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美文语录 正文
教研室主任暨网络教研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2023-09-21 09:16:08 21好文网 美文语录

教研室主任暨网络教研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教研,它以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和优势,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新型教研文化和课程文化、全面建设学习型学校,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眉县现有人口30万,总面积852平方公里。全县中小学81所,在校学生48654人,教师3408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4所,全县中小学装备计算机5200台,多媒体教室200个,网站35个,资源库容量8t,中学及中心小学实现 10m光纤接入互联网,其余学校均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

  近年来,我县以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为总体目标,按照教体局“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内涵、提炼教育文化、提振教育精神”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生态创生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按照“研修、研训、研习齐创新,学校、教师、学生同成长”的教研理念,积极实施“教育专网建设”和“远程教育”两个工程,坚持网络教研,努力实现“立足教学实际、立足一线教师,立足教研实效”的网络教研目标,探索出了“人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网络教研新策略,开发出了“专业网站、学科主页、区域教研网”三大网络教研群落,形成了“学科学习网站、网上论坛、qq学科群、电子邮件、教育博客圈”五种网络教研方式,全面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应用,拓宽和拓展了教育科研的空间和手段,促进了教育内涵的提升和发展。

  一、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引领,创新县域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教研新机制

  1、进一步强化网络教研意识,探索建构“资源化网络运用”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县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是我县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不断发展,我县区域之间、校域之间、学段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重组、挖掘、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我县提升教育内涵、整体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准和品位的迫切问题,这也是我县教育科研必须直面的热点、难点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按照:打破一个堡垒(教育资源界别性堡垒)、突出一个重心(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网络化重心)、实现两个转变(区域教学管理质量观和整体教学质量管理观)、促进三个提高(教师资源应用水平的提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程度的提高、区域整体教学质量管理的提高)的基本思路,确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整体发展”的网络教研管理工作策略,实施了“以眉县教育网站为平台、以学校网站为辐射、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交流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网络教研机制,逐步形成了“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化网络运用”的现代化教研格局,实现了常规管理网络化、教研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科学化,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提高和均衡发展。自2013年起,逐年开展了“‘三分管理’模式校长论坛”、“需求管理与人本管理专题讲座”、“学校科学质量管理热线讨论”等网络教研活动。2013年3月,我县教研室应邀参加了陕西省基础教育工作年会,并做了题为《依托网络技术,创新教研机制》的专题发言,我县的经验和做法向全省交流推介。

〖5〗〖6〗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2、以眉县教育信息网站为平台,以区域教研网络群为支撑,拓展“三区四级一网络”区域化管理教研空间。

  “三区四级一网络”是我县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网络资源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协作模式。“三区”是指全县按高中招生范围划分为三大区域,“四级”是高中—初中—中心小学—村小,以高中带动初中,以初中带动乡镇中心校,以乡镇中心校辐射所有村小,“一网络”是以眉县信息中心为平台辐射的管理网络。为进一步发挥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在“三区四级一网络”联片协作管理机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制度建设,我们利用眉县教育信息门户网站,定期推介全国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报学校、乡镇教委教育教学管理动态,积极引导基层学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的大讨论;三所高中龙头校依托校园网站,和片区内的初中和小学开展了“生源所在地学校教学问题会诊”“网上主题式教研”“学科会诊指导”等远程研训活动;城关二中、金渠中学、槐芽初中三所平台校,通过“网上送教下乡”“学科网上帮扶”等积极发挥驱动作用;中心小学通过“网上示范课”“网上协作研讨”“网络专题讨论”发挥辐射作用。同时,我们还坚持常规教研活动与网络教研活动相结合,以问题驱动带动“教、研、修”一体化,逐步形成区域管理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植、优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研训目的,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良性发展、高效发展。

  3、依托县、校两级教育网站,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

  教育教学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瓶颈”和新课程改革的支撑点。“三级五维”和 “1234展”评价机制是我县教师和学生发展性评价改革的新举措。教师“三级五维”评价中的“三级”是指评价三个层次,“五维”是指评价的五个基本要素;学生“1234展”评价中的“1”是指学生发展为中心,“2”是优秀性学习组织和学科特优生两种评选,“3”是指三种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模式。“4”是四种基本评价方法,“展”是指展示性评价。为了深化“三级五维”评价改革,我们充分利用县级和校级教育网站,重点对“教师鉴定性评价、校级诊断性评价、县级展示性评价”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通过“网络会诊”“专家指导”等栏目形式及时纠正和引导,凸现评价的透明性、客观性、公正性;在学生“1234展”评价机制运行中,通过县教育门户网站、校园网开展“学科标兵、实践能手、艺体之星”两级评选,中小学学生“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参与校园生活、发展张扬特长、激发学习潜能。

  4、举办网上课改沙龙,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拓宽校本课程建设渠道和领域。『 5 』『 6 』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创造性的开发校本课程,是我县三级课程建设的基本做法。我们按照“资源论证——项目确定——任务分解——资料收集——网络交流——专家审定——形成成果”的思路,通过定期举办“网上课改沙龙”,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多元化、开放性、立体式建设开发,促使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等,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拓宽拓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视野和领域。几年来,我县先后开发出了《太白山风光》《猕猴桃栽培实用技术》《青铜器鉴赏》《张载与关学》《扶眉战役英雄事迹》《名将白起》《共和国上将—李达》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二、以资源应用和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积极推广“三四四”教学模式,全面改革课堂教学

  1、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建构高效课堂。

  “重组知识、创新课堂、再造课程”是我县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三四四”教学模式是我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范式。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倡导教师以“三四四”教学模式为范式,积极构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课程的揉合与资源的重组、问题的生成与预设、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高效化、课标化的课堂教学。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我们依托眉县教育信息网,先后实施了“三四四教学模式推广年”、“教学资源应用年”、“有效教学深化年”等主题活动,开辟了“教学资源重组与高效课堂建构”、“课堂教学设计与网络资源的应用”、“教学资源低效化问题会诊”等专题栏目;充分利用“班班通”优势,将优秀的教学课例实录、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图文并茂的优秀课件等资源引入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这些网络手段,使具有引领作用的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程,贯穿在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各个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目前,一个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高效课堂的改革热潮正在我县如火如荼的开展。

  2、以“三级”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依托,努力实现“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研训态势。

  开发课程资源、远教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管理资源等教育因子,建立县、乡校、个人“三级”教育资源库,是我县实现研训、研修、研习“三位一体”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训的基本做法。从XX年起,我们把本地资源开发以及远程资源本地化改造作为建设具有县域特色的“三级”资源库重点工作,按照“县室统筹---学科负责---学校实施---任务驱动---人人参与---团队协作---形成成果---资源共享”的研训流程,大规模组织教师开展远程教育学科教学应用案例编写,搜集、整理和开发教学新资源,全县共编写、收集包括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1800多个教学案例,充实到资源管理系统中。同时,通过眉县教育资源平台、教研员学科网页和学校网站等网络途径下传,使这些具有浓烈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共享到每个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节课堂。2013年,我县承担的《农远工程教育卫星教学资源的应用及本土化二次开发》国家课题,获国家级优秀奖;在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中,我县教育信息网获国家级优秀奖。<1><2><3><4><5><6>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3、设立名师网上工作室,发挥名师及首席学科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名师和首席教师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起着示范、榜样、引领作用。我们定期录制名师、首席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实录,利用眉县教育网定期播放,组织网上点评;成立网上名师、首席学科教师工作室,通过答疑、点评、交流、论坛等方式,实现名师优质资源共享。

  三、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深化“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引领县域教师专业化发展

  1、 建章立制,打造信息化、现代化教研平台。

  制度保障、硬件建设是网络教研的正常开展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依托天网、地网、人网(教育城域网、农远工程、互联网),形成县域网络教研新平台。今年。制定并实施了《眉县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五年规划》,建立健全了《眉县教育信息平台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学校网站信息发布制度》《学科核心组工作例会制度》《网络集体研讨制度》《教研员网络教研联络制度》等制度,组成县、乡、校三级网络教研骨干管理团队,从制度上保准了网络教研常态化、全员化。

  2、拓宽网络教研空间,丰富网络教研手段,全面深化“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决定力量。从XX年起,我县启动了为期五年的“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校长管理队伍,树立一批县域“名师、名校长”。在工程实施中,每年的5月份组织全程式赛教、7月份进行教育科研成果评选、10月份进行教师网络教研校本研训团体对抗赛、11月份进行教师教学和校长教育管理实践反思竞赛、12月份开展教师资源库评比等系列活动。为了深化“双高双名工程”,我县通过教育信息网中的网络课堂、精彩视频、教育科研、学科教学、课程改革等栏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建立眉县教育博客圈(管理层、教师),推荐学科教改前沿文章、精品教育论著研读、学科教学策略、教学案例引领、问题剖析等内容,为教师提供专业引领。全县建立学科互动交流qq群13个,进行教研专题讨论,教学反思、课堂困惑等交流指导活动,真正建立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点评,相互研讨,共同提高的实时交流平台。逐步配置视频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实时视频互动、协作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教研室主任的“一个县区教研室主任的博客”发表教育教研博文420余篇,访问人数达15万人,成为我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领军人。2013年,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我县《县域“双高双名”教师培养工程的实践与探索》获国家级三等奖。

  3、积极落实“教师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策略,丰富网络教研内涵。

  “教师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是我县深化网络化校本教研的新策略,它赋予网络校本研训新的内涵,为校本教研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化走向群体化找到了抓手。在实施中,构建了备课组、教研组、学校三级网络培训组织机制,开展了网络个人反思、案例研讨、课改沙龙、说课评课、专家引领等活动,落实了教师网络研训“八个一”基本要求,探索出了“课题提出与论证—课题分解与演讲者确立—资料收集与课题研究——论坛的组织与实施——课题成果与资源库的形成”的教师网络研训模式。 (5)(6)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4、实施专家引领,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网络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大大放大了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的作用,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变成了现实。我们利用网络,定期举办了“教研室主任论坛”“教研员专题辅导”“有效教学沙龙”等引领活动,使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家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整合并放大了教育资源效益,基本上解决了专业支持力量和教育资源的匮乏的矛盾问题。

  四、打造网络研训共同体,强势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强力推进有效教学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科研方法,深化校本教研。

  信息化是目前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们确立了“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问题式”校本教研基本理念,落实了“人人有课题、校校有实验、群体搞科研”的要求,坚持了“课题研究问题化、课题管理信息化、成果转化网络化”的教育科研方法,让科研亲近教学,让网络服务科研。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手段,对“阶段性研究内容的发布、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科研远程协助、研究成果的推广交流”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强势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研究,全面深化有效教学。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是市教育局“十二五”期间推出的标志性课题,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创建特色学校,打造质量名校的战略举措。我县把这一课题的研究作为全面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确立为眉县“十二五”教研规划中的重点指令性课题,选定 6所市级、10所县级指令性实验基地校,确定20所学校为推广指导性实验基地校。为了加强实验管理,我们成立了以县教体局局长杨广利任组长、副局长和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实施了课题研究管理“一把手”第一责任制,课题实施主管教学校长和乡镇中心教研组长直接责任制;在课题的研究运行中,坚持做到“周有活动、月有安排、学中有评估、学末有验收”;在眉县教育门户网逐周、逐月发布交流实验研究动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教师专题研讨、校长实验管理经验交流、教研员课题网上远程协助、实验教师网上集体备课、实验教师qq群交流、课题研究反思等网络研训活动引导课题研究;学科教研员定期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跨区域实时对实验研究中存在的困惑、问题交流研讨、指导,即时矫正实验研究中的盲点和误区;对实验研究中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组织精兵强将集体协作攻关,突出行动研究,凸显重点课题研究的整体驱动作用和拉动效应,保证了实验研究的正态良性运作。

  3、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全面开展“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年”主题活动。

  2013年,我县实施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年”主题活动。我们确立了“强化一个意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内涵的过程)”、“立足两个渠道(网络化推广渠道、校本化实施渠道)”、“坚持三个提高(教师教育理念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专业化发展的提高)”的主题年活动策略,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将生态创生教育理念系列化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到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育评价、学生综合学力提高等实践中去,提升和发展了学校内涵。 1 2 3 4 5 6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4、立足论坛,实现同伴互助,打造高中教学管理和高考复课工作的网络研训共同体。

  我们利用教育论坛引导教师积极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先后组织了“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开发”、“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学生学分制实施与规范管理”等专题讨论;在高三复课工作中,我们利用眉县教育信息网,及时发布高考最新信息、各校复课动态、可望生转化方案意见等信息,调控复课进程,凸显高三复课的实效性;同时,组织开展“高中教学公开周”“高三有效备课月”等大型研训活动,鼓励并引导教师通过论坛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打造高中教师网络研训共同体,确保年度高考目标任务的达成。

  五、充分发挥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引领作用,创新“四自四组”机制,整体提高学生综合学力

  1、发挥学生专题学习网站作用,创造性落实“四自四组”。

  “四自四组”学习机制是我县全面落实“学生发展为本”、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和张扬学生个性的基本学习机制。学科特优生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壮大学优生群体是我县近年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建立学生学习专题网站学生学习网站31个,开辟了“学科学法指导”“学科500强风采”“才艺展示连连看”“心理健康咨询室”“体验德育大课堂”“热点知识辅导”等栏目,通过定期发布优秀学习经验和方法、眉县学生学科500强网上投票评选、评选和表彰优秀学习型组织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四自四组”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壮大学优生和特长生群体。

  2、借助网络,积极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加快学生学习知识的转化与运用。

  “班级授课打基础、课外重组兴趣组”是我县倡导的学生特长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基本思路。我们立足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在全县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开展网络技术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小学突出小收集、小饲养网上展示,初中突出学生小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网上评比,高中突出小课题研究网上发布交流;在全县积极开展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主的“五小”活动,为了确保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加大网上科技辅导培训的工作力度,由县室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创新价值的科技创新动态以及课题向基层学校公布,对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领,对科技作品进行网上展示评比。从1998年起,我县连续12年举办了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我县学生作品屡次获国家级大奖,连续12年位居全市前列,我县教研室也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优秀组织奖。

「 5」 「 6」

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教研室主任暨网络教研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相关文章:

关于全区农村教研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05-17

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05-17

网络教研方案05-19

网络教研总结11-18

教研室主任述职报告04-13

教研室主任述职报告09-24

教研室主任个人总结08-02

老师的网络教研心得05-08

教研经验交流发言稿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