邻里分享自己都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心里就觉着特别满足,毕竟她脸上的喜悦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她八十大寿那年,来了很多人,奶奶平时很注重亲情,她过生日的时候来了非常多的人,一个人到晚年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真的很幸福。
我又想到了十多年前那句:“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等到你大学毕业吗?”如今,奶奶真的等到了。庆幸奶奶还在等待着我,我们对彼此的爱依旧如初。小时候,是您牵着我的手带我看遍世间的光怪陆离,如今,就让我牵着您吧。你陪我长大,我伴你到老。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5
“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拥有一位超级英雄。这是母庸质疑的事实。所有不同意的人都需要去检查一下脑袋有没有毛病。”这个七岁的小孩就是爱莎,本书的主人公。爱莎聪慧、早熟,拥有超出同龄人的情商和智商,显得非常特别,爱莎的特别是由于她有一位特别的外婆,外婆七十七岁,是最爱她的人,也是爱莎最爱的人,爱莎的超级英雄。但这位超级英雄出场有点让人大跌眼镜,她给雪人穿上大人的衣服,让人以为有人从屋顶上摔下来,敞开睡裙漏出裸体站在阳台上用彩弹枪射击宣传上帝等的人……就是这么以为不靠谱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在爱莎受到伤害的时候,毅然决然的站在爱莎这边保护她,带爱莎穿越到不眠大陆,进入童话世界……外婆在那个女子只能相夫教子的年代,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成为一名外科大夫,在全世界救死扶伤,遇到灾难时,她是那逆行的最美背影,正是那场海啸(书中没有说哪场事故,但我猜测应该是印度洋海啸)救回了穿黑裙的女人,这是后话。
“保护你的城堡,保护你的朋友。”先看看爱莎的城堡都有谁吧:四层住着乌尔莉卡(爱莎的妈妈)、爱莎、乔治/外婆(对门,下同);三层:穿黑裙的女人/布里特—玛丽、肯特夫妇;二层:阿尔夫/莱纳特、莫德、萨曼莎(比熊犬);一层:怪物(狼心)/生病男孩和他的妈妈;底层:公共休息室/洗衣房;然后还有呜嘶,四处为家。这就是爱莎的城堡和住户,城堡是四层,住户可以说各种怪人:一只爱吃糖果的凶恶大狗、一个总在不停消毒洗手的怪物、一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一个酗酒的心理医生……
这些有爱莎没有见过面的,有厌烦的等等,看起来这些人也没有任何联系,而正是这趟送信之旅,让爱莎发现,城堡的住户原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紧紧封闭着内心,不肯轻易对外打开,爱莎发现,城堡的住户皆因外婆的缘由才聚到这里,发现狼心受到严重的战后创伤,发现阿尔夫和肯特是兄弟,他们同时爱着布里特—玛丽,发现穿黑裙的女人在海啸中失去了三个至亲,丈夫和两个儿子;发现了莱纳特、莫德有个恶魔儿子山姆,生病男孩和他的妈妈是他们的孙子和儿媳,山姆和狼心是战友,外婆救了山姆等等,总之发现了每个人的秘密,打开了每个人的心扉,终于在圣诞节一起聚到了爱莎家(准确说是乌尔莉卡和乔治的家),也一同捍卫城堡,抵抗山姆的入侵。
这一切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孤独的爱莎逐渐缓解了失去外婆的痛苦,逐渐走出封闭的自我,认识了同样与众不同的亚历克斯,接着越来越多的与众不同的孩子聚集到爱莎和亚历克斯周围,为了一支军队,没人敢追他们了。
写完这些,不得不佩服外婆的深谋远虑,用心良苦。外婆交给爱莎的也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把生命交给生活,随心生活,不要在意外人的眼光,坚强、乐观的生活,好好生活、好好大笑、好好做梦。
“好好长大,做个与众不同的人,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应该不同,因为所有超级英雄都是与众不同的,如果他们敢惹你,就踢他们要害。”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6
爱莎是个早慧但是超级可爱的七岁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她最爱的依次是她的外婆、哈利·波特和维基百科。由于拥有远超同龄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她显得过于特别,因此常被同学欺负。爱莎的外婆七十七岁,她的初次登场就是给雪人穿上衣服让邻居误以为有人从阳台上跌下楼。不仅如此,她还敞着浴袍(里面是裸体)站在阳台上用彩弹枪射击推销员,边开车边吃烤肉却喊爱莎换挡,揩男护士的油……种种疯狂行为可谓“罄竹难书”。
这样一个看似“不负责任”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在她受伤害怕的时候,带领她进入童话世界经历冒险故事,以此躲避现实带来的打击与恐惧。当爱莎在学校受尽委屈,外婆就用自己做的傻事(超好笑)来帮爱莎“改写记忆”。用外婆的话说:“如果你摆脱不了坏事,就必须用更多‘好料’去盖过它”。
这本书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是一对祖孙的温暖情谊,更多的其实是作者关于“人生的幽默与哀愁”的感悟。因为最重要的故事将在第四章出现。接着,与外婆有关的邻居们相继登场——一只爱吃糖果的凶恶大狗、一个总在不停消毒洗手的怪物、一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和一个酗酒的心理医生等等。他们的出场给这个看似轻松好笑的故事增添了不少现实的残酷。
“我得感受这些角色,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是在感受角色……小说是用情……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7
这是一个关于爱、原谅和守护的故事。工作半年多,除了专业书和两本东野圭吾的推理以外,再没留心别的类型的书籍。而借由这个征文活动,我有幸读了这样一本天马行空的“道歉信”,也希望借此机会推荐给大家,让这个活泼过头的外婆带着我们重新爱上生活。
“外婆说,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说实话,书封面上写的这种鸡汤我早已经喝够。什么叫与众不同?何时又应该巧妙的求同存异?横冲直撞到这个年龄也会有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可是书中七岁的爱莎的.转变或许在无声的说着:“嗨,别想太多,真的做自己就好了。”以前的我敏感至极,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所以每每为了合群牺牲自己的喜好。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毕竟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总归不太现实,甚至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我都会开始揣测会不会惹人讨厌了,这种模式无限往复着。
那种没有原则的生活真的累极了,虽说没有到像书里爱莎需要和欺软怕硬的同学进行打斗的地步,但总归不自在。而从一个敏感性格走出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它并不是打一架或者找老师学习学习就能解决的事情。当书的最开始,爱莎为了避开和看不惯她的坏学生的冲突而奋力规划路线逃跑时,我仿佛看到了小心翼翼讨好甚至逃避的自己;而书的最后,爱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交到了好友,我仿佛看到了真正卸下在意别人评价的担子、不再过度敏感的自己。这种暗线的共鸣很难得,抛开外婆和楼里各家各户等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等种种,只仅仅一个爱莎、一个转变,就足以吸引我。
书中的外婆是一个“非主流”类型的长辈。在医院抽烟、往警察身上扔粪球、赤身裸体拿着彩弹枪射击传教人,就仅仅几句话,一个过度“活泼”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外婆精心设计的童话故事、她年轻时的真实身份、与各房客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在等待着读者在字里行间中抽丝剥茧。我无须在这里歌颂这本书的寓意多么深刻、人物性格多么鲜活、逻辑设计多么精巧迷人,因为它在我看来并没有多么高深,通读一遍下来就是典型译制片的风格,但是字里行间的那种幻想与真实的结合是无论如何也模仿不出来的。
我的隔代长辈中,四位已经有三位在同一年去世。那年于我来说是黑色的,不断往返于家和学校,也是成年的我最开始面对至亲逝去的一年。去世的长辈中,我和爷爷的感情应该是更深一些的。爷爷是典型的中国大家长做派,和书中这个非主流外婆大相径庭。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的想起他。
重男轻女这个词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的隔代长辈中有这种愚昧特征的不在少数,我也读过很多女孩子因为爷爷奶奶的重男轻女而变得自卑封闭无法扭转性格的故事。可是对于我来说,我的性别带给我的却是得到无限溺爱和保护。自我记事起,爷爷便教我认字学书法,每每和别人炫耀起自家孙女儿都是不吝夸奖,非要和别的老头家的孙子争个口头上的高低;家中哥哥很多,爷爷却总把老家带回来的大虾仁儿偷偷留给我,防着其他淘气孙子偷吃;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给小孩买的鞭炮不过一小盒摔炮和大蝴蝶,爷爷却拿大纸壳箱子,装的满满登登的捧回来,里面各式各样的小礼花鞭炮让我自己玩个够;年初一爷爷都要摆一个独桌吃一个特殊馅儿的饺子,满满的大家长作风,而打小不爱吃饺子馅的我尝过一口爷爷的饺子以后,年初一就变成了我们爷孙一桌,别人一桌;下象棋假装和我斗智斗勇却还是偷偷让我只为和我多玩几把省的我沉不住气又跑开;长大后不和爷爷好好说话只顾着看电视,爷爷也不过嗔骂一句就由着我玩;奶奶做了好吃的爷爷就骑车一个小时给我们家送来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再后来的复读,爷爷虽然失望虽然劝我改变心意,却也由着我自己的想法。再后来的突然生病。再后来的迅速衰老。
再后来的再也不能相见。曾经那么骄傲那么阳光那么健康的一个老头,却突然病倒,他心里一定很难过。无法感同身受的我其实一直在自责,每每想到爷爷,心情到最后总是憋闷,总觉得在爷爷最后的时间里,我没有尽到一个孙女应尽的责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真的很残忍。后来的丧礼,在爷爷被推走火化的时候,我真的努力想再看一眼他,可是也只能被家人搀起来,因为我已经哭到不能站起。那一天听到了太多节哀别哭,可是眼窝那么浅,又如何盛得下热泪呢?自那天以后,我认得清分离、舍得、不在乎,而教我念我爱我的爷爷却再也不见。
其实我有一丝羡慕这本书中外婆的这种童话式的去世,因为她弱化了这种生离死别,让爱莎用送道歉信的方式继续感受着爱、原谅和守护。这种戏剧性其实并不适用于现实吧,但或许它的意义在于努力的用书的方式表达出“亲人的离开并不是真正的离开”。
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想过这样一本书能让我表达出这么多的情绪,因为第一遍读下来我也无非就为了弄清各个故事串成的主线到底是什么。书其实还留了一个悬念,就是最后一封外婆给爱莎的信。“读完本书前请勿打开”,这个小小的噱头也是一个亮点,而书读到最后,那封信已经不再重要,毕竟道歉两个字一定不会是中心主旨,而爱才是。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0篇01-17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3篇12-18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2篇12-17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8篇11-19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0篇10-23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3篇11-05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12-16
来自外婆的道歉信09-18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集合15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