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教育总结
一是重视,完善政策,。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小额担保,多次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联席会,统一,明确目标,签订贷保,把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促进的一项重要,并纳入目标责任制指标,有效推动了工作的开展。1月29日,我市农民自主创业推进会在海门召开,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了扶持农民自主创业的,并参观、考察了园区、村(组)、企业等创业典型。我们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把扶持失业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延伸覆盖到。同时,提高了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放宽贴息范围、降低反担保门槛,扩大服务对象,加大了对我市城乡创业者的信贷扶持力度。截止XX年3月底,我市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2979笔,14219.2万元。累计直接扶持创业人数3236人,带动(吸纳)就业人数15234人。全市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累计发放1081笔,359.36万元。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创业。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各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并在大型会上悬挂横幅进行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指导,尽可能做到让各项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家喻户晓。充分发挥保障机构作用,摸清本辖区符合发放小额贷款对象的。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使失业人员充分了解党和政府对失业人员创业的关心、支持,同时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做好小额担保贷款重要性的认识,有效推进创业就业工作。
三是开展,提高平。为增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创业服务意识,使他们全面掌握创业服务政策及相关的服务内容, 3月7日,我市对10个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负责人及107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协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创业指导专家紧扣“创业与就业”的主题,以生动的案例展开,重点讲解了创业的重要意义、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小额担保贷款的办理对象及程序。通过培训,为促进全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提供了服务保障。 四是创建基地,加强规范。为创业者提高创业技能,拓宽创业视野,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率,我市拟对20家创业基地进行规范管理。根据《南通市市区创业实习基地认定管理试行办法》(通劳社就〔XX〕30号)文件,3月11日,我市举行了南通市创业实习基地授牌仪式。南通市日月谈大酒楼等20家首批创业实习基地参加了此次授牌仪式。以政策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更好地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创业环境条件及资金支持。
五是加强创业专家援助力度。今年,我市为充分发挥创业专家团的作用,对“南通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的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充实了创业指导专家队伍,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
在组织建设方面,我们根据部门的建设目的和工作性质制定了《创业就业部工作章程》,创业就业部下设三个分组:就业指导组,宣传秘书组,心基金会。三个部门工作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就业指导组主要负责综合测评的填写,协助完成生就业协议录入工作,收集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等工作,《》()。宣传秘书组主要职责是宣传创业就业相关和讲座,构思并制作企业招聘海报。基金会负责爱心募捐活动。为了更好的配合团学联工作,我们还制定了部门干事值班制度,安排部门干事在空课的时候在就业值班,不但可以使协助老师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也给们一个很好的能力的机会。为了保证爱心及基金会良好的运行,我们制定了《爱心基金会工作规章制度》,明确了爱心基金会的工作目的和基金筹集和使用办法。总体制度的建设时在以往工作中继承,原则创新中完成的。
工作方面,我们没有任何经验,部门创立前期,我们每周开一次例会,策划,部门的活动开展。除了既定的部门值班以外,我们还组织同学们参加企业招聘会布置工作。在保证会场秩序的同时培养大一新生的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他们感受就业现状,培养就业意识。XX年11月,在团学联的指导下,我们组织创业就业部同学参加肖克勤教授的生涯讲座,策划组织了“规划未来 成就” 职业生涯规划团日活动。本,配合校风深化年,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创业、择业、就业能力。我们精心策划了此次机械与工程学院生 “职业生涯规划设
计”大赛。本项大赛收到了广大同学的关注,我们共收到了参赛作品100余份,这一百名同学也将自己在制作职业生涯设计书的与同学们,帮助更多的同学参加了本项大赛中。目前本项大赛已进入了最后的评审阶段,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能够更好地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观、学习观、成才观,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此外,在毕业生即将返校之际,我们初步策划了机材学院首届毕业生创业就业沙龙。旨在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创业就业意识,提前做出合理大学和职业规划。
在工作期间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前景感到迷茫,虽然在 初期我们都有老师进行专业讲解,但是随着学习生活的展开,我们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迷惑,此时专业讲解已经不足够使我们明确职业目标,同学们希望了解到更加详细的就业情况,这样的状况在焊接-班和包装班的尤为突出,
这两个专业就都是我院建设较短的专业,不仅是学生,很多老师也对这些装专业的就业方向感到迷茫,专业的边缘化和就业的广泛性并不能给处在就业压力超大的中的大专生更多的信心。但是一份数据清晰,资料完整的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在此时会让帮助同学们更快的确立职业目标,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在以后的就业信息统计的内容中增加一项内容:工资状况。帮助我们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明确学习目标。
九个月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我体会到更多的是,学生科老师可贵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我们有过迷茫,有过失落,在打击中不断,学生会的工作并不总如中那样完美,但我们始终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在我们每一位辛勤的老师帮助下,在学院领导的指导关怀下,创业就业部每一位成员都会 继续坚定与信念,再接再厉,将就业部打造成一心、和-谐进步的学习型团队,牢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营造“竞知向学”的文化氛围,为把创业就业部打造成机材学院乃至九江学院特色部门而努力。
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武汉大学共青团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育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素养为着力点,突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程服务。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七个方面发展
1、组织机制保障。由校团委直属的校级机构“武汉大学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负责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的策划、执行和监督,统一协调管理各校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和中心下设的各院系级机构所开展的关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工作。把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在严密可靠的组织机构之上。校团委还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业绩作为“红旗团委”评选、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年终考核评优的条件之一。《湖北日报》报道了2015年3月30日团书记丁小强为“武汉大学青年互助服务中心”揭牌的新闻。该中心是武汉大学团委协调和处理学生需求的综合服务部门,由学生组织自主开展互助服务,相关教师和企业提供帮助和扶持。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和学生组织设立了就业见习、创业孵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等11个咨询、中介服务窗口,为大学生成长发展、创业就业提供服务。目前,工学部活动中心55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已有四家工商注册的学生创业企业在其中孵化,十六家迷你型企业在其中设立 1
办事处。4月29日,武汉大学大学生创意创业孵化器在珞珈创意园揭牌,该孵化器有近万平米面积,免费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服务,目前已有8家学生创业团队入驻,校团委和珞珈创意园管委会争取到了社会资源投入100万元,成立大学生创意创业项目免息扶持贷款专项基金。
2、服务平台依托。从2004年起我校以“校园文化活动超市” 为平台,实施项目化运作机制,固定时间和地点每周举办一期人生规划与职业导航,并定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就业招聘会和面试辅导等活动,还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超市项目化运行模式来落实相关经费,使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有可依托的平台。2015年4月启动的“人生规划与职业导航论坛”、“大学生创业高级论坛”已邀请“赢在中国”全国总冠军谢莉、李书文、GOOGLE中国区副总裁刘骏等数十名在青年大学生中富有影响力的嘉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在青年互助服务中心,每天中午都有“职业规划和发展”导师团的学长为低年级在自我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存在困难的同学答疑解惑。
3、品牌活动覆盖。通过抓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就业创业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努力使大学生素质培养与就业要求同步并轨,打造出“就业导航月” 、“创业论坛”、“就业论坛”、“发展论坛”、“ 职前培训周” 、“职业资格和创业能力认证培训”、“就业见习行动”、“社区挂职锻炼计划”等十余个精品活动。2015年1月8日的《中国教育报》头版重点报道了我校与武昌区团委合作开展的“社区挂职锻炼”活动。2015年以来,团委自筹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经费超过10万元,与中欧国际商学院、南富士管理学院和IPMP国际组织 2
等开展各类培训、辅导活动200余场次,参加学生超过5万人次。2015年03月1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武大千名学子同窗互助找工作》的报道,对我校“同窗情、促就业”的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这项被称为“同窗互助找工作”的“草根行动”吸引了1000多名低年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多年的校友参加,让不少毕业生感受到,“在这个就业寒冬,母校师生的情谊带来了春天般的气息。”
4、社会实践激活。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把“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方式、载体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大学生融入社会的适应性和实践能力。校团委通过深化“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促进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对接,建立一批确实能够提供岗位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例如我校在武汉、昆山、宁波、柳州、赤壁等社会实践基地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同时,也正逐步成为学生就业创业的孵化平台。其中浦发银行、麦德龙超市、中实集团、新世界集团等单位已经明确表示,今年将继续选聘大学生“上岗”见习。 2015年4月21日举行了“武汉大学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到场嘉宾有来自可口可乐、武烟集团、神龙汽车、美的公司、新华保险、招商银行、马应龙药业、兴业银行等企业高层领导。全国40余家企业参加了武汉大学第三届就业见习岗位推介会,共为武大学子提供1200余个岗位。
5、大型比赛推动。武汉大学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积极推行“创造、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开设创业学课程。同时,在“第二课堂”以“自强杯”竞赛为龙头的各
种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和创业计划竞赛,已经渗透到我校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个环节,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2015年,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大学生创业团队获得两项金奖。2015年,我校第四届“自强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有49个团队立项,学校为立项学生配备资金10万余元。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模拟职场精英挑战赛,已经面向全省大学生开展;以商业案例分析为中心内容的康腾案例分析大赛已经成功举办14届,并于2015年办成面向全国大学生的邀请赛。 第16届康腾全国高校学生案例分析大赛总决赛在武汉大学人文馆主厅隆重拉开帷幕,人文馆内座无虚席。前期比赛中,共有来自全国31所高校的200多件作品参赛。2015年4月,第二届湖北省大学生“模拟职场”精英挑战赛、“赢在起点”首届湖北省大学生创意企业未来之星选拔赛在团、省学联的指导下先后拉开了帷幕,全省30余所高校的50余个团队、近千名同学参与到比赛中。“赢在起点”比赛的总决赛在湖北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并在黄金时间段播出,在全省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6、典型示范引导。通过校内外网站、广播电视和报刊,在学生中积极宣传以我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珈华公司总经理李华、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在上海参与创业的“挑战杯”金奖得主赵晶晶、我校05级软件专业罗子雄同学获得首届武汉青年创业挑战赛第二名并成功创业等的先进事迹。在他们先进事迹的感染下,许多大学生决心鼎力创新,艰苦创业。2015年12月7日,在湖北省首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成果展示会上,我校吴斌同学还作为唯一的在校大
学生创业代表作主题发言,2015年6月,在武汉市阮成发同志主持下,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上市医药公司――武汉人福科技公司一千万元风险投资,成为东湖高新区大学生创业龙头企业。2015年1月1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吴斌同学创业事迹。
7、成立创业孵化站。大学生创业企业孵化站面积近五百平方米,可容纳20家企业进驻孵化,是共青团组织自有、自管、自用的青年企业孵化器。建立孵化站旨在帮助以在校大学生为重点的青年创业,对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批准进驻孵化的企业,将免费使用一定面积的办公用房,进驻企业除享受武汉市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外,还可纳入共青团湖北"青年创业支援计划"省级项目扶持。武汉大学团委还将联合相关单位为在孵企业、个人代理申报各级科技计划、科技招商项目等,对其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鉴定等提供申报便利,并提供法律、财务、管理咨询、人才中介等方位服务。目前,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武汉珞英电子等4家注册企业和16个迷你创业团队已正式入驻孵化。
二、全面规划,合理整合,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升为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一大体系
我校团委已开始全面规划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坚持“有效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有效凝聚青年”和“项目化实施、品牌化打造、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的“三效四化”工作理念,在业已形成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课外文化素质拓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大学生实践教育、青年志愿服务、大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培养等“六大工作体系”之外,力争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建设为我校共青团工作的第七大体系。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团委启动“启航工程”,整合校内各部门和各学生组织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改变体系分散、临时突击的工作格局,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态势,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以“珞珈英才成长导航学院”、“珞珈英才创业发展学院” 、“珞珈英才职业发展学院”三大学院为一个完整运作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我校共青团在三大学院为主的运作模式下,努力打造“五个一”工程,即: 科学设计一套大学生“第二课堂”模拟课程体系;打造一个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完善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计划;举办一系列培养学生实战能力的比赛;与优秀的名企对接,打造一个可以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校企交流平台;通过组织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和挂职锻炼,打造一个学生与社会全方位接触的平台。通过“启航工程”的实施,努力实现培养一批、推荐一批、带动一批的工作目标。
三、沟通合作,统筹协调,建立由团委主导、学校各部门合作的参与式教育模式,共建式推进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就团论团,资源有限,工作开展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需要统筹协调学校各部门和社会机构的力量,开展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共青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参与式教育。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些能力和素养唯有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提高。因此,高校共青团完全有能力主导一个由学校各部门共同合作的参与式教育模式。目前,我校共青团在建立校、院两级大
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前提下,与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处、统-战部等合作成立由校内知名教授、知名企业家、社会热心人士组成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完善校企交流平台;与产业部合作,依托武汉大学科技园探索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并制定大学生创业种子孵化管理制度,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种子基金”,使之成为我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链条中最具活力的一环。
2015年3月,我校团委与武汉市全民创业办、市工商联合作,成立武汉大学大学生创业辅导站,聘请首批创业实践导师,13位知名“汉商”走进校园带“徒弟”,以“学徒制”的形式,带领72名武大优秀学生体验在商业实战中创新创业的艰辛与成长。我校团委开展的创业实践成长计划活动,向全国高校和青年展示了求是学子实践创业的青春活力和武汉大学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广阔平台的最新探索。学校团委还将在近期推出第二期创业实践成长计划,继续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完善大学生实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就业是民生之本。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既是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共青团组织大有作为的工作领域。虽然我们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大学生的期望和上级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一定会在团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相应团中央的号召,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做出更大贡献。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中心工作总结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坚持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校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思路,完善制度、夯实基础、丰富活动,千方百计搭建就业创业载体,努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大力推进省创业教育示范校和创业素质教育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创业教育内涵,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工作规范
1.制定并较好落实二个例会制度。制定出台了《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校长就业例会,分析就业形势、交流就业工作经验、研讨就业工作计划与方法。制定出台了《平罗职教中心就业辅导员例会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建立一个科学管理、上下畅通、规范有序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网络,形成了健全、高效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2.规范就业程序。为支持优秀学生提前上岗并确保学生完成学业按时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中心与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保卫处、负责人一起研究就业客观状况,制定实施《毕业班学生提前上岗暂行规定》,科学厘定提前上岗时限、申请条件、办理程序,对相关部门职责提出明确要求,把毕业生提前上岗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师资培训,提升队伍水平
1.组织校内培训。本年度组织了多次就业辅导员培训,主要采取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模拟面试、经验交流、实地考察、专题科研等形式。通过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熟练掌握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和促进我院就业指导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2.参加校外培训。选派多位教师外地进行就业指导培人员中级培训,并获得了培训合格证书。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3.合作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有力提升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培养了教师的创业教 育教学水平。
三、搭建信息载体,提升服务能力1.新辟宣传阵地。在校园主干道建设大型创业教育宣传橱窗和一条创业路。从创业理念、创业流程、创业实践等方面进行创业教育宣传,在创业路上设臵24块创业先锋展牌,展示历届校友和在校生
中的创业典型的事迹。有效利用现有的三个教学楼和大学生创业教育园宣传板和宣传栏,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信息和政策传达学生。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开通毕业生专用邮箱。及时将招聘信息发至毕业生邮箱。重新建立了校园网中的就业创业网站,丰富其内容,多渠道搜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建好2015、2011届毕业生飞信系统、就业管理系统,让学生更容易获得就业信息。开展网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咨询指导服务,很好地构筑社会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平台。
3. 开拓就业市场。与各专业一起巩固原有就业市场,开辟新的就业基地,先后走访了南山、聊城等城市的人才中心、大型企事业单位,并结合本院毕业生实际开展了就业促销活动,把本届毕业生的专业情况、毕业生人数及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发送各就业基地。
4.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库。在就业过程中全程关注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安排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行动,为面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坐堂会诊,并积极推荐就业。
5.加强就业后续服务。与本地人才服务中心联系,对未就业的毕业生逐一进行摸底登记,继续做好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就业创业教育总结】相关文章:
就业创业工作总结02-22
就业创业政策简报03-03
对就业和创业的看法04-07
就业创业活动方案03-28
团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总结(通用10篇)03-05
青年就业创业团日活动总结书(通用18篇)04-27
就业与创业心得体会(通用16篇)05-22
创业就业心得体会(通用12篇)05-25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04-25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计划书02-07