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保健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血液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
教材分析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关于血液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人血永久涂片分组实验观察的组织与指导,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加抗凝剂的血液)及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1)
创造条件做好血液成分的演示实验,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从色泽和容积上将血浆和血细胞加以区别。识记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构成的。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永久涂片”的分组实验和三种血细胞的挂图,来加深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数量、结构的认识,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结合阅读教材将有关知识以表格或两歧分枝表解式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实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的训练。表格式归纳法大致如下:
1、血液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vAlign=top width=77>
成 分
vAlign=top width=245 colSpan=2>
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
vAlign=top width=217>
细胞特征
vAlign=top width=118>
功 能
vAlign=top width=77 rowSpan=4>
血 浆
(55%)
vAlign=top width=112>
水 分
vAlign=top width=133>
91--92%
vAlign=top width=217 rowSpan=4>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的液体部分叫血清
vAlign=top width=118 rowSpan=4>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vAlign=top width=112>
蛋白质
vAlign=top width=133>
7%左右
vAlign=top width=112>
葡萄糖
vAlign=top width=133>
0.1%
vAlign=top width=112>
无机盐
vAlign=top width=133>
0.9%
vAlign=top width=77 rowSpan=4>
血细胞
(45%)
vAlign=top width=112 rowSpan=2>
红细胞
vAlign=top width=133>
男500万左右
vAlign=top width=217 rowSpan=2>
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直径7.7微米,含血红蛋白。
vAlign=top width=118 rowSpan=2>
运输氧和部分CO2
vAlign=top width=133>
女420万左右
vAlign=top width=112>
白细胞
vAlign=top width=133>
0.5--1万
vAlign=top width=217>
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
有核
vAlign=top width=118>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vAlign=top width=112>
血小板
vAlign=top width=133>
10--30万
vAlign=top width=217>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核
vAlign=top width=118>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理解血细胞的功能,加深识记效果。结合血液化验单分析相应的病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于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建议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取一只试管加有抗凝剂的血液,待血细胞沉淀后,倒去上层的血浆和部分血细胞,观察留在试管内的红细胞呈暗红色。然后将试管倾斜放置,十分钟后让学生观察:斜面的红细胞与试管底部红细胞的颜色是否一样?根据观察结果让学生明确以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确定血液名称的依据。
关于血量可采用直观教学法:用四个 1.25 升的可乐瓶装红墨水来代替人的血总量,加深学生对自己血液量的'感性认识。
教法建议(2)
关于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探索式教学,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探究的课题:血液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血液是由液体的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根据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宏观观察加抗凝剂的血液和微观观察血液涂片(取血液下层的深红色的部分做临时装片并结合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最后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及对书本知识的阅读,得出结论: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有形的血细胞两部分组成的。关于血液的功能:先分析血浆的功能,再逐个探索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最后根据血液的各成分的功能,让学生归纳血液的功能。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两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血液
新课的引入: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都需要进行新陈代谢,这就需要人体内有四通八达、高效率的运输网络,它及时给细胞运来氧和养料,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板书:第四章体内物质的运输
人体内这一运输网络就是循环系统。
出示挂图:介绍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讲述: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由心脏、血管组成遍布全身的封闭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着。也可以说,血液循环好比人体内红色的河流。这河流有主干、支流以及更小的分支。而这河流中奔腾的河水就是血液。
板书:第一节血液
讲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血液”二字,如医生为了诊断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验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必须及时输血,有些疾病如乙肝、爱滋病,它们可通过血液传播。可见血液与人体关系非常密切。
提问:有关血液的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血液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血液是红色的粘稠液体,闻起来有腥味,它含有血糖等,血液起运输作用。
提问导入:
血液是具体担负运输任务的,它经常运载着大约 200 种物质,是一支组织得相当完善的队伍。这支队伍都有哪些队员,各自又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呢?它们除了起运输作用外,还有其他的功能吗?
板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探索血液的组成:
[提出问题] 血液由什么构成?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 如果血液由液体血浆和有形的血细胞构成,那么把血液加抗凝剂会看到分层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血细胞。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设计: 1 、宏观观察血液的组成 2 、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的装片
实验 1 :观察血液的组成
方法步骤:25页(课外小组的学生提前一天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在量筒内先加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
2.取家兔血液10ml注入量筒,轻轻摇动几次
3.静置观察
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加柠檬酸钠?(柠檬酸钠是一种抗凝剂,加入后可防止血液凝固,)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内容:
1.血液是否分层?分几层?
2.各层的颜色怎样?大致比例如何?
结合彩图四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vAlign=top width=148>
组成 比较
vAlign=top width=148>
位置
vAlign=top width=148>
颜色
vAlign=top width=148>
约占血液总量(%)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vAlign=top width=148>
反馈观察结果: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试管中原本红色的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上部分为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
【《血液》初中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教案:血液11-20
初中生物教案《血液循环》05-16
生物教案:血液循环08-25
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03-21
血液05-23
血液05-27
血液01-21
血液的组成07-07
血液的功能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