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正文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精选10篇标准格式模板

2023-09-27 17:24:21 21好文网 语文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精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听听,秋的声音》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体特点。

  自主鉴赏文章的抒情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品析文章重点段落,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字词,学习文章以景显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自主学习。自己赏析文中优美词句,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提高自己语言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文章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对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提高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体会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难点:

  把握文章写景的主体,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反复朗读法、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老舍先生有过这样的一段话“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生活经验上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写景物的句子,并给这些景图拟小标题。以第三段为例分析文本,对文章中的景物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到郁达夫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深入研读,赏析文本: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的.漏下来的日光”中的“数”字写出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通过老师与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明确了使学生明确了“数”字写出了作者悠闲、清闲、惬意,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来赏析文中各幅景图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的?同时注意作者的语言和用词。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老师指导的方式,来明确作者在每一幅景图中表达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写了雨后寻常北京人的对话显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这句诗表达的孤独寂寞之感与文中郁达夫所表达的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还要写到南国的秋?

  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来明确在结尾处写到南国的秋是为了与文中北国的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的秋的悲凉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一起赏析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这北国的秋是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彩画,画中还带着丝丝悲凉,是郁达夫对故都的思念和眷恋,画中有情,情中有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作业:

  描绘一幅你喜欢的景色或一个你喜欢的季节,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

  静

  悲凉

  叶落知秋图

  秋蝉啼叫图

  秋雨洗城图

  佳日果树图

  庭院秋景图

  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导学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xx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全文,思考:对于北京的秋天,郁达夫持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明确:赞美、怀念。

  2、读1、2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从第3段11段,作者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写了五幅画面,请同学们一幅一幅来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议论段,可划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清晨秋景图,请 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之情的? 地点:破屋。衰败 沧桑感

  时间:早晨。

  方式:泡浓茶清闲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谧 清 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

  破壁腰 残破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清冷 安闲 落寞

  秋草萧索 悲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五、小结

  郁达夫在本文开头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这节课在“清晨秋景图”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需要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作业

  其他几幅画面怎么传达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佳句是举不胜举。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感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感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

  1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

  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介绍课题与作者

  1.题目“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其实指的是北平,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从故都的秋这一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三、整体感知

  1.标注段落序号

  2.正音

  dùn zhè

  chuán tuǒ

  pì

  ruǐ

  混沌

  潭柘寺

  一椽

  椭圆

  譬如

  落蕊

  zè

  niàn

  lǐn gǎn lǎn平仄

  廿四桥房檩

  橄榄

  3.读完课文,大家觉得作者对故都的秋是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明确:向往、眷恋(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4.本文除了写故都的秋,还写了哪里的秋,在哪些段落,为什么要这么写?

  还写了南国之秋,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还是比较到位的,那么,现在我们来合作探究几个问题。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指明读第一、二两自然段)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是课文的文眼,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总体特征,同时这句话提纲挈领,笼罩全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课文是通过哪几幅景观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11自然段,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幅景观的内容。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佳日秋果)

  主要是刻划了五幅景况: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3.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这第五幅秋景如何体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来朗诵,另一名同学来分析。

  注意: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品。

  赏析:①秋院静观

  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②秋槐落蕊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③秋蝉残鸣

  明确:衰弱的残声--悲凉,什么地方都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静(以动衬静)。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④闲话秋雨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⑤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郁达夫笔下的故

  3都的秋,就在小院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滴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取景既不以时间为序,也不以空间为序,似信手拈来,这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4.故都北京,即使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华之境在,比如,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风景秀丽的北海公园,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而选取了清、静、悲凉的景物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为抒情。通过这“清、静、悲凉”的秋,我们能感受到郁达夫内心世界的寞、孤独、苦闷。

  5.那么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这就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郁达夫特别的人生经历,特别的个人气质。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我们知道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五幅秋色图,那么本文的“神”又是什么?现在我们来看文章12段,看看本段是在描写还是在议论,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开始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种文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形” “神”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五、讨论分析

  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者深情的眷恋向往之情,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课堂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可以说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七、课堂练习

  4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向同学们介绍这些诗文,并就你最喜欢的诗文作简要的赏析。

  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名篇参考:

  苏轼《赤壁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

  秋,没有春的明艳,没有夏的荷香,没有冬的圣洁,但它有它特有的魅力,希望同学们用心去发现秋之美,去书写秋之美。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5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 导入新课 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 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三、 整体感知

  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

  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

  四、 朗读品味、鉴赏评价

  1、生:味 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

  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

  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么?(讨论15分钟)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

  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

  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

  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

  我们组认为第三段远远不如第四段好。我们先给大家读一遍,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读得非常缓慢,充满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作者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铺得满地的落蕊,无可奈何花落去,悲凉味出来了。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

  师:郁达夫又多了几位知音,你们能从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细腻的语言美,审美情趣颇高。不过,第四段还有一个精致细腻的景,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

  师启发:扫地有声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

  生背诵。

  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

  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

  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

  生:慢、润、淡、多雨少风。

  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

  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

  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

  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资料共享平台

  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

  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

  五、 实践创新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六、教后反思

  这篇美文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细腻的悲凉美,而在郁达夫的眼中悲凉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美,成了本课重点鉴赏的内容。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是美,欣赏生命的衰败、悲凉也是一种美。让学生明白郁达夫的悲凉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积极享受,可以喝茶欣赏来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降低难度,我设计几个问题,从“味”入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精致细腻的悲凉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墙。这种衰败,正是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学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点点就是成功。学生的审美情感就开拓了,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这样的美文如果匆匆而过,分分层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费一篇美文,也枉费了编者连续选入教材作为经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6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xx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全文,思考:对于北京的秋天,郁达夫持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明确:赞美、怀念。

  2、读1、2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从第3段11段,作者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写了五幅画面,请同学们一幅一幅来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议论段,可划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清晨秋景图,请 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之情的?

  地点:破屋。衰败 沧桑感

  时间:早晨。

  方式:泡浓茶清闲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谧 清 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

  破壁腰 残破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清冷 安闲 落寞

  秋草萧索 悲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五、小结

  郁达夫在本文开头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这节课在“清晨秋景图”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需要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作业

  其他几幅画面怎么传达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7

  一、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三、注释

  1. 寂寥:寂静;空旷。

  2. 春潮:初春。这里可译作春天.

  3. 排云上:冲云直上。排:推开;冲出。

  4. 便:就;于是。

  5. 碧霄:蓝天。

  四、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一写到秋天,总是感叹它的悲凉寂寞,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秋高气爽,白鹤凌空直冲云霄,仿佛我的诗兴也带到蓝天上去了。

  五、诗歌赏析

  1、《秋词》的作者是 ,字 ,他是 朝著名的 。

  参考答案:刘禹锡 梦得 唐朝 诗人

  2、这首诗一改传统秋词的 情调,赞美了秋天的 ,反映出诗人 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参考答案:凄凉 开阔明丽 乐观

  3、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人对秋的感受?

  参考答案:为了和自己对秋的评价做对比,表现了乐观的情绪和昂扬向上的斗志。

  4、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境。

  (诗的前一句反映了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后一句反映诗人积极向上的心境。这句诗是诗人的议论,他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是诗人的感受。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5、哪个字道出历代诗人对秋的普遍感受?

  参考答案:悲

  6、借景抒情的句子是哪一句?诗人在诗中借冲天而上的“鹤”,抒发了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写一只白鹤排云而上,抒发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这句诗是这首诗的名句,是最有哲理性的。它通过对晴空“鹤排”云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诗人也许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借以表现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再次体现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整首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7、作者对秋的评论是怎样的?(原文)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参考答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8、诗中与“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意境相反的句子。

  参考答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9、能体现作者积极向上情怀的句子:

  参考答案: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10、作者喜欢秋天的原因:

  参考答案: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1、为什么作者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

  参考答案:自古以来,迁客骚人、文人墨客大多借秋抒发愁绪,所写的作品大多也是悲秋的!

  12、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极富哲理意蕴。请以这一首诗中“鹤”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在秋日晴空中,这只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诗言志”,作者以其说明:人只要有志气,就会有奋斗精神,就不会感到寂寥。

  13、请说说第一句诗突出作者对秋有什么样的独特体验?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自古以来人们对秋总有一种失去希望失去活力的.看法,但是作者却认为秋天胜过春天!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希望的赞扬,人不能总在绝望中生存,要充满激情充满希望的去生活!

  14、“晴空一鹤”这一意象表明什么?

  参考答案:乐观明快豪迈高远的心境。

  15、这首诗为古代咏秋别具新意之作,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

  参考答案:打破了以往文人悲秋的怪例,表达颂秋的情意。

  16、“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一种 的精神。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拟人 积极向上(勇于进取) 表达了作者像鹤一样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思想感情。

  17、赏析加点的字“排”和“引”,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参考答案:“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8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五、背诵全诗。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9

  教学目的]

  1.品读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诵读课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3.对王维思想的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考: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王维)

  二、走近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三、诵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四、初步感知:

  1.这是一副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山居” 、“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2.抓住意象

  空山新雨后, 时间 、地点、天气(背景)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景物:月、松、泉、石(主体)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诗人愿望(抒情)

  王孙自可留。

  3.发挥想象,联想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请抓住意象极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范文)山居秋暝

  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里缓缓游动。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在了枝头。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流向远方。

  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曳的少女提着浣沙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

  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的汉子,驾着满仓沉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俱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纯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

  五、深入鉴赏

  1.讨论:本诗尾联体现了诗人的愿望。尽管这时春芳已歇,为什么诗人还愿意在这里流连?是什么东西吸引着诗人?

  “空山”如何理解?

  “空山” 的理解

  环境: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

  心境:空明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在哪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句中蕴含了哪几组对比?

  动静、声音、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

  相对、对比中,景是和谐的,主要特点:幽清、明净。

  3.为何先写“竹喧”再写“归浣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舟”?

  景是和谐的,那么人加入又如何呢?下

  景、人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景、人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 ——清新、宁静

  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勤劳善良、和平安乐

  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

  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这里安静、淳朴的生活是他的生活理想,他又深受佛道思想影响,所以选择隐居。后人称之为“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憩居”。

  4.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

  人淳厚、朴实,广人相而望政通。

  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呕见王侯。——王维

  六、扩展阅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体现宁静、淡泊的志向,《红尘之上》把诗句送给哪些人?这句话对他们分别有何特殊含义?诗人希望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作者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建构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关系。

  七、课后思考:

  除了隐居,有无更好的方式?

  隐居是不是逃避?试与屈原比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鉴赏要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板书]

  感受:清静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

  1、总起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对比、衬托)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绘秋:清、静抒发了赞美、眷念

  记叙③秋蝉的残声悲凉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④秋雨话秋凉情,流露出深远的

  2、分写⑤秋树的奇景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深

  议论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化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括(呼应、对比)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应)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相关文章: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12-09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案09-07

听听秋的声音作文10-25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08-25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04-02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04-0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04-20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04-15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