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大全 > 地理教案 正文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九篇范文模板

2023-09-27 17:43:12 21好文网 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教师:

  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课件设计思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

  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 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

  (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落实到地形图上) 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

  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

  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学生:从图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土的形成与我国的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是一致的.

  (理由)

  (黄土高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学生:从教材P2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题.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师:介绍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

  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呢?

  学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活动四: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生:据图6.32归纳

  1、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

  2、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开矿)

  教师引导:思考并讨论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困难问题逐一通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物理知识)

  (2)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3)土壤: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对比黄土和岩石的溶解性)

  (4)植被:数量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P29活动题1的实验)

  总结:看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

  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

  活动五:结合P69活动题2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 关系如下所示:

  课件: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A、地形条件: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区 B、降水条件:降水量大或是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大

  小结: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课后作业】完成学习探究P90—91

  【教学反思】

  授课详略得当,注重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效果很好.在授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观察中、讨论中、展示中、合作中逐步显示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扎实,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总觉得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拓展知识.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二、教学时间

  约10分钟。

  三、教具

  地球仪,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

  师:[指地球仪上经线]我们已经讲过了经线,它是连接两极的半圆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别每条经线,给经线标出度数,这叫经度。它是怎样划分的?[出示一张直径约30cm的圆纸片]我们来看,这圆纸的两边是两个半圆线,代表两条经线,它们现在是相对的,组成了一个……[指圆纸周边]

  生:经线圈。

  师:对,现在把圆从中间折起,这折出的直线相当于地轴,它和经线之间形成两个半圆的面。请看现在这两条经线之间[折成直角]所夹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师:[又缩小一半]这样呢?

  生:45°

  师:对,[展示圆面]现在这两条线中间多少度?

  生:180°

  师:很好,[指圆纸背面]如果再看这面呢?

  生:也是180°

  师:对,所以经度一共有360°,为了区别清楚,要找一个0°作起点,经过各国共同商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板书]的经线作为0°经线[指地球仪],叫作本初子午线[板书],现在大家都从图上找一找。

  生:[看图]

  师:0°经线确定后[在地球仪上指出并演示]向东10°、20°、30°……越向东度数越增加,到180°;从0°经线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数越增加,也到180°。[板书]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0°和180°是东、西经共有的。[画板图]请看这两幅图(图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画。

  生:0°经线向东是东经度,数字递增;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字也是递增的。

  180°经线向东为西经度,数字递减;180°向西为东经度,数字也是递减的。

  师:对,我们注经度时一定要注明东经度或西经度。地球仪的经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图多注在图下。

  [出示注好经度的纸条,并围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张纸条(2cm—3cm宽,40cm长)从0°开始,注上经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处粘在一起,成一纸圈,帮助你加深对经度划分的了解。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结构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各节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基于以上考虑,本节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以及结合这种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划分的温度带。对于气温和温度带这两部分知识,教材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和温度带分布图,并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的形式呈现。教材正文部分给出的结论比较简单,而在分析冬季气温分布时,却详细描述了等温线分布特点,以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现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也体现了教材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分析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则突出了学习的递进,教材正文部分的描述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在活动教材中给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读图,从而总结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对于温度带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读图指导和活动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的。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国东西部干湿状况的差异以及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这部分内容延续第一部分教材的编写特点,用等降水量线和干湿地区分布图,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正文简单描述结论。与第一部分教材有所不同的是,干湿地区的差异可以通过植被的特点,甚至建筑形式的不同反映出来,因此教材在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活动题中配有我国不同地区植被和民居的景观图片,反映不同的干湿地区特点,旨在给学生感性的认识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

  第三部分,主要描述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教材首先安排“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知识点,这部分知识是难点最为集中的,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采用以不同形式呈现的方式来分散难点,力求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逐步完成学习过程。关于季风的成因及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等知识,教材以图像配以正文的形式出现;关于锋面雨的形成及锋面雨带的推移,教材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材则以活动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前面学习冬、夏季季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总结季风气候的特点,这样可以达到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教材将“气候复杂多样”安排在本节教材的最后,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前面知识的迁移、总结、运用和提高。

  从整节教材的编排看,前两部分重在对单一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的介绍,第三部分是使学生通过分析总结,综合了解我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本节教材在知识结构上联系紧密,逻辑严谨,知识的学习,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都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以提高,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材编写的理念。

  内容点析

  1.关于我国气温的特点,教材从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两个方面介绍,特别突出了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南北气温差异产生的原因。教材在开始对此就加以描述,即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如果笼统说明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可以从纬度因素入手,但要单独分析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因素,还要考虑冬季风的影响,这部分知识教材安排在季风气候中讲述。(2)冬季气温特点。教材详细描述了如何从1月等温线图上阅读“0 °C等温线、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最北和最南地区的气温分布差异”等。0 °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应该是重点,明确这条线的意义在于,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河流水文特征有较大差异,特别是此线以北冬季河流会有结冰现象,而且界线南北的植被、耕地类型、农作物种类等都有较大差异。明确了0 °C等温线的位置,对了解冬季气温分布有较大帮助。(3)夏季气温特点。教材对此叙述比较简单,但其中的内涵仍然比较丰富,特别是夏季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相对较低,这一结论教师不能忽视,这可以为后面活动题中分析地势对我国冬夏气温的影响奠定基础。

  这部分教材有两幅图像,它们是教材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技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阅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详细指导学生了解阅读等温线图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等温线图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分析解决问题。掌握了等温线图的判读,可以迁移到等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中。阅读等值线图的步骤是:(1)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2)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3)根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4)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1月等温线图阅读熟练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以上方法阅读7月等温线图,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从而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

  为配合这部分教材,活动教材中的第一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除纬度因素外,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还有地形。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温低,特别是7月等温线图上更是清晰地表示出青藏高原地区是全国的低温区,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很容易解答本题。

  阅读材料一方面对正文进行补充,同时可以拓展教材正文部分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关于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即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实际包括哪些内容,教材正文没有进一步描述,而是在图上的补充资料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划分温度带的主要农业指标。这样编排的目的是降低难度,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针对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层次灵活掌握。第二,温度带的分布,这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应该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阅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需要指导学生根据图例,了解六个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可以结合省级行政区、地形区、1月0 °C等温线分布等地理要素进行了解和记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热带地区与北回归线的关系、暖温带在西北地区的分布范围等比较特殊的地方。

  活动教材的第二题,强调了温度带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这是对教材正文很好的补充。从题目设计的表层看,解答此题非常容易,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温度带与水果生长的关系,与农作物熟制的关系,与民居的关系等。但题目并没有停留在对资料的简单了解这一层面,而是进一步提出发散性的要求,让学生补充更多资料。从表面看,似乎是让学生做资料的收集者,其实引申理解,这正是编者设计此题的巧妙之处,如果学生对前面三个资料表示的内容理解了,那么进行知识的迁移应该很容易。例如,能够由不同温度带水果的不同,迁移到不同温度带植被的不同,由不同温度带作物熟制的不同,可以联想到农作物的差异等。

  3.关于我国降水的特点,教材正文部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规律,以及降水丰富和稀少的地区,并通过阅读材料补充了我国降水极端最多和最少的地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正文叙述中有一点应该引起注意,以往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时主要强调东西差异,对于南北的差异多侧重在时间上,而这部分教材不仅强调了空间上的东西差异,同时也强调了南北差异。

  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应该延续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训练。另外针对此图,应该引导学生查找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并与1月0 °C等温线、温度带等的分布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三条等降水量线所穿过地区的印象。

  活动教材的第一题,主要体现降水特点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将景观图与年降水量、干湿地区分布图联系起来,在年降水量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上找出活动题中提到的四个地区,对应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干湿状况,说明民居的不同风格。甘肃年降水量较少,蒸发大于降水,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吐鲁番年降水量很少,蒸发很大,晾房通风效果较好,通风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绍兴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窑洞,窑洞冬暖夏凉,较为干燥。

  4.关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教材正文部分明确提出了干湿地区划分的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教师对此应该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划分干湿地区不能单纯分析降水量的多少,而应该同时分析这一地区的蒸发状况。

  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时,应该叠加年降水量分布图,特别是对应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应地形区、温度带分布等,以加深印象,此图中还有一个特别应该注意的地方,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区,其原因是由于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因此较为湿润,这是干湿地区划分标准的最好佐证。由于干湿状况可以通过植被的分布反映出来,因此配合干湿地区分布图,教材编排了相对应的植被景观图,其目的是给学生直观感受,加深对干湿地区地表状况的理解,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性。

  活动教材第二题,延续“温度带”部分活动题编排的特点,解答此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例如题目中给出干湿状况影响植被,由此可联想到与水果的关系,与经济作物的关系等。

  5.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涉及成因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对这部分教材的处理要把握难易程度,不应该盲目地加深和扩充内容。教材正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季风气候及成因。教材对于成因的描述较为简单,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并且将海陆位置的影响安排在冬、夏季风的形成部分进行叙述,这里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季风。第二,冬、夏季风的特点以及对其他气候要素的影响。“冬季风”部分,教材既介绍其特点,又着重说明冬季风是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补充了本节教材开始部分的内容;“夏季风”主要强调其到来对降水的影响。第三,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及降水的差异性。划分的界线应该知道,划分的标准也必须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我国西部地区距海较远,又有地形的阻挡,夏季风很难到达,因此属于非季风区。只有明确了划分标准,学生才能更容易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

  冬、夏季风的形成源地及成因,是通过图像教材体现的。从冬、夏季风的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季节亚欧大陆气压分布状况以及冬、夏季风的风向指示箭头,对应文字说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冬、夏季风的性质和特点。了解了冬、夏季风的源地及特点,对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降水差异有一定的帮助。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图,应该与温度带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地形的分布等叠加,有助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气候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界线,借助山脉、城市的分布来学习。

  阅读材料通过图像和文字部分介绍了夏季风到来形成的锋面雨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等知识。将这部分知识安排在阅读材料中,主要是降低本节教材的难度,同时给教师和学生最大的自主权,不同层次的学生或学校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有些学生只要阅读了解锋面雨带的到来会带来降水即可,而有些学生可能更愿意了解夏季风的形成与锋面雨带推移的关系。教师可以有选择的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关于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教材正文部分并未叙述,而是将这一内容安排在活动教材部分。这种编排既分散了难点和重点,同时对学生读图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

  活动题1:选择了我国由北到南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让学生分析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第1项,学生应该按纬向比较,总结出季风区降水量较多的月份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广州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4月至10月,上海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4月至9月,北京降水量较多的月份则是七八月份,三个城市气温最高的月份都是7月。通过回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季风区内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降水量最多的时候,因此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第2项分析季风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好处: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活动题2:设计此题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为避免遗忘世界地理所学知识,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将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征表述出来,同时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说明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因素不是纬度位置。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应该是海陆位置。

  活动题3:本题是对教材正文部分的补充、加深和拓展。关于季风影响下的灾害性天气,教材正文部分没有涉及,而是以活动题的形式出现,并配有景观图片和文字,再现灾害发生时的情景。解答灾害发生的原因时,可以与前面锋面的形成、锋面雨带的推移等知识联系起来,强调冬季风的势力特别强大,形成的锋面移动速度很快,就会造成大风降温天气,严重时会爆发寒潮;夏季,锋面雨带登陆时间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会造成各地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严重时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将灾害性天气这部分知识,进一步拓展,教材补充了有关台风的知识,对于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利的是解除或缓和旱情,不利的是可能造成大风、洪水灾害。

  6.气候复杂多样,教材正文部分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并且指出地形因素加剧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为了说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的变化,教材安排了一段阅读材料,以藏民的服饰特点说明这一变化,安排这样一段阅读材料,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气候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不同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以及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阅读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够说明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将教材中文字说明部分不全面的地方补充完整,同时对照气候类型图中四地的分布,了解四个地区所属气候类型。

  活动题1:通过解答此题使学生明确农业的发展与气候的关系极为密切,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积温较高,生长期较长,可以种植各种果菜,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而北方地区冬季不适宜果菜的生长,过去冬季蔬菜品种非常单调,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南方地区的果菜可以运到北方,丰富了北方地区冬季的“菜篮子”,使人们生活得以改善。

  活动题2:此题延续气温和降水部分的活动题特点,既是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又带有知识的拓展,通过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起到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及农作物的影响,可以请学生列举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和农作物种类。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旅游资源,例如黄山的云海,冬季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房屋建筑朝向与采光问题,人们的服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录像或影碟(VCD)。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当学生对1月等温线图阅读的方法较为熟练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为什么?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阅读7月等温线图,并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说明气温的南北差值较小;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答活动题1的问题:夏季最北的气温在20 °C以下,最南的气温在28 °C以上,通过数据说明南北气温有差异,但与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相比,夏季的南北温差比较小。

  学习温度带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行政区相对应,特别应该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 °C等温线的分布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活动题2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此题时,最好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录像等,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此题的理解。

  【东西干湿的差异】

  关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察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印象。学生完成以上读图过程后,可以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量极值地区,最后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这个地区气候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的特点。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验证自己的想象与图像中反映的降水量特点是否吻合。第三步引导学生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将植被与干湿地区对应,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与干湿地区的划分吻合,是否有不吻合的地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对东北地区的湿润区产生疑问,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疑惑,解释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单纯用降水量多少进行衡量。

  关于活动题中了解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师最好能够多提供一些图片。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能够提供动态的录像内容更好,特别是雨中的江南景色,阳光照耀下的甘肃、吐鲁番和黄土高原地区等画面。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对解答此题会有较大的帮助。

  【季风气候显著】

  对于这部分教材,教师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进行教学。第一步,说明冬、夏季风的形成,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8页图2.19和图2.20,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风向有什么不同?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由此说明季风和季风气候的概念,冬、夏季风的特点。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分界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夏季风从海洋向陆地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性质会有什么变化?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越向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越小,夏季风很难到达内陆地区,因此内陆地区降水比较稀少,这样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第三步,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概括季风气候的特征。第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并且使学生明确,与同纬度大陆西岸和内部相比,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而大陆西岸和内部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第五步,根据冬季风形成的源地及性质,说明寒潮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结合教材第39页阅读材料的内容,说明夏季风到来早晚、持续时间长短以及势力强弱,可能造成水旱灾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制作活动投影片或计算机动画,演示锋面雨带推移的过程,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关于台风的形成及带来的灾害,可以事前布置学生收听天气预报,或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台风的天气预报,并播放台风发生地区当时的录像,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或内陆地区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尤为重要。

  【气候复杂多样】

  这部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阅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说明四个地区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在气候类型图中找出这四个地区,了解其气候类型。除这四种气候类型外,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什么地区,使学生通过读图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可以选择不同地区的农作物、蔬菜、动植物以及一些旅游景区的录像或图片、幻灯片等给学生播放,使其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案例来进行分析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活动

  1、观察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奇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学生活动

  1、随机的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示

  3、观察不同的地图进行分析判断

  4、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师:看完海洋,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巩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问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三、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

  评析: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教学内容】第三节 地图(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高线图,学生识别常见的地形名称;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2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观的画面。

  同学们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

  学生讨论,得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判断

  二、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观察,教师说明:“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那么,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27,同学们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单位?有什么区别?

  总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提问: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

  ①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海拔和相对高度(板书)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1.28“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的模型,讨论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讲述: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线?(学生读书作答)

  2.等高线 (板书)

  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判读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

  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出:只要填出地面各点海拔,就可比较各点的高低。

  总结:在等高线图上,不仅可以判断各地点的高低,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地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学生观察图1.28等高线示意图,看看左右两个山坡的陡与缓?并判断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分布有何关系?

  确定: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从图可见,不同部位,等高线和形态的差别很大,怎样在等高线图上判读这些地形呢?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等高线弯向海拔低处为山脊,反之为山谷:两个相邻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指导学生读图1.30,观察分析设色地形图的着色规律,从而得出:在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地形的图即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板书)

  出示“中国地形图”指导学生分析不同的着色: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山地和丘陵,绿色代表平原,褐色为山地,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课本P17活动。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分析能判读出各地的高低状况。而如何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的起伏状况呢?这就需要观察地形剖面图。

  4.地形剖面图(板书)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课本P18活动3。先了解绘制方法,再观察绘完部分,然后自己动手绘制完整。

  总结:地形剖面图能直观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三、小结

  指导学生先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结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可取效果:以探究式活动为主线,以练习为辅助,图文并茂,化 抽象为形象,直观生动地解决难点问题。

  不足之处:由于本课内容多,难度大,在环节设计上欠完美。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8时)

  执教人:唐素芳 执教班级: 七(1)(2)

  【教学内容】第三节 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定方向;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辩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和指向标等确定方向,通过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难点】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挂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3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表格

  针对表格内容,能够进行比例尺形式的换算和大小的比较并回答。

  2.地图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掌握了三要素之一:比例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剩余的2个问题:方向和图例。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投影:“日本图”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P15活动1的三个问题。

  小组内讨论并回答:

  (1)经纬: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先据经线定南北,再依纬线定东西,最后取综合。

  (3)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所标三点的四个方向,Y在X东北方,X在Z西南方。

  总结: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近北极为北,近南极为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直线纬线左西右东;弧形纬线:据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箭头为东方)。

  经纬网定向法(板书)

  不知同学们注意没有,有的地图画有一箭头,箭头方向指示为北方,这个箭头叫什么?(指向标)

  小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依据指向标定方向,即指向标指示北方。

  2、指向标定向法

  投影图,学生思考:

  (1)A在B什么方向,A在C什么方向?

  (2)若图中AB两点间直线距离为24千米,请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讨论后回答:A在B正北,A在C西北;先量得AB图上距离是2.4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或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课本P15“活动2”

  学生活动:科技园在学校的东方,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区的南方,学校在火车站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学校与农业实验区的直线距离约为650米,从学校沿公路到科技园区,距离约是855米(四段公路图距分别是0.6、3.2、1.6、0.3厘米)

  提问:有的地图,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如何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一般定向法

  拓展: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当你外出旅行迷路时,你怎样确定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①白天:晴天据太阳定方向,据树木定方向;②晴夜:北极星定方向;③房屋定向法(北半球,一般坐北朝南)

  大家知道,地面上的景物在地图上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即图例),并标注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

  4、图例和注记(板书)

  请观察图1.24,看看一些常用图例有何特点?你能记住一些吗?

  (提示学生注意分类观察,找区别,如界线、交通线、城市、水库和湖泊等。)

  三、课堂小结

  留2分钟时间,由各小组的同学在组内交流,然后找几名代表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可取效果: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注重知识的运用;针对性练习,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偿性教学;引进竞赛激励机制,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

  不足之处:对难点的突破及节凑的把握不准。

  解决措施: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并精心备课,合理安排内容的进度和难点的突破。

初中地理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提问】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

  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

  【提问】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

  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

  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总结】

  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

  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

  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

  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5.8×106km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

  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教案 篇7

  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1、 学生结合预习,讲述亚洲、欧洲洲名的由来

  2、 结合挂图,教师指出亚 欧大陆的位置并提问:亚欧两洲的洲界线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说出

  (过渡)分析一个大洲,首先从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

  3、 分析讲述:地理位置包括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4、 师生共同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来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从南北半球看、从东西半球的位置看亚洲的位置特征

  5、 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亚洲的地理位置

  6、学生讨论完成P3活动题,讨论回答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结合挂图强化

  6、 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作业布置]

  见基础训练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 亚、欧两洲的地形

  (1) 亚洲的地形特征

  1、 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 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A 读“亚洲地形图”,观察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B 观察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

  C 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

  D 继续观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E 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说明)

  3、通过刚才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

  3、 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

  4、 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1) 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

  (2)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 中部低平

  (4)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

  5、 学生完成P6表格

  [作业布置]

  见填充图册

  第 三 课 时

  (复习提问)

  1、 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 欧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亚洲的地形有何特征?

  三、 亚洲的气候

  (一)气候负责多样

  1、学生观察“亚洲地形图”,数一数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并设问:世界13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由此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

  2、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纬度位置、五带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亚洲气候负责多样的原因: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设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学生阅读P7-8文字,思考说明)

  (过渡)我们知道,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可以从气温和降水的复杂性体现出来

  (5) 结合教材P7第二段文字,通过马来群岛与奥伊米亚康的气温对比,理解亚洲气温差别大

  (6) 设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别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

  (7) 展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

  (8) 讨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二)大陆性强

  (9) 展示同纬度的亚洲齐齐哈尔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过渡)亚洲的气候不但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而且季风气候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讲述季风的含义: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2、结合本地实际,提问:当地冬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又有什么特征?

  (过渡)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1、 结合板图讲述风的形成过程及与气压、气温的关系

  2、 板画亚洲简图,理解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

  3、 学生朗读P8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教师结合小黑板表格小结: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偏北 寒冷干燥 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 湿热多雨 带来大量降水

  4、 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四、 欧洲的气候特征

  1、 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回答: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

  2、 引导学生读图1-10,比较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

  3、 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4,教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

  4、 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什么气候特点?

  5、 指导学生结合P9活动5、6题分析判断各自的气候特征。

  6、 小结欧洲气候的第三大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7、 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2、3题,进一步理解亚欧两洲的气候特征。

初中地理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1.本节要求掌握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地区分布规律。降水的的测定、变化及分布,是天气预报的两大主要指标之一,也是研究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本节内容承上启下,上一节探究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本节通过探究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最后归纳出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2.降水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交通是否顺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学情分析

  本节课规律多、知识容量大,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是该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联系身边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激活书本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具,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所学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降水的概念及降水的主要形式。能举例说出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掌握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情参与,了解降水,了解人类的生存条件,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降水的多少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球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难点: 绘制降水柱状图,总结各地降水的变化规律。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初中地理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涉及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政策、民族分布和民族风情几个部分。其中,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局,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边疆地区,对祖国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风情的学习,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又培养了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农村的生源基础相对较薄弱。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成绩还偶的就转走了,留下的学生差异非常大。所以在考试分数上和城区的学生比较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地图掌握的情况不是和理想,对于地图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欠加。由于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综合题的难度不是很难都难以解决,加上目前教材与实际生活有些差距,学习觉得没有实际功用,所以学生学习缺少热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让学生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风俗和生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7-29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5篇03-19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6篇03-16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10篇03-13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6篇05-19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7篇05-15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17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12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合集5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