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地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对读、赛读感受一家人对大海的爱,理解海的气息塑造了“我”的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ppt课件
视频短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大海的视频后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引入课题《海浪》
二、新授
1、师范读诗歌,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观察诗的格式和以前学习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2、向学生介绍阶梯式诗体
3、学生自读诗歌,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
4、课件出示4个生字,指名认读、组词说识记方法
5、指名读文,同时思考问题(大屏幕出示问题)“诗歌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海浪的喜爱?”
6、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师相机板书:爸爸、妈妈、我
7、爸爸用了什么方式?(录音)那你能说说爸爸喜欢的是海浪的什么吗?(声音)
过渡语:是啊,那海浪是个多变的家伙,时而轻柔,舒缓;时而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爸爸怎能不喜欢呢?下面我们伴着海浪声,读第一小节来感受爸爸对海浪的喜爱之情。(出示配有海浪声的图片)
8、那么妈妈用了什么方式?她又钟情于海浪的哪个方面呢?(把海浪曝光在软片里。说明妈妈喜欢看海浪)想一想在妈妈的照片里会看到些什么呢?(生自由说)师:同学们说的很美,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海景图,些看吗?好,我们一起看一看。(向学生展示海边图片)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美)那让我们带着美美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指名读)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课件出示“把海浪在他(她)的里。”)让学生说句子。
过渡:那么作者呢?(齐读3、4、5小节)
9、谁能说说作者喜欢什么?海浪带给他哪些好处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呢?能抓住几个词语说一说吗?
经过同学们的回答,相信你们都感受到了大海的宽广,并从中得到了勇气。让我们来读一读吧,读出你的斗志昂扬,独处你的远大理想。(指名读3、4、5小节)
三、巩固练习
1、男女生对读诗歌(男1、3小节,女读2、4小节,齐读第5小节)
2、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3、试着背诵全诗
4、理解加点词的意思(课件出示课后题)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写大海吗?(生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你们愿意记住他们吗?(出示词语)让同学们抄写到积累本上。
小结:大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分享,现在让我们乘着海浪,再次感受作者对大海的深深眷恋。有感情地齐读诗歌。(伴随海浪音乐)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些自己心中的大海
板书设计:
海浪
爸爸——“录”妈妈——“照”
我——“学”
深沉、坚毅、无穷无尽······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第一段,能有感情朗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大意,能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难点:了解课文大意,能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课题,读
2、了解刘胡兰:抗日小英雄,山西人,10岁参加抗日救国儿童团,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壮烈牺牲。毛主席亲自为他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听录音,听清课文中生字和多音字血的读法?
2、自学生字新词
3、检查反馈:
●字音: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指名——说规律——齐读
血(xue xie )
鲜血(xue )输血(xue )血淋淋(xie )流血(xie )xie多用于口语
●字形:形近字组词
叛( )徒( )牺( )牲( )挽( )怒( )
判( )陡( )洒( )姓( )搀( )努( )
●轮读课文,正音
●提出不懂得词语,互相解答威胁、挽词、铸成
●提出不懂得问题,评议提问质量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她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2、反馈:指名答题——把两个问题连起来说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了,因为她坚决不肯说出村子里谁是员,被敌人杀害。
3、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质疑问难:为什么要描写天气?
●找到有关句子,读
●理解把什么比作刀割一样,刀割是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
●体会天气的阴冷,给人带来一种什么感觉?这样的天气常会发生怎样的事?
(难受,压抑。)
师小结:这句话不但写了景(天气阴冷),还写了情,这天是刘胡兰遇害的日子,感到像刀割一样疼的不仅是人们的脸,更是人们的心。
3、怎样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齐读第一段。
五、复习、作业
1、抄字组词,抄写词语
2、收集有关刘胡兰的资料
板书: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血(xue xie )
鲜血(xue )输血(xue )血淋淋(xie )流血(xie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懂学习提示,初步知道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和方法
2、能有感情的读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
3、理解叛徒、出买的意思
4、体会刘胡兰对党无比忠诚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的读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
难点:能有感情的读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体会刘胡兰对党无比忠诚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读第一段
二、学习自学提示
1、读提示
2、思考:提示对我们朗读课文提出了什么要求?本单元主要学习那方面的朗读?
怎样才能有感情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情,读出说话的语气)
三、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反馈
●敌人要从刘胡兰那里得到什么?
●敌人用什么手段对付刘胡兰?圈出有关词语?(收买、威胁、毒打)
2、第一回合的斗争
●理解收买,敌人用什么收买刘胡兰?
●刘胡兰怎样回答?
●刘胡兰真的不知道吗?他为什么不说?
●她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不知道其实是不告诉你们的意思,从大声说可以看出刘胡兰态度的明朗、坚决,没有丝毫犹豫;从不知道后的!也可以看出刘胡兰的坚决,毫不在乎。)
●有感情朗读重点;刘胡兰的话
3、第二回合的斗争
●理解威胁,敌人用什么威胁刘胡兰?
●刘胡兰怎样回答?
●比较刘胡兰的两次回答,有什么不同?
(多了愤怒、就是两个词,重复了一遍不知道。)
●她说这话时心情怎样?
(这次回答比前一次更坚定,语气更强烈,是斩钉截铁的。)
●有感情朗读重点;刘胡兰的话,感情比第一次更强烈
4、第三回合的斗争
●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鲜血直流说明敌人打刘胡兰打的很重,刘胡兰招受了巨大的痛苦。钢铁铸成、一点儿也不动摇说明刘胡兰英勇不屈,对党无比忠诚)
●有感情朗读重点;感情比第二次更强烈
5、齐读第二段,你认为刘胡兰是怎样的人?
四、作业
1、课作3、4
2、练习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桑兰遭遇脊椎骨折,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巨大不幸时,仍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
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
用6分钟时间准备,要求做到正确、通顺,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句,不随意停顿。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做到通过声音高低快慢的变化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那就更好了。
(2)学生按要求读书。
(3)交流读出成果。
指名读。
同学之间按照读书要求,互相评议。
3、精读感悟。
(1)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是什么?
2分钟默读课文,理解一切具体指什么。
指名交流。
小结:
作为一个常人,她受伤后,突然不能自己刷牙、穿衣、吃饭了,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瘫痪后,她的后半生也许要永远在轮椅上度过,她失去了生活的自由;年仅17岁的她,每天都要用两小时接受康复治疗,忍受剧痛,失去了生活的轻松。
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她再也不能在赛场上驰骋,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高高的领奖台,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失去了最心爱的运动事业。
这所有的一切,她必须承受!
(2)桑兰是怎么微笑着承受一切的?
快速读读3至6小节,找找答案。
指名交流。要求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3)小结。
引导齐读主治医生拉格纳森的话:
这个小姑娘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
我们相信,桑兰决不会向伤痛屈服,我们相信,早晚有一天,她能站起来!
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更赢得了我们的崇敬!
4、学习生字词
(1)用3分钟时间准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忆。
(2)默写。交流。
(3)对默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字指导。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时,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
2、设疑激趣:你见过小露珠吗?是什么样的?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又在什么时候消失?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齐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理清脉络。
三、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
2、比一比,再组词。
湖()股()蝶()
蝴()投()碟()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语句。导读第一自然段。
2、(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夜幕”是什么意思?这一句主要讲了什么?(2)齐读第二句后提问:第二句讲了什么?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
(3)知道朗读。引导学生用轻柔的语调、稍慢的语速读出夜幕中和睦宁静的氛围和小露珠的小巧玲珑。
3、导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1)指名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进行诵读,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小露珠外表的美丽及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赞美之情!
(3)分角色朗读,品味语句的节奏美,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导读第6自然段。读读、想想、议议。
(1)启发思考: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仅仅表现在外表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2)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这一段的第二句话进行重组,从而理解句意!
(3)读最后一句话,想想最后一句话,想想为什么会有“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的说法!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语调进行朗读,把万物在阳光下充满了活力、生趣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三课时
一、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7自然段过渡:小露珠在阳光下反射霞光,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可是她自己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启发思考:小露珠“笑着”说明了什么?
(2)师诉:太阳越升越高,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体也越来越轻,她就要与大家分别了。那么,大家是如何向她告别的?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告别的场面?
(3)用由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体会大家对小露珠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
2、朗读全文
3、教师总结:同学都喜欢小露珠,这是因为她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她那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指导背诵。
(1)结合板书,熟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5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
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语交流
1、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各组交流
3、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
4、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略)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语气词,初步体会其在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3、初步感知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放《大海啊故乡》
(齐读课题)。
师:还记得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
板书:童年趣事
师:这在文章第一小节就告诉我们了,来打开语文书齐读课文的第一节
二、整体把握,感悟文本
过渡:看——碧蓝的海水,松软的沙滩。听——海浪的声音!想去赶海吧,那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
1、自由读课文2—3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后面的段落,想一想文中的“我”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事情?
学生自读课文。
反馈: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指导写捏)
师:这些事情在课文的哪几节中向我们介绍的!
指名读2、3小节
2、小组活动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过渡:哪一件事最吸引你,最有趣?
1)追浪花
出示句子: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a师:说说看有趣在哪?
指名读
师:这是浪花吗?这就像谁?你看我兴奋的样,在那——
b指名读
师:你看,浪花看到你们小朋友都不舍得走了!
c想追浪花的同学就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还有哪件事最吸引你?
2)抓海星
出示句子: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指名读
出示海星图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海星?
来齐读这句。
过渡:有趣的还不止摸海星呢!还有什么?
3)捉螃蟹
出示句子: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赶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a(能读一读这段话吗?)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吗?
师:你们捉过螃蟹吗?
束手就擒(出示词卡)读
东逃西窜(出示词卡)
男生声音响亮全体男生读
过渡:还有有趣的事吗?
4)擒大虾
出示句子: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a指名读
师:先读读
师:他有两个词读的特别好,咦哦你为什么这样读读的好说的更好!
b齐读
师:看这有只大虾,与你想象中一样吗?
师:你看它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够神气的。还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够威风的。
师:我轻轻伸过手去,——
c指名读
捏
齐读
师:我们来一起捏这只大虾。(引读)
4、出示课文插图讲省略号
5、伴着宁静的音乐引读第4段
6、介绍首尾呼应
三、作业
课文学完了,我们得做点作业吧,如果让你自己来设计,你们想做些什么作业呢?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为了给同学们更多选择的空间我这也开了一间作业超市,你也可以到这里来选择。
板书:
追浪花
童年赶海趣事摸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7
《赵州桥》,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就论坛上大家议论较多的几个问题我结合着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这样的几点看法。
1、是否有必要告诉学生这是说明文。
我个人认为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让学生知道说明文这种文体,这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一两句话简单说说可以,不说也不是什么缺点。但是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赵州桥雄伟一部分的时候,通过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勾勒了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说出设计的特点,并清楚的引导学生标上了那几个数字,并告诉学生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我是这样想的,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在以后课文的学习当中还会涉及到,本课提出来作为一种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点基础。
2、有关赵州桥传说的合理引用
当时在备课的时候,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其中有关赵州桥传的传说有很多。但是如何的将这些传说恰倒好处的引用到课堂的学习当中,还真的需要细细思考。当我和二实小的王霞老师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她的点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王老师将“张果老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了五岳名山,装在车上推车赶驴上桥。现在,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这一情节用在本段学习了赵州桥雄伟之后,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清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这样的引用可以说是恰倒好处。
3、中心句过渡句的处理
在本课的学习当中中心句与过渡句我处理的方法基本相同。第二段的中心句,我是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二段课文之后,让学生归纳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引到第一句话上,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句子这就是中心句。过渡句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
4、课堂小练比
通过在线交流,我得到了很多课堂小练笔的方法与窍门。有的老师提供多种中心句让学生自主选择,仿照着课文的句式进行训练。有的老师则直接将课文的内容重新提炼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描述赵州桥。这些方法都给了我启发。
5、课后练习
对于课后练习中的夸夸赵州桥一题,我非常欣赏论坛上有些老师提出的做法:由夸奖赵州桥引申到夸奖设计者李春、夸奖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本次课例大教研落下了帷幕。课例教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在线研讨还是双向视频还是课堂研讨都让人真正地动了起来。在参加整个教研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了集体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参与其中,进步很大。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字,认识七个字。在要求学会的十个字中,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子,“辰”不要漏掉中间的短横,也不要在里面多加一撇,“枕”子右边的一撇是一笔写成的。会认的字中,注意“寝”是前鼻音,“辰、枕”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寿、治”是翘舌音,“俗”是平舌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欧立希对自己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学习他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并走进这位医学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对父亲的爱。学习作者通过写欧立希的事例来表现他的性格、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欧立希卫生么要给自己写信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写欧立希的事例来表现他的性格、品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词,重点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要求学会的字和会认的字,注意“寝”是前鼻音,“辰、枕”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寿、治”是翘舌音,“俗”是平舌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欧立希对自己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学习他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并走进这位医学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对父亲的爱。
教学重点:
理解欧立希卫生么要给自己写信
教学难点:
体会欧立希对自己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并走进这位医学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对父亲的爱。
教学过程:
一、以“信”导入,引导质疑。
1、同学们,你们平时给哪些人写过信?收到过谁写给你的信?(学生自由说)
2、老师带来了一封信,想看吗?(课件出示欧立希写给自己的信)仔细看,用心想,这封信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归纳树立学生的疑问。
(1)收信人和写信人是同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
(2)欧立希为什么给自己写信?
3、书信是两个人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给自己写信的人》去了解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梳理生字词
(1)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大好读,大家试着来读一读?医生枕头祝贺寿辰不分昼夜试验研制治疗大蛋糕风俗疫病疲倦废寝忘食繁忙邮电点燃匆匆忙忙
(2)指名学生来读一读。强调正音。
3、梳理文章大致内容
(1)在这封信中,有没有词语的意思不太明白?理解“寿辰”和“祝贺”的意思。
(2)从这封信中,你读懂了什么?(欧立希工作很忙,他也爱着自己的父亲,为了不至于忘记父亲的生日,他给自己写下了这封信。)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谁能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的大致内容说的简单一点?提示:课文讲了()(谁)的工作(),但他(),所以给自己写了()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4、同学们,你又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欧立希工作忙和爱父亲的呢?让我们走入课文的3、4自然段,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
三、深度对话,品读课文。
(一)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欧立希工作很忙?
要点:
(1)“给父亲过完生日,他又匆匆忙忙地赶回实验室工作了。”谈体会,指名读此句。
(2)“可是,欧立希太忙了,当时,他正和助手不分昼夜地进行试验??在长椅上躺一会儿。”
A、谈体会,指名读此句。
B、抓住关键性的词语:不分昼夜谈体会。不分昼夜:白天,我们可以做什么?可欧立希呢?晚上,我们应该做什么?可欧立希呢?小结:他就是这样工作着,没有了白天,没有了黑夜。
C、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废寝忘食谈体会。情景说话,练习读此句。(此时夜已深沉,我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欧立希,他在??为了记录一组完整的实验数据,已经过了四十个小时,欧立希,他在??累了,??饿了??这就叫做??)
D、也许读到这里,你会心疼欧立希,你想劝他快休息一下,可是,欧立希行吗?(课件呈现:非洲难民的生活,数据呈现)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孩子眼中无助的眼神,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小结:听见了,听见了,同学们的心声,欧立希都听见了。为了非洲人民能早日逃离病毒的迫害,为了让孩子眼中不再无助,为了让欢笑更快地降临到这块土地上,欧立希啊,除了工作,没有休息,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E、指导读。(将1.2句话连起来读,形成整体。)
小结:文字真的成为了画面,在我们每个人眼前出现,帮助我们似乎看到了欧立希工作的场景。是啊,责任,使得欧立希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工作,当他为父亲过完生日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匆匆而去。这时,我明白了,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是因为他的工作不是一般的忙,而是“繁忙”!
(二)你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欧立希爱父亲的呢?
要点:
(1)“原来,重视生日是德国人的风俗??一定不能忘记。”
A、风俗是什么意思?
B、同学们,欧立希给父亲过生日,仅仅因为这是一项风俗吗?仅仅是因为不给父亲过生日是不礼貌的吗?
C、小结:是啊,父亲和欧立希之间的爱是相互的,他爱父亲是发自内心的,他对父亲的爱,体现在“一定”不能忘的诚意中,谁能将这句话读一读呢?
(2)“他拥抱着父亲??亲手点燃生日蜡烛。”
A、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充满温度的动作,谁来读一读。
B、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你会看到什么?
C、当欧立希拥抱着父亲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D、小结:动作传达着亲情,词语传达着温暖。看来,欧立希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部化成了一个深深的拥抱。谁来读一读。
(3)“那时候邮电事业还不发达??到父亲那里去了。”
A、同学们,当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请你读一读,相信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情感触动你的心灵。
B、还记得那封信吗?谁来读一读?
C、想象一下,欧立希写这封信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可别忘了这份叮咛)再读信。
D、7月8日这一天,当欧立希从邮差手中接过这封信,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一定要记住给父亲送上生日的祝福)再读信。
小结:这正好到达的哪里是一封家信,分明是欧立希与父亲之间沉甸甸的爱。谁能把这句话读给我们听一听?小结:同学们,从你们刚才找到的句子中,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深深地感到:欧立希对父亲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么厚重。(师补齐板书:深爱父亲。)我们也终于深刻地明白了,欧立希要给自己写信的原因:他虽然工作繁忙,可他深爱父亲,他不能更不愿忘记父亲的生日!
四、升华主题,启迪心智
1、欧立希为父亲过完生日后,又匆匆忙忙地工作去了,在匆忙的脚步中,你读懂了什么?(对工作的热爱)他的工作如此繁忙,可他还记得父亲的生日,在送上祝福之后才匆忙而去,你还读懂了什么?(对父亲的热爱)
2、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欧立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3、欧立希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08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在颁奖典礼上,面对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欧立希深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自己读一读吧。
小结:是啊,家给了我们每个人温暖,爱给了我们每个人力量。正是因为心中有爱,欧立希才会在工作中废寝忘食;因为心中有爱,欧立希才没有忘记父亲的生日;因为心中有爱,欧立希才会将非洲人民的疾苦牢记心间。爱,使得欧立希变得可亲可敬,而我们每一位同学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份爱的无限魅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课始三分钟: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体交流。
二、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小组讨论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文章的条理。
3、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歌曲《种太阳》
3、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拟人化的太阳公公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太阳公公非常慈祥,他把光和热都无私地给了我们;太阳公公出来了,我感觉很暖和;想起了《种太阳》这首歌)
2、教师相机播放歌曲《种太阳》:那我们一起来唱唱《种太阳》这首歌吧。
(二)要求导读,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读课文,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有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作记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其他正音。
(2)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读和写上的注意点。
(3)再次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3、一起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4、反馈分段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过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他会看见什么呢?(如河流、大海、森林、人类、动物等)他又听到了什么呢?(如河水哗哗地流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在欢笑)
他知道小朋友的什么事情,他又是怎么做的?
2、出示体现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的内容的挂图。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师生交流后,齐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5、学生用以下句式练习说话。
当太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他就发出来,放出来,把(叫),让。
6、指名反馈。
7、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进一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8、拓展思维:同学们,你能按照句式模仿着说一句吗?
9、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深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10、师生交流:太阳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应该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四)小结:同学们,太阳真好,给了我们光,给了我们热,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好,大家一起来对太阳说太阳,你好,谢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在阳光下我们尽情地游玩的图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的含义。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感情。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作业展示,导入新课。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如何对待我们的,他给了我们光和热,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可爱的世界。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动手画我们在阳光下尽情地游玩的图画,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来展示一下。
2、学生展示作品。
小结:同学们画得真棒,给老师一种美的享受,谢谢你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1、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其他思考:世界世界上哪些东西是美的?世界上哪些东西是丑的?
2、指名反馈。(美的东西如刚才展示的图画,文明的行为,善良、勤劳、聪慧、勇敢的人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和平;而丑的'东西如疾病,饥饿,各种可怕的灾难,人类之间的战争。)教师相应地展示图片。
3、小结:是的,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太阳都看得到了,他看到全世界美的东西,也看到全世界丑的东西。但是,他喜欢美的东西,他爱所有热爱美的人类。
(三)学习第814自然段。
1、出示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读一读,完成练习,并回答问题:
(1)太阳爱的人们。
(2)太阳最爱的,是。生长在太阳下的,他全都爱。
(3)所有的孩子指哪些孩子?
(4)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寄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太阳把人类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2、学生合作学习,思考讨论。
3、集体反馈。
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渴望和平、向往和平的感情。)
5、小结:因为孩子们最纯真,最善良,孩子们热爱美的东西。所以太阳把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平等互助,没有战争的希望放在孩子们的身上。请同学们怀着渴望和平、向往和平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814自然段。
6、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拓展延伸。
老师扮演太阳公公,学生们扮演孩子们进行角色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太阳公公对全国人民都是无私的平等的,他爱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因为孩子们最纯真,最善良,最热爱美的东西,所以太阳把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平等互助、没有战争的希望放在孩子们的身上。太阳公公这样无私地、平等地对待我们,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上午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习题2。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诗、林”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重点:
认真6个生字,会写“诗、林”。
难点:
体会诗歌美好的意境。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乡间小路。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赛诗会。导入:今天,月亮姐姐给小朋友带来了几首诗,要来考考小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画》、《静夜思》、《春晓》、《村居》的课文插图)。
2、(出示课件所见的插图),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简介:《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在山村赏景时把自己所见到的情景写下的一首诗。
4、教师范读。
5、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小树林。每棵树上都藏着一个带音节的生字)
①指名读;②齐读;③开火车读;④小组读。(重点指导:所、蝉)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六朵花)。每朵花里都藏着一个不带音节的生字。
①指名读;②齐读;③分男、女生读。
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5、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了解古诗大意
过渡:袁枚在小山村里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学习第一句。(课件: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走在山间小路)。
①引导说出图意(板书:贴图、黄牛和牧童)
②你们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件出示:牧童骑黄牛)
③指导表情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课件: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放声歌唱)
①问:牧童高兴地唱起歌,他的歌声怎样?
②谁能把诗中描写这个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歌声振林樾)(贴图:树)
③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牧童的歌声停了,知了叫了起来)
①问: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想像说话)
(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渴立)
②指导朗读。
③教师范读。
4、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师生配合)
5、配上动作激趣朗读。
6、全班朗读。
四、练习背诵
1、看板画,练习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男女生竞背。
五、写字训练(课件出示在田字格里的生字:诗、林。偏旁以红色闪烁)
1、学生认读。
2、口头组词。
3、指导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提醒学生“林”字左边“木”的捺变成点。
4、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6、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课外拓展(课件《小儿垂钓》整首诗和插图)
1、教师解说诗意,激发学生有朗读的意愿。
2、教师范读。
3、教师领读。
4、回家把《小儿垂钓》这首诗读给父母听。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运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重点:龙、亿、翔、站、部、移、秘。
2、运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图片等方法理解本课“漫游、遍及、鞭长莫及、庞然大物”等词语。
3、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版块——-人类的朋友这组课文。那么首先和我们见面的朋友大约生活在距今两亿年以前,他们曾经是地球上的主人,可在6500万年以前,他们却神秘地消失了,猜到他们是谁了吗?板书“恐龙”学习“龙”(龙的第四笔撇过竖弯钩)
二、读文悟段,学习字词
1、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小黑板或词语卡片)
2、自由读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读不准的词句多读两遍。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学习“亿”,注意亿右边乙写法,通过理解“漫游”的含义,书写“遍”字,形近字有编,扁)
4、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这一段向我们介绍的恐龙的种类。
每一种恐龙都有不同的特点,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了解了这些恐龙的特点,课文插图中有好几种恐龙,你能能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描写找到相应的四种恐龙吗?(同桌合作完成)
5、说出你命名的理由(学生说特点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翔、站、部、移”四个重点字的学习。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四种恐龙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庞然大物,联系下文理解。鱼龙,看海豚图片理解。翼:本意是翅膀)
6、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那么,这一段主要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7、齐读第3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恐龙的生活习性,介绍了霸王龙的样子)
8、指导读说明文。说明文的朗读,重点是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练习
完成课后表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卡
2、读课后读一读中的词语
二、学习4、5
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书写“蛋”字
2、恐龙在地球到底生活了多久呢?默读最后一自然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什么?这段中有一个问句,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恐龙消失了呢?(推测有三种原因,教参94页)
3、书写:像——象袋(带、代)秘(注意右边笔顺)
三、拓展延伸
通过预习中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四、练习:区别字组词
像( )部( )遍( )象( )陪( )扁( )秘( )必( )
五、作业
1、收集其他种类恐龙的图片
2、预习下一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13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3个一类字,会认5个二类字。理解漫画大意。
2、通过为漫画配上适合的词语,使学生理解每幅漫画的意思,能讲一个完整的幽默故事。
3、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体会漫画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12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词卡、字卡、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字,学成语,看漫画,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一类字,认读二类字。
痴:书痴、痴狂、如醉如痴、痴心妄想。
偿:如愿以偿、偿还、赔偿、有偿。
贯:全神贯注、一贯。
二、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贯”的上半部分。
三、读成语,理解成语意思。
课后作业:写生字,写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课后读写词语习题。
二、读名言,理解其中深意,丰富学生积累。
三、拓展课堂知识,引入漫画新题材。
作业:正确书写生字;自主创作漫画。
书痴
六幅漫画十二个成语三个一类字及扩词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品读体验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完成填空练习:一双( )的爪子;一双( )的眼睛;一张( )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二、巩固延伸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15
教材分析
《掌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翻开这篇课文,我首先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到主人公小英因为一条腿残疾而忧郁自卑,一次演讲课,同学们给了她两次掌声,使她从此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把自己当作小英,当作小英的同学,当作文章的作者,在一遍遍地朗读中,逐渐感悟到这平凡的掌声背后所孕育的不平凡,这掌声是同学们对小英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扬。我被这掌声感动了。
为了帮助自己理解教材,我又查阅了与这篇课文相关的大量资料。比如作者董保纲原创文章《生命的掌声》,还有老师们对这篇文章的个性解读等。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上学期处在中年级的起步阶段,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词语、体会情感等要求要相应降低,要巧妙地提供帮助,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三年级的学生只有八、九岁,文章的主人公小英是一个自卑忧郁的残疾小姑娘,而关键事件——鼓掌,又是大家熟悉到了快没有感觉的事情,这无疑为《掌声》的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要想让学生感悟掌声那改变一生的巨大力量,从中受到感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0个一类字,认读11个二类字,读准“落下了残疾、骤然间、身处困境”等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用关键词语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3.能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骤然间”、“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4. 抓住关键词语对比阅读,感受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感悟掌声的作用。朗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课前检测。
2.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练习题。
3.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一类字,11个二类字,读准“落、处”等多音字。正确书写“愿、持、讲、述”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
3.能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骤然间”、“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生词的意思,并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感悟两次掌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问难(2分钟)
1.板书课题。“掌”下面的“手”要写得舒展,把手伸开才便于鼓掌。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质疑预设:①这是谁送给谁的掌声?这个问题可由提问者回答。②同学们为什么送给小英掌声?③这是怎样的掌声……)
把学生的提问简要板书到黑板一侧。
小结:学贵有疑。读书就要这样,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再读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刚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在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疑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同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摘要板书,纳入到下面的教学环节,努力做到“以学定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4分钟)
1.认读生字词。
①课件出示,开火车读。
pǔ tūn dǎo xī chí zhòu
普通话 慢吞吞 舞蹈房 珍惜 持久 骤然间
jiǎng shù jū gōng yuàn
讲 述 鞠了一躬 愿意
②出示“落下了残疾”“身处困境”两个词语,学生汇报课前查字典的结果,弄清“落”和“处”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③把以上词语去掉拼音认读。
(学生行为预设:根据课前检测,学生最容易读错的是“落”和“处”这两个多音字,其次是“残、鞠、骤、境”这几个生字。发音不准确的有“述、持、惜、吞、普、蹈、处、骤”。发音不准的原因有四点,一是“述、持、处、骤”四个字平翘舌不分;二是“惜”字发音舌位靠前;三是“普、蹈”声调不准;四是“吞”字口形摆不到位,有的误读成轻声。)老师针对以上错误重点指导。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情境理解“愿意”的意思。指名接读课文,指导把课文读流利、句子之间学会停连。
(学生行为预设:根据课前检测,“…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这句话,多数同学漏掉了“在”字。)学生读错时,老师用课件把这句话展示出来,让学生认真朗读,直到读对为止。
三、细读第一次掌声,感受掌声的热烈、持久(10分钟)
(一)品味关键词语的意思,初步感受掌声的热烈、持久。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边读边快速提取信息,在标画第一次掌声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为第一次掌声有两句话,学生容易漏掉第二句,还有的同学第一句话前半句丢掉了。)
2.指名读第一次掌声。
老师指导学生把句子画完整。课件出示: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3.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用“”标出关键的词语,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学生交流学习结果。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会从“热烈”一词读出掌声很响亮,同学们都在使劲地鼓掌;从“持久”一词,读出掌声持续的时间很长。)
老师随机引导,并且板书“热烈、持久”。一边板书,一边指导:大家看,“热烈”这两个字,下面的四点底是从火演化而来的,可见鼓掌的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呀!“持”是生字,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这样才匀称美观。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感受汉字的魅力。
设计意图:“热烈、持久”是极富表现力的词语,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其中的意思,一方面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含义做下铺垫。这里,还只是表层意思,要想真正理解掌声背后含着的意思,还需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进入当时的情境。
(二)联系上文,理解掌声热烈、持久的含义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就是小英的同学,请大家静下心来,跟随老师的朗读一起走进掌声前的小英。此时音乐响起,老师范读1—3小节,课件同步出示课文内容。
2.大家轮流上台演讲,小英才刚刚走上讲台,还没有开始演讲,同学们就送给她一阵热烈、持久的掌声,联系小英的表现,说说你们的掌声是在对小英说什么呢?
(学生发言预设:a. 以前你“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今天终于在大家的面前走上了讲台,我真为你高兴;
b.小英,你别害怕,我支持你,不会笑话你;
c.小英,我想告诉你,不要自卑,我是你的朋友,看到你“眼圈红了”,我很担心你,我用掌声为你加油;……)
老师随机与学生进行交流式点评:你的掌声是鼓励;是加油;你的掌声包含着尊重;是祝愿;是理解;是支持等等。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把我们对小英的支持、鼓励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齐读第一次掌声)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语,然后联系上下文,体会出了第一次掌声的含义。下面我们继续这样学习第二次掌声。
设计意图: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在情境中,让学生进入课文中“小英同学”的角色,进而体会到掌声背后的含义,是鼓励,是关爱、是理解、是尊重、是祝愿……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的阅读方法。
四、细读第二次掌声,体会掌声的经久不息(5分钟)
1.读描写第二次掌声的句子。(一生读第二次掌声的句子,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画出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学习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面对面的个别指导、交流。)
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评价,点拨阅读的方法。
(学生交流预设:a.抓住“经久不息”这个关键词语,理解表面意思:鼓掌的时间比第一次更长,更热烈。大家的掌声都不愿意停下来了。
b.抓住“经久不息”,联系上文小英的演讲表现,可能会说:小英的故事讲得很生动,普通话很好,我为她骄傲!我很佩服她。
c.抓住“经久不息”,联系第一段小英“总是默默地”,可能会说:没想到平时一句也不说的小英,竟然讲出了这么生动的故事,掌声的力量太神奇了!我太激动了!)
4.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短短的一次演讲,却因为大家的两次掌声使小英发生了很大变化。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课文第4小节,让我们再来感受这两次神奇的掌声。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第一次掌声的学习和朗读,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进入了课文情境。这时候,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同伴互助学,谈感受,读体会,进而理解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五、指导写字,把握课文内容。(7分钟)
1.学生观察课件中生字“愿”的写法,提醒大家在写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行为预设:a.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厂字头背上的一撇要写得长一些,把心写好,才能发自内心;b.字的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写得匀称、美观。)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
2.拿出课前发的练习题,用课文中的生词填空。学生书写,完成练习题。
学生在书写时,老师要提醒并纠正书写双姿。所填的词语如下:愿意、热烈、持久、讲述、经久不息。
3.展评书写情况。
4.老师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刚才填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②回顾这节课的读书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两次掌声的含义;③回应一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④布置抄写课后生词,准备下节课听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另一方面通过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巧妙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一举两得,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并会默10个一类字以及课后的生词。
2.默读课文五、六小节,比较阅读掌声前后小英的表现,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再忧郁”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感悟掌声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懂得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要学会把掌声献给别人。
教学过程
一、默写生字词
1.听写课后生词,做到正确、书写规范。
困境 愿意 轮流 渐渐平息
注视 持久 讲述 经久不息
2.展评书写情况。
教师可就一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示范,评价要点一是书写正确;二是干净规范、美观。然后学生进行同位互改互评。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中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应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既引导学生识记又练习书写。
二、体会小英的变化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理解了两次掌声的含义。请一位同学再来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行为预设:一个学生进行朗读,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基础,学生会读得比较动情,读完之后其他学生谈谈感受。)
2.课件出示课后第4题:
读一读,想一想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小英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第五小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的词句说说小英的变化。体会体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学生行为预设:学生阅读,联系上下文,会抓住原来“小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甚至连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都害怕地“立刻低下了头”“谩吞吞地站了起来”,难过的“眼圈红了”,现在“她不在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可能有的学生还会谈到原来小英是一个忧郁、自卑的孩子,现在她“不再忧郁”了。)
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不再忧郁”
(1)“不再忧郁”换一个词语说就是?(学生行为预设:学生会说出“开朗、活泼、自信、走出困境”等词语。)教师可对比板书:忧郁开朗
(2)你们是小英的同学,说说掌声后小英“不再忧郁”的表现。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会联系课文中的“……”进行大胆的想象,会结合第六自然段小英长大后给作者寄过来的一封信等方面谈出小英的种种变化)
老师可适当补充介绍:上中学的时候小英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得了奖。再后来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
练习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小英的“不再忧郁”。(可采用男女生对读,女生读掌声前的小英,男生读掌声后的小英)
5.对比阅读课文第一和第五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小英的前后变化。可采用学生对比互读、师生对比互读等方式练习感情朗读。
6.讨论交流小英变化的原因,感悟掌声的作用。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兴致高昂,应该会很积极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可能会说到因为同学们送给小英的两次掌声充满了对小英的鼓励、赞扬,小英听懂了掌声,明白同学们并没有因为她残疾而歧视她,她在同学们的掌声里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自信等。)
7.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两次掌声的巨大作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有两个意图,一方面给学生搭建一个“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不再忧郁”等词体会小英的变化,感悟掌声的巨大作用。
三、说说自己的感想
1.同学们,两次掌声永远留在了小英和作者的心里。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们的心中肯定也有许多感想,或者你也想到了亲身经历过的一次掌声,说给大家听听。
2.引出课文最后一段话,并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和背诵。
设计意图:学生看到小英在两次掌声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肯定会激起内心的波澜,于是教师就顺承而下,给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倾吐的空间,唤醒自身的体验,进一步感悟掌声的内涵。
四、写写心中的掌声
1.老师在一遍遍地朗读课文之后,写下了这样几句诗,请大家和我一起读。
掌声是鼓励,带给我微笑的勇气;
掌声是赞扬,让我品尝成功的滋味;
掌声是一条小船,载着你我驶向幸福的乐园;
掌声是一片蓝天,你我共同拥有自由飞翔的空间。
请拿起笔,也像老师一样来写写你心中的掌声。(古筝曲伴随,写在课前老师发的一张卡片上。找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写,写好后读给全班同学听)
设计意图:情到深处自然浓。在对语言的深度品读之后,学生的胸中已经蓄积起千言万语。此处设计这样的心灵倾诉,将掌声的力量形象地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埋藏于学生的心中。学生、教师、文本的生命融为一体。这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课文紧密相连的语言表达。
2.同学们,上节课有同学提出问题:课题为什么用掌声?我们为什么要学这篇课文?我想提出问题的同学一定能解决了。
3.大家看,掌声的“掌”字,上面是高尚的尚,下面是手,让我们人人都展开一双高尚的手献出自己的掌声,请齐读课题。
五、课后作业(可选择其一,也可全部做完。)
1.制作卡片: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一张空白纸,认认真真地把这段话抄写下来,并用图画进行简单的点缀。
2.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背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最后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通过制作卡片、练习背诵,进一步巩固书写,加强记忆,有选择性地作业,既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06-17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01-11
小学三年级语文《翠鸟》教案04-05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15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06-17
小学三年级语文《问路》教案06-17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案06-18
小学三年级语文举手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