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地理教案 正文
高中地理教案完整版

2023-10-02 16:53:56 21好文网 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通过重点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旨在阐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一目“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材在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侧重从实际出发,分析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第二目“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包括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三个部分。第三目“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概要的阐述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4、理解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5、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

  四、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农村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不熟悉,以讲为主,多分析一些案例。

  五、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城市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板书]: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

  师生归纳:

  工业导向类型 区位布局原则 工业生产特点 工业部门举例

  原料导向型工业 接近原料地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容易腐烂,不能久贮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市场导向型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动力导向型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炼 铝 厂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

  技术导向型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发达地区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承转: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主导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下面我们具体看几个案例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学案上的6个案例,得出探究结论并展示探究结论

  点拨:煤炭产地 原料和交通,交通和市场 数量,素质 政治(国防)

  宗教 无污染的小工业,轻度污染的工业,严重污染工业,环境

  教师归纳:(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例如,钢铁工业。

  (2)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等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例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等 。

  (4)环境标准及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承转:工业往往是集中分布在一定的区域,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回答工业地域的概念。

  承转:现在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世界著名的一个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及发展特点。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案中的探究案例得出并展示探究结论。

  点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 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生产上的联系

  集聚分布在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自发形成了工业地域)

  教师精讲:美国工业最早出现在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这里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主要发展了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其中一个工业部门的产品往往就成了另一个工业部门的原料,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所以各部门在这里集聚分布,自发形成了工业地域。

  承转: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是自发的,工业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经济开发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一样吗?

  教师点拨:经济开发区的形成往往由政府参与,各工业部门为共享基础设施和服务而积聚在一起。工业之间是一种空间上的联系。

  承转:同学们思考一下当美国东北部工业过分集中会产生什么问题?

  工业布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出行环境恶化,以及工业间争水争地争基础设施等问题。

  工业会向外(向西、向南)分散。

  精讲点拨:工业分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业过分集中后出现问题而使得工业分散。一种是为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形成的跨国公司,例如,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厂分散在世界各地。

  归纳总结:

  承转: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他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刻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来看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研读教材,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教师精讲:二战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见学案)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与地理活动,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对这节课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动力、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二、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三、 工业地域的形成

  四、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污染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工业联系与集聚,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了解并掌握工业生产产生的资源、能源供需矛盾,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二、预习内容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 、 、 、 、 、 、和 等。

  思考: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决策者应当怎么办?

  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要尽量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点,将运输、劳动和集聚(分散)作为影响工业企业布局的三大因素

  2、 主导因素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读图填表: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来源:ks5u]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3、举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1、不同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工业联系主要有两种情况?

  2、工业集聚的弊端又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3、读课本相关内容:什么是工业集聚?工业的集聚有哪些好处?

  4、工业分散存在哪几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5、工业地域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6、工业地域按成因可分为年两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7、思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教材P72图3—2—10说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2、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根据教材P72)

  3、高薪技术产业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根据教材P73知识窗)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 惑 点 疑 惑 内 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4、理解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5、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

  二、学习过程

  (一).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 、 、 、 、 、 、和 等。

  思考: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决策者应当怎么办?

  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要尽量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点,将运输、劳动和集聚(分散)作为影响工业企业布局的三大因素

  (二). 主导因素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读图填表: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是不同的。不同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也不同。

  案例探究1: 每生产一吨钢铁所需的燃料和原料

  时间 煤炭 铁矿石

  早期 8 2

  20世纪初 2 1.8

  现代 0.75 1.3

  问题:早期的钢铁工业建在 产地。

  可见,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案例探究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

  问题:鞍钢的区位 和 ,宝钢的区位 和 。

  可见,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案例探究3:鞍钢与宝钢工人数量及文化程度对比

  建厂时间 工人数量 工人文化程度

  鞍钢 50年代 50万 小学为主

  宝钢 70年代 3万 高学历比例极高

  可见,劳动力 影响减弱,劳动力 影响增强

  案例探究4:湖北十堰位于武当山北麓中低山区,被称为“东方汽车城”,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和科研基地,1969年,根据国防安全的需要,将东风汽车公司 (俗称“二汽”)选址在武当山北麓这个交通闭塞、满目荒凉的山沟里。

  问题:湖北十堰汽车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

  案例探究5:河南双汇集团在俄罗斯建立分厂,生产双汇牌猪肉火腿肠并畅销俄罗斯,而没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分厂生产这种火腿肠.

  问题:河南双汇集团没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分厂生产猪肉火腿肠是受 因素影响。

  (承转)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单单的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呢?

  工业区位的主要目标是要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的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当今社会环境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案例探究6:城市中工业布置示意图

  问题: 的工业可以摆在城区, 的工业可以设置在城区边缘或者近郊区, 的工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

  可见, 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地域的概念

  2、用区位分析法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

  读图探究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资料分析美国最早会在哪里形成工业地域?

  (2)该工业地域工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3)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兴起哪些部门?他们之间存在那些联系?

  (4)这些工业部门的布局有何特点?

  3、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开发区,其中分布了很多工业,形成了工业地域,这些工业地域的形成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有何不同?各工业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4、美国东北部工业过分集中会产生什么问题/?接下来该区域的工业布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5、为什么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厂会分散在世界各地?

  6、小结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五)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教材P72图3—2—10说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2、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根据教材P72)

  3、高薪技术产业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根据教材P73知识窗)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集聚可获取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

  B.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先建基础设施后吸引投资者建厂

  C.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内

  D.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完成的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学ks5u

  A.工业联系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所有的工业部门都会发生集聚现象

  B.由于交通等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工业不会发生集聚现象了

  C.不同的工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工业适合集聚,有的工业适合扩散

  D.在工业化后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形成了很多工业地域

  3.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

  A.电风扇厂 B.机床厂 C.手表厂 D.化工厂

  4.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 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5.在一座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它们之间( )

  ①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 ②基本上无生产上的联系 ③存在紧密的空间联系 ④无任何空间上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产出工业联系的是( )

  ①纺织厂、印染厂 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 ③造纸厂、化纤厂 ④食品厂、家具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钢铁工业城市的有( )

  A.武汉、上海、南京 B.重庆、包头、昆明

  C.本溪、唐山、大同 D.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8、下图为欧洲某跨国公司在我国某地设立的分厂,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采用何种运输方式?说明选择该运输方式的原因。

  (2)该地区吸引跨国公司在此设厂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3)跨国公司在此设厂对该地区的工业布局产生了哪些影响?试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课后练习与提高

  读下图: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1~4题。

  1、鞍山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

  A.组团式 B.疏松式 C.集中式 D.放射式

  2、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3、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4、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5、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6、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A.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 B.对北京环境的破坏问题

  C.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

  7、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交通运输仍是各工业部门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

  8、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厂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 ②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厂商可做决策而政府不能干预 ③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 ④区位选择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在我国宜转移到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12、 下图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试分析 A 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 A 城。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高中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

  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

  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呢?

  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

  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

  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理由。

  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

  师:分析得很好!请读教材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

  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师:不错。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大家对刚才学的内容掌握得如何?

  (P84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出示张家界有关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流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急。

  师:从张家界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虽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张家界特殊而秀险的河谷地貌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活动探究)

  课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冰川、风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试着描述它们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高中地理教案3

  【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解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交通运输与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工具、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者本身空间位置的移动,是任何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须的。交通运输作为一个生产部门,其生产活动便是把工农业的产品运到消费地,不管是生产消费还是非生产消费,交通运输都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

  【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了解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交通运输的发展实际上是这两大特征的反映。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因此能够顺利进入本章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及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影响其建设和布局的区位因素。

  2、教学难点

  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布局(公路线,铁路线,航空港,港口)的区位因素。

  【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整体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

  (以中国高铁发展的视频形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学习主题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通过表格和案例分析,认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方法)

  学习主题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通过图片展示,资料阅读、示意图解读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学习主题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通过展示图片,分析地图和资料、表格归纳认识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课堂反馈、小结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通过练习题进行反馈和巩固)

高中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

  2、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四、教法

  我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进行教学,加强师生双边活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资源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

  引入: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离不开充足的能源,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

高中地理教案5

  学习目标:

  1.运用图像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3.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的特征、运动变化规律的了解,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们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

  【导入提问】什么是宇宙?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最早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开始,到 “地心说”、“日心说”等学术说法的不断涌现,体现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思考, 18世纪天文学家开始引进了“星系”一词,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

  我们现在认为:“天地四方”──宇──无限空间

  “古往今来”──宙──无限时间

  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

  1.天体及天体的类型(板书)

  最早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换,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除了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天体外,宇宙中还有一些弥漫于星际空间的物质,如气体、尘埃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通过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天体的形状和特点,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转折提问:20xx年6月21日,我国航天飞行员在“神舟十号”飞船上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太空课,同学们说“神舟十号”飞船是天体吗?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概念辨析。

  总结:天体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前面我们看到的行星、恒星、星云等都是自然天体,自然天体中最基本的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恒星和星云的比较表格:

  人造天体包括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但是需要区别:地球作为整体是一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者附属物就不能叫作天体。例如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天上的云、地上的汽车等。

  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中的各种天体是否孤立存在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天体都在高速的运动着,邻近的天体彼此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科学家们称它们为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板书)

  (多媒体演示、讲解)地球和月球的质量比约是81:1,因此月球绕地球旋转,形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同理,质量较轻的地球带着其卫星,以及其他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恒星太阳旋转,构成太阳系。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多亿颗。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他们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行系。它是目前人类所执导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通过老师的讲解,并看教材P3,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一下3个问题:

  1. 宇宙中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2. 天体系统的规模相差悬殊,按大小可以划分为几个级别?(划分为四个级别)

  3.请你设计框图,正确表示天体系统不同级别之间的关系。

  (板书)

  4. 天体系统的级别中,包含地球的级别有哪些?

  答案: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同学们通过认识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以正确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的组成

  (展示教材P4图1.4 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恒星太阳,周围由八颗大行星、众多小行星及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组成。其中八大行星,按照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高中地理教案6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工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__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引导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围绕旋转)

  板书2、天体系统

  启发讨论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

  学生回答略

  讲解(备注:投影课本P3图1.2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及其它天体,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而银河系是由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xx多亿颗,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位置上。

  讲解银河系已如此庞大,是否就是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还远远不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测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10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多媒体放映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

  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整个宇宙,科学家称之为总星系,是一级的天体系统。当然,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展。

  讲解同学们刚才关于活动的回答很好,这里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多媒体投影)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新课导入我们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阳系中还有哪些行星哪?他们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众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

  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启发讨论阅读教材P4图1.4太阳模式图思考太阳系周围有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板书1、九大行星

  启发讨论在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就好像一个家庭中的九个兄弟,有许多共性,请结合有关材料完成P4—P5活动题1、2,并总结九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板书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1(1)九大行星在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

  (2)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也不过17°,说明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

  (3)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1)(启发引导)九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九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现在,黑板投影一个表格,看看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出:

  边启发,边指导学生填上表。

  (2)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

  过渡通过以上我们对九大行星的了解,我们知道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启发讨论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繁衍的行星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三个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备的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km),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海洋的形成: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及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形成了原始大洋,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备注:此部分可以模拟演示或讲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假设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大气、温度与地球水的关系)

  板书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启发提问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具有上述两项条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质,而在宇宙中,在其他的恒星系统中,是否也会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不断地探索。

  总结全课

  课后习题

  巩固练习题(投__,当堂完成)

  1.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课后探究阅读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等的书籍,开一次班级天文学演讲会,讨论学习前人科学探索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想。

  板书

  板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几种常见的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九大行星

  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高中地理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植被的含义及类别,能够说明植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正确认识、处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智利花海的图片,引导观看并思考:在干燥的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除此美丽的花海景观呢?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植被的含义与类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并结合教材总结植被的含义。

  【师生总结】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草原、荒漠、经济林、人工林等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简单的分类。

  【学生回答】天然林和人工林。

  【教师总结】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人工植被。

  【过渡】那植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植被的形成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以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推测并探讨植被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植被从小株植物,不断成长为植被群落。

  【教师总结】在新形成的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当水分、温度等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使得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然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

  【过渡】通过植被的形成过程,我们了解到植被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他们又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呢?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光照条件的差异。

  【教师总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光植物。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阴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除了光照条件,还有哪些环境条件会影响植被?

  【学生回答】气温和降水条件。

  【教师总结】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综上所述,环境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因此,植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学校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与环境特征等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依据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提供合理的建议。

  五、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口再生产概念、类型及其转变

  2.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

  1.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比较两种“低自然增长率”的本质区别。

  2.培养学生绘图技能,让学生对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读图、表,分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要求,这一单元内容属于“人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大纲中要求的“人口发展”的内容,实际指的就是“人口再生产”。严格地说,人口再生产虽然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却并不能等同于“人口发展”。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

  人口发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及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人口素质反映的是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口结构可包括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单元我们从人口再生产谈起。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人口再生产概念:狭义的概念,即教材中提出的:人口内部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不断延续下去。实际上,人口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集合体,其构成是错综复杂的。他们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水平、职业、宗教信仰等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不仅人口数量在变化,总人口中的年龄、性别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及人口的素质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意义上的人口再生产是广义的人口再生产。

  2.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决定。从数量上看,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人口再生产类型实际最终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有几种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①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口增长速度极低,表现为“原始型它以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

  ②农业的出现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这一期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传统型”,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即“高高低”型。

  ③产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医卫生事业进步。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高低高”的“过渡型”,即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④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化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三低”的“现代型”,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为特征。这一时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对于人口再生产类型及转变,要正确指导学生读图1.1,认真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各阶段的特点,了解其转变过程。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看,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表现为

  “三低”的“现代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生率较高,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高低高”的“过渡型”。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的差异,并不具有同步性,也存在着各自的一些特点:

  1.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均已处于“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如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已连续多年为负增长。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总体上处于“过渡型”,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仍有差别:

  ①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

  ②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再生产也处于高出生、高增长阶段,但有些国家已进入或正进入“现代型”。如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国。我国目前已接近“现代型”。

  ③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其余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均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本课小结:

  要求学生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及转变并能运用图表进行分析,再让学生了解其地区分布。

高中地理教案9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引入新课)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联。例如,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有哪些地理特征?

  板书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⑴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芗城区、龙文区等。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过渡)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会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首先学习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我们通过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高中地理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生回答】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教师讲解】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活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板书】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阐述略)

  【板书】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教师讲解】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气本身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请大家阅读教材P94活动,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可参考教参)

  【转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局部小气候

  水土流失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 森林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

  【课堂小结】略。

  板书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生物循环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中地理教案11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区域发展差异。下面我将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第三节,也是学生学习第二章的基础,知识结构层次递进明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能有效直观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的习惯,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这就使该节课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的差异,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其爱国、爱乡情感,从而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难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原因。

  各地区应该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二、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归纳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考虑到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并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从发现问题→合作学习→交流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更新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它强调合作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读图分析法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供图表,设定预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4、歌诀法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文本材料(教科书)

  3、图像展示(视频)

  四、教学过程

  1、幻灯片导入:

  现在请欣赏一组幻灯片,他展现的是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有雄伟的雪域高原,也有海南岛风光,更有攀枝花夜景等。从而提出一个问题: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差异,而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进入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自主预习目标展示

  我利用书本上的几幅图构思了五个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看图解图的习惯。

  问题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问题二: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问题三:产业结构的差异;

  问题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

  问题五: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交流展示

  4、点拨升华

  1、我首先展示一幅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并且分发空白的省级行政区划图,让同学们自主填写、自己总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对应的省级行政区。

  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中部湘赣鄂豫皖,黑吉晋入内蒙古。

  西部滇藏黔渝川,外加青新陕甘宁。

  3、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取得了长足进步。

  4、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四字模板)

  东部经济地带:位置临海,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矿产贫乏。

  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遥远,位置闭塞,气候干燥,水源较少。

  5、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新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

  6、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7、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5.板书小结

  6.活动题

  1、你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哪一个地区?

  2、在你的家乡,区域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家乡建设,你又有哪些好的建议?

  7.布置作业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比较强,知识点较多,我应该在讲课期间更加的生动有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编歌诀、四字模板等记忆术,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地理教案12

  一、内容与说明

  1、内容

  地球自转的概况——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典型地理现象——地方时。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组成部分。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2、能够理解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

  3、能够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地图上判断各点之间的方位关系。

  4、能够计算两个地区之间的时差。

  【设计思想】注重从“现象”引出“为什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区时的计算、涉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的计算。

  四、教学课时

  1课时。(“地球自转偏向力”另外安排一课时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首页上显示一幅不停自转的地球图片,引入“地球的自转”这一内容。

  【设计思想】开门见山地将“地球的自转”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较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新课教学

  1.从物理学中描述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因素,引出地球自转的几个要素——方向、周期和速度(线速度、角速度)。

  2.教师设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出地球自转的定义——绕着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注意自转轴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进而让学生判断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地球仪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让大家从南、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在南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做一做,小练习: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如下图:

  【设计思想】单是口头描述“自西向东”“顺时针”“逆时针”这些词语,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仍然是模糊的;如让学生边用地球仪演示边观察,就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和记忆。

  3.复习经纬线的知识,如“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等。

  【设计思想】绝大部分的高二学生对于初中时所学的经纬线、经纬度毫无印象,见到经纬线一筹莫展。所以适当补充经纬线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4.教师继续设问“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地球上会出现哪些景象呢?”展示一份报道“20xx年7月10日的凌晨2点多,很多中国铁杆球迷还围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世界杯决赛的战况。”让学生判断这份报道出现在哪个国家的媒体上?

  【设计思想】学生能够判断出是中国媒体的报道,从而引出“地方时”的概念,先让学生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是不同的概念,也是不同原因导致的。教师同时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演示。

  5.教师再设问“世界各地的时间为什么会有不同?有怎样的不同?”从而引出地方时,以及地方时的划分。得出“时间的东早西晚”,经度每15度时间就差1小时,经度1度时间就差4分钟。引出“北京时间”的概念,让学生辨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

  教师通过地球仪及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完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之间的区别。

  做一做,小练习:计算世界杯决赛(最近的一届)是当地时间几点开始的?

  6.教师引入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时的“丢一天”,引入“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麦哲伦的船队1519年9月从西班牙出发,历经三年又回到了西班牙。航海日志上为9月6日,西班牙当地日期却为9月7日。这一天“丢”在了哪里?为什么会丢?

  有一位双胞胎孕妇从上海坐船前往旧金山,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女孩,越过日界线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若干年后,两个孩子长大后了,他们也学了有关日界线的知识后,男孩说他应该是哥哥。你们认为他这么说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设计思想】从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7、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方时。大家看这张结构图,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你已经掌握了多少呢?请同学们对照这张图,自己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有疑问,请提出来。

  六、专家评析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高二地理的学习难点,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课题的设计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象”引出“为什么”,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

  采用学生自主复习的模式进行最后的小结,在巩固复习的同时,让学生再次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探究,不断解决问题,也是本课设计的一个特色。

  当然,本设计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教师所举例子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问题是否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基础等。

高中地理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出示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人口分布数量的差异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由点到面,探讨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自然因素

  [教师活动]展示“地广人稀的荒漠地区”“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等照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分布有差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学生回答]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教师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

  [教师活动]展示图1.5《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和《我国人口分布》示意图,提出问题:

  (1)归纳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找出我国人口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阅读教材文字内容,回答问题。

  (1)撒哈拉沙漠地区、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等人口稀少,20°N~60°N地带人口密集。因为过于干旱、湿热及寒冷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2)我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人密集,青藏高原人口稀少。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教师总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多趋于地势低平地区。

  [教师活动]展示图1.7《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思考: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同桌两人相互交流,回答问题。

  (1)塔里木盆地水源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丰富的地区集中在盆地的边缘。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2)水源是制约塔里木盆地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因素。

  [教师总结]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人口较密集;在干旱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2、人文因素

  [教师活动]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是积极主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居住地的分布上,就能逐步克服各种自然环境的限制。结合具体的事例,说一说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人文因素有哪些?

  [学生活动]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8分钟的小组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虽然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它只是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自然环境条件相同的地区,可能因为人文条件的不同,人口数量会有显著的差异。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展示图1.8a《芬兰人口分布(20xx年)》、图1。8b《芬兰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和图1。8c《芬兰地形》,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究问题:

  (1)描述芬兰人口分析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学生回答]

  (1)南部多平原,平均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气候温和;北部多山地,平均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气候寒冷。因此人口分布南多北少,平原多,山地少。

  (2)交通,南部临海,交通便利;政治,首都赫尔平基位于南部。

  [教师总结]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也不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体会老一辈地理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下节课进行分享。

高中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②了解水资源在数量、质量上对经济活动规模、效益的影响,理解科技进步促进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③理解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立足水资源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问题,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同时注重激励发展性评价。

  ②重视地理素养培养,联系社会实际与乡土地理,突出地理图象与案例的讨论分析研究,合作探究水资源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③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家乡的水资源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形成科学的资源观。

  ③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关爱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7人一组,共10组。

  2、利用网络、杂志和书籍等搜集关于水资源的内容,对水资源的概念、作用、分布有大概的了解。

  3、预习教材内容,明确课本活动和案例的要求,准备以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4、搜集城市水资源状况,在讲课时适当引用。

  5、准备好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导入新课

  以我国正在发生的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说明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带出新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1、设问,引发思考。

  我们知道,从宇宙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是蔚蓝色的,因为水体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71%。从这一点上看,水,似乎是“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2、了解学生对水资源的理解。

  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轻松讨论对水资源的理解,快速的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地理课堂中,为启发、引导他们深入研讨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归纳: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因此不能把水资源单纯的理解为广义的水资源,更应该是指人类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能够利用的水资源。

  读图:读课本上的水资源构成图。

  3、哪些水资源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我们平常可以用这些水吗?请举例说明。

  宛西河的治理。为什么要治理宛西河?因为宛西河为我们提供生活水源(河水)。

  5、这些“容易利用”的水由什么补给?小组讨论,请小组的代表发言。(大气降水)

  6、请把问题回到我们从化缺水这个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平常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来自大气降水,目前这种缺水的状况是不是经常出现?(不是,仅仅出现在旱季。)

  7、再举个例子,拿亚马孙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水资源状况对比一下,两地的差别是不是很明显?(是)

  8、你对水资源的理解又得出一个什么规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因而产生差异。)

  9、差异表现在哪里?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抢答以下题目(把题目投影出来)

  (1)判断正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4)读课本66页《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5)抢答: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水多, (西部)水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是(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小结小组竞赛活动,指出要养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探讨的学习习惯。小组成员应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10、在答问的基础上概括水资源的分布: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D、总之,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4)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

  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我们从化的水资源状况怎样?各小组根据搜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总的来说,从化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年降水量达1900毫米以上。但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大,因此我市人口和农田集中的地方,在旱季比较紧张,而且今年的旱情更为严重,降水量比往年少了两成。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请举例说明。

  南方为水田,北方为旱地。

  结论:水资源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3、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吗?请举例说明。(水资源的质量同样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再作概括。)

  4、根据上面所学过的总结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5、请阅读课本67页的图,小组讨论一会,请谈谈你对这些图片和文字的理解和看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总结:图片主要说明人类在利用水资源上的进步。第一阶段是在20xx多年前,罗马人利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第二阶段是在1870年,美国太平洋的移民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发展种植业;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也就是说,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本段的文字中提到,什么是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是指把一个流域的水通过输水工程送到另一流域的过程,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

  7、海水淡化技术是怎么一回事呢?请根据课本68页的内容,按照你的理解回答。

  简要解释: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先进的工具把海水加热蒸发,取出其中的淡水。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日产量已经达到2700万吨,并且还在以10%~30%的速度攀升,但基本为发达国家所操控,且成本较高。

  8、请派小组代表回答课本68页“活动”的题目。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提示:以色列年降水量稀少,在70毫米以下,而且没有灌溉水源,因此水资源严重不足,尽管光热条件好,也不适宜发展农业。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提示:一是“开源”,把海水淡化加以利用;二是“节流”,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减少浪费。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面对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和西部内陆的严重干旱的现状,以色列的农业奇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应采取措施增加水资源的数量,如利用先进的器械进行滴灌,节约用水等于增加水资源的总量等。

  9、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可总结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在:

  (1)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们主要开发利用地表水。

  (2)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可以开发利用各种水体和采取措施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矛盾。

  第三部分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事实上,尽管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水资源的危机却越来越大。为什么?

  小结: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一是从数量上看,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需水量的增加;二是从质量上看,人类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质增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我国上海市缺水就是污染性缺水的一个典型例子。

  2、阅读课本69页《咸海的忧虑》,请小组派代表谈看法,小组成员可补充看法。

  提示:(1)咸海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原因是:人们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气候干燥,蒸发强烈。(2)咸海面积减少产生一系列问题,湖泊中动物物种大部分灭绝;湖泊边的城市处于沙漠之中,饮用水缺乏;传统的渔业衰落导致失业;丧失调节气候的功能,湖区环境恶化;滩地上空盐尘飞舞,对人体健康和农田危害很大。

  3、从咸海的案例中看到,水资源在不断地变化,并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在哪方面表现出来呢?(水资源的减少导致环境的恶化、水资源数量供应不足、水体污染等)

  4、由此可见,我们不仅仅要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迫切的是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有什么措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呢?(主要是通过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5、请列举开源的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6、开源“五水”歌:开发地下水、蓄积洪水,跨流域调水,淡水海水,人增雨水。能马上背出来吗?

  7、请列举节流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8、水资源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尽管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知识,但关键还是要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看课本70页“活动”,请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提示:

  (1)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应体现在: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用水规模;发展节水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

  (2)我国缺水问题,谈谈看法: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确定综合思维、立体思维的方法,全面多角度地寻找解决缺水的对策。

  第四部分 总结本节内容: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水资源,以及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水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缺水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我们知道无论是水资源的数量还是质量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探究更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从而解决目前人们面临的水危机。

高中地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2.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3.通过填图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粮、棉、油、糖等基地的分布。

  4.使学生懂得应根据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并初步了解农业区划划分的科学依据。

  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

  2.“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这两个基本方针。

  教学难点

  1.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

  2.“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这两个基本方针。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农业区划示意图、我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增长折线图、我国温度带图、降水量图、土地资源分布图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有哪些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解决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粮食生产。

  【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节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板书】 一、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提问】 阅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说一说我国农业的世界之最。

  【归纳】 我国南方的水稻栽培和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都为世界最早;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栽培养蚕和栽培养茶树的故乡;我国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糖料、大豆、茶叶、花生等产量居世界前列。

  【板书】 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讨论】 为什么我国将农业放在战略重点的首位?

  【归纳】 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归纳大家的意见:①利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的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②工业中有大量原料需农业供应;③农产品出口换取的巨额外汇可支援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证实现四化的根本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农产品还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农业仍居战略重点的首位。

  【板书】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讨论】 (1)参照我国温度带图、降水量图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思考:

  ①我国的光热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②我国水资源的总量能否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什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兴修水利灌溉工程或考虑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③从水热结合的条件看,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基本影响?

  (2)参照我国地形图,思考:

  ①我国的地形与我国主要的农、林、牧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②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对发展我国农业有哪些不利影响?又有哪些有利方面?

  (3)参照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思考:

  ①为什么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②我国主要的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分布在哪里?比较和分析这些可开垦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

  ③我国主要农业区各有什么肥沃土壤和需要改良的土壤?

  【归纳】 同学们讨论的很好。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自然条件要注意用辩证的客观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任何一个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都是很复杂的。如我国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雨热同期,但是也正是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我国的灾害性天气较多。山地多对发展耕作业不利,还影响我国的一些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提供了林、牧、副各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总的来说是非常优越的,但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使许多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原改为耕地,以及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等。再者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所以我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珍稀保护有限的资源,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保证一定的资源占有量。

  【板书】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

  【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哪些改善?

  ②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哪些增长?(出示我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增长折线图)

  ③40多年来,我国农业布局有了哪些改进?

  【归纳】 (1)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显著改善。

  河流的整治:淮河、黄河、海河、长江等河流得到初步治理,减轻了洪涝灾害。

  土壤的改良:建设了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有了初步发展,农村用电量、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有很大增加。

  推广科技成果:畜牧、森林、水产、气象等方面都有新技术的应用。

  (2)农业布局有所改善

  农产品加工工业一般应接近原料产地,尤其是初级加工、可以减少因农产品原料失重而造成的损失,我国纺织工业的老基地像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新中国成立前原料大多来自国外,新中国成立以后扩大了邻近地区的棉田种植面积,使上述棉纺基地可以就近获得原料供应,降低运输费用,同时还接近了消费地区,不但有利于人民生活,而且使成本降低。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工矿区不断兴起,新的城市不断出现,交通运输网不断扩大,上述邻近地区荒地得到开垦,出现了新的农业基地,保证了这些新兴城市的粮、油、蔬菜等农产品的供应。我国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都建立了大规模的农场。

  我国到1993年底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32.7%,1994年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5个,城市人口需要大量的副食品及部分工业原料需要市郊供应。所以在许多大城市近郊区建立了副食品基地,这对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和部分工业原料的供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有计划的建立了一批商品性农产品基地,有的以粮食为主,有的以某种经济作物如棉花、烤烟、油料、甘蔗、甜菜、果树、天然橡胶等为主。这为今后实行地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以上事实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还是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同发达国家相比,农业还比较落后。我们要努力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使我国的农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板书】 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阅读课本1993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看产值多少,是否合理,看结构是否合理?)

  (2)我国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了哪几件大事?

  【归纳】 (1)人均粮食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1996年粮食总产量较1949年增长了近五倍,但是人均增长却不到两倍。每年增产的粮食大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平均每人增加的粮食不多。

  (2)科技水平低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水灾频繁发生使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常有较大的波动。

  (3)从课本1993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几乎为牧业的两倍多,而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我国农业中林业和渔业比重太小,各业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农业各部门之间是一个密切结合的整体,存在着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农林牧副渔各业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我国受污染的耕地达2 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为了保持农业生产率稳步增长,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六件大事:①建设一批治理大江大河大湖的水利设施;②积极推广节水浇灌技术;③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重要农产品商品基地;④加强速生丰产林等的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⑤大力抓好科技、教育兴农;⑥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

  【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其中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大家回家以后完成我国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自然条件的表格。

【高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案09-03

高中地理《火山》教案12-12

高中地理教案(15篇)09-17

高中地理教案15篇08-31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07-10

2021年高中地理教案09-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08-01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印度12-12

高中地理必修三说课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