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正文
热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本大全

2023-09-27 17:26:58 21好文网 数学教案

【热】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圆柱展开图和探索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建立展开图与圆柱侧面、底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用表面积公式计算实际图形的表面积。

  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知识。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2、复习相关知识

  (1)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它们是怎么计算的?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圆柱,揭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说说应该要求出圆住的表面积,必须哪些条件吗?并说说理由。

  生:因为圆柱的表面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所以用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2、教学圆柱的表面积

  (1)师:(课件出示上堂课中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上堂课,我们研究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以及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谁还记得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拿一个圆柱形的纸盒,指出它的侧面和两个底面。然后展开,使学生直观看到圆柱展开图是两个同样大的圆和一个长方形。

  (4)议一议: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学生讨论。

  学生:圆柱的表面积就是用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4)教学例题:

  出示教材中圆柱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圆柱的高和半径,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5)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如果出现列综合算式的,要给予表扬。如果没有。提出兔博士的话,鼓励学生尝试,老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练习

  试一试

  (1)提出试一试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

  (2)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注意本题中给出已知条件是圆柱的底直径。

  四、巩固

  练一练1:则由学生独立完成。

  练一练2:此题是一个半圆柱体,应该怎样理解它的表面积,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再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练一练3:先指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自主解答。

  五、家庭作业

  自己找一个圆柱体的物体,来测量它的数据并计算出它的表面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0-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例3中的条形图。

  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1/10,绿花是黄花的6/10(3/5);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0/11,绿花是红花的6/11等。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1)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那种花朵数的1/10?也就是多少朵的1/10?

  追问:50朵的1/10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1/10 “,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1/10 。

  指名列式。

  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完成计算。

  2、学第(2)小题。

  出示: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追问:绿花比黄花少2/5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2/5?

  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3、做”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完成填空。

  三、巩固训练

  1、做练习五第10题。

  先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写完整。

  2、做练习五第11、12题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13-15题。

  教学反思: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练习五第6、7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8、9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4和练习二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指导练习

  1、练习二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2、练习二第17题

  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求用彩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减去(78.5×2)平方厘米,再组织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4、练习二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10、15、20题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学生有上一节课扎实的表面积教学作基础,这节课例4的学习显得十分轻松。在这一环节,学生共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求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也就是求哪几部分的面积总和?”“结果20xx.4按四舍五入法保留整十数应该约等于20xx,可为什么教材中应是约等于20xx?”我在此环节,将教学重点放在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所求问题到底是求什么,即要求学生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完例题后,运用一组选择题,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目如下:

  做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

  圆柱形水池的占地面积

  做无盖的圆柱形水桶需要多少铁皮

  做圆柱形油桶需要多少铁皮

  卫生纸中间硬纸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

  求水池底部和四周贴瓷砖的面积

  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的面积

  (1)求侧面积;(2)求1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3)求底面积;(4)求2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

  指导练习内容较多,难以在一课时完成,所以准备再补充一节练习课。

  两个惊喜

  1、没想到班上有一名同学(数学科代表袁文杰)通过比的知识发现了底面积与侧面积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利用这一关系提高求表面积的速度。因为底面积=πr2,而圆柱体的侧面积=2πrh,所以S底:S侧=(πrr):(2πrh)=r:2h,2S底:S侧=r:h。当已知圆柱体底面半径和高求表面积时,如果先求出圆柱体侧面积,就可用侧面积÷h×r快速求出两个底面的面积,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2、没想到班上居然有一名同学(数学科代表江赐阳阳)会用课前我查找资料中所介绍的转化方法来推导圆柱体的表面积。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推导得出新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底面半径)。正因为了解到这种方法,在练习中计算已知底面周长3.14米,高5米,求表面积时,全班前30名同学完成的同学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方法,体现出这种方法对于已知周长和高求表面积的简便之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教学设想:

  《 圆柱的体积 》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

  (2)讨论后汇报

  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

  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

  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

  师:现在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怎么办?

  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容器中

  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渗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

  师:(课件显示)如果要求某些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能用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积的问题的欲望]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经历体验,探究新知

  1、回顾旧知,帮助迁移

  (1)教师首先提出具体问题:圆柱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

  生2: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生3:说明圆柱和我们学过的圆和长方形有联系

  师:请同学们想想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生2:不是吧,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知。]

  (2)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

  配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形到体;同时使学生感悟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联系,通过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再现,为实现经验和方法的迁移作铺垫]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启发猜想:我们要解决圆柱的体积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并通过讨论得出:反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反圆柱切开,再拼起来,就转化近似的长方体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体验。

  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的份数越多,形体中的 越接近 ,也就越接近长方体。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动手体验。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了发现者和创造者。]

  (3)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 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出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用教具进行演示。

  (4)概括板书: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的联想建立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联系,初步建立转化的雏形,然后再通过实践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学生的发现,从学生的认识和发现中,围绕着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 公式)]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火眼金睛判对错。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 )

  (2)圆柱的高越大,圆柱的体积就越大。( )

  (3)如果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则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设计意图:加深对刚学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4厘米。

  (2)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2米。

  (3)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1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实践练习。

  提供在创设情景中圆柱形接水容器的内底面直径和高。

  这个圆柱形容器,内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12厘米,水面高度1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课堂作业。

  为了美化环境,阳光小区在楼前的空地上建了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花坛。花坛的底面内直径为4米,高为0、6米,如果里面填土的高度是0、4米,这四个花坛共需要填土多少立方米?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反思回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从生活的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从学数学的角度,注意了数学知识的特点。运用已有的知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经验(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解决新的问题,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巧妙的利用想象、课件演示将圆和圆柱有机的联系到一起,使学生想象合理、联系有方。在探究新知中,通过想象和操作,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较抽象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必要而有效的感性材料,加强了实践与知识的联系,并创造性的补充了一些与学生身边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 0.3 0.5 0.6 0.25 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二)学习新课

  以上这些计算方法是我们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板书课题: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小组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通过试做,体会一下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简便?

  (3)订正,并且说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因为计算分数乘、除法时,有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所以,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一般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

  (1)审题:例5与例4有什么不同之处?

  (例4是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例5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想一想,做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a.运算顺序;b.选择合理恰当的方法。)

  (3)小组讨论:这道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算简便,还是把分数化成小数算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4)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

  (5)订正。

  (6)小结:我们把题目中的小数都化成了分数,这样在乘除过程中,有时可以先约分,使得做起来比较简便,同时得到的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7)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也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进行计算。在本册教材中,一般要求只取两位小数,这种算法在现在电子计算机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社会里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大多数电子计算机都是用小数来计算的。请你用这种方法试做这道题:

  ≈5.2÷3.2-1.67×0.7(注意:这一步用“≈”)

  =1.625-1.169

  =0.456

  订正此题,并且教师要强调: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才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小结。

  两位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1)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又怎样计算简便?

  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采用分小组巩固练习的形式。

  1.用题板做练习,大面积反馈。

  举题板订正,再把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不难看出,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一些。所以解题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如数的特征、运算符号等决定怎样做简便就怎样做,故在掌握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灵活运用。

  2.互相帮助:1,3,5组同学做题(1);2,4,6组同学做题(2)。之后,同桌同学交换检查,指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学生掌握检查的方法,并养成检查的习惯。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哪组的同学都做对了就给予表扬。

  3.全体同学齐做。

  把题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后再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13×0.56-16.24÷3.5

  =7.28-4.64

  =2.64

  (四)课堂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7页圆柱的认识、第18页例1和第19页例2。

  内容简析

  圆柱的认识: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圆柱。

  例1:通过观察圆柱,认识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

  例2:通过观察图形,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2、通过观察、发现、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1、在教法上,应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圆柱的表象,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出圆柱的特征。

  2、在学法上,学生把观察和动手操作相结合,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操作活动认识圆柱的特征。本节课也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加强小组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实物展示法:

  教师拿出一个做好的圆柱模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圆柱;紧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个圆柱的特征,观察圆柱的组成。(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学生1:圆柱由三部分组成:两个圆和一个曲面。

  学生2:两个圆的面积相等。

  学生3:……

  教师表扬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品析:用观察实物的方式导入,让学生看到了真实的物体,使学生对圆柱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用动作摸一摸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法:

  1、课件出示“旋转门”的画面,引导联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圆柱的形成)

  我看到了旋转门,想到了它转起来会形成一个圆柱。

  2、课件出示:比萨斜塔、客家围屋、立柱、蜡烛、水杯等。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品析:课件展示的效果是使图形更加形象具体,学生一目了然,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有助于学生对于圆柱的学习和研究。】

  动手操作法:

  让学生拿出所带的硬纸板、直尺、剪刀、圆规等学具,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动手制作圆柱的模型。

  小组展示制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品析:亲自动手操作制作圆柱模型不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圆柱,而且让学生有一种喜悦的成就感。同时,对下面观察总结圆柱的组成和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圆柱

  ①谈谈圆柱,大家知道什么是圆柱吗?请同学说说你理解的圆柱。

  ②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状的物体。

  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教材第17页几个圆柱物体的图形,认识圆柱。

  (2)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18页例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

  ①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看书,再次观察例1中的图形,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②认识圆柱的高

  引导学生观察例1中的圆柱,根据图形上的提示认识圆柱的高,再根据例1中的高找到自己手中圆柱的高。结合教材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品析:此教学环节先运用提问交流的方式引出认识圆柱,再联系生活实物模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自己所制作的圆柱模型来认识圆柱的组成和特征,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2)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观察教材第19页例2。

  总结: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品析:此环节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与思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认识了圆柱,学习完例1、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教师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系统整理。

  质疑一: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圆柱有什么特征?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质疑二: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圆柱,学习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找两个学生畅谈本课时的收获,教师对其进行补充完成课堂的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1、圆柱的组成及特点:圆柱是由3个面组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衔接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什么叫作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两次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有关知识真正掌握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的同时,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提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印象才能更深刻,学习的知识才会更扎实。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教学目标: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文字描述在图上正确找出指定位置

  2、能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图形中指定的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光盘

  教法写学法:

  可以先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由学生说出一种是用数对,一种是用方向和距离,由此引出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的复习。

  然后出示课本上的街区平面图,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街区图的内容,特别是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以提问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为例,如果学生回答: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都应认可。当说出行进距离时,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由此可以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使学生明确通常是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有了这个统一的约定,一般可要求六年级学生将图上距离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 mm之内。

  复习时,也可以先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的对话内容,再请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在学生说出街区图的内容时,由回答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的提问,引出图上测量的问题。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搞清楚该怎样量,然后再看着第106页上面的街区图,提出问题,或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对话中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比、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在过去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数的观念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本课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注重学生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调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铺垫衔接。

  1.谈话:看到“正比例的意义”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结合现实情境回忆常见的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意义建立在对常见的数量关系间变化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回顾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有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并联系这辆汽车的行驶过程,体会表中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比较表中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组织反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汽车的行驶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谈话: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中数据,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喝路程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预设:

  (1)一种量扩大到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路程除以对应时间的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80。

  根据学生的交流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规律的,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机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括号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说上面的例子中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吗?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对变量有比较充分的感知。为此,在呈现表格后,先引导学生联系汽车行驶的过程体会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再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体会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变量的特点,又渗透了变量和自变量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讨论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设,既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具体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达式后,让学生交流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文字表达式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对已经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为进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表中已经给出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先想一想购买铅笔的数量和总价是怎样变化的,再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看这两种量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

  提问:这里总价好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关系式,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让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积累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经验,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3.抽象概括

  请大家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揭示课题。

  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的的感性经验上升的理性认识,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三、分层练习,丰富体验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讨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的呢?请大家先写几组相对应的的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这个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题中几种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组织反馈。

  提问: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出示题目后,请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在独立进行判断,并交流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订阅数量与总价的变化规律的,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说订阅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4.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题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表并比较填出的数据,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看什么?

  【设计说明: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

  谈话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几面国旗的形状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0:40=3/2

  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3/2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2.4:1.6=60:40

  也可以写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复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求比值出现知识遗忘。特别是对于如何求两个小数或两个分数的比值,而这部分知识是本课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关键,所以在复习中必须舍得花时间,夯实基础后才能继续推进新授学习。

  在总结比例概念的时机上,我对教材稍做修改。因为仅从一个例子就要求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含义,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我在教学完2.4:16.=60:40后,请学生们把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也根据比值相等的组成等式.在此基础上再提问“怎样的式子叫做比例?”明显感觉学生们能够根据实践经验较准确地抽象出概念。同时,建议在巩固练习中补充概念的判断题,如:6:10和9:15,(虽然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但因为没有组成式子,所以不是比例。)

  做一做第2题隐含着初中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教参给出了4个比例,“2∶4 = 1.5∶3、4∶2 = 3∶1.5、2∶1.5 = 4∶3、1.5∶2 = 3∶4。”其实应该共可写出8个比例。交换等号两边的比,还可以组成4个不同的比例1.5:3=2:4、3:1.5=4:2、4:3=2:1.5、 3:4=1.5:2。为什么仅仅相换了等号两边的比,就应该算作不同的比例呢?(必须结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来解释)怎样才能将4个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写出8个比例来呢?(我觉得在学习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更容易理解)。因此,将此题下移至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完成。

  练习六第1题必须特别关注,因为其中第2、4小题体现了正比例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求学生判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还补充要求他们回答相应两个量的比值表示的含义。如第2小题,有的学生用箱子数量:质量,那么比值的含义应该为每千克的箱子是多少个。也有的学生用质量:箱子数量,那么比值的含义则为每个条子的质量。通过练习,强化数量关系,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练习六第2题,如果将4个数两两排列求比值,有12种情况,再从中找出比值相等的组成比例太麻烦,有没有比较方便快捷的方法呢?有!孩子们发现:将的数与第二大的数组成比;将剩下的两个数也按大数比小数组成比,就能够较快判断出所组成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杠杆平衡的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竹竿,棋子,塑料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材料,导入活动:

  1、检查课前布置的制作工具(简单杠杆)的作业。

  学生对照制作要求,自查和同组互相检查。

  小黑板或媒体出示制作要求:

  (1)准备的竹竿长1m,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2)在竹竿中点打孔,拴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3)从中点处每隔8cm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离。

  拿出准备好的棋子和塑料袋。检查大小是否一样。

  2、揭示课题:有趣的平衡(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

  (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两边所放的棋子要同样多。”

  ②演示:如:左边放3个棋子,右边也必须放3个棋子,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要相同。”

  ②演示。如:

  左边塑料袋挂在刻度“4”的点上,右边塑料袋也要挂在刻度“4”的点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3)小结:

  你有什么体会?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A)

  (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

  ①也放4个棋子行不行?会产生什么结果?

  ②应该放几个?

  “放3个。”

  (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

  ①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

  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

  ②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3个。

  ③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6个。

  (3)小结:

  师:你有什么体会?

  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3、活动三: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B):

  (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2)实验活动:

  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

  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③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展开活动。

  右刻度

  所放棋子数

  乘积

  (3)汇报结果。

  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

  学生观察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三、应用规律,体会揣摩

  1、基本练习:

  母女俩在玩跷跷板,女儿体重12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母亲体重6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提示:从新课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体重和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成反比例。因此,可直接设她坐的的地方距支点的距离是x分米。可以得到方程

  60x=12×15

  解方程得x=3

  答:她坐的地方距支点3分米才能保持平衡。

  2、综合练习:

  桌子上有一个天平,天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托盘,天平的臂上各有几个相等的刻度。现在要把1克,2克,3克,4克,5克五个砝码放在天平上,且使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该怎样放?

  提示:(1)根据臂长和质量成反比例

  (2)先确定每个托盘中所放砝码的总质量,在确定臂长。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知识的?

  2、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作业设计

  基础:

  1、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xx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综合:

  2、有一位菜贩很不老实,他有一架动过手脚的天平。这架天平的两臂不等长。有一天,当他向农民们购买实际重5千克的白菜时,就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短这一侧,这样称起来较轻,天平显示只有4千克重;而当他把白菜买出去的时候,他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长这一侧,这样称起来白菜会有多少千克重?

  提示:

  (1)可以像例题中一样,用列表的方法做。

  (2)根据臂长与质量成反比,列方程求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80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类似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王芳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1/3,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全校的三好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二、教学例3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默读。

  指名学生读题,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从“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这句话中你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谁的1/6呢?那么应该把什么时候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教师再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今年有多少班,可以先算什么?

  请你试着把这道题做一下。

  教师找出不同的解法进行板演,并让学生说说思路。

  三、完成”练一练“

  1、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2)看线段图分析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做第2、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2、练习十三第4题。

  3、学生读题后,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五.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5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共分3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1) 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的过程。

  2、能对学过的数进行较系统的整理,进一步掌握数的知识,发展数感。

  3、积极参加自主整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课前预习:

  小组合作,交流整理:

  回顾以前学过那些数,各举五例。分析不同类数之间有何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认识

  1、回顾数的意义。

  师:你学过那些数?

  (生回答)

  师出示卡片,生齐读。师:举例说明这些数可表示什么?

  (生回答)

  2、数的分类。

  完成问题(1)。

  师:把上面的数填到合适的.位置

  (生回答)

  师:每种类型的数,除了上面几种类型,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吗?

  (生回答)

  3、数的互化

  呈现表格,完成数的互化,交流做法。

  4、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自主完成。

  5、适时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到数的哪些知识?

  (生回答)

  二、整理回顾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1、引出问题。

  师:小明的爸爸年龄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且年龄是小明的五倍,同学们能猜出小明和他爸爸的年龄吗?

  (生回答)

  以上问题,我们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倍数和因数)

  明确:我们一起回顾和整理倍数和因数。

  2、小组合作,梳理知识。

  师:以小组为单位,将学过的“倍数和因数”知识整理下来。同学们认真讨论,由组长记录,一会儿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整理的更加完整、科学合理。全班交流。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师: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为什么先学因数和倍数?

  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师:倍数和因数是基础,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今天整理出来的倍数和因数脉络图使这部分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

  三、复习正数和负数

  师出示亮亮家4月份收支情况记录。

  学生阅读题目内容。

  出示问题(1)。

  提醒学生估算时要注意的问题。(生回答)师:(生回答)师:(生回答)

  出示问题(2)。

  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学生自主完成问题(2)。

  全班交流。

  交流时重点关注怎样用正负号表示收支情况,以及怎样基数按每次结余。

  四、人民币上的号码

  1、让学生拿出自己身上的人民币。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你的经验大胆回答。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

  六、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回顾和整理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过程。

  2、能对四则运算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定律进行归纳和整理,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3、体验自主整理数学知识的乐趣,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回顾:

  我们学过那些计算?分别写出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的算式各一道,并计算出结果。小组内交流计算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四则运算

  1、师: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计算?

  生回答。

  小组长汇报本组在课前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2、议一议

  出示问题(1)生归纳整理。

  出示问题(2)生举例说明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生整理汇报。(注意提示0不能做除数)

  3、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加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生回答。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归纳出加减法互为逆运算。

  同样的方法总结乘除法的关系。

  说一说

  师:上述关系在计算中有哪些应用?

  启发学生回答,(进行验算、解方程等)

  二、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1、师: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

  小组讨论,自主总结,并写出字母表达式。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计算后交流做法,注意能简算的要简算。

  3、估算。

  先让生独立思考并判断,再回答是如何判断的。

  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想,需要几个步骤。

  计算问题(2)时可用竞赛的方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回顾了什么内容?需要注意什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进一步渗透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比较。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新课。

  1、复述回顾: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 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判定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A、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B、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C、当圆柱体的高度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

  2、引出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成正比例的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之间的一些特征。当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时,底面积和高度又有什么态度呢? ﹙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之前,提出实验要求。

  (1)、记录杯子里水的高度,把表格中补充完整。

  (2)、观察水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播放实验。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3、观看实验记录单,回答三个问题。

  ①表格中有哪两种量?

  ②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教师据学生汇报说明:在水的高度和底面积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反比例关系。

  4、课件展示反比例的意义,请学生回答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有三个条件,1、两种相关联的量;2、变化方向相反;3、乘积一定。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反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谁给我们来举个例子吧。

  (1)学生自由举例。

  (2)师讲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反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只有积一定,这两个量才成反比例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3)当圆柱体的高度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

  (1)、表格中有( )和( )两种相关联的量。

  (2)、写出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大小。

  (3)、这个积表示( )。

  (4)、表中的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是“√ ”,不是“×”。

  (1)煤的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 )

  (2)种子的总量一定,每公顷的播种量和播种的公顷数. ( )

  (3)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 )

  (4)华容做12道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 )

  四、积极应用,拓展新知。

  出示课件,正、反比例的例题,请学生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表格补充完整。

  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答案。

  五、拓展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 )

  (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 )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 )

  (4)、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 )

  (5)、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 )

  (6)、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 )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 )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挑战一下自我吗?好!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堂堂清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和

  和5:2

  1/2:1/3 和6 : 4

  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 = 60:40

  内项: 6o

  外项: 40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让学生再写出几个比例。

  如: : = 60:40

  外 内 内 外

  项 项 项 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 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 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 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师作适当的补充)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 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1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 = 60/40

  3.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 学生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填一填。

  (1)1/2:1/5 =1/4:1/10

  ( )( )=( )(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8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08-07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10-13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册模板10-17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02-11

【推荐】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02-17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荐】02-17

【热门】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7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