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1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多个物体的粗细、厚薄。
2、学习按物体的粗细、厚薄排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粗细不同的'纸筒5个,厚薄不同的书5本。
3、幼儿每人一份材料,不同粗细的小棍5根,半根黄瓜,一把塑料小刀。
活动过程:
1、学习按粗细排序
2、学习按薄厚排序
(1)教师出示不同厚薄的书本,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数一数有几本,想一想怎样才能区分这5本书的厚薄。
(2)请一名幼儿上来,把它们从薄到厚排成一排,并说一说哪本最厚,哪本最薄,其他幼儿判断排得对不对。
再请一名幼儿上来,把书本从厚到薄排列,其他幼儿判断排得对不对。
(3)教师播放多媒体资源,呈现厚薄不同的木块的图片,请幼儿按照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感受厚薄的相对性。
3、操作练习
(1)幼儿两人一组,先将手中的小棍从细到粗、从粗到细排序,再将黄瓜片,切成厚薄不同的小片,按照从薄到厚、从厚到薄排序,互相说一说自己对粗细、厚薄的认识。
(2)打开幼儿操作材料,按要求做练习。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2教学目标:
·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
·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能区分大、中、小
(材料准备) 长短不同的绸带、扭扭棒、笔;幼儿操作练习册(苗p7)相应的粘纸
教学重点:比较区分长短
教学难点:比较3样物体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你说出给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扭扭棒、笔)
二、比一比:
1、两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分别比较两根绸带说说哪根绸带长,哪根绸带短?(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请个别幼儿演示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讲讲自己比较的办法)
●小结(重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可以用眼睛看,比一比。当看不出来时,可以将两样东西的一头对齐进行比较,这样也能知道哪个长,哪个短了。
2、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分别比较3支笔(讲讲理由)
·3根绸带的长短,(三根绸带一头对齐比较)
●小结(难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用同样的方法,三样东西一起比:一头对齐,捏住,比出最短的,再比出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队了。
三、排一排,贴一贴:
1、请你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粘纸,并和原来同类的物品比一比,帮他们排排队。
(引导幼儿先将一头对齐,再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按长短顺序进行排队粘贴)
2、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3一、活动目标: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活动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3、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乐趣。
重点:让幼儿在观察游戏操作的基础上了解排序活动,并体验排序的活动形式美。
难点:引导幼儿自选某种规律排序物体。
二、活动准备
1、三列长火车,每节可坐三个小动物。
2、小动物卡片若干,葫芦卡片若干。
3、进入森林的小脚丫线路图。
4、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谈话,进入角色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打森林里去看一看,听说那的小动物今天要去旅行,我们去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好吗?"
2、出示小脚丫线路图,教师示范走,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规律。
(二)分别出示三列火车,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第一辆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车厢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二节车厢,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规律。
(3)出示第三节车厢方法同上。
(4)出示第四节车厢,让幼儿猜是那些小动物。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是按一定顺序坐火车的,你们觉得这样漂亮吗?这种排列的顺序叫有规律的排序,你们知道了吧!
2、出示第二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座位。
(2)教师出示第2、3、4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3、出示第三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AB)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2、3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三)出示葫芦卡片,让幼儿接着排列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2、提问:这些葫芦哪些不一样(颜色、大小)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规律很多,他们可以按大小来分,也可以按颜色来分。还可以按高矮来分等等;这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看出其中规律。
(四)游戏: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想送礼物给孩子们,如果谁把你们手中的图形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好队,这些图形宝宝就是你们的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教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里还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吧。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4设计意图: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如排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我们要归放,游戏中我们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今天我设计的这个排排对,用一个绘本故事《蜈蚣叔叔的袜子》来引导,让幼儿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同时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第一环节让幼儿用两种颜色的夹子给蜈蚣叔叔穿袜子,让他们动手实践操作。第二环节综合幼儿给蜈蚣叔叔穿的袜子颜色我们再次讨论还可以怎么穿,我用图片的方式展示。第三环节,又添加一种颜色的袜子,让幼儿去探索。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
2、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蜈蚣叔叔的袜子》课件,蜈蚣图片若干,蓝色红色夹子若干,袜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脚运动小脚穿上鞋子真舒服,我们来动一动小脚。
提问:每个人有几只脚啊?可是,有位朋友长着许多的脚,它是谁呢?播放画面一,引导幼儿猜测是谁的脚。
二、播放绘本PPT,学习有规律地排序
1、播放画面二,提问:蜈蚣叔叔是个有名的帅哥,你觉得它哪里帅啊?看看它的脚,好奇怪。你们见过穿袜子的蜈蚣么?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发现有"红绿蓝红绿蓝"的规律)嘟嘟是蜈蚣叔叔的`邻居,他好久没看到蜈蚣叔叔了。
2、播放PPT,提问: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儿看出它生病了?
3、放画面四、五、,提问蜈蚣叔叔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袜子?有哪些颜色的袜子?嘟嘟的妈妈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嘟嘟带给蜈蚣叔叔,嘟嘟来到蜈蚣叔叔家正准备离开,蜈蚣叔叔说:"一会又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你能帮我么?我的袜子挂院子里。"好啊"嘟嘟来到了院子里,看到了好多颜色的袜子。
蜈蚣叔叔可奇怪了,他是按照心情穿袜子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只穿两种颜色的袜子,今天它病了,只想穿绿色和蓝色的袜子,两种的袜子可以怎么穿呢?你们愿意帮助蜈蚣叔叔么?
4、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袜子有规律的排序。
(1)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帮助幼儿比较发现两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和幼儿一起观察。
提问:你觉得蜈蚣叔叔更喜欢哪种穿法,为什么?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的)和幼儿一起观察提问:这几个小朋友用了几种方法啊?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交换位置……)两种颜色的袜子还有别的穿法么?(幼儿讨论)
(2)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发现新的规律。教师把幼儿探索新的规律用图片进行展示。
5、延伸活动:初步感知三种颜色袜子的排列规律。
提问:蜈蚣叔叔得到你们的帮助很开心,你们呢?
现在蜈蚣叔叔它又想穿三种颜色袜子了,哪三种颜色啊?你们还愿意帮助它么?那我们把夹子放在益智区,等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帮助它吧。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5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6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
2.培养幼儿序数的兴趣。
活动重点:
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6以内数列。
活动难点:
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准备教具:5个不同的小动物图片,有5层楼房图片一幅。数字卡片1——5一份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排队,引导幼儿感知横排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师:听说工人叔叔给小动物们盖了新楼房,小动物们特别开心,瞧,它们正急着去看新家呢。(出示5个小动物)
提问:1.哪些小动物这么着急呀?
2.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在跑?
3.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动物排在第几?(从左向右数)
二.小动物搬家,引导幼儿感知竖排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数楼房(让幼儿知道数楼房是要从下往上数)
师:小动物们的新家终于到了(出示楼房图片)
提问:(1)这是几层楼房?
(2)你是怎么数的?
(3) 工人叔叔忘了标楼层了,我们来帮他把数字标记贴上去吧。引导幼儿从下到上贴数字卡1-5。
2.小动物搬新家
师: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可是他们不知道住哪一间好,我们来帮帮它们吧。你想请那个小动物住在那一层呢?请幼儿以帮助小动物搬新家的形式帮小动物住进新房子里。引导幼儿说出“我请××动物住进第几层楼房里”。
3.师:小动物们还没记住楼层,我们再提醒一下他们吧。
教师说某一动物让幼儿用序数词表示小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4.游戏“换房子”
师:现在,小动物们记住他们的楼层了,你们记住了吗?小动物们要考考你们了。
请幼儿记住每只动物家的位置,教师待幼儿闭上眼睛后迅速调换动物的位置,然后请幼儿睁开眼睛,说说哪两只小动物换房子了?说说××小动物原来住在哪里,现在住在哪里?
三.幼儿操作,结束。
师:小动物们住上了新楼房,真开心!还有别的小动物也要搬新家,正在路上走呢,它们会是谁呢?我们去看看吧。
请幼儿取出操作卡,老师提出要求:请幼儿根据小动物排列的顺序把小动物和相应的序列号连起来。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6活动准备:1.蝴蝶、蜜蜂磁性教具。
2.每个幼儿一份动物图片学具。
活动过程:1.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A-B方式的排序规律,为动物排队。
(1)出示图,教师:蝴蝶和蜜蜂出来排队了,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引导幼儿说出谁站在前面,谁站后面的A—B的`排序规律)
(2)师:谁能来接着排啊?(幼儿操作)
2.学习A- 或AA-B排序的规律为动物对应排队。
(1)(出示A- -A- 形式排序)让幼儿感知并发现规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师:谁排在前面,有几只?谁排在后面,又有几只呢?它后面是谁啊,有几只?
(2)与A-B对齐排,并引导幼儿比较(点数1,2)
(3)让幼儿接着排
3.启发幼儿想出另一种排序方式。
(1)(请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上来操作)
师:小蝴蝶和小蜜蜂还想用一种新的方法排队,谁来帮帮它们啊,还能怎么排呢?
(2)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与AA-B的规律比较。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
(3)请幼儿接着排。
4.幼儿操作学具,
教师指导。
师:碟子里的小动物也要按照刚才的排队方法排队,每一队从小红旗开始,你们去帮助小动物们正确的排队,好吗?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7活动目标:
1、认读1—8以内数字,并知道序数。
2、在认识序数的基础上能够根据颜色、形状等进行排列。
活动准备:
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纸片,分别用不用的颜色做成数字卡片(可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做一套大的,四套小的。
活动重点:根据颜色、形状进行1—8数字的排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卡片,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1、今天沈老师带来了很多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帮数字宝宝排排队。(按顺序从1—8)
3、这些数字卡片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不一样)
4、数字卡片还有好多的朋友,猜猜看它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5、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分类,并进行排序。(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排序)
二、根据形状进行排队。(同一套卡片)
1、那我们在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形状)
2、说一说有哪些形状?
3、那我们该怎样帮这些数字卡片排队呀?
4、教师进行示范,请幼儿上台操作。
5、教师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
三、幼儿操作。
1、你们的桌子上还有一套数字卡片,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合作帮它们排排队?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小班幼儿可以减少难度只根据颜色进行排列)
3、集中,教师讲评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8设计意图:
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让幼儿正确理解“邻居”的含义并进而感知“相邻数”的含义,通过比较知道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是比它大1和小1的数。活动通过情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进而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2得相邻数,感知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2、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3、在游戏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企鹅图片6张,1-3数字卡片。
2、音乐《找朋友》。
活动重点:
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学习2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感知相邻两数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以故事形式引出活动。
今天一大早,企鹅新村特别热闹,因为他们要搬新家了。企鹅哥哥一摇一摆走来了,我们来看看,来了几只企鹅哥哥?一只企鹅哥哥用数字几表示……企鹅哥哥、姐姐、弟弟都搬进了新家,他们心里真高兴呀。
2、尝试运用相邻数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小企鹅们来做智力游戏了,他们要给长条点卡排队。
---找出1、2、3、4的点卡,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长条卡排队。
---3有好朋友吗?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为什么?(因为3在中间,它比前面的2多1,比后面的4少1.)
---引导幼儿观察长条卡片加以验证。
3、游戏:企鹅请客
今天,小企鹅们要请小朋友到他们的新家来聚餐。
小朋友每人一张数字卡,音乐响起,小朋友又唱又跳自由活动,音乐停,小企鹅出示数字几,他的好朋友就进入企鹅家里来,围到他的左右来聚餐。
一、观察企鹅的外形,找不同。
老师:有6只小企鹅来到了咱们的教室里,欢迎他们吧!
请幼儿区分6支企鹅的不同之处,将相同的企鹅挨在一起,并将代表图片展贴在黑板上。
老师:他们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网站
1、将数字1、2、3于相同数量的企鹅图片对应摆放。
老师:谁上来数一数这里分别有几只企鹅?帮老师把小数字贴上。
2、分别说出3种企鹅的数量,并比较3种企鹅的多少。
老师:哪一种企鹅的数量是最多的?哪一种是最少的'?
3、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3种企鹅排队。
三、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老师:请你观察一下,小企鹅排列有什么规律呀?
1、数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排在最后面;2在中间,所以1和3是2的好朋友。
2、幼儿尝试运用相邻数的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老师:小朋友想一想,3的好朋友是谁呢?
3、电脑游戏测试
分别找出1、2、3的相邻数。
老师:现在考一考小朋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们的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听音乐传球。音乐一停,球传到谁的手里,谁就说出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手里数字卡片1和3的幼儿迅速举起卡片并回答:“我是你的好朋友,再见!”
活动延伸
教师把动物头饰、数字1——10按顺序排列,长条点卡等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共幼儿练习寻找其他数的相邻数。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让幼儿能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同时认识数字。培养幼儿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我在设计这堂数学课程时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游戏为主,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游戏:“朋友在哪里”“找朋友”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每天乐此不疲的做着各种游戏,枯燥无味的上课他们毫无兴趣,因而在组织这节课时我每个环节都是游戏。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感受到、实践到,使他们自己体会和理解相邻数间的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场地也不局限于教室,而是运用到孩子们熟悉的各个环境中,如走廊、厕所等等,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相邻数。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一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更加勤于动手多制作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教学具。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9【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五、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10一、活动目标
1、能将6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吸管6根,幼儿用书,PPT,操作单。固体胶,笑脸贴纸。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看,今天谁来我们班上了(孙悟空),你们知道孙悟空有一个厉害的武器是什么吗?对,它就是金箍棒,孙悟空可厉害了。他会七十二变,看,他变出了什么?两根金箍棒,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一根粗一根细)那我们就分别用粗和细来将他们标识出来。
看孙悟空变出了许多的金箍棒,他头都晕了,你们帮他整理吗?你会怎么整理呢?请你去、举手说一说。(由细到粗或出到细)我们一起来帮助孙悟空整理金箍棒吧!先找出最粗的,然后再找第二粗的,接下的第三粗的,第四粗的,第五粗的,最后最细的。老师要换一边你会吗?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2.看,孙悟空还变出了什么,(许多的孙悟空)
哇,你知道他们谁最高,谁最矮吗?(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看不出来)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知道他们的身高吗?
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1、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请你举手告诉我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
(2)小结,原来物品不仅可以根据粗细还可以根据高矮来排队。
3请幼儿分组活动
孙悟空还变成了许多的.物品,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来排排队,现在,请你们回到自己的桌位去操作吧!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知道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4活动评价与结节
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单,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今天我们学习了本领,请宝贝们课后比比谁跳的远,谁长的高高的!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11设计意图
“排列”是数学活动中较为复杂的概念,中班幼儿有了ABAB排列的经验,且直觉行动思维比较突出,结合当下季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落叶,通过创设有趣的情镜,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索,从而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的排列,体会其中特点和规律,整个活动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为主,选择幼儿熟悉的树叶,以森林舞会的情境贯穿活动的始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学习,在游戏中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将树叶按照一定规律(ABB、ABC)进行排列。
2.在操作中感受将树叶进行有规律排列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树叶ABB、ABC的规律难点:制作有规律的王冠或舞裙
活动准备
银杏树叶、杨树叶、桃树叶若干,小盒子若干、“王冠”“舞裙”若干、胶带、毛绒平玩具2个、桃树叶-银杏叶-银杏叶ABB模板一个、杨树叶-桃树叶-银杏叶ABC模板一个、银杏叶-桃树叶-杨树叶ABC填空模板一个
活动过程
一、声势导入:幼儿了解声势,并尝试说出规律。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邀请了几只小动物,你们听一听都有谁?”喵—旺喵—旺喵—旺
师:有哪些小动物?幼:小猫小狗
师:小猫叫了几声?幼:一声
师:小狗叫了几声?幼:一声
师:请你跟我来学一学,喵—旺喵—旺喵—旺师:它们还跳了一支舞,我也学会了,你们来看一看
拍手-拍腿-拍腿拍手-拍腿-拍腿拍手-拍腿-拍腿师:刚才我做了那些动作?
幼:拍手拍腿
师:我拍了几下手?幼:一下
师:我拍了几下退?幼:两下
师:请你跟我来学一学,
拍手-拍腿-拍腿
拍手-拍腿-拍腿
拍手-拍腿-拍腿
二、帮小动物的补充完整王冠和舞裙
1.小动物们要去参加森林舞会,可是它们的王冠和舞裙还没有做完,我们来帮它们做完。
出示ABB半模板王冠——桃树叶-银杏叶--银杏叶-桃树叶-银杏叶-银杏叶……((只留最后一组)
师:谁能来帮小动物做完?请一名幼儿上来补充完整,不对的话,师:你们看一看这样摆对吗?
幼:对/不对
师:哪里不对??为什么?你来帮他改一下。
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发现不对的,(开头是桃树叶,在后边是银杏叶,最后是银杏叶)能说出来的话:你太厉害了,你发现了他们的摆放规律,
发现不了的话在这个王冠里藏着一个小秘密,你们发现了吗?请幼儿说一说,说不出来老师提示:你们仔细看一看他们是怎样摆放的'?
发现了,一个桃树叶两个银杏树叶,是的,开头是杨树叶,在后面是银杏树叶,最后面是银杏树叶,你们发现了这一规律。
师:出示规律模板——桃树叶-银杏叶-银杏叶——是按照这个规律摆放的吗?师小结:刚才的叫声、舞蹈和王冠都是有规律摆放的。
任何东西都可以进行有规律摆放。
没发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怎样摆放的,
一个桃树叶,后边是几片银杏叶?2片。它们三个是一组,看后边的跟他一样吗?也是这样一组一组的对吗?这样一组一组的摆放是一种规律。出示规律模板——桃树叶-银杏叶-银杏叶——是按照这个规律摆放的吗?
小结:刚才的叫声、舞蹈和王冠都是有规律摆放的。
2.出示ABC半模板——舞裙——杨树叶-桃树叶-银杏叶-杨树叶-桃树叶-银杏叶-杨树叶-桃树叶-银杏叶……(只留最后一组)
师:看一看裙子是怎样做的呀?
幼:(一片杨树叶,一片桃树叶,一片银杏叶)
师:我们一起来给它补充完整,接下来该是什么叶子啦?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师:舞裙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啊?
幼:一片杨树叶-一片桃树叶-一片银杏叶,这样的规律摆放的。小结:舞裙也是有规律摆放的。
3.幼儿尝试补充填空模板
师:你们看一看这个王冠也没做完,你能把他补充完整吗?幼:来说一说
师:这个王冠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呢?幼:一片银杏叶-一片桃树叶-一片杨树叶
师:你们也发现了这个王冠的摆放规律了,真的是太厉害了,出示银杏叶-桃树叶-杨树叶模板
小结:任何东西都可以进行有规律摆放。
1、幼儿制作王冠,舞裙
师:小动物们很感谢你们帮它们把王冠和舞裙做完,它们想邀请你们去参加森林舞会,你们也需要做一个有规律的王冠或舞裙,你们先来试一试、摆一摆,摆好以后跟老师要王冠和舞裙粘好,(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个别纠错)
帮助幼儿戴上。
2、参加舞会
师:哇!你们的王冠和舞裙好漂亮呀!我发现都是有规律的!
参加舞会,还要求大家条有规律的舞蹈,谁来给大家编一个有规律的舞蹈?(请一名幼儿来分享)大家学一学,跳一跳。
小结:同一个规律我们可以拍不同的身体部位。我们跳着有规律的舞蹈去参加舞会吧!
活动总结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征,整个活动以孩子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小动物”参加舞会为线索,渗透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通过做王冠和舞裙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12中班数学:
小动物排队(序数)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并能用叙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2、喜欢参加操作活动,能积极探索。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示范:小动物图片(小鸭,小狗,小猫,小兔,小鸟),一幢5层的房子,火车图片,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给小动物排队,学习从左到右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1、今天,班上来了几个小动物来做客,看,一共有几个动物?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从左往右数,谁排第一个?调皮的小动物又变换了排队的位置,这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2、创设情境“小动物坐火车旅行”,帮助幼儿认识“5”以内的序数。
(1)教师出示火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导语:“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准备乘火车去旅行。现在火车开来了。”提问:
①这辆火车有几节车厢?(5节)
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③第一到第五节车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看序号说颜色)
④绿颜色的车厢是第几节?数字几来表示?(看颜色说序号)
(2)教师边出示小动物图片边提问:
①哪些小动物都来乘车了?(小鸭、小狗、小鸟、小猫和小兔)。
②小动物们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呢?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从左到右)
(3)玩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复习巩固从左到右1至5的序数。教师:“xxx,我问你,小兔在第几节?”幼儿:“刘老师,我来答,小兔在第2节。”教师:“xxx,我问你,第3节坐着谁?”
幼儿:“刘老师,我来答,第3节车厢坐的是小狗。”
二、送小动物回家,学习从下到上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1、工人叔叔给小动物们盖了漂亮的小房子。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边说边出示一幢5层的`房子,让幼儿数一数是几层,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编上层号(1——5)。
提问:①楼房一共有几层?用数字几来表示?
②第一层在哪里?(下面)
③数楼房要从哪儿开始数?(从下往上)教师小结:我们数楼房时应该从下往上数。
2、教师把动物放进5层高楼里,谁住在第几层?
三、游戏:排队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小朋友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一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说说自己排在第几。
四、小结。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按照数字排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来是第二,~~~~~~,还学会了从左往右,从下往上的方向排顺序。生活中还有很多按照数字顺序排列的物体,比如看电影的座位,站队的位置等,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可以找到,请大家仔细去找找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13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比较长短、粗细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
(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
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二、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
(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1)教师: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2)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三、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
(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四、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14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幼师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15班级:中班执教:陈娟日期:xx年1月8日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豆子进行10以内的分类、排列,尝试用数字进行记录。
2、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发现,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用的蚕豆、黄豆、红豆若干,幼儿操作纸2份,铅笔,橡皮,盘子。
2、投影仪。
3、平时幼儿玩过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红豆、蚕豆和黄豆)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豆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示范操作要领。
师:这些豆子想请你们帮个忙,给这些豆子排队。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师:那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用豆子在操作纸1上排队,尝试用数字记录,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幼儿。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讨论“为什么都是七颗,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4)小结:在给相同数量的豆子排队时,豆子大小不一样,排列的队伍不一样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豆子,排列相同长度时,所用豆子的'数量不同。
(1)出示操作纸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豆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2)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幼儿完成作业。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幼儿讨论操作结果。
教师: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
(4)小结:在一样长的线上用大小不一样的豆子排队时,豆子的数量不一样多。
4、活动拓展。
启发幼儿利用生活中更多的豆子及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比较,观察还会有什么发现。
【中班数学教案:排队 】相关文章:
08-07
09-30
11-28
06-28
06-25
02-11
01-22
02-20
02-16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